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书: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101):有为法.无为法
发布时间:2023-07-09 04:27:07作者:经藏网沙弥日志(101) 曾有一个网友的留言让我想起很多,他说,龙泉寺盖再多的房子,也装不下众生的苦难。
非常感谢这句话,让我能从有为法思考到无为法上去。
使劲盖房子是个基础,没有这些房子,一群出家人在光秃秃的山沟里也干不出什么事情来,关键是众生需要,佛教需要,对出家人本身的修行来说,有个蒲团、有个洞就够了。
2010年的十、一法会,最多的一天的活动竟然有九百人,这九百人中,有很多人很感动,很多人发愿、发誓要好好修行,做好人,做个善良的人,有的人哭了,我相信他们的内心里升起了感恩,升起了对他人的付出的感恩之情。
我认为,在这个时代,让人真正地感恩,真正地从内心里升起善的觉受,并长久持续下去,确实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法会的最后一天是皈依仪式,相信,皈依后的信众回家之后,会继续学习佛法,继续从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探索更为广阔和智慧的空间,开启自己善的力量、慈悲的力量。
早晨缘念的时候,执事法师说,现有的法会期间为信众特别设置的桌椅板凳先不动,因为还有两次大型法会,信众们来了直接就可以使用。
目前,每一次可以有数百人乃至近千人参加活动,这就意味着,龙泉寺盖的房子,每一次法会可以直接利益到几百人。
几百人回到社会上,按照佛教的教义报国家恩、报众生的恩、报父母恩、报佛恩,爱国爱教,这对于社会来说,是多么巨大的善的力量,对信众个人来说,是一条解脱生死的道路。
龙泉寺不只是要装几百人的困难,也不是仅仅要带领几百人走上觉悟和解脱道路,大乘行者确实有着更广阔的心地,确实有愿力、有心胸、有办法去装下更多有缘人的苦难,没有缘分,也可以创造缘分。
几百人再去影响更多的人。
房子是盖在了北京郊区的凤凰岭景区里,但是,师父和僧俗大众更擅长的是把庙盖在人的内心里,更广泛、长远地利益众生。
这次全程参加法会的信众有六百多人,所有的活动都是在一个楼里进行,因为止语和种种宗教行持,非常安静,没有纷争,没有碰撞摩擦,这在大型活动中都是非常非常难得的状况。当然,跟法会组织者的辛勤付出和丰富的组织经验是分不开的。
这些经验不仅仅是佛教的经验,更可以为社会所借鉴,目前,社会所面临的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效率的问题。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无法选择地要依靠密集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发展中国家,寻找到一个有序的人群管理方法和理念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社会如果只是靠权利和资本去管理,靠利益的驱使,是很成问题的。
经济改革中,频发的社会矛盾、冲突,无不与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利益以及各种行为的冲突相关,经济发展中,有序组织和管理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效益都是不争的事实。
出家后曾出过一次远门,在乡下,乘坐一辆很好的公共汽车,上面载满了很有朝气的年轻人,他们或赴北京读书,或赴北京打工,半路上,车有故障,需要换乘一辆,在换车的过程中,你拥我挤,争先恐后,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完成这个过程,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有座位的。
造成混乱的表面原因是人人都担心自己成为少数没有座位的人,深刻的原因是信仰和文化的问题。
内心里无序,行为就很麻烦,就无法构成社会最基层的稳定。
在经济社会社会中,我相信,有序就是效益。
这是出家后,在龙泉寺得出的一个经济社会的理论,当然,可能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但是,我在寺院里进行了佐证,并亲自参与。
这个结论,我觉得很有现实意义,谁能使近千人在一起工作、生活、学习,没有浪费、没有纷争、没有摩擦、主动地把自己的垃圾分好类,主动把碗里的油渍冲上开水当汤喝下,整个过程中,没有需要特别花精力去处理的矛盾。
寺院里做到了。
在历史上,好像是陕西的青龙寺,一个祖庭,最多时,修行人有十万人,这十万人如何在一起有序地学修,在管理上就是一个大的财富。
看历史上的寺院,几百人,乃至上千人都是常事。当然,出家人在一起,管理起来比较容易,因为有戒律。
在家人有序地组织和管理确实会难一些,但是,经过实践,发现也是可以做到的,关键是理念和僧团的力量。
我对佛教的理解一直没有被书籍中的传记拴死,我想,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因缘,只要精神内涵不变,戒律不变,形式是要随顺时代的,否则,怎么实现普度众生呢?就是说,众生需要什么,佛教就成为什么。
佛世时代,有一天,如果您是王舍城的居民,有一天,你的家门被敲响,你打开门,就有可能看到是伟大的佛陀向您乞食,如果你有善根,就有可能在言语中当下顿悟、证果。
善根不够的话,也会种下未来顿悟的种子。
时间和空间的因缘变了,如果,您现在开门看见是陌生的出家人向您化缘,那就很值得怀疑了。
古大德讲一日不做,一日不食,那时候讲的做是农耕时代的做,一般就是指种地或基本的农业生活中的生产活动,现在这个时代,就不能去种地了,到处都是水泥地,我想,只要是能够利益社会大众的,能够引导社会人心向善,向佛法,向觉悟的方式,与戒律精神不违背的,都应该可以去做。特别值得记录下来的是,这次龙泉寺的法会开始整理各种录像视频资料,做成视频成品作品。而且法会现场可以进行直播。
理论上,这就为未来远距离异地同时开法会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更有力量的传播提供了前行条件。
有时候,一想,那个觉悟了的悉达多太子实在是了不起,实在是伟大,实在是为了众生的苦难做到了极致,他端着碗到挨家挨户乞食,让众生获得得度的机会。这是一个曾经的太子、伟大的觉者、佛所曾经在人间行持过的事情。
我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后人在这个基础上都是发展发展,效学效学,万变都离不开佛陀的本怀。当然,离开了,也就有问题了。
搞视频、盖房子是有为法,觉悟是靠无为法。
普度众生也是要从有为法开始,有为无为是相对的,没有有为就没有无为。最后要看作者的内心是不是栽进有为法里出不来。
出来了,就有戏了。
再次感谢那个富有爱心、责任心以及独立思想的网友提出的这个龙泉寺到底要装多少人的苦难的问题。
我想,心有多大,装下的苦难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