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看什么:智化寺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5-13 04:06:54作者:学典国学网昨天,宣宣告诉了你们两个好消息:
1、北京文博交流馆即将于1月19日正式开放
2、我们于开馆前一天邀请你来做第一批观众
没想到,不到一天的时间
报名老师的电话就被打爆了
emmm……
报名成功的同学,可能还不知道这次提前“探馆”活动应该看点什么;而报名失败的同学,似乎还没从手慢的伤痛中缓过劲儿来(即便宣宣安抚他们说19号以后都可以去参观)
因此,宣宣决定趁着还没开馆,带你们抱三天佛脚,临时恶补一下关于智化寺的知识!这样,让无论是报名成功与否的同学,在参观时都能更心里有谱心里不虚!
第一课
《开馆看什么:智化寺的故事》
北京文博交流馆坐落于智化寺内。智化寺于1961 年被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听起来就很厉害对不对?
今天就给你们讲智化寺的故事,故事分为四个阶段——
Chapter 1.
智化寺与宦官王振
说到智化寺,首先要提的是下面黑脸的这位——他的主人王振。
王振是干嘛的呢?据说他早年入宫,受到明成祖的眷爱,得以读书识字。明宣宗因王振久在侍从,眷顾有加。临终之际,令王振任东宫局郎之职,侍奉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即日后的明英宗)。明英宗继位之后,任命王振为司礼监太监,因此王振得以把持朝政。
智化寺是王振自己出资建立的家庙,因为有皇家的扶持,所以颇具规模,“穷极土木”。
寺庙建成后,王振报告给英宗,英宗赐名“智化禅寺”。
后来,王振后来鼓动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最后惨败,他本人死于战场,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这就是著名的土木之变啦,不过都是后话了。
划重点:智化寺的主人是宦官王振。
Chapter 2.
智化寺与御史沈廷芳
时间一晃而过来到了清乾隆七年(1742年),协理陕西道事、山东道监察御史沈廷芳(下图这位),路过禄米仓胡同,见到智化寺后殿有王振塑像和明英宗谕祭王振碑,褒奖王振忠君爱国。
由于沈廷芳曾经参与《明史》的校阅工作,熟知王振擅权害国。“这种人怎么能被褒奖、被世人怀念呢!不可不可。”——沈廷芳这么想。
出于对宦官擅权渎乱朝纲的憎恨,沈廷芳上奏皇帝,请求仆毁王振塑像、拉倒石碑,以示惩创。这一奏议获得了乾隆皇帝的批准。
划重点:因为沈廷芳,智化寺里没了王振的塑像和石碑。
Chapter 3.
智化寺与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
时间一晃而过又来到了1931年夏天,刘敦桢先生来北平调查古物。
刘敦桢先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开拓者。
他说:“闻城东有智化寺创于明正统间,虽墙垣倾颓,檐牙落地,而规范犹间有存者”。
在梁思成、刘南策等人的协助下,刘敦桢先生对智化寺进行了测绘,并完成了《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一文,此文成为研究智化寺古建的重要文献,也是智化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依据。
划重点:刘敦桢先生的测绘工作,对智化寺被列入第一批文保单位具有重大意义。
Chapter 4.
从智化寺到文博交流馆
新中国成立后,智化寺这座古老的寺庙焕发了新的生机。
1955年,北京市文化局工程队进驻智化寺,迁走院内住户。
1957年,智化寺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北京市政府拨款整修智化寺。
1961年,智化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北京智化寺文物保管所成立。
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全面整修智化寺。
1992年,北京文博交流馆在智化寺成立,旨在为北京地区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博物馆与公众之间提供文化交流的平台,古老的智化寺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划重点: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智化寺的保护,而它自己也从古老的寺庙转变为一座提供文化交流平台的博物馆。
通过这四段内容,你是否对智化寺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呢?我们明天继续,下课!
资料来源:北京文博交流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