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法师答疑:如何增长福报?天人福报极大,为何不能修行?

发布时间:2023-01-25 09:26:07作者:经藏网
法师答疑:如何增长福报?天人福报极大,为何不能修行?


如何增长我们的福报?

星云法师: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财富不一定是我们的,增加物质、财产有时反而是个累赘。唯有福报是真的,到哪里都享用不完。如何增加福报呢?

一、少贪多舍:舍就是一种布施、结缘,缘结得越多,就像播了种,必有收成。所以少贪多舍,必能增广福报。

二、少聚多散:不要积聚财富,因为财富是五家所共有。遇到水灾、火灾、贪官污吏、盗贼及不肖子孙,财富转眼成空。钱要用了才是自己的,因此要多布施、多结缘。

三、少执多放:人不要太执着,执着于一点往往失去全部。要把眼光放大、放远、放开,要能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四、少傲多谦:做人要谦虚,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太自满、太傲慢,让人看不起,谦虚的人才会受尊敬。

五、少私多公: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因此不要处处只为自己着想。要常常想到别人,想到大众,能够少私多公,才能融入大众,才能扩大小我。

六、少忧多喜:人生苦短,不要让生命充塞太多的忧郁、伤感。要把欢乐、喜悦常驻心头,并且影响他人。

七、少爱多慈:爱是有染污性的,是自私的,是不究竟的,唯有把爱升华为慈悲,才能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才能对人有所助益,所以我们要少爱多慈。

八、少色多德:不要把生命浪费在爱情、美色的追求上,因为爱情、美色会随着时间迁流而产生变化。我们应该在道德、修养上用功,这才是永恒不灭的。

九、少自多他:不要凡事只想到自己,要想到自己以外还有他人,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同学、朋友、同胞及一切众生。

十、少拒多容:泰山不辞土壤才能成其大,所以,能够少拒多容,才会增加福报。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积累福报有何必要呢?

索达吉堪布:作为学生,首先,学习知识是很关键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若能行善积福,这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前世没有福报的人,今生一切都会不顺利,运气也非常差。所以,古籍中说:“精勤如山王,不如积微福。”只有精勤地积累福德,做任何事情才会事半功倍,否则,仅仅是依靠精进努力,不一定就能如愿以偿。

就如同有些学生考试,福报不够的话,平时学习成绩再好,结果也考不上。所以,积累福报非常重要。佛陀也说过:“具有福德者,所求皆如愿。”

对你们学生而言,倘若造了很好的福德,即使没有特别勤奋,学业也会很容易成就,同时依靠福德力,心中的智慧能够自然开启。一般来说,有了前世的福德之果,再加上今生的努力学习,人生的前途就会很美好。同样,依靠这样的因缘,自己的上半生、下半生,乃至未来的生生世世,也会非常幸福快乐。

因此,长期护持这样一颗善心,以及上供下施的善举,并如理如法地行持,这一点极为关要,请大家牢记。

天人福报极大,为何不能修行?

济群法师:天又分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人沉溺于欲乐,觉得享乐才是最要紧的,根本想不到接触佛法。佛典中有个故事:佛陀在世时,有位叫耆婆的在家弟子是名医,僧团有人病了都找他治疗。他医术高明,药到病除。因为这一功德,耆婆死后就生天了。一天,僧团又有比丘病了,目犍连尊者就上天找他,想让耆婆再来人间治病。尊者找到耆婆时,他正率领众天女去参加舞会,遇见尊者后,只看了一眼,车都没停就扬长而去。尊者是耆婆的皈依师,觉得耆婆很无礼,我到天上来找你,你居然看我一眼就走。

遂以神通将车定住质问,结果耆婆答说:享乐要紧,我念在师徒一场的份上还看你一眼,其他人连看你的功夫都没有。可见,天人福报虽大,但往往沉溺于享乐,早将修道置之度外。色界天的情况又是如何呢?那里的天人安住于禅定带来的喜悦中(这可是远远超过欲乐的喜悦),也不能进一步修习解脱道。

天人虽因往昔善业带来极大福报,可以随心所欲地享乐,但也因此缺乏修行动力。不像在娑婆世界,到处有天灾人祸,有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能激发人们为离苦得乐而不懈努力。天人虽有善根、福报,但对于欲乐和定乐的贪著,使其自身智慧被覆盖而不再产生作用,并因耽于享乐而无暇开发智慧。相反,人类有心追求真理、追求解脱,更容易通过闻思修而解脱得度。

求来的福报为什么不稳定?

达真堪布:现在很多人都是那么认为的:今天念咒了,或者参加法会了,身体上有点舒服了,家里平安了,事业顺利了,就觉得学佛有意义,佛有加持,上师有加持。过几天身体有点不舒服了,或者家里又出事了,再或者工作上有点坎坷了,就觉得学佛没有意义,上师三宝没有加持了,然后心里开始产生怀疑,心灰意冷了。

如果你对佛法的理解是这样的话,你还是没有领悟佛法。你修的就是人天的福报,修的是世间法,修的是今生,而不是解脱。

你向佛求平安,求健康,求长寿,求发财,就算是求到了,这也是你自己本来的福报。如果在你的命中没有这些福报,佛菩萨也不能给你。你求到了这些的福报,这也是消耗自己的福报。福报享受了以后就会没有了,根本不可能永远地平安、健康、发财。这都是暂时的,无常的。

求来的福报为什么是债呢?

达真堪布:你有所求,这个求本身就是一种贪。有贪就不能解脱,就要继续轮回。轮回的因就是贪,贪着于世间法就要轮回。轮回无头无尾,无始无终,就是一个圆圈。你在求这些福报的过程中,又种下了很多的恶因,结下了无数的恶缘,所以将来要加倍地感受这些果报,加倍地偿还。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净界法师: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因为他前生积集的善业太大了,由于前生善业太强,所以今生事事如意,身体健康,人也长得庄严,眷属对他又很孝顺,福报广大!他对眼前的因缘产生迷惑颠倒,他以为他的生命永远如此,既然生命是追求离苦得乐,现在就很好了,我不想改变什么。

这时候,这种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佛陀告诉我们要思惟死命无常,思惟无常的道理。无常的道理有两种思惟的方式,第一个属于粗分的无常,叫做败坏无常。败坏无常,第一个要思惟我今生一定要死,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有生就有死,死亡决定要到来的!乃至于佛陀乃,至于阿罗汉都要面临死亡的。第二要思惟死亡随时要到来的,不是年纪大才死,年轻死的多得是!

甚至可以思惟说今天或者明天就要死,所以宗喀巴大师建议我们思惟今天就要死,为什么要这样思惟?思惟今天就要死,就会产生一种警惕,就算今天没有死也很好,你还有明天,你还有更多时间积功累德。你思惟今生要死,而且死亡是随时要到来的。第三思惟死亡到来的时候,除了佛法功德以外,其余都没有帮助的,都会被无常所破坏。本来我们对现前的果报,包括我们的色身、外在的因缘,我们都很满意,这时候你以无常智慧观察这些因缘,发现你现在的果报是如此的脆弱,你就会从现前执取当中跳脱出来,你会知道我该面临来生,我不会被现前的因缘所迷惑。所以无常败坏对于福报非常好的人,他可以从今生果报的执取当中跳脱出来,这就是所谓败坏无常,思惟死亡的到来。

第二个思惟刹那无常,就是细分的无常,微细的!我们不用等到死亡到来,就知道生命是无常,变化的。比如说我现在的心情感觉很好,但是你讲这句话的时候,你的生命已经不是你所形容的相貌,生命就像水流,你所形容的是前一刹那的心情,下一刹那的心情就变化了,我们讲过去现在未来,严格来说,其实生命没有所谓的“现在”,你讲“现在”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生命不是停止的,它是活动的,这时候我们看到刹那刹那的无常,我们就知道要找一个归依处了,现前的因缘是如此的脆弱、不可靠,随时会变化。我们思惟死命无常,有助于福报大的人,对于今生因缘的执取,而因小失大,帮助我们厌离娑婆,这是对现生果报爱取的对治。

修福报与修道,到底有何差别?

如本法师:修福报是圆满佛道部分之一,不能代表佛道的全体,因为修福报而不修智慧,始终无法出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之外,固然能得人天之大富大贵,亦免不了受善恶之业所牵缠,控制得三界不得出,三业致使自己身不由己,随其摆布故。

不修道就没话说,一旦要修行,福报是应该修,智慧(梵语jnana)亦不可或缺,何以故?有福无智成颠倒,有智无福成烦恼,是故,福智应双管齐下,相得益彰,不得偏失一边。

尽管努力勤修福报,但不修智慧来破烦恼,净化业障,穷尽来生罪亦存在,因为福报不能灭罪,灭罪有灭罪之法,岂可不慎哉!

六祖慧能大师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接受别人的布施 会消耗福报吗?

达真堪布:接受别人的布施,不一定就是消耗福报,主要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若是你能发一个慈悲心,不会受不好的影响。你接受他的布施,对他来说,你也是个布施的对境,也是一种福田。你能当他的福田,也是好事。

若是你不能发心发愿,怕背业,认为我还是不接受的好,那么你不接受布施也是一种自私。“我不能造业啊,我将来要下地狱啊。”表面上虽然在断恶行善,实际上都是自私自利。

你的心到位了,真正能为了利益众生而造业,这也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功德。不敢造业,怕自己背业,那是自私。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作为大悲商主的时候,杀死短矛黑人,圆满了四十劫的福德。

其实境界也是在一层层的证悟中提升的。对空性的了解也是,从有到没有,没有到有,最后才是真有。现在我们的“有”叫执着。先从有到没有,从没有到有,才是真正的成就。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