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凤英女士:“福慧慈缘生活馆”让佛教走进社区 把信仰生活化的一种探索
发布时间:2023-09-04 04:05:46作者:经藏网快节奏、高压力是每个现代人,特别是每个现代都市人注定的命运,伴随而来的附骨入髓的困惑、迷茫和焦虑却无处问诊。我们每天铺天盖地的被各种资讯所包围,连乘车、用餐、如厕、乘坐电梯、等红灯等这些碎片时间都被俘虏、占领。
有些人透过重重包围,模模糊糊听说在深山兰若处,有一味名叫佛法的良药,但路途之遥、障碍之多,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二祖慧可在立雪亭断臂求法,对于当今根器驽钝却我慢炽盛的芸芸众生,早已定格成传说。
“家家弥陀佛 户户观世音”是佛教这轮明月普照中华大地的曾经写照。时过境迁,佛教已经微弱得不能再微弱。“佛教太好了、知道的人太少了、误解太多了”,在这个“提速再提速”,文化也要快餐的时代,佛教是华丽转身,调整步伐,应世而舞,成功回归。还是继续深山避世、垂钓待沽?重蹈其在发源地印度的覆辙,被驱逐出境、流落他乡?除了寺院,这种封建专制时期迎合皇权而遗留的传统传播载体以外,我们有没有可能创立一种新的适合时代发展的新载体和传播途径?
“佛教在线(www.fjnet.com)”这个二十年来利用网络媒体等科技手段弘扬佛法的民间组织,近年来,对于佛教的弘法模式应该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又有了新的思考。“让佛教走进社区”,佛教在线创始人安虎生如是说。
2009年年底,福慧慈缘生活馆开业,以佛教文化为主题,外在以经营的形态进入社区;我也从佛教在线的新闻中心负责人转为了福慧慈缘的CEO。生活馆地处的北京王府井锡拉胡同,离天安门只有一站地,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胡同西端的正义路,分布着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卫戍区司令部、北京市政府信访办、中国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查院、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等国家政治核心机构。胡同东端的王府井步行街则是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商业区,在北京享有金街的美誉,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精英汇集之地,别说寺院,连展示佛教文化窗口都没有一个。
不接触,就不可能了解,就一定会误解,如果我们佛教受众人群只是文化层次低、没有多少社会影响力的老人妇孺人群,那么佛法是很难得到推广和弘扬。同样,因为政治及经济的原因,在这个地区盖寺院,若无特殊因缘,近百年、甚至在更长的时间内都不太可能实现。而建立一个福慧慈缘生活馆这样的弘法平台,就轻巧、容易多了。
而且其弘扬佛法的功能并不弱于甚至还强于很多寺院,其低成本、易操作、可深入的特性却是一般寺院比不了的。2014年12月27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宗性法师在“闻思讲堂”为大家开示时,就对福慧慈缘生活馆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和评价,称其是佛教社会化传播的桥头堡,他还说道:佛教要发展,就不要拒绝生活、拒绝时代,不融入就不能度众生。佛教要社会化,要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生产方式。
七年来,福慧慈缘生活馆一方面完成自我生存的良性运转,一方面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佛法的推广。
一、定期、不定期地举办讲经说法活动及佛学讲座
福慧慈缘自开业以来先后礼请怀善法师、多识仁波切、济群法师、普正法师、清远法师、中言法师、传喜法师、慈法法师、静安法师、明恒法师、延参法师、湛杰法师、惟俊法师以及楼宇烈教授、郑振煌教授、赵凤新教授、常远教授等高僧大德在这里举办佛学讲座。
2013年11月3号,佛教公益讲堂“闻思讲堂”成立;中国佛学院的宗性法师、宏海法师、容通法师、广行法师、曙祥法师、妙一法师、妙华法师、通贤法师、来浩法师、圆普法师、生梵法师、佛慧法师、常学法师…一位又一位深领法旨、解佛真意且善知众生心的佛学院法师们,走出古寺,步入红尘、定期登台说法,如同一枝枝青莲屹立在闹市的淤泥中。
而不经意间来福慧慈缘消费的客人,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受益者,他们从客人变成了听法者、佛教文化爱好者、佛教信仰者、甚至是义工。
福慧慈缘生活馆为此特别成立了会员服务部,每一个会员我们都分配到具体的工作人员来跟踪服务、接引,只要有讲法活动,他们就通过微信、短信或者电话的形式通知大家,从而行之有效的接引客人走进佛教。现在每次讲法,福慧慈缘都座无虚席,而且大多数都是社会白领精英人士。
二、建立微信学佛群,与现场讲法互动互补
在e时代、微时代,就算近之为邻,仍然阡陌。高压之下,现代人的空闲时间只能是以碎片呈现,能抽出整的几个小时听经闻法,对于很多人是奢望。如何把大家的碎片时间拼凑起来熏习佛法,又成了我们思考的新课题。
于是,“微信闻思讲堂”再次应运而生,借科技之力,化解了传播佛法的一大桎梏——时空限制,用其弘法实践诠释了佛法的“圆融无碍”。
佛性无南北,网络无东西,变的是时空,不变的是道场。法师无论是在五台山清修,还是在台湾朝圣,无论是在高铁上,还是在飞机升空的间隙,都可以弘法。
现场“闻思讲堂”与微信“闻思讲堂”现实与网络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辉映。这种传播佛法的方式不仅打破了时空的概念,还最低限度的降低了大家听经闻法的成本。目前已建立了七个学佛群,分别由中国佛学院的广行法师、曙祥法师、宏海法师、妙一法师、容通法师、妙华法师等六个法师每周一至周六在线讲法。
现在已有2500多人在线听法,而且基本上都是年轻一代的精英白领阶层,有效的改变了以前佛教受众多是年老妇濡、文化层次低的局面。
三、发起“护生素斋”公益活动、变被动为主动,真正走进社区
“放生”这个本来与“爱心”、“慈悲”等温暖、正能量词语关联性非常强的行为,这些年来,却饱受诟病。特别是在水域资源匮乏、自然环境脆弱的北京,更是频遭白眼和拒绝。
如何能在“闻思”佛法之余,在具体的“行”门中,用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培养慈悲心,修正自己的身心,并以此行动逐步建立佛教界与社会大众正面、阳光、沟通通道?
2015年6月1号,“护生素斋”公益活动在福慧慈缘正式启动、把传统的“果上放生”转为“护生奉斋”之因上放生,同时又为周边社会大众了解佛教信仰团体提供了契机。变被动为主动,让周边的人认识我们,了解我们,从而达到弘扬佛法,扩大受众群体的目的。
历时一年“护生素斋”已奉斋4000多份,得到社区及周边人群的高度好评。
四、举办佛化婚礼、素食满月酒、素食寿宴等
在家修行的居士,有着娶妻、生子的任务和需求,婚礼又是一个非常好的度众契机,但寺院不可能象教堂那样承办“佛化婚礼”活动,有了福慧慈缘这样的佛教文化会馆,对此功能就有了补充。
福慧慈缘六年来,承接佛化婚礼、素食满月酒、素食寿宴等活动几十场,让很多的年轻人认识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所在。
五、义工队伍的建设
佛法的弘扬,正知正见、通经通教、又有弘法愿力的善知识固然重要,但外护的义工团队建设也非常重要。他们首先是受益者,然后才是传播者,所以义工团队的面貌从某一个角度就反应了受众群的面貌。目前,我们的义工团队已达到八十多人,分为文艺组、交通组、主持组、宣传组、校对组、服务组、奉斋组等。
六、承载传播佛教文化产品的研发
信仰生活化不能只流于口号,而是要通过相关产品,把佛教信仰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效链接和提醒。
以我们研发的“九品莲花茶”为例。大家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品着茶、观赏着莲花慢慢在杯中盛开。不仅美丽、营养、更重要的是在大家品尝的过程中,眼、耳、鼻、舌、心、口、意都在熏染、传播佛教文化。
我们还研发了一款“五眼六通”的禅果,禅果的核就是“五眼六通”菩提籽,大家吃完后就可以串成佛珠,除了营养之外、趣味性、参与性非常强。
结语:经过七年的探索,福慧慈缘生活馆终于在离天安门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稳着了脚跟。并总结了一套可以复制的模式和办法,今年,我们将启动福慧慈缘生活馆联盟,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有更多的“福慧慈缘”走进各个社区,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文:童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