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第六品 分别圣道
发布时间:2023-09-19 04:05:32作者:经藏网第六品 分别圣道
第六分别道与补特伽罗品分四:一、所缘境圣谛;二、现证真谛之次第;三、现证真谛之补特伽罗;四、宣说现证之道。
甲一(所缘境圣谛)分五:一、连接文;二、道自本体;三、真实四谛;四、建立诸行皆苦;五、旁述二谛。
乙一、连接文:
依见谛修断烦恼,是故称为遍知名。
既然说“断即获得遍知名”,那么依靠什么对治、断除什么所断才获得遍知名称呢?依靠见谛与修道而断除烦恼才称为获得遍知名称。
乙二、道自本体:
修道二种有无漏,所谓见道唯无漏。
既然说“依见谛修断烦恼”,那么修道的本体是有漏法还是无漏法呢?修道既是有漏法又是无漏法,因为世间修道是增长有漏四禅四无色的漏法,出世间修道串习见道之义而不会增上漏法。所谓的见道唯一为无漏法,这是由于它是三界尤其是有顶见断的对治法并且同时断除上、中、下九品见断的缘故。
乙三、真实四谛:
一切真谛说四种,苦集如是灭与道。
彼等自体亦复然,彼之次第依现证。
若问:那么,“依见谛修断烦恼”中的“谛”是指什么呢?即是指所见所修的四谛。都有哪些呢?也就是本论第一品中所说“无漏道谛”中的道、“抉择灭”中的灭、“苦集世间”中的苦、集。经中也宣说了此四谛。若问:这里的次第也是依照第一品所说的那样吗?不是,那么是怎样的呢?应当按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的顺序。如是次第宣说的原因何在呢?此处是依照现证这些真谛的顺序而说的,因为见道时首先现证苦谛、其后是集谛、再后是灭谛、最后是道谛的缘故,就像观察场地而纵马驰骋一样。资粮道与加行道时所有谛均是按照如是次第证悟而生起的,犹如发现患病而追知病因,再着手治病一样。
现证之方便就像寻找药一样。定义:从苦至道之间的此等真谛唯一是圣者所见的,故称为圣谛,而并不是凡夫的颠倒所见。
乙四、建立诸行皆苦:
悦意以及不悦意,与除彼外之等舍,
一切有漏皆为苦,如应具有三苦故。
若问:不是说受的一部分并非为苦吗?那为什么说一切有漏皆苦呢?悦意的乐受、不悦意的苦受及此二者以外的舍受,还有与此等相应的心与心所、不相应的增上缘与所缘缘这一切无不成为三种受的所依与助伴,因此是从受的角度而得名悦意等,并是随着受而称呼的。实际上,一切有漏法如其所应无余是苦。为什么呢?因为如应具有苦苦、变苦、行苦此三苦的本体之故。悦意是变苦;不悦意是苦苦,行苦遍于这两者与其余一切法中。
乙五、旁述二谛:
毁彼以慧析他法,则心识不趋入彼,
犹如瓶水为世俗,除此具有为胜义。
若问:既然说四谛也可以称为二谛,那究竟二谛是指什么呢?如果对何法摧毁成部分与以智慧分别对他法加以破析,那么执著它的心就不能再趋入,诸如瓶子与水,这是世俗谛中具有的法。其中通过摧毁而使执著它的心不再趋入的法犹如瓶子,因为瓶子用铁锤摧毁以后执著瓶子的心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以智慧对他法分别加破析,那么执著它的心也就不会再趋入的法就像水一样,原因是:如果以智慧分别剖析水的色香等他法,那么执著水的心便会荡然无存。胜义谛中具有的法是指世俗谛以外的法。也就是能被摧毁的任何法与以智慧分别破析他法则执著彼之心不会再趋入的法以外存在的法,例如色的极微尘与无为法。
甲二(现证真谛之次第)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乙一、略说:
守戒具足闻思慧,极为精勤而修行。
若问:通过什么方便而现见真谛呢?首先是不散乱之因——守护七种别解脱戒中的任意一戒,随后通过不愚昧之因——听闻符合现见真谛的法而生起闻所生慧,其后具足抉择之因——思所生慧,再加上远离烦恼之因——极为精进修行,从而现见真谛。
乙二(广说)分三:一、智慧之自性;二、堪为法器之特法;三、真实趋入修法。
丙一、智慧之自性:
闻等所生一切慧,名二及义之有境。
既然说“守戒具足闻思慧,极为精勤而修行。”那么这三种智慧的自性是什么呢?闻所生慧与“等”字所包括的思所生慧与修所生慧三智慧的自性依次为:只是趋入名称的有境、时尔趋入以文字引出意义时尔趋入以意义引出文字也就是名义二者的有境、不观待文字而深入意义——唯一意义的有境,就像游泳者的熟练程度根据是否需要握执木板来判断一样。大阿阇黎世亲论师说:以可信的教量所生、以理观察所生、以等持所生的三种智慧分别是闻慧、思慧与修慧。
丙二、堪为法器之特法:
具身与心二远离,非不知足大贪欲,
于得复爱不知足,未得贪求欲望大,
相反彼之对治者,彼二三界无垢摄。
若问:补特伽罗依靠什么而圆满修行呢?即身体远离愦闹、内心远离妄念,具此二远离的补特伽罗修行将得以圆满。那么何人容易做到这一点呢?知足少欲者容易,而欲望强烈、不知满足者不容易。那么大贪欲、不知足的本体是什么呢?对本已获得的法衣等,一再贪爱即是不知足,贪图谋求未得的(法衣等资具),为具大贪欲,与之相反,即是彼之对治——知足少欲。知足与少欲这二者在三界中有属于三界与无漏两种。
彼等无贪圣种中,三者即是知足性,
前三示理末说业,对治产生贪爱故,
谋求我所我执物,暂时永久息灭故。
知足少欲的本体是什么呢?知足少欲之本体是无贪,因为是贪欲的对治之故;也是圣者种姓,因为依靠它能生起无漏道之故。佛陀想到此而于经中宣说了四圣种:“以菲薄法衣为满足故为圣种,如是以粗粝斋食为满足、以简陋床榻为满足、喜欢闻思修行,称为圣种。”其中前三种是无贪,因为它们是知足少欲之自性。喜欢闻思实际上也是指知足少欲,因为闻思是灭谛、修行是道谛,热衷于闻思修行能背离有贪、欲贪之故。四圣种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前三圣种宣说了修行解脱的威仪之理,最后一种已说明圣种的事业,原因是已表明倘若遵照如是道理而行事则能迅速获得解脱。宣说四圣种有何必要呢?是为了对治产生贪爱的根源而宣说了四圣种,贪求我所执的法衣等物品时,为了能暂时息灭这种欲望而宣说了前三圣种。贪爱我执之身体时,为了将我执斩草除根而宣说了最后一圣种。
丙三(真实趋入修法)分二:一、修寂止;二、修胜观。
丁一(修寂止)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戊一、略说:
入修行有不净观,忆念呼气吸气法,
贪欲强烈寻思大,如是诸众次第修。
如是堪为法器者如何趋入修行呢?如果要趋入修行,首先必须通过修不净观与随念吸气呼气来调伏内心。那么,何者修行这两种法门呢?贪欲强烈者要修不净观,分别念猛烈者则修呼吸法。
戊二(广说)分二:一、修不净观;二、修呼吸法。
己一、修不净观:
对治诸贪观骨锁,广修乃至大海间,
略观称初业瑜伽,除足半头称熟修,
持心专注眉宇间,即是作意圆满修。
不净无贪性十地,所缘欲现人方生。
若问:如何修持对治贪心的不净观呢?为了对治形色、显色、所触与利养恭敬等贪欲而修(浮肿想、)虫啖想、红肿想、青肿想、黑肿想、啖食想、(焚焦想、)离散想、不动想,而对治总的一切贪欲则修骨锁想,这是因为白骨根本不具有贪执的四种根源。在修骨锁想时,首先对于自身的额头等任意部位,依靠信解力而观想:出现伤口、腐坏溃烂、最后成为骨头,逐渐漫延全身。再观想从自己的住室至外界的大海之间整个大地全部遍满骨锁,如此而广修(外散而修),接着从海边逐步恢复如初,只将自己的一个身体观成一具骨架,收心而执著此骨架,这是初学之瑜伽。随后向外散观如前,当收回时,抛开所有足骨而从观想身体剩余的骨骼开始,依次除开半身直至半头骨之间,最终心专注于头骨一半,这叫做娴熟之瑜伽。此外,一切如前,收摄到最后心专注于双眉间仅一拇指许之骨,称为作意圆满瑜伽。
所谓的不净观本体是无贪的善法;其地是四禅正行、四未至定以及第一殊胜禅,加上欲界共十地;所缘为欲界的显色与形色;补特伽罗:只有三洲中的人类方能生起。
己二、修呼吸法:
忆念呼气吸气法,智慧五地缘于风,
依欲界身外道无,数等六因随身入。
有情等流无执受,此二下界意不知。
若问:忆念呼吸法的本体是什么呢?随念向内吸气与向外呼气的自性是如所了知的智慧。所谓的“忆念”是指依靠念因的力量而生起果智慧,所以是以因来取名的。其地为五地,即前三禅的三种未至定、殊胜禅与欲界。它的所缘境是风。所依身则是欲界的天众、人类身份,因为此等众生的分别念繁多之故。此法唯有内道佛教才有,而外道无有这种圣教,之所以没有是因为外道不能证悟此甚深之法。
那么,此法到底如何甚深呢?具有计数等六因的窍诀。其中第一、计数:无有所摄,身心自然安住,专注于呼吸,从一至十之间用心来计数。如果或多或少,惟恐出现沉掉现象,因而以十为定数;再有,若将一执为二、将二执为一,则会变多、变少;如果呼气、吸气的计数时间紊乱(意为有时在呼气时计数,有时在吸气时计数),势必导致错乱。因此要断除这三种过失。第二、随行:吸气时观想从上喉行往足之间,呼气时,观想从鼻孔至一拇指或一寻之间外呼。第三、安止:心安住于鼻尖至足之间并观想利益与解脱。第四、观察:所观察的对境风是由八尘聚合的色法,能观察的有境智慧也无非是名基,由此可知,实际上就是观察五蕴。第五、转移:缘风的心从暖位到胜法位之间随意转移。第六、遍净:趋入见道与修道。
若问:呼气、吸气属于何者呢?由于呼吸是身体的一部分,因此随着身体而出入,而不随无色界、凝酪与无心定而出入。那么,呼吸是否为相续所摄呢?由于是所谓的有情(具心),因而是相续所摄。它是有执受还是无执受呢?由于是不存有色根聚合之风,因此是有执受无执受中的无执受。由于是由同类因所生,因而是三生中的等流生,而不是长养生与异熟生,原因是身体增长反而会使风减少,所以不是长养生;又由于风中断以后仍旧会结生,为此也不是异熟生;因为可以随心所欲产生,是故为等流生。(呼气、吸气)这两种风均是以自地或上地之心来了达的,既然以下地欲界之意尚且不能了知上界的这两种风,那么未现前之心与其他心就更不言而喻了。
丁二(修胜观)分三:一、资粮道;二、加行道;三、现证真谛之道。
戊一、资粮道:
即已成就寂止者,应当修持四念住,
以自总相遍观察,一切身受心与法。
即便已成就了寂止等持,但如果无有胜观的智慧,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断除一切烦恼。因此,在资粮道通过两种途径已成就寂止者为了生起胜观之智慧,理当修持四念住。那么如何修持四念住呢?通过观察自相与总相而悟入身色蕴、受蕴、心识蕴以及除此之外的一切法蕴。所谓的观察自相,也就是说观察身之阻碍性、受依靠自力而领受外境之差别、心领受本体以及法的执相等;观察总相即是指观察身、受、心、法共有的无常、苦、空与无我。
自性闻等所生慧,其余相联与能缘,
次第即是依生起,对治颠倒故唯四。
彼为总观法念住,修无常苦空无我。
一般来说,念住有三种,即自性念住、相联念住与能缘念住。其中自性念住的本体是智慧,它是闻以及“等”字所包括的思与修所生慧,而不是俱生智慧,因为是加行生之故。除自性念住以外,与智慧相应的一切心及心所为相联念住;成为前两种念住之所缘境中的身等四种实际上均是以有境来取名的,因而称为能缘念住。
四念住之次第是按照它们产生的顺序而排列的,因为前前对境粗大而先证悟之故。
四念住之定数:为了对治身净、受乐、心常、法执为我所的四种颠倒妄念而宣说了四念住,因此数量不多不少。
如是修习的瑜伽行者将安住于缘总相法念住中,因为缘身体等这些总相并作意无常、苦、空、无我之故。
戊二(加行道)分三:一、加行道之自性;二、法之差别;三、宣说其他遣除疑虑。
己一、加行道之自性:
由彼中生暖位智,彼为四谛之有境,
观修十六种行相,暖中生顶亦同彼,
此二以法为基础,其余念住则增上。
资粮道时缘共相法念住而修习,从中生起暖位智。为什么叫暖位呢?因为成为无分别智火的前兆,暖位智是缘四谛的有境,完整修持无常等十六行相。
暖智由下品、中品、上品逐步递增,从中产生顶位智慧。为什么叫顶位智呢?因为是动摇善根之顶的缘故。顶位也与暖位相同,是四谛的有境,完整修持无常等十六行相。暖位、顶位二智最初以法念住为基础,立足于真谛,再以其他念住增上,也就是修习、清净。
彼生忍二亦复然,一切皆以法念增,
上以欲界苦为境,彼亦为一刹那性。
胜法五蕴除得绳,如是四顺抉择分。
顶位也是由下、中、上品次第增上,从中产生忍位智。为什么叫忍位智呢?因为对见谛更能接纳之故。忍位智有三种,下、中品忍智立足于真谛的方式与顶位相同,而在增上方面却比暖位与顶位更胜一筹,下、中、上品所有忍位智均以法念住而增上,并非是以身等念住而增长的。上品忍位智以属于欲界的苦谛作为对境,具足彼之四行相中的任意一相,不仅如此,而且它是一刹那性,并非是相续性。
如同上品忍智的一切所缘均是欲界的苦谛与刹那性一样,胜法位也唯一缘欲界的苦谛,并是一刹那性。为什么叫世间胜法呢?因为依靠有漏世间法能够直接引出见道的无漏智慧,故而得名。
暖位等四种智慧都是念住的本性,因而均是以智慧为体,如果具有从属,则不是入定的智慧,而以五蕴为体。然而,暖位智等的得绳并不包括在暖位智等中,因为(有部宗认为)对于圣者来说在尚未舍地(见修道)之前虽然具有(加行道的)得绳但不可能使之现前的缘故。
前面所说的顺抉择分其实指的就是暖位智等四种。为什么这样说呢?所谓的“抉择”即是见道,它的一部分是苦法忍,而胜法位直接随从于它,其余三者均是间接随顺,因而得名。
己二、法之差别:
加行道为修生慧,所依之地未至定,
以及殊胜与正禅。下界亦具顶暖位,
欲界所依胜法位,以女将依二身得。
四种加行道都主要是修所生慧,因为主要安住于入定中之故。
若问:它们依于何地(之心)呢?依于第一静虑将禅未至定、殊胜禅与四种正禅,因为是彼等所摄的入定之故。按照妙音尊者的观点来说,暖位与顶位智二者在下面的欲界中也具有。
什么身份才能具有加行道呢?四种加行道的所依身均是欲界的天众与三洲的人类身份。如果女人获得胜法位,那么必然是以男、女两种身份获得,原因是在那一世中变性或再转生到欲界而变成男性;如果男人获得胜法位,则只是以男身获得,并不转为女人的身份,因为获得胜法位的男人已得到了非抉择灭的缘故。
圣者由弃前地舍,非圣异生由命终,
前二亦由遍失舍,依正禅必见真谛,
退失之时得前无,二失即是非得性。
那么,这些加行道以什么而舍呢?所有圣者以前依靠何地而获得此等加行道,当离开那一地后投生上地时即舍弃。非圣者的凡夫死亡时舍弃同类(即加行道)。前两种加行道以烦恼而遍失也会舍弃。如果这些加行道是依靠静虑正禅而生,则此人在即生必定见谛,因为厌离心极为强烈之故。如果得而退失后来又再次得到,则只是新得前所未有的,而不是得到前面已舍的,原因是(新得的加行道)以前在轮回中未曾熟练修习过,是通过精勤修行而得到的。
遍失与退失的本体是什么呢?这两种失均是获得的一法已舍后不再具有,即生起非得。那么,这二者有什么差别呢?遍失是指以造罪而失,例如以邪见失毁善根;退失则也有以功德所导致的,比如说,以见道(的功德)使得从凡夫中退失。
获得顶位不断善,得忍不堕恶趣中。
那么,这些加行道各具有什么功德呢?获得暖位以后即使出现遍失,也必定获得涅槃。获得顶位后虽然会有造无间罪与转生恶趣的情况,但善根不会中断。获得忍位之后不再投生恶趣,因为已远离了投生恶趣之业与烦恼的缘故。
己三、别说遣疑:
有学声闻种姓转,暖顶二者得成佛,
余三得忍亦可变,本师麟角喻者非,
依于第四之静虑,一座上得菩提故。
暖位顶位者从有学声闻种姓中转移,能得以成佛,而获得忍位以后则无法成佛,因为获得忍位以后不转生恶趣,而菩萨为他利要投生到恶趣。此外,获得中品忍以下的暖、顶、下品忍位三者也可以转为独觉,因为转成缘觉后不需投生恶趣之故。佛陀与麟角喻独觉住于暖位等不能转成其他种姓,原因是从暖位智到菩提无生智之间依靠第四静虑而于一座上生起诸道。
彼前乃随解脱分,速疾三世得解脱。
彼为闻思所生慧,三业人中方能引。
那么,顺抉择分最初即生起还是在它之前需要经行其他道呢?顺抉择分之前已有随解脱分善。若问:获得随解脱分以后经过多久才能解脱呢?迅速的要经过三生方得解脱,即第一世生起随解脱分,第二世生起顺抉择分,第三世获得圣道。最快的在第二世末尾得解脱,也就是第一世生起随解脱分,第二世依靠静虑正禅而生起顺抉择分,在那一生中现见真谛。
随解脱分的本体是闻所生慧与思所生慧,而不是修所生慧,因为尚未生起修所生慧之故。彼之业主要是意业,由于是对轮回生起厌离而想解脱的发愿,由此引发的身语业也是随解脱分,如此说来,即是身语意三业,因此为求解脱而布施等善举也包括在其中。那么,随解脱分善根是由什么引来的呢?最初只有三洲的人类中才能引生,因为他们的智慧敏锐并且厌离心强烈之故。
戊三、现证真谛之道:
世胜法生无漏忍,缘欲苦生法智同,
缘余苦生类忍智,其余三谛亦复然。
若问:从胜法位中生起什么呢?从胜法位中生起无漏法忍之智慧。那么,胜法位缘什么呢?它缘欲界的苦谛。在此之后,法忍如果仍旧缘欲界苦谛,则由于远离怀疑而了知,于是生起了法智之智慧。如同缘欲界的苦谛而生起法忍与法智那样,缘欲界苦谛以外的上界苦谛而生起类忍与类智,缘集谛等其余三谛各自生起四刹那的法忍与法智也是同样。
现证真谛十六心,三种即称见缘事。
彼与胜法同一地,忍无间智解脱道,
彼前十五刹那间,见未见故称见道。
如此一来,就有现证圣谛心的十六刹那,如果归纳则有三种,即见现证、缘现证及事现证。其中见现证是指现见无漏智慧四谛十六行相。缘现证则指具有无漏相应智慧而缘圣谛。事现证即是指何谛有何所作,也就是当知苦谛、断除集谛、现前灭谛及修持道谛。
若问:现证圣谛之道依于何地呢?依于静虑六地,因为与胜法位是同一地的缘故。那么,智与忍二者中何者为对治呢?八种忍是对治,原因是它们断绝所断之得绳而无有其他能障碍之道,如同将盗者赶出去一样。八种智不是对治,因为它们是从所断中解脱而受持离得之道,犹如关上门一样。此等均是依次对应的。
智与忍这两者是见道还是修道呢?前十五刹那是见道,因为它们是重新见到前所未见之真谛的正道故。第十六刹那是修道,因为是已现见真谛后继续修持之道。
甲三(现证真谛之补特伽罗)分二:一、宣说分摄;二、结尾。
乙一(宣说分摄)分二:一、离贪者;二、渐次者。
丙一(离贪者)分二:一、向;二、果。
丁一、向:
钝根者为随信行,利根者则随法行。
若未以修断所断,及毁一至五所断,
即为第一预流向,灭九断前第二向,
欲界或上离贪者,则是第三不来向。
通常而言,圣者补特伽罗之本体是指具有无漏智慧之四蕴或五蕴的相续。定义:远远超胜不善恶业、减灭罪业、增上功德,因此称为圣者补特伽罗。其中所谓的离贪者是指以世间修道——息粗相而先如应远离除有顶以外自之所断八地的贪欲后修持见道,因此中间二果(即一来果、不来果)才有离贪者,而前后二果则无有。然而此处从预流向开始的原因是就固定次第而言的。
钝根者狭隘、迟缓、不明而取对境;利根者则与之相反而取对境。在见道第十五刹那他们分别获得随信行与随法行的名称。随信行:先前行道时信仰他人的词句进而跟随方现证真谛。随法行:不仅仅是诚信于此,而且随从佛经等法义而现证真谛。住于第十五刹那的随信行与随法行补特伽罗以前依靠世间道修行如果一品修断也未断除,则是第一预流向。再者,住于第十五刹那中的这两种人如果以前依世间道摧毁欲界一品至五品修断,也是初果向即预流向。这二者之二果——一来向,是指如应断灭欲界九品修断以下六、七、八品而住于第十五刹那者。此外,住于第十五刹那的这两种圣者如果以前无余断除了欲惑或者远离欲界至上界无所有处之间的贪欲,则是第三不来向。
丁二、果:
向十六刹住彼果,尔时钝根利根者,
分得信解见至名。得果未得胜果道,
未精勤修胜道故,名为住果非为向。
十五刹那之时成为第一预流向、第二一来向、第三不来向的(随信行与随法行)两种补特伽罗在第十六刹那住于预流果等相应果位。第十六刹那住于果位时,以前的随信行钝根者与随法行利根者分别得到信解与见至的名称,因为他们的信心与智慧更为广大之故。从此直至阿罗汉向之间也都可以同样了知。
那么,以前虽然断除了欲界一至五品间的修断,但在第十六刹那时,为何只是预流果而不是一来向呢?这是由于获得预流初果者在当时尚未得到预流胜果道,因而不称为一来向。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预流初果者乃至不为了获得预流胜果而精勤断除第二一来果的所断烦恼之前,就不是一来向,精进以后才算是预流胜果。
丙二(渐次者)分二:一、相;二、具相之补特伽罗。
丁一、相:
地地功过各分九,上中下品各三种。
所谓的渐次者是指以前所有的修断丝毫也未断除而从见道后次第获得四果,因为一切所断与对治绝对是按顺序而存在的。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呢?在欲界中,修断的烦恼分为九品,同样,从一禅至有顶之间的八地每一地均有上、中、下三品所断过患,每一品又各分上上品直至下下品之间,共九品,如此一来,总共有八十一种所断。与所断的数目相同,对治的功德无间道与解脱道之修道也各有九九八十一种,因为此等每一对治也各有下、中、上三品,每一品也同样有下下品等不同的分类。
接下来简述依靠一切对治断除所断之理:下品道次第生起而依次灭尽上品所断,比如浣洗衣服时粗大的污垢容易洗净,而要洗净细微部分就显得较为困难,以光明遣除黑暗的浓厚部分轻而易举,而要排除轻微部分则极为困难。
丁二(具相之补特伽罗)分四:一、预流;二、一来;三、不来;四、阿罗汉。
戊一、预流:
尚未断除修所断,如是住果极七返,
解脱欲界三四品,二三世生家家者,
摧毁一至五品间。
若问:预流极七返是指什么呢?指的是住预流果者以前丝毫也未灭除修断,这样一来,最久需要投生七次,因而称为极七返。“七返”的意思是指在天界或人间中各转生七次。再者,住预流果者如果已断除欲界三品或四品的修断,则断除四品者于两世中、断除三品者于三世中投生到以前见谛所依的天身或人身的种姓中。摧毁欲界一至五品修断是另一种预流胜果。
戊二(一来)分二:一、向;二、果。
己一、向:
亦为第二果之向。
所谓的另一种预流胜果实际上就是指一次返回欲界中的第二一来向。
己二、果:
灭尽六品一来果,灭尽七品八品过,
亦名一生与一间。
已灭尽欲界六品修断者是住一来果者。为什么称为一来呢?因为再一次来到天界中,故而得名。一生一间一来指的是什么呢?住一来果者如果灭尽了欲界的七品或八品修断过患,则离获得阿罗汉果还有一生,为此称为一生,与获得不来果之间尚有一品烦恼相隔,因而称为一间一来。
戊三(不来)分二:一、向;二、果。
己一、向:
亦是第三果之向。
所谓的一来胜果实际上就是指不再来到欲界中的第三不来向。
己二(果)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庚一、总说:
灭尽九品不来果。
不来向者灭尽九品欲惑,即住不来果。
庚二(别说)分三:一、分类;二、轮番修;三、宣说身现证。
辛一(分类)分二:一、真实分类;二、意义之差别。
壬一、真实分类:
中生有行及无行,趋般涅槃诸上流,
轮修禅往色究竟。彼超半超与遍殁。
余往有顶无色四,他者此生趋涅槃。
不来果者有行色界与行无色界两种,其中行色界不来果者又分五种,即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与上流涅槃。其一、中般涅槃:在除了大梵天以外的十六处任何一处的中有时获得阿罗汉果;二、生般涅槃:不能中般涅槃而在生后立即获得阿罗汉果;三、有行般涅槃:出生以后稍稍成长,经过励力精进修道而获得阿罗汉果。四、无行般涅槃:虽然未经精勤却自然而然生起诸道,因此无有大勤作而获得阿罗汉果;五、上流涅槃:依靠转生的所依身份不能获得阿罗汉而往生到上界后才能获得阿罗汉果。
刚刚讲的上流也有喜胜观与喜寂止者两类。(一)喜胜观者:如果是通过因之途径轮番修持禅定,则通过果之途径行往色究竟天,在那里涅槃。它又分全超、半超与遍殁三种。第一、全超:轮番修第四静虑者以一禅的烦恼而从无热天中退失后死堕转生到梵众天等处,在那里通过修全超而大幅度完全超越四禅天十五处,转生到色究竟天后获得阿罗汉果。第二、半超:不能完全超越梵众天等处,而通过修行只能中、小幅度地超越,先转生到无热天或无恼天,之后在那里通过修全超而转生到色究竟天获得阿罗汉果。第三、遍殁:除大梵天以外,依次投生到色界其余一切处,最终在色究竟天获得阿罗汉。(二)喜寂止者:喜欢轮番修持因禅定以外的寂止者最终行往有顶,次第去往一禅乃至一切处,然而净居五天不包括在内,再去往无色界诸处后于有顶获得阿罗汉。
除这些不来者之外,其他在欲界获得无色界心并且未退失行往无色界者,无有中有,因而只有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与上流涅槃四种。
除行色界与行无色界以外的不来者无论在欲界的何处获得果位,都将于彼处趣入涅槃。
壬二、意义之差别:
中生上流各分三,行于色界说九种,
彼等别由业根惑。其中上流未分类,
则许为七善士趣,行善断恶不还故。
中般涅槃、生般涅槃与上流涅槃三者每一种又可分为三种,因而行色界不来者有九种。分类之方式:第一类中般涅槃以火星的比喻分为迅速、非速与经久涅槃三种;第二类生般涅槃分为生即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与无行般涅槃三种;第三类上流涅槃分为全超、半超及遍殁三种。
若问:此等分类是根据什么差别而安立的呢?这九种不来者是根据他们的业力、根机与烦恼的不同而安立的。前三者是顺现法受业、中间三者是顺次生受业、后三者是顺后受业;前三者是利根、中间三者是中根、最后三者是钝根;前三者烦恼薄弱、中间三者烦恼中等、最后三者烦恼深重。也就是以此等差别而安立的。
既然经中说“七善士趣”,那么它们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上述九种分类中上流涅槃如果不分为三种,即承许为七善士趣。若问:有学具贪者不是善士趣的原因何在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只有具足奉行十善、不行不善、行往上界不再返回这三种条件才能称为善士趣,而有学具贪者并不具备这三种条件。
欲界命终之圣者,无有趋往其余界,
彼与转生上界者,无有遍失不炼根。
若问:假设在欲界中第一世见谛,转世后获得不来果,也有中般涅槃等分类吗?在欲界见谛并且那一生结束后再次转生于欲界获得不来果者不会行往色界等其余界,原因是:由于欲界痛苦众多而生起强烈厌离心,结果在那一世即获得阿罗汉果。
在欲界完结寿命的圣者与转生于上两界的所有圣者均不会出现遍失的情况,因为彼等生生世世连续熟修圣道,已得稳固;他们也不依靠炼根(而使根机转变),原因是他们累世中通过修道使得根机已经完全成熟了。
辛二、轮番修:
最初轮修第四禅,刹那相杂而成就,
为受生及现法乐,畏惧烦恼故皆修。
断除五品唯转生,色界五净居天处。
既然说“轮修禅往色究竟”,那么到底轮番修的方式是怎样的呢?在最开始尚未生起任何禅定境界之时,轮番修一切易道中最殊胜的四禅正行,也就是说,先修第四禅无漏相续,接着修有漏相续,再修无漏相续,如是三次轮番后即能入定,之后再逐渐进入二刹那轮番修无漏与有漏(即二刹那修无漏,二刹那修有漏,再二刹那修无漏),此为轮番修之加行。一旦一刹那修无漏、一刹那修有漏、再一刹那修无漏,如是三刹那相杂而修后便能入定,当时即已成就了轮番修正行。前二刹那相当于无间道,第三刹那相当于解脱道。
阿阇黎世亲论师认为:刹那轮番修只有佛陀才能做到,而其余的补特伽罗则不能修,因为只有达到完全能够随心所欲入三相续才算成就。
所依:首先是三洲的人类,后来转生到色界也依然能够轮番修行,通过串习第四静虑后也就自然能轮番修下三静虑。
必要:为了转生净居天、为了现法乐住以及因畏惧烦恼远离耽着禅味的等持者都可修行。
为什么净居天决定有五处呢?其原因是,轮番修第四静虑有下、中、上、极上、最上品的差别。所谓的轮番修之因:二无漏之间夹杂一有漏的一相续心为下品,有三心现前(即一无漏、一有漏、一无漏),中品有六心现前(即二无漏、二有漏、二无漏)、上品有九心现前(即三无漏、三有漏、三无漏)、极上品有十二心现前(即四无漏、四有漏、四无漏)、最上品有十五心现前(即五无漏、五有漏、五无漏),通过轮番修此五品静虑,其果报依次感生从无热天至色究竟天之间的净居五天。
辛三、宣说身现证:
获得灭定不来者,承许彼为身现证。
不来果身现证是指什么呢?指的是获得灭尽定的不来果,原因是依靠无有心(指不存在心及心所)的身体而现前与寂灭相应之涅槃相似的灭法,故而承许为身现证。之所以依于无心的身体现前灭尽定,是因为凭借无心之身而生起了灭尽定的缘故。
戊四(阿罗汉)分二:一、向;二、果。
己一、向:
灭至有顶八品间,皆为阿罗汉之向,
断第九品无间道,彼即金刚喻等持。
不来果者灭尽初禅上上品修断直至有顶的八品过患之间均是阿罗汉向。不仅如此,而且住于断除了有顶九品烦恼的无间道者也是阿罗汉向。有顶的第九无间道实际上就是金刚喻定,因为它是一切无间道中最为殊胜的,力能摧毁三界的一切随眠,这也只不过是从它能够断除的角度而讲的,并不是指直接断除之义,原因是有顶以下的八地烦恼都已断除了。
己二(果)分七:一、真实宣说果;二、旁述断除所断之理;三、智之生理;四、沙门之摄义;五、梵轮;六、沙门果之得理;七、阿罗汉之分类。
庚一、真实宣说果:
彼灭得生尽智时,称为无学阿罗汉。
阿罗汉向者以金刚喻定灭尽有顶的下下品修断之得绳以及生起尽智的解脱道时,那位圣者即称无学者,因为获得了未得之果而不再需要修学之故。也叫做阿罗汉,原因是圆满自利后便能利他,并且成为一切凡夫与有学者的应供处。
庚二(旁述断除所断之理)分三:一、以何道断何地之所断;二、以何地断何地之所断;三、世间道之所缘。
辛一、以何道断何地之所断:
有顶离贪依出世,其余地则依二种,
依世间道离贪圣,彼之离得亦有二。
有说依出世亦尔,已舍不具烦恼故,
解脱有顶之一半,生起上禅同不具。
若问:如果圣者要远离各地之贪。那么是以什么对治远离何地之贪的呢?如是修道有世间道与出世间道两种,其中有顶之贪是以出世间道远离的,而不是以世间道远离的,因为有顶之上再无他地(故其上无世间道对治)、增长自地之爱(故自地不能对治自地)、下地低劣(故以下不能对治上)。除了有顶以外的八地均是依靠世间道与出世间道二者而离贪的,也就是说,以上地未至定的世间道以及具道谛行相的出世间道而远离。
那么,凡夫与圣者的世间离得有什么差别呢?以世间道如应离贪的圣者生起有漏与无漏两种离得,因而断除(所断)较为稳固。而凡夫只是生起有漏离得,所以相对不稳固。
有些部的论师承许说:以出世间道(离贪)也应生起有漏与无漏两种离得,否则钝根不来果者以出世间道远离乃至无所有处之间的贪欲并通过炼根而变成利根者,也应成了具有空无边处等的烦恼,因为以前钝根之无漏离得已舍弃而在当时有漏离得并不存在之故。但这一点绝不能承认,原因是明明见到这样的圣者已舍无漏离得而并不具有烦恼,由此可说他们具有世间的离得。
(经部宗驳斥:)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假设以出世间道如应解脱有顶九品烦恼的一半即以下八地烦恼的钝根者变成利根者,那么对他来说,有漏的离得并不是他的对治,因而这种情况不可能存在。正像你们自己所承认的那样,已舍弃无漏离得,而在两种离得均不存在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再具有(已离的)烦恼。不仅如此,而且具有解脱欲界之离得的凡夫如果生起一禅之上的二禅等境界,则欲界的离得通过转地而舍,他们也同样不会再具有欲界的烦恼。
辛二、以何地断何地之所断:
依于无漏未至定,能离一切地之贪。
胜三地由未至定,或禅生末解脱道,
上地非由未至定,圣八能胜自上地。
若问:那么,以何地远离何地之贪呢?以生起无漏本体的未至定地能远离自地、上地与下地所有九地之贪,因为无漏未至定是三有的对治。
那么,如果以未至定从下地中离贪,末尾的解脱道是在未至定的本体中生起还是在正禅的本体中生起的呢?以未至定胜过欲界、一禅与二禅此三地的烦恼时,如果那位修行人是利根,则从正禅中生起末尾解脱道,因为未至定的舍受能转移为正禅的意乐受与(身)乐受,而且对未至定的兴趣淡薄。而远离此三地以上的三禅等之贪时,(三禅的末尾解脱道是在四禅的末至定中生起,)而四禅以上并非是从未至定中生起末尾解脱道的,而是由这些地的正禅中产生,因为唯以舍受根而且不观待勤作生起正禅之故。
此外,圣者七种无漏正禅及殊胜禅此八地胜伏自地与上地的烦恼,而不能胜伏下地烦恼,原因是下地烦恼只依靠未至定就足可以胜伏。
辛三、世间道之所缘:
世间解脱无间道,依次而缘上下地,
即为静等粗等相。
既然出世间道是缘四谛,那么世间道的所缘是什么呢?世间的解脱道与无间道按次第缘上地与下地,上地即是指静以及“等”字所包括的妙与离三种行相,下地观待上地以大勤作而修行,故为粗以及“等”字包括的劣及障此三行相,
庚三、智之生理:
不动尽智起无生,否则尽智无学见,
彼诸罗汉皆具足。
若问:在尽智的最后无间生起何智呢?假设是一位不动法利根阿罗汉,则不退失而从尽智中生起无生智,倘若非为不动种姓的阿罗汉,则由尽智中生起尽智之相续或者无学正见。若问:难道不动法种姓的阿罗汉就不会生起正见了吗?正见对于一切阿罗汉来说都能生起,(只不过不动法阿罗汉)是随无生智而生的。
庚四、沙门之摄义:
沙门之性无垢道,果即有为无为法,
彼等各有八十九,解脱道及一切灭。
既然说“沙门性有四果”,那么沙门、性与果分别指什么呢?沙门是指彻底息灭各种烦恼之相续的圣补特伽罗。性或方便是指能直接得果的无垢无间道,因为它通过直接息灭烦恼的途径令成为圣者之故。所谓的果是指解脱道的有为法与远离所断的无为法。这些果如若广说,则每一果都有八十九种。那么是哪些呢?上下界共有的八类见断,加上九地的九九八十一修断,总共有八十九所断,能断除这些所断的八十九无间道是沙门性,其果是指有为法的八十九解脱道以及灭尽这些所断的八十九种灭法。
有五因故立四果,果前舍道得胜果。
总集灭法得八智,以及获得十六相。
既然有这么多的果,那为何只安立四果呢?如此安立并无过失,安立四果是因为只有在完整具足五因的任一阶段才能安立为果。何为五因呢?一、在果之前先舍向道;二、证得胜果;三、得到总集灭尽所断的一个得绳;四、同时获得苦谛等四法智与四类智此八智;五、完整获得无常等智慧之十六相。由此可知,见道十五刹那以前的预流向显然不具备这五因,后三向虽然具有后二因,但无有前三因,所以未称作果。
以世间道得果者,混杂持无漏得故。
若问:假设唯有无漏无间道才能称得上是沙门果,那么离贪者以世间道获得一来果、不来果怎么能算是沙门果呢?无有过失,实际上此二果并不是仅仅以世间道获得的,也需要依赖出世间道才能获得。那是怎样的呢?也就是通过有漏离系果与后来无漏见道的离得融为一体而获得的,因为未得见道就不会有得果的名称,并由于受持中间二果所摄的一个无漏得绳。意思就是说,有漏的离得在果位时总集起来而持受无漏之本体。
庚五、梵轮:
彼名梵性即梵净,亦为梵轮梵转故,
所谓*轮为见道,迅速行等具辐等。
所谓的沙门性中的无漏无间道也可称为梵性,断除烦恼即是梵净,因为是能获得梵净之性或方便。它也可称为梵轮,梵是指出有坏佛陀,因为佛陀(将自相续的无漏无间道境界)如同轮子一样旋转到所化众生的相续中。其中*轮是指见道。为什么名为*轮呢?原因是与宝轮相类似。宝轮具有迅速运行的特点,“等”字还包括离一处而往另一处,胜伏未伏者,镇服已伏者,腾空而起,降落低处。与之相同,第十五刹那见道速疾而行,舍弃缘前十五行相真谛的智与忍而趋入后一行相,以无间道胜伏未胜伏之见断,以解脱道受持离得而镇服已胜伏者,超越上界之圣谛,降至欲界之圣谛。妙音尊者对此是这样认为的:“正是因为见道八正道与宝轮的轮辐以及“等”字所包括的轮毂与轮辋相同的缘故,才称为*轮的。其中慧学的正见、正思维、正勤、正念好似轮辐,因为它们相辅相成或斩断见断之故。正定如同轮辋,原因是依之能使心收摄于所缘境中。戒学的正语、正业、正命恰似轮毂,因为彼等是生起定学与慧学的所依。”
庚六、沙门果得法:
欲界中获前三果,末果则由三界得,
此无见道无出离,经云此始彼究竟。
若问:那么,于何界中获得沙门何果呢?在欲界中获得前三果,最后阿罗汉果在三界中均可获得。
若问:预流果、一来果、渐次不来果由欲界的所依身份获得这一点固然无可非议,但离贪不来果以上界所依身份不能获得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上两界如若有见道,那么离贪者必然要在第十六刹那时获得不来果,实际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生起的,原因是上界有情贪执禅乐而无有苦受,因此不会厌离,无有厌离心当然也就不会生起圣道。再者佛经中也说:“中般涅槃至上流之间五补特伽罗于此开始,于彼究竟。”这里所说的“此”是指欲界,所谓的“彼”是指上界,“始”也就是说见道的开端。
庚七(阿罗汉之分类)分四:一、真实分类;二、法之差别;三、退失之分类;四、别说转根之理。
辛一、真实分类:
许阿罗汉有六种,前五以信胜解生,
彼等解脱观待时,不动法者不动摇,
故彼不待时解脱,彼由见至因所生。
若问:“不动尽智起无生”中所说的阿罗汉有分类吗?承许声闻阿罗汉有六种,即退法罗汉、思法罗汉、护法罗汉、安住法罗汉、堪达法罗汉与不动法罗汉。退法罗汉:以微小的因缘也会导致从证悟中退失;思法罗汉:担忧退失而思维死亡;护法罗汉:顾虑退失而随后护持;安住法罗汉:以小小的因缘不致于从证悟中动摇;堪达法罗汉:通过炼根而使证悟不动摇;不动法罗汉:利根者不可能从证悟中退失。此六种罗汉中的前五种为钝根者,是依靠信解而生的,这五种阿罗汉的心解脱、现前等持必须要观待顺缘资具、无病、对境之差别等时间,因而称为待时解脱。而第六不动法罗汉是不会以烦恼退失证悟的,始终如如不动,并不观待有无顺缘违缘,可以随心所欲地入定,因而称为不待时解脱,他们是利根者,是由见至之因中所生,因为果不错乱为因的缘故。
辛二、法之差别:
有者初为彼种姓,有者后由炼根成,
四由种五从果退,并非是从初退失。
这些阿罗汉最初就是他的种姓还是后来获得阿罗汉时才变成彼之种姓的呢?有些最初决定是退法等彼之种姓的,也有些是通过炼根而变的,例如退法罗汉通过炼根变为思法罗汉种姓等。若问:这些罗汉都会从自己的果位或种姓中退失吗?中间四类种姓会从各自种姓中退失而下堕,退法种姓罗汉不可能从种姓中退失,因为再无有比他更低的种姓之故。不动法罗汉也不可能从种姓中退,原因是利根者不会生起烦恼。前五种根性的罗汉会从果位中退失,因为钝根者会再度生起烦恼。不动法罗汉并非如此,利根者不生烦恼之故。
然而,最初就决定的种姓是绝不会退的,因为依靠有学与无学二道已得稳固,在有学位时彼之种姓也已确定。(关于从果中退失的现象:)预流果是不可能退失的,因为他是已断见断之果,由于已经断除了见断而不会再度退转。离贪一来果与不来果也不会退失,因为彼等依靠世间道与出世间道已得稳固。
有学异生具六种,见道之时无转根。
那么,唯有阿罗汉才有此六种姓吗?有学圣者与非圣者异生也具有退法等六类种姓,因为这些阿罗汉也要直接或间接以他们为前提之故。那么,钝根若转变为利根,是在哪一阶段转的呢?在见道时无有转根的,因为见道唯一是入定的一相续而无有作其余加行之机会。因此,只有在异生、有学信解与无学时的加行阶段才能转根。其中信解者唯从无漏中转,凡夫依靠息粗相转根都不矛盾,因为想尽力使自己的根性变为利根而依加行道、无间道与解脱道来转变。
辛三、退失之分类:
当知退失有三种,即得未得受用退。
佛陀唯有末受用,不动亦中余有三。
退失有几种呢?应当了知退失有三种,即已得退、未得退与受用退。已得退是指失去已得到的功德;未得退是指尚未获得应得的功德。受用退则指已得到的功德不现前。那么谁具有这三种退呢?佛陀只具有最后一种受用退,因为佛陀虽然已证得了一切功德,但有些功德可能不现前;不动法种姓的阿罗汉不仅有最后一种受用退,而且也具有中间的未得退,原因是他们尚未获得佛陀的不共法;其余凡夫与钝根者则有三种退。
从果退者无死亡,彼不行持非法事。
如果有人说:这样一来,钝根阿罗汉若从果位中退失,则由于具爱而会再度投生三有了。
无有这种过失,原因是虽然他们从果中退失,但在没有恢复退失之前绝不会死亡,这是因为尚未得果之前不会做与之相违的事,并且会精进修道。
辛四、别说转根之理:
不动法者久串习,解脱无间道各九,
见至者各一即可,无漏人中得增上。
无学九地有学六,增舍胜果得果故。
若问:转根需要几道呢?堪达法罗汉转为不动法罗汉时,需要九解脱道与九无间道,因为曾经久经串习世间道与出世间道而使钝根种姓者已得稳固。而对最初即是信解者或见至者来说,各需要一解脱道与一无间道即可,因为彼等习气轻微而容易转根。
转根之道是有漏还是无漏法呢?圣者转根的解脱道与无间道是无漏法,原因是所舍之根的道如果也是无漏法,那么依靠有漏不可能舍弃无漏,因为劣法必定不生胜法之故。凡夫则是以有漏道而转的。
所依身份只有人类中才有退失的可能,由此方可增上、转根,因为需要勤奋修行之故。若问:转根依何地而转呢?如果是无学道的炼根者,则依靠静虑六地及前三无色地即无漏九地中的任何一地均可以转根。如果是有学一来者,则依于未至定而转。如若是不来者,则只是如应依于静虑六地而转,而依无色界是不能转根的。为什么呢?因为不来者增上根性务必要舍弃钝根所摄的胜果,获得利根所摄的最初果(此初果是指初果胜果中的初果而不是预流果),而不来初果无有被无色界所摄的。
乙二、结尾:
二佛以及七声闻,彼九乃九根性者,
七者以根加行定,解脱二者所安立。
阿罗汉有九种,即圆满正等觉与缘觉二佛,不动法罗汉分为本来利根罗汉与炼根罗汉两种,因此声闻阿罗汉有七种。阿罗汉必定有九种,因为利根、中根与钝根每一种各分三品,共有九种。分法:从钝根下品的退法罗汉直至利根上品的圆满正等觉佛陀之间。圣者补特伽罗有七种,即随信行圣者、随法行圣者、信解圣者、见至圣者、身现证圣者、慧解脱圣者及俱解脱圣者。
若问:那么,这七种补特伽罗是根据什么安立的呢?前两者(即随信行圣者与随法行圣者)是从加行的角度而安立的,因为他们是由随从信奉别人的词句之加行以及随从正法之加行而现见真谛的。中间两种(信解圣者与见至圣者)是从根性的角度而安立的,这是由于他们以殊胜信心与殊胜智慧详细分析的缘故。身现证是从灭定的侧面而安立的,因为获得灭尽定之故。慧解脱是从解脱的角度而安立的,原因是依靠智慧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俱解脱则是以灭定与解脱二者而安立的,这是因为依靠灭定脱离解脱障,依靠智慧脱离烦恼障。
彼等实体则为六,如是三道各为二,
得灭定乃俱解脱,依慧即是慧解脱。
这七种圣者如果归纳,则有六种实体,也就是说,见道、修道与无学道以钝根利根的差别而区分,见道为随信行与随法行的补特伽罗,修道为信解与见至的补特伽罗,无学道为待时解脱与不待时解脱的补特伽罗。那么,俱解脱与慧解脱分别是指什么呢?依靠无学静虑的正行而获得灭尽定为俱解脱,由于凭借智慧而解脱烦恼障与通过定力而解脱阻碍生起解脱之障,他们具有神通等,因而称为有严阿罗汉。依靠未至定而以智慧脱离烦恼障即是除俱解脱以外的慧解脱,因为尚未获得灭尽定的缘故,他们无有神变等,所以也叫做无严阿罗汉。
以诸等至根及果,称为有学之圆满,
依根与定圆无学。
若问:又经中说“有学圆满”,那么有学与无学圆满的方式是怎样的呢?获得与解脱相同的灭法者是以灭定而圆满的,不被外缘所夺的利根者是以根来圆满的,断除五顺下分的不来果者是以果而圆满的,应当了知上述此三种即称为有学圆满。无学者是以根与灭定二者来圆满的。
甲四(宣说现证之道)分三:一、宣说加行等四道;二、宣说一切住地与住根之道;三、宣说菩提分法。
乙一、宣说加行等四道:
总之道即有四种,谓胜进道解脱道,
无间道及加行道。
既然说解脱道有多种,那么归纳而言有几道呢?略而言之,解脱道有四种,即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与胜进道。其中加行道是指在这一道的未尾生起无间道;无间道即直接断除所断;解脱道即最初解脱所断;胜进道则居于前三道之上的渐进道。
乙二、宣说一切住地与住根之道:
静虑易道余难道,钝根迟通利速通。
既然佛经中说“易道速通等四种”,那么它们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禅定正行是易道,因为已被支分摄持,止观平等而自然产生之故。其他地是难道,因为未以支分摄持并且止观不等而需精勤修持之故。换句话说,是由于未至定与殊胜定寂止的成分少、无色定胜观较少的缘故。钝根者之道是迟通,原因是神通了知对境缓慢,另外的利根之道是速通,原因是神通了知对境迅速。
乙三(菩提分法)分七:一、以名称而分类;二、以实体而分类;三、部类之次序;四、本体之差别;五、何地所摄;六、旁述获得解信之理;七、别说无学法。
丙一、以名称而分类:
尽智无生智菩提,随顺于彼故得名。
念住等三十七道品是随菩提分之道,因为尽智与无生智是菩提,由于是与彼随顺之道,故而得名。
若问:三十七道品是哪些呢?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与八圣道。四念住前面已宣说过。四正断是指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为此以意乐加行生起欲乐并精勤,以正行发起精进,以后行极度持心,最后真实安住。四神足:是指由恭敬加行之欲乐、相续加行之精进、心等持之种子以及观察所缘(与相之智慧)中所生的欲定断行具神足、心定断行具神足、勤定断行具神足与观定断行具神足。五根:即能自在享用一切善法的信、精进、念、定、慧。五根不被不信等违品所害为五力。七觉支:觉是指证悟法性,它的自性分支即择法觉支、念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安觉支、舍觉支与定觉支。其中念觉支是彼之依处,精进觉支是能超离下地的出离支,喜觉支有利身心故为利益支。其余三者是无烦恼支,其中安觉支是染污之根本受生恶处的对治;定觉支是它的依处;舍觉支是说明无有沉掉的本体。八圣道:指正见、正分别、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与正定。正见是指依靠后得的智慧来衡量从而断定入定所证悟之义。能通达他人证悟的心为正分别。正语指的是善妙见解,正业即是正戒,正命因资具鲜少而令他人生起诚信。剩余的三者是违品的对治,其中正勤是修断烦恼懈怠的对治;正念是随烦恼沉掉的对治;正定是入定障碍的对治。
丙二、以实体而分类:
谓三十七菩提分,此由名立实体十,
即信精进念慧定,舍喜安戒正分别。
所谓的三十七道品是从名称的角度而安立的,实际上它们包括在十种实体中。根与力中的两种信摄于信中。同样,四正断、根与力中的二精进、精进觉支以及正勤这八种是精进。根与力中的二念、念觉支及正念此四者为念。正见、择法觉支、根与力中的二慧此四者再加上四念住此八种为慧。根力中的二定、四神足、定觉支、正定此八种是定,因此以上五者(信、精进、念、慧、定)即包含了三十道品。舍觉支、喜觉支、正分别、安觉支四者各为一实体,正语等三者是戒律的自性。
念住慧性勤真住,四神足则为等持,
宣说主体实彼等,加行所生德亦尔。
若问:那么,慧、精进、定怎么会分别是八种呢?四念住是慧的自性,真实安住于精进与所谓的四正断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四神足是定的自性。念住等是智慧等也是就主体而言的,如果它们也具有从属,那么各自群体中存在的加行所生功德——闻思修的有漏无漏智慧、信、精进、念、戒等也均属于念住等。
丙三、部类之次序:
七类依次初业者,顺抉择修见道行。
三十七道品在哪一道位以什么为主而安立的呢?有部宗承许说:七种部类是依照如是顺序而安立的:初业者即资粮道中断除了四种颠倒故安立了四念住;在顺抉择分法(加行道)的暖位时依靠得真谛所缘差别之因而增上精进故安立了四正断;顶位时能趋入不退失之善法故安立了四神足;忍位时能坚定不退地对信等获得自在故安立了五根;胜法位即世第一法时不被违品烦恼所害故安立了五力;修道中能趋近菩提故安立为八正道;见道迅速而行故立为七觉支。阿阇黎世亲与其他论师则认为:后两者也是按照生起功德的次序而安立的,即于见道中是七觉支、见修二道中是八正道。
丙四、本体之差别:
七觉支及八正道,唯是无漏余二者。
若问:那么,菩提分法哪些是有漏、哪些是无漏法呢?七觉支与八正道唯一是无漏,因为它们是在见道与出世间修道中安立的缘故。除此之外,四正念至五力之间既是有漏也是无漏,原因是凡夫相续中具有的资粮道加行道所摄的菩提分法为有漏,圣者相续中所具有的三道所摄的菩提分法为无漏。
丙五、何地所摄:
一禅之中具一切,未至定则不摄喜,
二禅无有正分别,三四无喜正分别,
中间静虑亦复然,前三无色亦无戒,
除去觉支正道外,欲界以及有顶具。
何地有多少种菩提分法呢?一禅中可以有三十七道品,一禅未至定则具有不包括喜觉支在内的三十六道品,之所以无有喜觉支是由于具有被下地烦恼退失的忧虑。二禅有不包括正分别的三十六道品,因为二禅已经断除了寻。三禅与四禅具有不包括喜觉支与正分别在内的三十五道品,原因是寻先前就已隐没,并且远离了对喜乐之贪执。一禅正行殊胜定也有不包括此二者的三十五道品,因为此地已断除寻并是舍受之地故。前三无色界也无有此二者,另外也不具戒律支,因为已断除寻、是舍受并且不存在身语业的缘故。欲界与有顶具有不包括七觉支与八正道的二十二道品,之所以无有八正道,是由于欲界非为入定的心(不具有色界与无色界的细微之心),有顶的心不明显,故而无漏道不依于此二地。
丙六、旁述获得解信之理:
若见三谛得法戒,现证道亦得佛僧,
所谓之法即三谛,以及缘觉菩萨道,
实体为二信与戒,本体即是无漏法。
经中说“解信有四,即于佛解信、于法解信、于僧解信、圣戒解信。”那么,在那一阶段获得解信呢?见道时现见前三谛而对圣者欢喜之戒与法获得解信,因为当时已获得无漏七断,并以智慧现见了无我。现证道谛于佛及其声闻僧众获得解信,原因是能成佛的法是无学道谛,能成僧的法是有学无学二道,即于此二道诚信。“亦”字是说也包括于圣戒、于正法获得解信。那么,于法解信中的法是指什么呢?此处所谓的法是指前三谛,原因是从执著自相的角度而如应安立的。同样,缘觉的有学无学道以及菩萨的有学阶段的无漏道也是法。所说的四种解信实际上也只有两种实体,因为于三宝诚信是信心的自性,第四于圣戒解信是戒律的自性。解信的本体是什么呢?解信的本体均是清净无漏法。
丙七(别说无学法)分二:一、真实宣说无学法;二、旁述断除所断之理。
丁一、真实宣说无学法:
有学支中未宣说,二种解脱束缚故。
摧毁烦恼无为法,以及胜解有为法,
无学有为二解脱,所谓菩提即正智。
若问:既然经中说“无学具有十分支、有学具有八分支(指八正道)”,那么,无学的正解脱与正智在有学分支中未宣讲的理由是什么呢?之所以在有学支分中未说正解脱,是因为有学位尚被烦恼所束缚,在有学的分支中也未说正智,因为正智是指尽智与无生智(而有学位不具有此二智)。解脱有两种,即摧毁烦恼抉择灭无为法解脱与胜解有为法解脱,而无学位的分支中所说的解脱是胜解有为法解脱。有为法解脱也分两类,即远离贪的心解脱贪与远离无明的慧解脱。
如果有人说:这样一来,正智就不是第十分支了,因为它为正见所摄之故。
并非如此,所谓的菩提是指前面所说的尽智与无生智,它们才是正智,而并不是尽慧见与无生慧见。如云:“尽智无生非慧见。”
丁二、旁述断除所断之理:
将生未来无学心,由从障碍得解脱,
趋向灭尽之圣道,彼之障碍彻断除。
以三时中的哪一时无学心解脱障碍呢?依靠将生的未来无学心从障碍中得解脱。那么,以三时的何道断除那一障碍呢?趋向灭尽的现在之道完全断除现在的障碍,因为它们是所断与对治、所害与能害的关系,而过去、未来是已灭与未生之事。因此,令不具有产生后面所断的能力即称为断障。
无为解脱称断界,尽贪欲谓离贪界,
断界即除余烦恼,所谓灭界即断事,
苦集忍智厌何断,均离贪亦有四类。
那么,所谓无为解脱与经中所说的断界、离贪界与灭界三者有什么差别呢?无为解脱实际上也就是所谓的断界等三者,由于断灭了三界的一切贪欲,因而称为离贪界;同样,所谓的断界是指断除贪心以外的嗔等烦恼;所谓的灭界是指断除色等有漏事。
那么,依靠道谛离贪必定是对所缘境生起厌恶吗?苦谛与苦因之集谛的所有忍与智的所缘均是有漏谛,因而是对所缘境生起厌恶,原因是它们将低劣对境视为过患。而缘灭、道谛并非如此,因为它们不是缘低劣对境之故。依靠任何道直接断除烦恼,无论缘四谛的任意一谛都会离贪,因为它是直接对治所断的无间道之故。由此可推知,厌、离贪等即有四种类别,一、有厌而无离贪,即直接断除所断无间道以外缘苦集谛的加行道、解脱道与胜进道等,原因是这些道视所缘为过患。二、有离贪而无厌:是指缘灭谛的无间道,因为此道视所缘为功德。三、既有厌又有离贪:缘苦集谛而直接断除的无间道。四、既无厌也无离贪:缘灭、道谛的加行道、解脱道与胜进道。
俱舍论第六分别圣道品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