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黄念祖:截流大师谈信

发布时间:2022-08-08 17:11:34作者:经藏网
黄念祖:截流大师谈信

◎ 截流大师谈信

我们首先引一段截流大师写的《劝发真信》文,劝大家发起真的信。这跟我们这个“信愿行”三资粮的第一个字是一致的,所以可以作为一个补充。 截流大师说:“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虽曰功高易进,乃末世行人罕获灵验。”念佛三昧这个法门,由来已久。虽然大家都知道净土法门是易行之法,功效很高,很容易前进——易行法嘛,可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末世,修行人“罕获灵验”,很少有人得到实际的效验。 何以故呢?大师说:“良由信愿不专,未能导其善行。”就是由于信和愿不专一、不专切。这样的信愿不足以引导这个善行。信愿行,信愿没有力量,引导不出这个殊胜的行——这个行就是要归净土,达到往生。信愿不足,这个行就生不出来了。 底下他又说:“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一个修行人虽然是修行了,但是假设他没有真信,怎么样呢?虽然也念佛、也持斋、修种种功德,他只是一个世间上的所谓的善人,种的是些世间的福。大师说,他就“报生善处受乐”。所得的果报,就是来生生到三善道里受乐。 底下大师说的这个很切中要害。我们受乐的时候就必定要造业。很多人富贵,就因吃荤、宰杀生命这种种荒淫,造了多少的业啊!受乐时就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造了这些恶业,恶业就引来苦果,就必然要堕到苦趣里面去。 “正眼观之,较他一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步耳。”这样念佛修福的人,来生受善报,受了善报就要享乐,享乐之后就要造罪,造罪就要堕苦处。所以以正眼来看,这样念佛的人和一阐提、旃陀罗来比,只是差一步。 一阐提,就是完全不信、没有信仰的人,这是要受恶报的;旃陀罗,就是屠夫,整天以杀为业,恶人。阐提不信佛,旃陀罗造恶,那么来生堕于苦趣;现在你念佛、持斋,但是没有正信,来生就受福,受福就造业,造业还是入苦趣。这和阐提、旃陀罗只差了一步,一个是来生得堕落,一个是再一次来生(下一生再下一生),只是这个旅途的前步后步,差了一步。 “如是信心,岂为真实?”像这样的信心怎么叫真实呢? 底下大师就说,“所谓真信者”,有三个内容。这就比蕅益大师讲的“六信”容易体会一些,只有三个内容。 “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样一个平等的心,叫作正信。相信我自己的心和佛、众生,这三个没有差别,平等平等。佛的心、众生的心、我的心这三个是平等平等,众生也不低,佛也不高。我是众生,“我是未成之佛”;阿弥陀,当然是“已成之佛”。一个是未成,一个是已成,“觉性无二”。只是差一步,觉性并没有两样,平等啊! “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现在虽然是在昏迷之中,愚痴、颠倒、迷惑,可是觉性未曾失,我的佛性没有丝毫的减少和损失,所谓不增不减,没有减。“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我虽多少劫就在轮转六道之中,可是觉性没有动摇。所以是“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只要你一念回光,认识自心,那你就同你本来的觉性无二无别,所以与“本得”就相等、相同了。 这是第一信,相信自己本有与佛同等的觉性,因此你才能够念佛往生、成佛。“是心是佛”,本来是佛。 第二,就要信虽然是平等,但是我和佛来比,还是有差别,所以平等中有差别。有的人一听说自己跟佛平等,就不修了,无修无证,这又是堕落的一个原因。 要知道,在平等之中还有差别。所以天台宗把凡夫(也有佛性)和究竟弥陀(阿弥陀、释迦牟尼究竟成佛的这个佛),就是众生和佛之间的都叫作佛,但是有六个差别。这就是天台很著名的所谓“六即佛”。虽然是一而常六,虽然是六而常一,这个不可思议!这六个名称就是理性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 我们现在所谓就是佛,是理性即佛,开悟的人高一些,初悟的人是名字即佛,在第一个位次、第二个位次上。那阿弥陀呢?那是究竟即佛了。在平等之中,我们还要体会这个差别。我们佛性虽然没有二,跟佛是一样,可是位次、这六个位次就有天渊之别了。 所以大师说:“性虽无二,位乃天渊。

若不专念彼佛,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如果你不是真正地是心去做佛,一向专念,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必然还是随业流转,随着自己的业流转。 这是第二信,信我虽然是佛,但是现在只是理性即佛,是名字即佛。 第三,就要信我虽然是“障深业重,久居苦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我虽然业障很重,在娑婆这个苦的世界里,可是我是弥陀心内的众生,我并不在别处,我就在弥陀的心内。弥陀虽然是“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刹之外,是我心内之佛”。所以,我是弥陀心内的众生,弥陀是我心内之佛,彼此互含互摄。如水中掺了牛奶,牛奶是水中的牛奶,水是牛奶中的水,互含互摄。 “既是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既然彼此的心性不是两个,互含互摄,感应就迅速。“如磁石吸铁”,佛是磁石,我们是铁,就感应道交,磁石自然就吸铁。所以大势至菩萨说,我们念佛的人,“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现前当来”就是现在和当来。 这是第三。就是信我们跟佛是水乳交融,只要我们念佛,就感应道交,佛在极乐世界就如大磁石吸引我们,都得往生。 大师说:“如上真信者,虽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庄严净土。何况持斋秉戒,放生布施,读诵大乘,供养三宝,种种善行,岂不足充净土资粮?”若不具这三种信,再来一生就要堕落了。如果有这样的信,哪怕是一点点的福、一点点的善,都可以来庄严净土,都可以回向净土,哪怕只有一点点,都是净土的资粮,何况还能够做种种功德? “唯其信处不真,遂乃沦于有漏。”这句话非常深刻。虽然念佛,可所信的地方不真啊!有的人,第一,不相信“是心是佛”。第二,虽然相信了“是心是佛”,就不肯去“是心作佛”。第三,虽然相信我还可修,但是有种种疑惑:“就我这样还能行?”“我还不是佛,我怎么能够得到往生?先修来世吧,修了,以后死得痛快一点。” 所以这样一来,“信处不真”,就“沦于有漏”了。你的功德本来是无漏的,殊胜的法,就变成有漏了。佛法如甘露、如醍醐,可是你用个容器装的时候,你是个漏器,那还装得满吗? 所以大师底下说:“修行,别无要术”,没有别的东西,“但于二六时中,加此三种真信”,在一切时间里加上这三种真信,“则一切行履”,功不唐捐矣,你一切的修行都必定有殊胜之果。 这是截流大师的一段开示,劝发真信。

◎ 法语原文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社,六时净行,遂成千古芳规。虽曰功高易进,乃末世行人罕获灵验,良由信愿不专,未能导其善行,以要归净土故也。 今既广邀善侣,同修净因,若非谛审发心,宁知出苦要道?凡我同人,与斯法会者,须具真实信心。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当受乐时,即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一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步耳。如是信心,岂为真实? 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 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弥陀是究竟佛,性虽无二,位乃天渊。若不专念彼佛,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不名为佛,名为众生矣。 次要信得我虽障深业重,久居苦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刹之外,是我心内之佛。既是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应,如磁石吸铁,无可疑者。所谓佛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也。 具如上真信者,虽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庄严净土。何况持斋秉戒,放生布施,读诵大乘,供养三宝,种种善行,岂不足充净土资粮?唯其信处不真,遂乃沦于有漏。故今修行,别无要术,但于二六时中,加此三种真信,则一切行履,无烦改辙矣。《净土警语 劝发真信》

(《再谈信愿行》,大通永利编辑组听校整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