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第八品 分别定
发布时间:2023-09-19 04:05:47作者:经藏网第八品 分别定
第八分别定品分二:一、真实定;二、定所摄之功德。
甲一(真实定)分四:一、正行;二、未至定;三、殊胜定;四、等持之分类。
乙一(正行)分五:一、分类;二、静虑之分支;三、得法;四、由何生何;五、法之差别。
丙一(分类)分二:一、广分;二、摄义。
丁一(广分)分二:一、静虑之分类;二、无色定之分类。
戊一、静虑之分类:
四种静虑各有二,其中果生前已说。
定即一缘专注善,若具从属五蕴性。
归纳而言,产生一切功德的根本——静虑有两种,即因定之静虑与果生之静虑。其中因静虑:于下地现前,是入定状态,唯一是善法。果静虑:仅仅于自地现前,有入定与非入定两种状态,并是善法与无记法。这两种静虑每一种从地的角度来分,各有第一静虑至第四静虑四种。其中果转生于一禅等处的静虑在第三品分别世间品的“初三静虑各三处……”中已经宣说过。因定静虑是指善心一缘专注的心所。对此,有部宗说:虽然它主要是心所等持,但借助它的力量心王也可一缘专注。实际上等持在一切心的从属中产生也无过失,因为这是就特殊情况(指安住的这一角度)而言的,如果具有从属,则是禅定戒无表色与受等五蕴的自性。
初静虑具伺喜乐,后禅渐离前前支。
因静虑各自法相:第一静虑具有与伺、喜、乐相应的一缘善心,之所以在此未说寻是由于以伺具有已说明存在寻;二禅是断除前面寻伺支而具有喜、乐的一缘心;三禅是断除前支寻伺与喜而只具足乐的一缘心;四禅是断除前四支之色的一缘善心。因此,所有静虑均称为出离分支。
戊二、无色定之分类:
如是无色四蕴性,远离下地而出生,
以及三种未至定,称为灭除色之想。
无色界中无有色,彼色乃由心中生。
一切静虑均有因定与果生两种,每一种又各有四种,无色定也同样有两种,每一种又各分四种等。无色定如果具有随行的从属,则是四蕴,一切无色定(此处应指果定)均远离所缘,因此是由超离第四静虑、空无边处等下下地之所缘的未至定中产生,故而得名。(四无色定)正行以及后三无色未至定即称为除去色想之定,原因是此等自地无有色法并且下地没有可缘的色法。空无边处的未至定并非去除了色想,因为它缘第四静虑的色法而视为粗大等之故。
对于无色界稍有色法等观点虽然辩论颇多,各有分歧,但自宗(指有部)认为:在无色界丝毫色法也是不存在的,由此才称为无色。那么,之后转生下界的色法是从何而生的呢?那一色法是在未转生无色界之前以与色共用的心相续作为缘,从前面已灭、异熟因的色法中产生的,因此并不相违。
所谓识与空无边,无所有名加行立,
低微之故称无想,其实亦非无有想。
为什么称为空无边等处呢?前三处是以加行的名称而安立的,如是加行时修行所谓的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由于有顶的心识微乎其微、极不明显,因此将低劣加否定而称为非想,由于也具有十分细微之想,所以也称非非想。
丁二、摄义:
如是定正行实体,八种前七各有三,
著味相应净无漏,第八唯具味净二。
上述的四禅与四无色定的正行实体有八种,其中不包括有顶的七种从本体方面来分各有三种。是哪三种呢?即与著味相应定(指染定)、净定与无漏定。第八有顶只有著味染定与净定两种,由于有顶之想极不明显而不具无漏定。
著味则具相应爱,世间之善称谓净,
彼者亦为所著味,无漏乃是出世间。
著味(染定)是指具有相应助伴的爱;由于与世间等至的善法无贪等相应,是故称净定,它也是著味所感受的对境,因为贪执这一清净而认为此善极其殊妙且爱著之故;无漏定具有出世间真谛的行相。
丙二(静虑之分支)分二:一、因定之分支;二、观察果生具几受。
丁一(因定之分支)分三:一、善之分支;二、染污性之分支;三、四禅立为不动之原因。
戊一(善之分支)分二:一、以名而分类;二、以实体而分类。
己一、以名而分类:
第一静虑具五支,寻伺喜乐与等持,
二禅四支净喜等,三五舍念慧乐住,
末禅具四正念舍,非苦非乐及等持。
既然说“后禅渐离前前支”,那么所有静虑各具足几支呢?因定之第一静虑具有五支,即寻、伺、喜、乐与等持支。前二支是对治支;喜支及乐支为功德支。寻与伺之所以为对治支,因为依靠寻伺二者可断除违品——欲界的害心与损恼。喜、乐是功德支的原因是寂静之喜乐由断除寻伺之害心与损恼中生起。第三等持是安住支的原因是寻伺等依靠等持而入。
第二静虑具足四支,即内等净支、喜以及“等”字包括的乐支,再加上等持支。其中喜与乐二者为功德支;内等净为对治支,原因是依于内清净断除违品——一禅之寻伺。
第三静虑具足五支,即行舍支(指大善地法中的舍)、正念支、正慧支,乐受支、等持支。前三者为对治支,乐受为功德支。前三者为对治支是因依靠此三支能断除违品——二禅之喜。
第四静虑具足四支,即行舍清净支、念清净支、非苦非乐受支与等持支。前二者为对治支,第三为功德支。前二者为对治支的原因是依靠念清净与行舍清净断除三禅之乐。
这些对治的方式均是远离违品(即远分对治)。
己二、以实体而分类:
实体则有十一种,初二禅乐即轻安,
内等净支乃信根,违二教故喜意乐。
静虑的所有分支从名称的角度来说有十八种,但就实体而言只有十一种,即第一静虑的五支、第二静虑的内等净支、第三静虑的前四支、第四静虑的行舍清净支。
若问:为何第三静虑的乐支除了第一静虑的乐支以外单独算为实体呢?三禅的乐是心乐受,而初二禅中是将大善地法的心轻安称为乐的,并非是指受,因为未获得心乐、只是身乐外观不能作为静虑支。由于喜支单独计数,可见它也不属于意乐。这是有部宗的观点(意思是说,有部宗认为三禅的乐是心乐受,而不是身乐受,只是身乐受不能立为静虑支)。
经部宗则认为:安立为静虑支的所有乐均依靠等持力,并借助身内轻安的所触之风得以增上,从中产生的乐与等持相应。因此,如果生起这种乐,则心思不会外散,也不会从等持中出定,而且凭借等持力而以欲界的身根也有产生执著享受色界的所触之心识及从属的。(意思是说,前三禅的乐均是身乐受,初二禅的乐不是轻安,因为在定中可以有身识,此身识借助轻安风,从胜定中生起,后引生身识相应乐受,遍触于身。)
二禅的内等净实际上是获得二禅而远离寻伺的扰乱并对一禅之地厌离诚信的信根。有些论师说:三禅的乐是意乐受,喜是其他受。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因为与《宣说遍转经》和《宣说静虑支》两种圣教相违,经中说:“第三静虑中灭尽一切意乐。”因此,喜是意乐受。(因为三禅无有意乐受而有乐受的缘故,显然三禅的乐受绝非意乐受,与有些论师的观点恰恰相反。)
戊二、染污性之分支:
染污初禅无喜乐,二无内净三知念,
四禅无有舍念净,有谓无有轻安舍。
若问:这些善妙之分支在染污性静虑中也存在吗?染污性第一静虑中无有喜、乐,未离烦恼之故;染污性二禅无有内等净,因为烦恼会令心污浊;染污性三禅无有正念与正慧,原因是以烦恼玷污了禅定心;染污性第四静虑无有行舍清净与正念清净,由于烦恼令心染上污垢的缘故。有些论师说:染污性初二禅无有轻安,染污性上二禅无有行舍,因为这两者(指轻安与行舍)是大善地法之故。
戊三、四禅立为不动之原因:
解脱八种过患故,第四静虑名不动,
八过寻伺出入息,以及乐受等四受。
若问:第三静虑以下说为动摇、第四静虑称为不动的原因何在呢?之所以第四静虑无有动摇,是因为解脱了八种过患。是哪八种过患呢?寻、伺、呼气、吸气、乐以及“等”字所包括的苦受、意乐受、意苦受,总共八种。而三禅以下如应为这八种过患所动。
丁二、观察果生具几受:
生之静虑依次第,初具意乐乐舍受,
二舍意乐三乐舍,四禅唯一有舍受。
因定之第一静虑有乐受、第二静虑有意乐受、第三静虑有心乐受、第四静虑有舍受,果生之静虑也一定是这样吗?不一定,果生之四静虑中一禅中有意之地的意乐受、与眼耳身识相应的乐受、与二者均不相违的舍受。由于一禅以上无有五识聚,因而二禅只有意舍受及意乐受,三禅唯有意之地的心乐受与舍受,四禅仅有意之地的舍受。
第二禅等生身眼,耳识有表之等起,
皆为第一静虑摄,彼乃无记非烦恼。
如果二禅以上无有眼识等三者,也不具寻伺,这样一来,岂不成了无法取色、声与所触而且身语的有表色也不存在了吗?事实并非如此,二禅、三禅、四禅自地虽然无有眼、耳与身识,也不具有身语有表色的等起,但通过现前下地的此等而使他们所依中具有,这些也是在有必要时才现前的。可见,眼、耳与身识均为一禅所摄并且全是无覆无记法,而不是烦恼性,因为已从中离贪;也不是善法等,原因是以迁地而舍。
丙三、得法:
前所未有之净定,由离贪及转生得,
无漏唯以离贪获,染定由退转生得。
若问:四禅、四无色的善妙净定等是如何获得的呢?前所未有的正行净定由离贪与转生而得。一、离贪而得:即远离下地之贪而获得。二、转生而得:指从上地转生下地而获得,这其中不包括有顶,之所以转生有顶不得,因为有顶无有上地,从自地与下地转生时因定先前已具足(故转生时不得)。四禅、四无色的所有无漏正行也是同样,如果是以前不具足的话,则唯由离下地贪而得,却没有以转生而获得的。四禅与无色界的染定以退失及转生而得。一、退失而得:即以下地的烦恼退失而获得。二、转生而得:从上地转生下地而得,这其中也不包括有顶在内,并不是从下地转生上地而得,因为由下地转生上地先前已具有之故。
丙四(由何定生何定)分三:一、三定由何生何;二、别说净定;三、别说超越定。
丁一(三定由何生何)分二:一、就定而言;二、就其他而言。
戊一、就定而言:
无漏无间则生善,上下至第三地间,
净定无间生亦尔,兼起自地烦恼性,
染定生自地净染,亦起下地一净定。
若问:这些定的实体在末尾时生起几定呢?无漏三禅无间生起相续时自己后面的同类、出定时生自地的净定,如果是具有上地与下地的定,则生自身与上下至第三地之间的有漏无漏善。由净定生净定与无漏定也是同样,净定的末尾无间生上下至第三地之间的善(包括净定与无漏两种),诸如,在三禅无漏定的末尾时,如果具有上地与下地,则生起从自地算起直至第三地之间的善(即上三地、下三地)。也就是说,相续时自己后面的同类(1)、出定时自地的净定(1)、超越远加行顺式时四禅的无漏定(1),轮番入定时的净定(1)、结生时空无边处的无漏定(1),正行时净定与无漏定其中之一(1)、超越加行逆式时二禅的两种(净定与无漏定)(2)、正行时一禅的两种(2),(共有十定)。同样,四禅与空无边处也可依此类推。识无边处虽然生起直至第三地之间的善,但由于有顶无有无漏法故不能产生。无所有处无间生七定,有顶(藏文此处说有顶,本来有顶无有无漏定,但有顶的净定的确生六定,而此处讲的是无漏定,请观察)与一禅各生六定,二禅生八定。类智末尾能入无色界的净定与无漏定,而法智由于所缘不同而不能生起,无漏定与染定在任何时候相互都不能无间产生。应当明白上面所说的意思是,无漏定能生几定,净定也同样生上下三种等(即从自地至上下第三地之善)。然而不同的是,净定在前面的基础上,在为染污定所逼恼或享禅味时,也生起各自地的染污性静虑。染定如果为正知正念所摄,则出定时生起自地的净定、相续时的染定,染污定所逼恼时也会生起下地的净定,因为喜爱下地的净定而从出定状态再度入定。
戊二、就其他而言:
死时净定生烦恼,染定之中非生上。
命终之时的净定中生起自地、下地、上地的烦恼,因为由净定作为死心而转生于自地、下地、上地之故。以染定作为死心转生自地与下地而不会生于上地,原因是未断下地的烦恼不能转生上地。
丁二、别说净定:
净定有四顺退等,依次随顺于烦恼,
自地上地与无漏,渐次生二三三一。
若问:既然说“净定无间生亦尔”,那么,由净定中必然产生上下至第三地间的一切善吗?一般来说,净定有四种,即顺退分以及“等”字所包括的顺住分、顺胜分、顺抉择分净定。它们的本体是什么呢?按次序,顺退分净定随顺产生自地的染定;顺住分净定随同产生自地的净定;顺胜分净定随顺生起上地的净定;顺抉择分随顺产生无漏定。那么,顺退分等四种净定每一种无间生起什么呢?顺退分净定无间产生其本身与顺住分净定二者;顺住分净定无间生起不包括顺抉择分的三种;顺胜分净定无间生起不包括顺退分的三种;顺抉择分净定无间只生唯一的无漏定。
丁三、别说超越定:
与八地二相关联,超越一者顺逆式,
以不同类至第三,即是超越之等至。
若问:超越定是如何生起的呢?定的基础是与有漏八地与无漏七地两种相联。按照顺序,从有漏一禅至有顶之间入定顺行而去,之后(从有顶)至有漏一禅之间逆行而来;无漏也是同样,从无漏一禅至无所有处之间上行,下至(无漏一禅)逆行,以入定的方式得以清净即为远加行。之后从有漏一禅起超越一个而到三禅等直至有顶之间向上而行,向下直至一禅之间;无漏也是如此,无漏一禅超越一个至无漏三禅,如是每超越一个而至无所有处之间上行,再向下至一禅之间,这是近加行。何时,从有漏一禅至无漏三禅、由无漏三禅到有漏空无边处、从有漏空无边处至无漏无所有处之间顺式上行,再从有漏无所有处至无漏空无边处、由无漏空无边处到有漏三禅,从有漏三禅至无漏一禅之间逆式而来,如此无论是有漏还是无漏,不同类三种随意而行,那一入定在当时已成就超越定的正行。所依身份唯是智慧敏锐的人。补特伽罗:唯是无有烦恼、自在等持的不动法罗汉。
丙五、法之差别:
静虑无色依自下,非上下者无必要,
唯生有顶之圣者,现前无所有尽漏。
若问:那么此等定必然以上地所依现前吗?并不是,静虑与无色定以自地与下地的所依现前,而上地并非如此,因为自地有殊胜定而无需下劣之故,这是就一般情况来说的。特殊情况:转生有顶的不来圣者从有顶涅槃,由于自地无有无漏道,而要现前无所有处的无漏道才能灭尽漏法。
有爱缘于自地蕴,净无漏定缘一切,
无色正行善行境,非为有漏之下地,
以无漏断诸烦恼,未至净定亦复然。
此等定的所缘是什么呢?有爱也就是与味著相应的所有定仅缘各自地的有漏之蕴,不缘下地,因为已远离了下地之贪;也不缘上地,由于中断了异地之爱的缘故;又不缘无漏,否则就成了善法。善妙净定与无漏定的所缘境如应可以是一切有为与无为法。一切无色界正行净定与无漏定的行境不是有漏的下地,而是自地与上地如应的有漏无漏以及下地的无漏类智方面的一切道。那么以三种定中何者断除烦恼的呢?以正行无漏定断所有烦恼,而不是以正行净定来断除,原因是已从下地离贪、增上自地之爱、上地较其更为超胜,(既然净定尚且不断烦恼)那么染定不能断烦恼就更不言而喻了。以未至净定也能断烦恼,因为它是能离下地贪之道。
乙二、未至定:
彼等八种未至定,体净非乐非苦受。
初未至定亦有圣,有者说为具三种。
既然说“未至净定亦复然”那么,未至定有多少种呢?入此等正行的未至定有八种。它的本体是什么呢?是净定,而不是染定,因为是能离下地贪之道故。它属于什么受呢?是与非苦非乐之舍受相应,原因是需要以难道精进而引出,一禅之未至定也具有圣者无漏定,因为与其他未至定相比心更为敏锐、明了。有些论师说:(初未至定)也有染定,由于与正行相竞争,因此它有三种(即净定、无漏定与染定)。
乙三、殊胜定:
无寻殊胜之静虑,具三舍果大梵天。
若问:那么,一禅的殊胜正行是指什么呢?无寻唯伺的静虑正行即是殊胜禅。它有无漏定、净定与染定三种,与既不是乐受也不是苦受的舍受相应,因为是勤修之道。殊胜禅的果是大梵天,原因是依靠修殊胜禅结果转生大梵天界中。
乙四(等持之分类)分四:一、以界而分类;二、以道而分类;三、以出离道而分类;四、以作用而分类。
丙一、以界而分类:
胜禅以下有寻伺,中定唯伺上无二。
若问:经中说:“有寻有伺之等持、无寻唯伺之等持、无寻无伺之等持。”那么它们分别是指什么呢?殊胜禅以下一禅未至定与粗禅是有寻有伺之等持;殊胜禅(也叫中间静虑)是无寻唯伺之等持;殊胜禅以上是无寻无伺之等持。
丙二、以道而分类:
无相等持灭谛四,空性无我入空性,
无愿彼外余谛相,善中无漏三脱门。
若问:经中说“空性、无相、无愿之等持”,那么它们是指什么呢?无相之等持即是与灭谛四行相相应的等持;空性之等持是与缘近取蕴而趋入无我空性行相相应的等持;无愿之等持是具有前六行相以外其余谛剩余十行相的等持,而不是前六行相,因为前六行相不是厌离,是趋入无余涅槃时所舍弃之道,所以非为所愿。此三等持均以世间与出世间的差别而是净定与无漏定。地:(净定与无漏定)次第依于静虑六地、四无色与欲界此十一地以及无漏九地。这三种无漏是解脱之因、趋入解脱之门,因而经中也称之为三解脱门。
丙三、以出离道而分类:
所谓空性空性等,余外复说三等持,
二缘无学空无常,末缘静相非择灭,
有漏人中不动者,不摄七种未至定。
此外,经中除了前三等持以外又另宣说了所谓的空性空性之等持,“等”字所包括的无愿无愿之等持,无相无相之等持,除前三种以外又说了此三等持,它们是次第缘空性等前三等持而得名的。
这三种等持中前两种缘无学者相续中的空性之等持后取“此非我所”的空性行相;第二等持缘无学者的无愿等持后取“此是无常”的无常行相。最后的无相无相之等持只观想、缘取静相,也就是非抉择灭,从无学位的无相等持中起定后生起诸如有漏的其他心识,由于生起无相之相续的外缘不齐全而获得非抉择灭。这三种等持中前二种缘解脱本身,第三缘遮止解脱的灭法而生起厌离,因此也称为出相。
此三者的本体是有漏法,原因是背离前三等持而观。
所依身份是智慧敏锐的人。
补特伽罗:由于是利根的行境,因此唯有不动法阿罗汉才能生起,而其他阿罗汉并不能生起,因为他们无有生起此等的威力。地:由于是圣谛之行相,因而在不包括二禅以上七种未至定在内的六静虑、四无色(再加欲界)此十一地中才有。
丙四、以作用而分类:
为成现法乐住者,即修第一善静虑,
欲得殊胜知见者,则修清净天眼通,
为得分别智慧者,则修加行所生善,
为得一切漏尽者,当修金刚喻定也。
若问:经中说:“修等持修习静虑,若屡屡而行,亦有成现法乐住者,如是类推,亦有成知见者,亦有成分别慧者,亦有成漏尽者。”这些到底是指什么呢?于第一善静虑中入定,即修成现法乐住之等持,以此为主,实际上四种等持均具有,唯独这一等持称为现法乐住,而后面的三种等持不叫现法乐住,这是由于它们存在退失、从中转生上地、趋入涅槃的可能性。与眼通相应的慧称为修成见之等持,与眼通后生起的意识相应的慧称为修成知之等持,这两者合而为一承许为修成知见之等持。因为以这些眼通来观察则能现见、了知众生身体之恶行的缘故。加行所生的有漏功德修不净观、无染定等以及无漏解脱门等的慧称为成就分别慧之等持,因为以智慧的差异而使辨别的能力越来越高之故。金刚喻定依靠第四禅末际,称为修成无余灭尽彼相续之漏法的等持。
甲二(定所摄之功德)分五:一、宣说无量;二、宣说解脱;三、宣说胜处;四、宣说遍处;五、宣说彼等之理。
乙一、宣说无量:
无量四治害心等,慈悲无量无嗔性,
喜为意乐舍无贪,相次愿乐离苦悦,
众平等缘欲有情,喜初二禅余六地,
有许为五不断惑,人中方生必具三。
所缘境的众生无有量,具有能缘、福德无量的心有四种,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与舍无量心。
那么,无量心定数为四的原因何在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对治众多害心以及“等”字所包括的损恼心、不喜他乐、嗔心贪心而确定有四种。
四无量各自的本体是什么呢?慈无量与悲无量是无嗔之善;了知他众具乐而悦意为喜无量;舍无量则是无贪之自性善。
四无量之行相:依次为愿一切众生具足快乐;愿一切众生摆脱痛苦;愿一切众生不离喜悦;作意对一切众生无有贪嗔一视同仁。
四无量之行境即所缘为欲界的一切众生,因为是缘彼等之害心等的对治法。
四无量所依地:喜无量是意乐受,因此只在初二禅才有;其余三者在静虑六地中具有。有些论师认为这些唯是正行地,因而是不包括将禅未至定的五种殊胜禅。
若问:那么,慈等无量直接断烦恼吗?此四无量并非直接断除烦恼,因为此等只是缘众生而作意信解,而直接的断道是作意真如。
所依:只有在智慧敏锐、贪欲过患众多的人类中才能生起,其他众生则无法生起。
具足一种无量就具足所有的无量吗?不包括喜无量的三者若具其中之一就必然具足其余二者。因此,如果一者存在,必定各具三种,喜无量对于转生三禅四禅者来说无有,因此并不一定具有。
乙二、宣说解脱:
所谓解脱有八种,初二不净二禅具,
第三末有体无贪,无色定善灭尽定,
微微心末无间入,由自净下圣心出。
初三缘欲摄见色,无色行境上自地,
苦谛等及类智品。
经中说解脱有八种,也就是内有色观外色解脱(先不灭除自内色想,即行观察外色是空的三摩地)、内无色观外色解脱(剖析灭除自内诸色成空,是内无色想,进而观察外色如布、瓶等亦皆是空的三摩地)、净色解脱(喜化净色心生勤勉,不喜变化诸不净色心不勤勉,为求除治此种烦恼所修禅定)、四无色解脱(能使智慧相应之四无色处等持,背舍色界及无色界自地以下诸有漏贪之四种定:即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和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与灭尽解脱(能令心心所法寂静安住,粗分受想灭尽不生之道)。前二解脱是不净观,观青肿相之故;是无贪的本性,因为此二解脱依次是贪欲界与一禅之色的对治;它们在初二禅正行中具有,而在三禅是无有的,因为彼等只是贪色的对治,而(三禅无有根识)不存在贪二禅之色的对治故。第三净解脱并非是不净观,因为它缘悦意对境而视为清净相之故,在第四禅中具有,本体是无贪。
如果有人说:既然在三禅中不安立为解脱是由于贪二禅之色的对治不存在,那么四禅也不能安立为解脱了,因为四禅同样无有贪三禅之色的对治故。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净色解脱不是修贪欲的对治,由于在一禅二禅时修不净观而使心疲惫不堪,此解脱是为了提高心力以及观察前二解脱修得成功与否。无色解脱则是无色界之善妙的净定与无漏定。灭尽解脱是灭尽定,三界中最细微的心是有顶心,而灭尽定要在较有顶心更细微之心的末尾无间而入,起定时,从有顶自地的净定以及依于下地无所有处之心的圣无漏心而出。
所缘:前二解脱是属于欲界的不悦意可见色处的有境,第三解脱是悦意处的有境。四无色解脱的行境即所缘可以是一切上地、自地的苦谛以及“等”字所包括的集谛、灭谛及类智品的上下道与自地。
乙三、宣说胜处:
所谓胜处(发起胜知、胜见的禅定之处。于禅定中修习观想,现见所缘形色、显色净妙,胜过其他,心不外散。八胜处即四种形色胜处及四种显色胜处。四种形色胜处:一、以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谓于观一切有情净色获得自在;二、以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谓于观器世间色获得自在;三、以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四、以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四种显色胜处,即青黄赤白四胜处,依三摩地,此四显色成就光明,分别缘余境,自在变化)有八种,前二相同初解脱,
二同第二余如净。
经中说:“内有色想观外色少、内有色想观外色多、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内无色想观外色多,内无色想观外色青、黄、赤、白四者,于此八种均胜过彼等色而了知,以胜而现见,如是作想即与所谓一胜处至八处之间对应。”所谓的胜处是指获得自在。了知为寂止,现见为胜观;或者说了知为无间道,现见为解脱道。应当了知前二胜处的本体、地、是何者的对治与所缘均与第一内有色观色解脱相同。第三与第四胜处的本体等与第二无色观色解脱相同。除此之外其余的四色胜处的地与本体等与净色解脱相同,然而不同的是,解脱是背离所缘,而不胜过,此胜处是随心所欲信解所缘,以不生烦恼的方式胜过(其他)。
乙四、宣说遍处:
遍处十种八无贪,第四禅有缘欲界,
二遍处为无色净,行境自地之四蕴。
所谓遍处是指能令观想所缘境的地大等行相不间断周遍之义。分类有地大遍处、水大遍处、火大遍处、风大遍处、青遍处、黄遍处、赤遍处、白遍处、空无边遍处与识无边遍处。其中前八遍处的本体是无贪之善;所依地只是在第四静虑才具有;行境即所缘是欲界的色处,与世间的名言相符而承许为显色与形色。
空无边遍处与识无边遍处二者是前二无色界净定的自性,所缘是自地的四蕴。乙五、宣说彼等之理:
灭尽前品已宣说,余皆离贪加行得,
所谓无色依三界,剩余唯有人中生。
上二界由因业力,生起无色之等至,
色界所有诸静虑,亦由法尔力量起。
若问:以上这二十六种功德(即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是如何获得的呢?灭尽解脱的所依在前面第二品中已宣说过。其余的二十五种如果曾经修习熟练,则唯是以离贪而得,未修习熟练则通过加行勤作而得。所依:所谓四无色解脱与二无色遍处依于三界的所依身份。剩余的十九种是在人中生起,因为必须依靠决定正教而生。那么,上两界由于无有传教怎么能以下下所依身份生起上上定呢?其实上两界的无色定是依靠因力与业力而如应生起的。第一由因力而生:诸如先前以人的身份从串修有顶的等持中退失,转生到色界任何一处,以先前串修的同类因而生起有顶的等持。由业力而生:先前在人中获得无色定后退失,以这种顺后受业之力而转生色界,获得无色界的等持,因为需要在其后世转生到无色界之故。色界的下下静虑通过因力与业力而生起一切上上静虑,也有以法性力而生起的。以法性力而生:诸如世间坏灭时,下禅的众生以极其强大的善法自然而然生起上禅之心。
俱舍论第八分别定品释终
甲四(未义)分三:一、佛法住世期;二、非为臆造且谦虚;三、教诫后代不放逸。
乙一、佛法住世期:
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
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
若问:能开示一切法自相与共相的对法住世多久呢?佛陀所演说的一切妙法有两种,一是教法三藏,二是证法三十七道品。能受持教法者唯是正确无误地讲经说法,能受持证法者唯是能无谬实修教法之义。所谓的“唯”是说别无其他。乃至教法与正法存在期间对法也将住世。
那么,教法与证法住世多久呢?有些论师说住世千年,有些论师说住世千年指的是证法,教法还要更长。此外也有论师说住世达五千年的,即最初的五百年多得阿罗汉果,第二个五百年多得不来果,第三个五百年多得前二果,此(一千五百年)是果期;第四个五百年多出现慧学,第五个五百年多出现定学,第六个五百年多出现戒学,此(一千五百年)是修期;第七个五百年多出现持论藏者,第八个五百年多出现持经藏者,第九个五百年多出现持律藏者,这(一千五百年)是教期;第十个五百年是唯持形相期。
乙二、非为臆造且谦虚:
说此对法我多依,克什米尔有部理,
若有错误均我过,正法理量唯诸佛。
若问:那么,此对法论是原原本本依照《入智论》等中所说而阐述的吗?虽然此对法论也与少数经部等相符合,但世亲我大多数均是依据克什米尔有部宗的诸位智者所建立的观点而宣说的,并非是随随便便、凭空臆造自我杜撰的,尽管如此,但诸位智者如果发现此论中有词句与意义方面的过错,那完全归咎于作者我,敬请诸位智士予以宽恕。
倘若有人想:按照有部的阿阇黎一脉延续的传承,该不会有过错吧。讲说教法与证法道理能堪为正量的唯有诸佛出有坏以及佛子诸大菩萨,而其他人由于具有迷惑不解的情况而并非能做到这一点。
乙三、教诫后代不放逸:
本师世目今已闭,堪作证者多入灭,
未见真谛放肆者,以邪分别乱佛教。
佛陀已趣胜涅槃,持彼教者多随灭,
无怙无教灭德众,当今此世任意行。
既知如来正法寿,渐衰亡如命至喉,
一切污垢具力时,求解脱者莫放逸。
作者如此殷切教诫后学者切莫放逸度日:能指明解脱道与非道、如世间明目般的佛陀出有坏已趣入涅槃,除了佛陀以外,堪为正法见证的诸位圣者阿罗汉大多数也已销声匿迹、入于寂灭。此时此刻,根本没有现见法性真谛,不依佛陀圣教、不受他人调教刚强难化之辈,恶念纷呈、放任自流,陷入卑劣寻思的氛围中,带着颠倒分别邪念而从词句与意义两方面来扰乱圣洁的佛教。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呢?广严城的诸比丘大肆宣扬十种非事,根本的四部分裂成十八部,对佛教进行各种各样增益、损减。再者,自生圆满正等觉佛陀以及珍重秉持自生教法证法的诸位大德都已趣入了寂灭轮回苦及苦因的殊胜涅槃。无依无怙、孤苦伶仃、无有传授正法者的所有众生在能摧毁戒慧功德、泯灭佛法之因——恶见与三毒之垢染污秽的驱使下,于当今世界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大能仁佛陀所宣说的上述佛理正教好似弥留之际命至喉结即濒临死亡般已奄奄一息、难得久住。在比比皆是的垢秽势不可挡之时,了知此情此景之后,诸位欲求解脱者切切不可放逸无度,而应万分慎重、百般精进受持佛法。世尊曾经亲言:“不放逸为无死处,放逸则为死亡处,不放逸者不死亡,放逸之人恒死亡。”《别解脱经》亦云:“具寿佛陀之菩提,彼之诸法不放逸者方可获得也。”
此《俱舍论颂》,乃佛陀亲口授记之大德、能背诵九十九万部经典、具有不退智慧自在者共称为第二遍知的大阿阇黎世亲撰著圆满。印度堪布则那莫札即佛友与大译师华哲僧侣翻译、校正并以讲闻方式而抉择。
怙主累劫苦行成,开示无量法理中,
慧眼顿见诸所知,对法明镜外无他。
广闻经论善缘我,浊世享之喜浪花,
心中溅起善行滴,为法播种撰本释。
由此论得三世善,合集回向利他众,
无勤作具遍知力,教证讲修法兴盛。
愿满珍重护法宝,持教圆寂大德心,
勤续佛法慧命者,住于何处皆如意。
愿轮回狱深渊中,无明铁镣紧缚众,
以智慧剑斩断时,同入解脱之妙宫。
愿我世世具四轮,以闻思修久弘法,
(四轮:安住顺境、亲近正士、发宏誓愿和积大福德)
自悟一切所知处,强烈悲心授群生。
此《俱舍论释·开显世亲密意灯》,乃于大堪布全知香巴根嘎丹毕喜灿、圆满佛陀至尊上师嘉扬钦则旺波为主的诸多大德足下恭敬依止的嘉扬洛德旺波撰著,本人幼时曾于克旺西绕嘉措、土登堪钦麦彭桑给绕吉前闻受此论旁注,后来在三藏大师大慈大悲、恩重如山之上师——伏藏大师土登秋吉札巴莲足下长久依止,详详细细地得受了此法的传授,当时尽己所能铭记在心,立成文字,再后幸遇确凿可靠的书函精心编辑抉择而撰写成这部通俗易懂的注释,以此善根祈愿教法证法如意宝兴旺昌盛、长久住世。萨瓦达嘎拉囊巴瓦德!
公元二○○四年藏历四月初八之吉日
译竟于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之显密道场
——喇荣五明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