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宣化上人:阿赖耶识转变过来,就是如来藏性

发布时间:2024-06-11 04:05:52作者:学典国学网
宣化上人:阿赖耶识转变过来,就是如来藏性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七日

肆、别解文义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现在讲的是“第一心法”。心法略有八种:

(一)眼识。

眼能见,不是眼能见,而是识能见。

你说眼睛能看,把眼睛割出来放在一边,你看它能看不能看?你说我不去看电影,我把我的眼睛挖出来,你带它去看电影吧!你说它会不会看?当然不会看,所以眼睛是不能看,是什么能看呢?是那个识。这个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心识那里来的。

(二)耳识。

耳能听,不是耳能听,因为如果你把耳朵割下来放在一边,它就不能听。

(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都是和上述同一道理。

刚才所讲的六识,是由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的,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这十八界在《心经》上说过,要详细研究,可以参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

第六识意识并不是意识的本体,真正意识的体是第七识。第六识只是意的用。

(七)末那识。

心法的第七种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末那是梵文,翻译华言为“染污”,所以又称为“染污识”。第七识的任务是把第六意识的用,交给第八识,所以也叫“传送识”。

第六识是依第七识而有的。第七识是根本意识,根本意识是意识之根,第六识是意识之用。第七识也叫“染净依”─染就是第六意识的染依;第八识是净,也是依第七识,所以第七识叫染净依。

(八)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转变过来,就是如来藏性,所谓转八识(八种识),成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阿赖耶是梵语,翻译华言为“含藏”。含藏就好像埋在地下的种子,还没有长出来的时候,就藏在泥土里。我们常说心田,也就是将心譬喻做田地,所以说:“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我们所接触的一切境界,无论是善是恶,是染是净,都放在第八识里,所以叫含藏识。含藏识通过修行,就变为如来藏性,只要会用它,就是大圆镜智现前了。如果不会用它,尽打妄想,每一个妄想,都是由第八识生出来的,这种微细的念,你觉察不到,所以说:“一念不觉生三细。”这时就把如来藏性变成第八识了。从第八识变回如来藏性,就是返本还原。

含藏有三个意思:

一、能藏。能藏什么呢?能藏善恶的种子。

二、所藏。所藏的种子都在八识里面,一切善恶业都含藏在内。

三、执藏。有所执着,都执藏在这第八识里面。

我们一切所行所作,一念善或是一念恶,都藏在第八识内。所有一切法都是由八识变现出来的,我们所见的是八识的相。看见的东西是八识的相分,我们能见就是识的见分,所以说万法唯识,一切都是由识生出来的。净的时候是真如,染的时候叫识,这个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性,也就是善恶的本源,也就是一切凡夫和圣人都有的一座房子,也就是本有的家乡。

阿赖耶又翻译为“无没”,什么是无没呢?就是真如随着生死而不会没失,不会脱掉,不会没落。

以上是第八识大慨的意思。

恭录自《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