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传)法师:明觉、放松——观照自然的呼吸(师生互动问答)
发布时间:2023-09-04 04:05:51作者:经藏网明觉、放松——观照自然的呼吸(师生互动问答)
问:刚才师父讲到我们把“明觉”放在丹田的时候,丹田的起伏我们一般上来说,很容易体会到,那进一步把握明觉,像师父所讲的那样,把我们的身体当作一个气球,这样膨胀、收缩、膨胀、收缩,这个比较难体会,不知道师父有什么窍门,来帮忙我们增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
答:你要知道这个“窍门”,我讲个比喻你就(比较)容易理解。
我如果拿一个小东西,那我现在很专心的看这个小东西,我现在注意力就专注在这一小“点”上面,对不对?那我现在拿一张相片在看,拿一张风景(相片)在看,我的注意力是不是从原来的一个小“点”,然后扩大到成为整张的相片?如果我在开车的时候,当我坐上驾驶座在开车的时候,我的注意力是不是范围要比较广?我能不能在开车的时候,(注意力)只集中在一点?
能不能?如果你只是集中在一点的话,那你很容易会出车祸。就像有的人,他以前习惯骑摩托车,那么(骑)摩托车,他的注意力就是在这个前面(一个小范围),但是当他换成学开车的时候,车子(要注意)的范围是不是比较大?而且旁边、两旁你都还要(用)余光去注意,包括后面的动态,你都还要注意。这就是注意力的范围,从一个小“点”,然后慢慢地扩大、再扩大.....这样可以了解吗?
所以,我们从原来的一个小“点”(开始),这是让大家比较能够聚精会神,精神比较容易集中,但是,因为我们不是在修“世间定”,如果你光只是集中(在)一点,你可以逐渐入深定,那么,这种深定的话,四禅八定你都可以来经历的。
但我们现在是要修“明觉”,开发“明觉”,(师父在这里停下,在跟调音师交流音量问题。)我们(的)“明觉”从一点,然后慢慢的,这让我们精神集中之后,精神比较统一之后,我们再把这个“明觉”觉察的范围逐渐的再扩大。
像我原来只看这一小“点”,那我开车的时候不能只注意这一小“点”,我的觉察范围就要比较大,所以,我们觉察的范围从鼻头、人中这一点,然后再来(到)腹部、丹田的时候,范围就已经比较大了。就好像说,原来只是一个绿豆这么大的范围,那么现在来到丹田的话,就像一个小球这样的范围,现在再把他扩大到全身,你就是把那个“明觉”的范围扩大,放宽,放大到全身。这样可以了解吗?
这个你就要体会,要去练习之后,然后去体会,明觉逐渐的扩大,当你这个稳定之后,再来就是要扩大到“空”,进一步就是要扩大到“空”。如果你心“散乱”,你扩大到“空”的话,你心也还是在那里漂啊,没有定力,浮而无根。所以,要从一个小“点”(开始),你有定力,身心稳定,冷静,然后你才能逐渐的扩大。有根本,有枝末,如果你没有这个根本,你只是浮而无根,在漂。所以同样的,解脱道的基础,如果你没有好好的、扎扎实实、一步一脚印上来,你在谈“空”的话,那都是高谈阔论,谈“知见”。
问:脚麻,不知道怎样控制全身的气动,使它不要酸麻,每次想像自己像一个气球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很麻,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控制那个气动,让那个脚不要酸。平常我打坐的时候,一到这个时候,感到酸麻,然后就有气动,我不知道这样会不会阻碍我到第四个阶段(指观呼吸十六胜行的第四个阶段)。我每次都是想象我是个气球。谢谢。
答:会麻,是很正常的过程、情况,你就放松接受它,它会有一些“气动”也是正常的过程,你就放松,让它自然调整就好。你继续放宽、放松,保持明觉,越松,它越容易调整,遇到有气动的情况,你要记得要保持“明觉”,不迎、不拒,不要贪求,也不要抗拒,你放松,它会自然调整。最重要一定要保持“明觉”。就这样,保持“明觉、放松”这两个要领掌握住,它会自然调整。
问:观呼吸法对有些人合适,但对鼻子吸气,嘴巴吐气的人呢?是不是一定要改成全部要用鼻子呼气才可以?因为你全部用嘴巴呼气来讲,不准咽下去。(这位同修好像是指的某一种气功的呼吸方法。)
答:是这样,如果你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那是一种“吐纳”法。这种“吐纳”它是一种练身体而已。你真正要宁静下来的话,你不用在那里,还要(用)鼻子吸气,嘴巴吐气,不用这样去分别,因为那又是一个分别心。
你就很轻松、很自然,观“自然”的呼吸,这样你的心才会真正的宁静下来。所以,它不是一种“吐纳”的练气。
当然如果有时候,你要做一些运动,你要做一些调整身体,你要做一些吐纳,鼻子吸气、嘴巴呼气,那个是可以。但是,如果你真正要宁静下来,就是六根全部都要收摄、放松,观察鼻子的“自然”的呼跟吸,这样知道吗?那是最省力的。
问:有时气在这里一直转转。
答:你以前练过气吗,练过气功这些吗?你没有正知、正见的话不好,容易出问题,因为那是(你)以前有练过“气”,太着重在那个“气”上面,而导致有时候“气”会比较凝聚而不容易畅通、畅行。
所以像这方面的话,尤其是,如果你没有正知正见,那你只是在练“气”,有时候就比较容易出问题。那你又再喜欢“定”的话,这个就更容易出问题。观念、知见没正确的话,很容易又增长“我慢”。增长“我慢”还在其次,有时候会容易岔气,走火入魔,所以正知正见很重要。
那么,对这个“气”方面,你不要刻意去执着它,你打坐的时候,气慢慢的,自然就会越来越旺盛,你放松,身体就会自然的调整,该动的时候它会动,该静的时候它会静。那你不要刻意去执着它。当你能够这样轻松保持“明觉”,慢慢的就会身体越来越畅通,慢慢它会静下来,越来越舒畅。
所以不要执着那个“气”,你执着那个“气”的话,后面就会有很多问题。因为,我们的重点不是在“气”上面,那只是一个过程,让它自然调整。
问:师父讲的推和停,有时气会停,我试过很多次,然后我发现停了后,就赶快再呼气,然后过了一段,它又再会停,我又再呼气。
答:那它停的时候,你有什么不舒服吗?
问:还不知道。
答:就让它停嘛。
问:可是会不会死掉?
答:会不会死掉?死掉再说嘛。(众笑)
就是让身体自然调整就好,它需要吸气就吸,需要呼气就呼,如果它中间要停下来,你就让它自然就好,让身体来自然调整,不要用那个“自我”去操控它。那你如果担心:我这样没有呼吸会不会死掉?不会的,不会死掉,如果在没有呼吸的时候不小心死掉,那也很好啊。(众笑)不用担心那么多,放松,放松。
问:师父说放松,但是说的很容易,要做到真的很难,师父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窍门?
答:就好像一般不会游泳的人都很怕水,就算你很想要去游泳,最初你不会游泳的时候,都会很怕水。那你开始来练习游泳,你觉得说:“哦,人家那些世界级的比赛选手,他们都那么自由自在的游,他们都是这么放松、这么轻松,但我一下水就会很害怕。”
你问我:我要怎么样来到不怕水?对,怎么样才能来到不怕水?(师反问大家)
不怕死啦!(众笑)——就是要去练习,要一次一次的去练习,你才能够真正学会游泳。不怕呛到,不怕喝水,小孩子他们学游泳比大人快还是慢?
(众答:快!)
同样的,如果说你们都不会游泳,100个大人不会游泳,100个小孩子也不会游泳,好,大家来开始学游泳,那些小孩子已经在那里游的很高兴,很快乐了,大人还在那里(担心):我(担心)会呛到啦!
这就是没有放松,没有放开,我们有很多的执着,很多的顾虑,包括(担心)形象:我这样的身材怕被人家笑,我这样的姿势很不好看。你就是顾虑太多,所以就是放不下,不容易放松。
那我们来这里就是大家学习着(放下、归零)……为什么要跟大家讲归零?很多包袱、观念、知见、形象那些——放下!没有包袱,没有成见,不必顾虑什么,我们学不好、错了,没关系,矫正、改进。你无所求,没有那些形象的顾虑,很放松、轻松的去做,这时候,“心”它就很容易放松下来,然后,一遍一遍的去练习,自然的,你就会掌握到那个放松的要领。
问:刚才所说的“明觉”,从明觉,然后到身体这个气一直都很胀,所说的“明觉”是否是说:它自动来到这个阶段(身体上的),还是说我们要去想象这个身体象运气什么的?
答:它是“自然”的膨胀,不是“想象”,只是它本来就有存在。如果我们“明觉”没有开发的时候,我们没有去觉察到它存在而已。你越绷紧的时候,那种收缩、膨胀越不明显,也越不容易觉察到,只要你放轻松,它就越有(觉察)在收缩、膨胀,然后“明觉”又开发,你就可以觉察到。所以它是自然,本来就存在,这样了解吧?
问:师父,关于点、线、面,我们第四个步骤是用到“面”,那么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个步骤也是要以“面”为主吗?
答:点、线、面,当你放松的时候,你就越容易有那个“喜觉支”跟“乐觉支”的产生,因为来到身体的时候,这种放松它就比较容易产生(喜、乐)。
问:那呼吸还是以“面”来呼吸?
答:对!如果你要集中在一点也可以,但是不要用力,这样就好!
问:请问师父,刚才讲到点、线、面,我想问由“点”到“线”的时候,“点”的时候,我们是比较容易观那一个“点”的呼吸接触,不过那个“线”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去观它?要不要观那个气,好像要进去一样?
答:两种情况,一种把它固定在“丹田”也可以,或是在“止观”里面有提到“随”,追随、跟随的“随”,那是一个过程,这个要有点想象。
我们在吸气的时候,我们的呼吸从鼻头、人中这里开始进去,这时候事实上,我们在吸气的时候,我们的腹部、丹田就已经在开始在慢慢的起伏了,那如果你一下子跳到这边的话(指丹田),就变成用“跳”的。
就像“空气”从“鼻”开始进来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就开始慢慢的移下来,移下来,到吸一口气饱的时候,就在丹田这里停一下,然后,呼气的时候,(注意力)又随着这样逐渐上来。就像在吸气的这个过程,你就移动这整条线的觉察;呼气的过程,就从下往上这样移动上来这个“觉察”。
至于空气它什么时候跑到哪里,这个你不用在乎它,因为你在呼气的时候,鼻头这里就已经有空气开始跑出来了,那你不用说一下跳这里来(指鼻头),你就这样整个一条线的呼气的全程,移上来到这边(指鼻头),这样知道吗?
这是一种“追随”的过程。在止观里面,“随”它也是一个阶段、过程,那也是让我们那个散乱的心从一个“点”,然后来到整条“线”也都能够清楚觉察,然后再来扩大到“面”的时候,也能够清楚觉察。
问:我们观察点、线、面的时候,是不是每一次打坐都要从“点”开始,是不是我们可以(一开始就从“线”或“面”)?
答:可以。
问:“观呼吸”这四个步骤,是连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就是说:每次静坐的时候都是从一,二,三,四这样的步骤,或者是说做了一,然后做二,之后,再做三、做四?
答:如果你的心不散乱,你可以选择其一深入,这样可以。如果你的心比较散乱的话,那一步一步的来。
问:从……开始?(好像意思是说不按照一二三四的步骤,直接深入某一个步骤)
答:是可以,这样没有错,警察不会来干涉。(众笑)
问:我常常会痒的,“点”都很清楚,但是“线”就很模糊,最后会听到心跳,这是正确吗?
答:没关系,这是正常的过程,让它自然就好,但是更重要的就是:都要保持“明觉”,记得,一定要保持“明觉”,如果你没有保持“明觉”的话,你就要陷入昏沉,那你昏沉的话,你打坐再久效果都不大。
问:为什么打坐的时候,胸口闷痛?
答:因为你没有放松,没有放松才会胸闷,记得,这个(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个很正常的过程。就好象刚才这位他问的:要想放松,说的很容易,但是一做之后,就很容易又绷紧。所以你有胸闷的情况,就代表你没有放松,还有姿势弯腰驼背,如果有胸闷的情况,一方面我们调整一下坐姿,然后再来提醒自己要放松。
好,没问题了?哦,这边还有问题。没问题的时候,就不要挤问题。(众笑)
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坐到第四个阶段,到了那个“面”过后,我再继续坐下去的话,我就会觉到只剩下两个点,就是那可能叫“面”存在(?),不过能明显感觉那个鼻子、人中还有一点气息,跟肚子略微的起伏,其它包括身体的还有外面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不见,是一个空空这样的东西,在这样状况之下,我还要专注哪一边?
答:你身体会有脉动吗?
问:没觉得脉动,就是说会看到那个推动,会。
答:不是气的推动,因为你身体心脏有在跳,全身会有跟心脏一样相同的全身的的波动,脉动。
问:在我看到“面”的时候是有感觉到。
答:那你再继续下去,它(指脉动)还是一样有存在啊,会有啊。
问:就说继续看着“脉动”就对了?
答:对!或者再继续下去,你要集中在某一个“点”一样可以,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明觉”。所以前面阶段,就是让大家身心能够稳定下来,宁静下来,沉淀下来,能够静得下来,那你继续放松的话,后面的“喜觉支”就会陆陆续续的出来。
问:是不是说:因为它一个“面”里,会有一个东西比较明显,这个属于明显的东西,让它走掉了,我就知道它走掉了就好了。
答:也可以,但是你记得哦,注意的范围比较小的话,记得不要紧缩,不要绷紧。这样就好,
问:就是要看着,不要去抓那个目标,一直这样吗?
答:对!放松。
问:我每次坐下来,然后我去看那个“点”,它自己就会调,调到极限,时间是很短的,这样没关系就让它自己走吗?
答:对,只要你的心没有散乱,可以。让它自然调整,可以。
好了,没问题了,好,很好。我觉得大家这样实际做,然后有问题就提出来,这样很好、象刚才你们提出来的问题,是代表你们都有实际认真的在练习,没有在混,不错。(众笑)
好,现在时间已经到了,我们等一下就准备下坐,我们有这么好的环境来用功,希望大家好好的珍惜,好好的练习,让身心宁静、沉淀、沉淀,你真的能够静的下来,沉淀的下来,你就能够开启法眼,将来你看事情的深度,广度都会跟以前不一样。静得下来,你的人生、生命就有品质。你看法的深度、广度不一样,这就是你的智慧在提升,所以一定要能够静的下来,大家好好继续再潜修,再用功,大家越珍惜,我们的因缘磁场会越好,大家的福报就会越好,祝大家成功!
记得哦,继续保持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