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心真不真,到这些关头才知道!
发布时间:2024-04-20 04:08:24作者:学典国学网
唐朝有位禅师,是位道行与德望俱隆的高僧,皇帝曾多次诏请他说法,禅师均婉言谢绝,后皇帝派官员迎请禅师,宣诏毕,向禅师作礼道:“主上此度恩旨,非比往常,愿师起赴,不可又以他语固辞。”
禅师听了,微笑说道:“贫道有何德行,烦劳国主屡次下诏。您可先回,我随即便往。”于是从容入室沐浴,然后登上法座,告诫门人弟子们说:“汝等见闻觉知之性,与太虚空同寿,不生不灭。一切境界本自空寂,无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被境惑;一为境惑,便流转无穷。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是诸佛用心处。汝等勤而行之。”
官员回京,把此事表奏皇上,皇帝非常钦佩感叹。
禅师几十年的修行心得开示,可谓醍醐灌顶,精彩极了。佛门中常常提到“五蕴非有,四大皆空”,这二语仔细加以讲解分析,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可是每当遇到顺、逆境界现前时,究竟有几人能不为境惑?
禅师告诫他的门人弟子,面对境界时要“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也就是说:修行的人要识破这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不能随意起心动念,如此才能安心于道。不然的话,一旦为境所惑,难免心浮气躁,定力全无,就像被鬼迷心窍的人,随着境界转。
可是,禅师这两句法语,也许在禅师那个年代的佛门弟子还可以做得到,时至今天的佛门弟子,不知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修道的人必须在道行上见真章,而不是在口头上论高下。紫柏大师曾对修净土法门的人开示说:“念佛心真不真,勘验关头,直在欢喜、烦恼两处取证,其真假之心,历然可辨。”
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一般人所在意的,不外乎亲情、事业、财物、名誉之类。而学佛的人,道心常受到影响而产生波动的也多是这些方面。如果能做到“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那便是符合“诸佛用心处”。
你若参禅,可以明心见性;你若学教,可以大开圆解;你若念佛,可以得一心不乱。这是非常可贵的。倘若未能做到,常被境界所迷惑,很值得引起我们的反思和警省。
譬如你与心爱之人天隔一方,这对你来说,简直就是“一切空”了,此时你口中念着阿弥陀佛,愿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而你的内心果真能无动于衷,不生悲苦吗?你数十年苦心经营的事业一旦破产了,这对你来说,无疑是“一切空”了,此时你口中念着般若心经“照见五蕴皆空”,而你的内心果能做到“不增不减”、“心无挂碍”吗?你平生所积蓄珍藏的宝物突然不翼而飞,这对你来说,也是“一切空”了,此时你口中念着“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而你的内心果能做到“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吗?
反过来说,当你已渐渐习惯过平静的生活时,而你心爱的人突然又回到你的身边与你团聚,你是否也能“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口中喃喃念着阿弥陀佛,而内心真得不暗自欣喜若狂?你破产之后的事业突然又峰回路转,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你是否也能“常了一切空”,而内心真得并无窃窃自喜?你所珍贵的宝财突然失而复得,你是否也能“常了一切空”,而你内心真得不暗自庆幸吗?
乃至受人打击,受人拥戴;受人毁谤,受人赞扬;受人鄙薄
,受人尊重,而你都能“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尽管别人怎样对你,你都心静如水,不喜不忧;泰然处之,以道自娱。工夫果真到此地步,纵使不能达到“即同如来”,至少成个有道之士,肯定是没问题的。如若不然,那就得将《楞严经》、《金刚经》等多多受持,或许便能真正领悟“一切境界本自空寂”,而做到“常了一切空,无一法当情”。然后,以平静心研教、打坐、诵经,持咒、念佛,便无不皆契道妙了。深刻反省,修行人被见闻觉知之境界所迷惑,忘记身边的种种境界恰如开车时身边经过的路牌和风景,而是深深沉迷其中,若非善知识猛头棒喝,唤出 还不醒来 ,不知还将沉迷多久。
如今,仍处于懵懂无知状态修行人,对于佛法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什么都需要善知识教授,正所谓一切善法根本均从如理依止善知识而生,无论外界境界如何,要紧紧跟随善知识,不能 近则不逊远则怨 ,要时刻不舍离,方能领悟佛法之奥妙,才可真正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