情的升华
发布时间:2024-03-29 04:08:51作者:学典国学网乍看法义,好像都涉猎过。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才发现自己肤浅,原来末学的修学之路竟然是在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得少为足的心态中走过的。
随着导师深入浅出、游刃有余且幽默的分析,末学错误知见的程序也随之一一被破解了。
翻开书,游走在知识的智慧海洋中,备受鼓舞,具足信心,我要积极进取,精进修学,要向佛菩萨学习;可是放下书,却又迅速回到原来的轨道中。为什么书中的智慧我就是用不起来呢?
学到本课,“我们只能看到自己认识范围内的世界。”噢!原来末学是一直活在自己的错误知见里,不肯走出来,还自以为是。
方外之地,不染红尘,斩断俗缘,割爱辞亲,好像与世隔绝;但当今又有不少道场积极地开展弘法、慈善、文化等事业,内容与时俱进。那出家到底是出世还是入世呢?
导师告诉我们,佛弟子要有出世的超然,同时也要对众生有无限的慈悲,积极地入世度众。没有出世之心,入世就会被五欲六尘所染,处处挂碍,不能自拔;没有入世之心,就不能践行菩萨道的慈悲,不能彰显大乘佛教的真精神。
通过学习,末学了知,人间的情爱是以痴、贪、我执为特点。如末学遇到的一位居士,每次都看见她独自一人穿梭在医院中照顾母亲,谈话中了知居士未嫁之因。她在一次工作中接生时,婴儿“哇”的一声,让她突发感慨,唉!这个女人的心将从此牵挂在孩子身上,不得安生了,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为止。由此居士选择了终身不嫁。当时末学还暗暗替她惋惜,既然明白了为什么不去出家呢?对照法义,原来她是跳出这个坑,又掉到那个坑,还是被我执牵绊住了。
但情并不都是负面的,否则我们将同木石般无法修行。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就属于情的升华,是从染污、有限、粘着的情爱,升华到平等、无限、清凈的大爱。所以关键是以智慧认识情的真相,避免痴、贪、我执等问题,进而加以管理和提升。
出家不是无情,而是建立在信仰和恭敬基础上的法情,是没有染污的。这种情感必须建立在智慧认识和无我的基础上。
末学的尼和尚和羯磨阿舍黎就是很好的典范!为了完成愿老法师的遗愿——:在五台山建十方尼众道场,她们相互扶持了很多年。如师父当时感叹:师父摸头摸了一身愁。妙师父马上说:别愁,我来帮助你三年。师父激动地道出:“谁是蓝天谁是云,高山流水有知音。愿身共为大地土,甘洒热血滋树荫。”就这样,如师父和妙师父从一百五十元钱开始,一起并肩奋斗了“五个”三年。一所宏伟壮观的尼众十方丛林才屹立在五台山,一批批佛子从这里走出。
在生活中妙师父像大姐姐,在学习上如师父又如师长一般。为了共同的目标——弘法利生、培育僧才!她们历经风雨、患难与共、相互扶持,至今已经共度了三十九个春秋,尽管出家志向不同、性格有异,但她们的法情却难以言表……
导师告诉我们,想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就要用佛法智慧调整认识,改变心态,逐渐增加没有染污的情感。
出家是随缘还是进取呢?
唉!随缘吧。这几乎成了末学的口头禅!殊不知这个随缘,并不是我所理解的“无所谓、随它去”,而是跳出自我的感觉,以理性开放的心态看清各种因缘,然后做出智慧的选择。它是积极主动的。凡事只有随缘才能更好地进取。如我们想做事情时应先审时度势,再用正确的方法,那样的努力进取,才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