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365天禅修(节选)
发布时间:2023-11-06 04:07:09作者:经藏网一月一日
平静地听你是否曾经完全沉默地坐过?没有一丝注意力被牵挂住,没有一丝努力去投注,而是头脑完全地安静,真正地静止?那时侯你会听到一切,不是吗?你听到远处的声音也听到稍近一点的以及身边的、那些直接明晰的声音,这才真正意味着你在倾听万物。你的头脑没有被导入一个狭小的通道里。如果你用这种方式去倾听,平静放松地,没有一丝紧张地倾听,你会发现你的内在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个自然来临、不须请求的变化。在那个变化中孕育着强烈的美和深入的洞见。
一月二日
把屏幕放在一边你是怎样听的?你是否带着你的投射,透过你的投射来听,透过你的野心、渴望、恐惧、焦虑,你只听见你想听的,只听见那些使你满意、满足、舒服以及当时能减轻你痛苦的内容。如果你通过欲望的屏幕,那样你只能听见你自己的声音,你所听到的不过是你自己的欲望。那是否有其他形式的倾听呢?重要的并非在于发现怎样去听见什么被言说了,重要的在于去倾听一切:街道的喧闹,鸟儿的喳喳私语,电车的声响,无休止的大海,你丈夫或妻子和你的朋友们的声音,以及孩子的哭叫。倾听的重要性在于当一个人不再投射自己的欲望去听。一个人能否把所有这些欲望屏幕放在一边,真正的倾听?
一月三日
在话语的背后倾听并非一种易于学会的艺术,但在倾听中确有其美及深深的领会。我们以我们生命存在的不同深度去倾听,然而我们的听总是带着种种预设或者某个特定的观点。我们不会简单地听;总是有一道我们自己的思想、结论和偏见的屏幕在那里干扰。去听,必须要有一种内在的宁静、一种从欲求的紧张中释放的自由和放松了的注意力。在这种觉察而被动的状态下才能听见那超越于言辞结论的内容。话语容易产生混淆,它只是交流的外在手段;那超越于语言噪音的交流必然建立于一种觉察的被动性上。那些爱着的人会真正地听;然而很难发现一个真正的听者。我们大多数人追逐一个结果和目标的完成;我们一直在克服和征服什么,所以不可能有真正的倾听。只有在倾听中一个人才能听到言语的歌声。
一月四日
不带思虑地倾听我不知道你是否曾聆听过一只鸟。去听意味着你的头脑必须是安静的,不是什么神秘的静寂,只是安静,我正在告诉你什么,要听我说你必须是安静的,而不是许多念头在你大脑里嗡嗡响。当你看一朵花,你只是看,不去命名,不去分类,不去说它属于什么种类——当你那样做时,你就不再看着了。所以我说去听是最难的事情之一——去听一个共产主义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一个议员,一个资本家,去听任何人,你的妻子,你的孩子,你的邻居,巴士司机,还有小鸟——只是听。只有当你不带念头不带思虑地去听,你才直接地接触着;在那种接触中,你才会明白别人所说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你没必要去讨论这件事。
一月五日
聆听带来自由当你努力去听时,你真的在听吗?不就是那种努力使你分心妨碍了聆听?当你在聆听一些让你高兴的事情的时候,你是否太使劲了呢?……只要你的头脑还始终以各种形式被成就、比较、辩护和谴责的念头所占据的时候,你就没有意识到那个真实境况,你也没有把虚假的看清楚。聆听是一个完全的行为;就是聆听这个行为带来了它自身的自由。然而你是否真正关心聆听,关心内心骚动的转化?如果你想聆听,阁下,在全然意识到你的内在冲突和矛盾而不是硬让它们适应任何特定的思考模式的情况下,它们也许会一起消失。你看,我们不断地想成为这个或那个,想去达成某种状态,或去获得某种经验而避免另一种经验,所以头脑永远被什么东西占据着;它永远没法宁静下来去聆听它自己那些挣扎和痛苦的喧闹声。简单一点——不要去想成为什么也不要去获取什么经验。
一月六日
无所用心地聆听你现在在听我讲话;你没有费力地集中注意力,你只是聆听着;如果你所听到的蕴藏着真理,你将发现一个显著的改变在你内在发生了——一个没有意料和期望的改变,一个转化,一个全面的革命,在其中真理单独掌管而不是你头脑的创造物。如果我还会建议什么,那就是你应该用那种方式来聆听万物,不仅仅是听我讲话,同时听其他人讲话,听鸟叫,听火车的轰鸣以及汽车经过身边的喧闹声。你会发现当你聆听万物越多,那种静默越强,而那种静默那时候不再会被喧闹声打破。只有当你拒绝什么的时候,当你把屏障放在你自己和那些你不想去听的之间的时候,只有在那时才有种种挣扎。
一月七日
聆听你自己问:当我在这里聆听你的时候,我似乎理解了,但是当我离开这里,我又糊涂了,即便我试着去应用你所说的。克里希那穆提:……你要聆听你自己,而不是那个讲话的人。如果你去听那个讲话者,他就成为你的引领者,你理解的那种方式是可恶的,危险的,因为那样你已经建立了权威的特权。因此你在这里要聆听你自己。你在看一幅讲话者正在描绘的图画,这是你自己的图画,不是讲话者的。如果这点足够清楚,你看着自己,你可以说,“好,我看见自己就是我所是的样子,我不想去对它做什么”那样就够了。但如果你说,“我看见自己就是我所是的样子,但必须做一个改变”,那样你你开始作出你自己的理解,完全不同于讲话者所说的那样……但是如果,讲话者在讲话的时候,你在聆听你自己,在那种聆听中就会有一种清晰,一种敏锐;那种聆听让思想变得健康、强壮。既不遵从也不抗拒,就会变得鲜活、强烈,只有这样一类人才能创造一个新时代,一个新世界。
一月八日
全然地看据我观察,似乎去了解一样东西格外困难,聆听也是如此。我们从未真正去聆听什么,因为我们的头脑不是自由的;我们的耳朵里充塞着各种各样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所以聆听变得十分困难。我想(这也是一个事实):如果一个人带着自己的整个存在,用全部活力和生命力去聆听,那么这个聆听的行为本身就能带来内心的解放。但不幸的是你从来没有认真聆听,你也从未学习去聆听。毕竟,只有当你全身心投入,你才学得会什么。当你全身心投入数学,你学会了;但当你处在矛盾状态,你不想学却被逼着学,那样学习变成只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学习就象读一部有无数章节的小说,需要你全部的注意力,而不是三心两意的注意力。如果你想了解一片树叶,一片春天的树叶或夏天的树叶,你必须真正地去看着它,去看其对称,其纹路,和其活生生的质地。就在一片树叶中藏着美、活力和生命。所以想去了解一片树叶,一朵花,一片云,一次日落,或者一个人,你必须带着全部的强度去看。
一月九日
去学习,头脑必须清净探索任何新事物,你必须从你自身开始。你必须完全裸露上阵,不背负知识,因为人们很容易透过知识和信念去获取经验;而那些经验仅仅是自我投射的产物,从而终究是虚幻不实的。如果你打算去探索全新的你自己,带着那些陈旧的东西,尤其是知识,是没有用的——那些知识是另一个人的,无论如何伟大。你使用那些知识作为自我投射和安全保证的一个手段,你想确认你拥有与佛陀或基督或某某某相同的经验。但是一个透过知识不断投射自己的人显然不是一个真理的寻求者……因为真理的探求是无路可寻的……当你想发现什么新的东西,当你正在亲历任何事情,你的头脑不得不保持宁静,不是吗?如果你的头脑充满了事实、知识,那样就形成了对新事物的一个障碍。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最困难的在于头脑已经变得如此重要和意义非凡,以至于它不断地干扰着任何可能存在的新事物以及任何与已知的同时存在的事物。因此知识和学问对于那些愿意寻求和尝试去了解什么是永恒的人而言就是一种妨碍。
一月十日
学习不是经验学习这个词具有重大的意义。有两种学习。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学习意味着知识、经验、技术或一种语言的积累。还有一种心理上的学习,通过经验,即生活的直接经验来学习,而所谓的生活混合着传统、种族和社会的残余。有这样两种学习来适应生活:心理上的和生理上的;外在的技术和内在的技术。这两种学习很难划分界线,它们是交叠的。我们并不关心通过实践学习到的技巧和通过研究获得的技术知识。我们关心的是心理上的学习,那种我们通过几个世纪获得的或是作为传统、知识和经验继承下来的学习。我们称之为学习,但我怀疑这是否真的是学习。我不是在谈论学会一个技术,一种语言或一个技巧,而是在问头脑是否在心理上曾经学习。头脑的确曾经学习,并用其所学应对生活的挑战。头脑总是把生活或新的挑战根据它所学到的翻译过来。那就是我们所做的。那是学习吗?学习是否意味着一些新的、我们不知道的并正在学习的东西?如果我只是一直增加那些我已经知道的,那就不再是学习。
一月十一日
什么时候学习成为可能?
探究和学习是头脑的功能。我的意思是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记忆力的培养或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清晰而健全、不带幻想的思考能力,从事实而不是从信念和理想出发。如果思想基于推论就不存在学习这回事。仅仅去获取信息或知识也不是学习。只有当没有任何类型的威压时学习才是可能的。威压有许多形式,不是吗?有通过影响力、通过附加条件或胁迫、通过诱导鼓励或者许以回报的微妙形式而施行的种种威压。多数人认为“比较”会激发学习,事实正好相反。“比较”带来挫败,并且激起妒忌,这种妒忌被称为竞争。就象其他形式的知见一样,“比较”阻碍了学习并且滋长了恐惧。
一月十二日
学习是一件事,获取知识是另一件事。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不是一个增加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在其中你搜集并依据你搜集的去行动的过程。我们往往基于所知采取行动,我们依据的是技术知识、经验知识、传统知识和源自一个人特殊禀赋中的知识;依据那种背景,依据那些知识、经验、传统的积累,我们采取行动。在那种过程中根本就不存在学习这回事。学习决不是累积,它是一个持续的动作。我不知道你是否曾经探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学习和什么是获取知识?..….学习决非累积。你不能储藏学习,然后据此行动。你在一个进行的过程中学习。从这个意义而言,决不会有退步、堕落和衰退。
一月十三日
学无过去智慧是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揭示的,它并不是知识的产物。知识和智慧并不同行。当自我认知成熟时,智慧就来临。没有自我认知,就没有秩序可言,而所谓价值就无从谈起。学习认知自身和对自身知识的累积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一个在寻求知识的头脑并非在学习。它所做的是这样一些事:它在为自己搜集信息和作为知识的经验,在那个所搜集到的基础上,它经验,它学习;所以它从未真正学习,但总是在认识,在获取。学习总是在活跃的当前;它没有过去。当你对自己说“我学过了”的那一刻,它已经变成知识了,在那个知识的基础上,你可以累积,解释,但是你无法深入学习。只有这样一个不想获取而总在学习的头脑能理解我们称之为“我自身”的那个整体。我必须去认识我自己,这个整体的结构、本质和意义;但是我不能担着我以前的知识、以前的经验和受制约的头脑去学习,因为那时我不是在学习,我只是在解释,翻译,是在用那被过去的乌云遮住的眼睛看。
一月十四日
权威阻碍学习我们一般通过研究、书本、经验和接受教导来学习。那是一些通常的学习方法。我们牢牢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怎样感觉,怎样反应。通过经验,研究,分析,调查和反省,我们把知识储藏在记忆中;然后记忆对于下一步的挑战和需要进行反应,从此越学越多……学到的被作为知识存放在记忆中,无论何时发生什么问题或我们必须做什么事情,那个知识库就开始运行。不过我认为存在一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关于它我打算稍加讨论;但是要理解它,要用这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学习,你必须完全地摆脱权威;否则,你将仅仅被教导,你就会重复你所听到的。那就是为什么理解权威的本质很重要的原因。权威阻碍了学习——学习并非是指作为记忆的知识的积累。记忆总是以某种模式来反应;其中没有自由。一个背负着知识和教导、一个被他所学的所拖累的人,决不会自由。他也许极其博学,但是他积累的知识阻碍了他成为自由的,所以他对于学习无能为力。
一月十五日
不破不立要想成为自由的,你必须仔细审查权威,和它的整个结构,把这整个肮脏计量看清瓦解。那需要能量,现实的体力上的能量,它还需要心理上的能量。然而当一个人的内在陷于冲突,能量就被破坏和消耗了,因此,只有当了解了内在冲突的整个过程,冲突就结束了,能量就会充实。然后你方可继续,把你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拉倒,那幢建筑什么也不是。你知道,没有毁灭就没有创造。我们必须毁灭的不是建筑物,不是每天发生的社会和经济系统,而是那些合理化地、逐渐地、根深地和肤浅地建立起来的有意识、无意识的心理防御体系。我们必须把它们全部拉倒成为毫不设防的,因为你必须成为不设防的才能去爱和被爱。那时你才看清和了解什么是野心和权威;然后你才开始发现什么时候、在什么层次上权威是必要的:只有警察。所以没有学习上的权威、知识上的权威、能力上的权威,没有那种摆架子、成为一种身份的所谓权威。要了解那些大师、上师和其他所有的权威,需要一个锐利、清晰的头脑,而不是一个糊涂、迟钝的头脑。
一月十六日
美德远离权威头脑能否从权威中解放——那意味着从恐惧中解放——从而不再一味跟从?如果这样,那已经成为机械习惯的模仿就停止了。毕竟,美德和伦理不是对所谓好事的复制。一旦它成为机械化的,就不再是美德了。美德在时间上是延续不断的,就象谦卑。谦卑不能培养,而一个不懂谦卑的头脑不能学习。所以美德没有权威。社会道德根本是不道德的;它不道德因为它承认竞争、贪婪和野心,实际上引发了不道德。美德超越于社会道德。没有美德就没有秩序,而秩序不是根据某种模式,某个公式而形成的。一个追随某个公式企图规范自己达成美德的头脑必然会引发不道德的问题。当头脑在追寻真正的美德时,它所认同为上帝、道德诸如此类(除了法律)的外在权威是具有破坏性的。我们试图跟从自己那些知识和经验的权威。我们都知道,那就是一些模仿和重复罢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心理上的权威——不是指法律和警察的权威,那是维护秩序的——对于美德而言是破坏性的,因为美德是某种活的、变动着的东西。就象你不可能培育谦卑,不可能培育爱一样,美德也无法培育,那也就是它具有无比之美的原因了。美德是非机械化的,没有美德就失去了清晰思想的基础。
一月十七日
权威束缚头脑问题是:在数不清的教会、宗派和所有那些迷信和恐惧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个头脑是否可能突破自己迎来一个崭新的头脑?……陈腐的头脑本质上是一个受到权威束缚的头脑。我不是在法律的意义上使用权威这个词;在这里权威这个词我是用来指那些被当作传统、知识、经验的内在权威,和头脑为寻求安全和停留在安全(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里的一种手段,因为,毕竟,那就是头脑总是在寻求的:一个在那里它可以安全放心,无人打扰的地方。这种权威也许是自己给自己强加的一个思想或所谓的上帝的宗教观念——对于一个真正具有宗教情怀的人而言那并不真实。一个思想根本不是一个事实,它是一个虚构。上帝是一个虚构;你也许信仰它,但它还是一个虚构。要去发现上帝你必须完全摧毁这种虚构,因为陈腐的头脑是一个担惊受怕的,野心勃勃的,害怕死亡、活着和人际关系的头脑;它总是,有意识无意识地寻求一种稳固和安全。
一月十八日
根本的自由如果我们能理解我们渴慕地位和被尊崇背后的强迫性,也许我们可以从权威的畸形影响下脱身成为自由的。我们渴求自己成为确定的,正确的,成功的,了解一切;而这种对于稳固和确定的渴慕在我们内在建立起了个人经验的权威,在我们外在它创造了社会、家庭和宗教等等的权威。但是仅仅去忽视权威,去撼动它的外在象征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打破一个传统遵从另一个,抛弃一个领袖跟从另一个,这都是表面文章。如果我们想意识到权威的整个架构,看清权威的内部状况,理解和超越对于确定性的渴望,那么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觉知和洞察,我们必须从源头获得自由,而不是从结果。
一月十九日
从无知和悲伤中获得解放我们怀着恐惧和希望去听;我们寻求别人的指引却不能保持被动的警觉以能理解他人。如果那觉醒者满足了他们的渴望他们就接受他;如果没有,我们就继续寻找那个会满足我们的人;我们多数人渴望的是不同程度的满意而已。重要的不是怎样认出一个觉醒者,而是怎样了解你自己。从来没有任何权威可以授予你自我认识的知识;没有自知,就不能从无知和悲伤中获得解放。
一月二十日
我们为何追随我们为何接受,为何追随?我们追随一个权威和他的经验,然后又质疑他;对于我们多数人而言,这种最初对权威的追寻到最后醒悟的结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们谴责和批评曾经一朝接受的权威,领导,老师,但是我们就是不去检查我们自己为何会有一种对那些操纵我们行为的权威的渴望。一旦我们了解了这种渴望,我们就会懂得质疑的意义。
一月二十一日
权威腐蚀引领者和跟随者双方自我觉知是艰难的,既然我们多数人偏向于一条简易的,虚幻的道路,我们就把权威带进来了,权威为我们的生活指定一种规划和模式。这个权威或许是一个团体,一个国家;或许是某个人,大师,上师或拯救者。任何权威都是盲目的,钝化了我们的思想;我们多数人发现有自己的思想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我们把自己交付给权威。权威形成权力,而权力总是被加以集中,最终完全腐败了。它不仅腐蚀权力的拥有者也腐蚀了跟随者。知识和经验的权威是顽固的,不管它穿着大师还是宗师的外衣。这是你自己的生活,看上去似乎充满了无尽的冲突,那是有意义的,而那些模式和引领者毫无意义。大师和宗师的权威把你带离了你的中心问题:你自己的内在冲突。
一月二十二日
我能依赖我的经验吗?
我能依赖我的经验吗?我们多数人满足于听从权威,因为它带给我们连贯性,确定性和一种被保护的感觉。然而一个理解这个深度心理变革的人一定要从权威中解脱,不是这样吗?他不能指望任何权威,不管是他自己制造的还是别人强加的。这是可能的吗?对我而言不去依赖在我自己的经验上建立起来的权威是可能的吗?即便我拒绝了权威的一切外在表现形式:书本,教师,宗师,教派,信仰,我依旧有一种感觉:至少我可以依赖我自己的判断,我自己的经验,我自己的分析。但是我可以依赖我的经验、判断、分析吗?我的经验是我的环境条件影响的结果,就像你的经验也是条件影响的结果,不是吗?我也许从小作为一个穆斯林教徒或佛教徒或印度教徒被带大,而我的经验将取决于我的文化,经济,社会和宗教背景,就像你一样。我是否可以依赖这些?我是否可以依赖它们带给我指引、希望和那些让我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又是记忆、经验和以往条件反应累积而成的想象吗?。……现在,当我把所有这些问题放在自己面前,意识到了这个难题时,我看清楚了只有一种状态在其中能够产生真实、新鲜,并带来一种革命。那种状态就是在头脑完全清空过去,没有分析者,没有经验,没有判断,没有任何形式的权威的时候发生。
一月二十三日
自我认知是一个过程因此,去了解我们每个人面临的无数问题,其本质不就是自我认知吗?而自我觉知是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它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显然,去认识自己是其实质;但是自我认知并没有从关系中退出的意思。认为只有通过与世隔绝,或者去找心理学家或某个宗师,或者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一本书,才能真正、完全、全面地认识自己,无疑这将是一个错误。自我认知显然是一个过程,并不会就此停止;为了认识自我一个人必须对活动中的自己即对人际交往保持警觉。你不是通过隔绝、隐退,而是通过与社会、与你的妻子、丈夫、兄弟和与人类的关系才能发现自己;但是要发觉自己如何动作,你的反应是什么,需要无比警觉的头脑和无比敏锐的感知。
一月二十四日
脱缰的头脑个人自身的转化带动了这个世界的改变,因为个体是人类存在整体进化的产物和一部分。要转化自身,自我认知及其重要;没有认识你自己,就没有正确思想的基础,而没有自我认知就不可能有转化。一个人必须以他本来的样子认识自己,而不是以期望的样子认识自己,那仅仅是一种理想因而也是虚构的,不真实的;只有本来的你而不是那个期望的你才可能转化。自我认知需要头脑保持特别的警觉,因为头脑处于不断的转化和改变之中;要紧紧盯住它,头脑必须从任何特殊的教条,信仰和行为模式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想盯住任何事情,被牵制住不是好事情。要认知你自己,必须要有觉知和警觉,头脑才能从所有的信念和理想化中解脱出来,因为信念和理想只是一副有色眼镜,歪曲了你真实的感知。如果你想知道你是谁,你不能想象或认定所不是的。如果我是贪婪的,妒忌的,暴力的,仅仅有一个非暴力的,不贪婪的理想毫无价值……对于你真实存在的了解,不管是什么——丑陋的或是美丽的,邪恶的或是顽皮的——对你的真实存在没有扭曲的了解是德行的开始。德行很重要,因为它赋予人自由。
一月二十五日
活跃的自我认知没有自我认知,经验会滋长幻像;有了自我认知,经验是对挑战的应对,就不会留下一堆积累下来的记忆残渣。自我认知是对自我状况(它的意图、追求、思考和品味)的时时刻刻的发现。那里决不会有“我的经验”和“你的经验”之分;“我的经验”这个词语只是表明一种无知和对幻像的接受。
一月二十六日
自我认知带来创造力……自我认知没有方法。寻找一种方法总是暗示着那种想获得某种结果的渴望,那就是我们都想要的。我们追随权威,如果不是一个人的话,那么就会是一个体系,一种意识形态,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让我们有安全感的结果。我们实在不想了解自己,不想了解我们的冲动和反应,我们思考中有意识无意识的整个过程;我们宁愿追求保证我们一个结果的一个体系。但是对一个体系的追求总是出自于我们对于安全和确定的渴望,其结果显然不是对于自我的真正了解。当我们追随一个方法,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权威:教师,上师,救世主和大师,他们会保证我们获得所渴望的;那当然不是自我认知的方式。权威阻碍了对于自己的了解,不是这样吗?在一个导师,一个权威的庇护下,你或许能够获得一种短暂的安全和安宁的感觉,但那不是对于自己整体的了解。权威在其本质上阻碍了一个人全面地觉知,因而最终摧毁了自由。只有在自由中一个人才能有创造力。只有自我认知能够带来创造力。
一月二十七日
平静而单纯的头脑当我们觉知自己,这整个活动难道不就是去揭示那个“我”(自我、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吗?那个“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程序,只能在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的交谈方式、判断和考虑问题的方式以及我们谴责别人、谴责自己的方式中去揭示。所有这些都揭示了我们自己思想的受制约状态,意识到这整个过程难道不重要吗?只有时时刻刻意识到什么是真实的才能发现那个无时间性,那个永恒。没有自我认知,就不会有神性。当我们不知道自己时,那个神性就仅仅是一个词,一个记号,一种推测,一个教条,一个信念和一种幻觉,在其中头脑可以逃避。但是当一个人开始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了解那个“我”,在那个确切的了解中,毫不费力地,那个不可言说的,那个无时间性就会出现。但是那个无时间性不是自我认知的一个报偿。那个神性无法被恳求;头脑无法要求它。但当头脑平静下来,它就出现了,只有在头脑单纯的时候,当它不再储藏,谴责,判断,衡量的时候才会平静下来。只有单纯的头脑,而不是一个充满话语、知识和信息的头脑能够了解那个真实的。一个在分析、计划的头脑不是一个单纯的头脑。
一月二十八日
自我觉知没有对自身的觉知,无论你做什么,不可能有静心的状态。我的意思是,通过自我觉知了解每一个念头,每一个状态,每一个用词和每一个心情;了解你头脑的活动—不是去了解那个超我,那个大我;没有这个东西;那个高灵,那个本源只是在思想的领地里的一个念想而已。思想只是你的条件作用的结果,思想是你的记忆的反应—无论那个记忆是祖先的还是即刻的。没有首先建立深厚的牢固的基础(德行来自于自我觉知),就想去静心冥想,是纯粹的自欺欺人和绝对没有用的。请注意,理解这一点对那些认真修行的人很重要。因为如果你不那样做,你的静修和实际生活被割裂分开了—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割裂中,你尽管用你的余生来静修,做各种各样的姿势,你的视野始终不会超出你的鼻子;无论你做什么姿势或做任何事情,都将毫无意义……了解什么是自我觉知很重要,那就是对那个扎根在一堆记忆中的“我” 保持你的意识,不作任何选择—只是保持觉知没有任何解释,仅仅去观察头脑的运动。但是当你只是想通过观察来积累资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去达成什么,不去达成什么,那么这个观察就被阻挡了;如果你那样做,你就阻止了头脑就其本性上的活生生的运动进程。那就是说,我要去察觉和看清那个真相,那个真实的和原本的。如果我带着一个念头,一种见解去接近它—诸如“我不要”,“我必须”这些记忆的反应—那样那原本的运动就被打搅和阻挡了;也因此,你就学不到什么。
一月二十九日
创造性的空无你是否能聆听这些话语就象土壤接纳种子并看清头脑是不是能够自由,清空?只有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而非断断续续地去了解所有它自己的投射、它自己的活动,头脑才能变空。那样你就会发现答案,那样你就会知道转变不经请求,悄然而至,那种创造性的空无状态不是一件可以培养的事情—它就在那里,暗中显现,不邀而到,只有在那种状态下,才有新生、新鲜和变革。
一月三十日自我认知正确的思考来自自我认知。没有对你自己的了解,你就失去了思考的基础;没有自我认知,你所思考的就不是真实的。你和这个世界不是两个带着各自问题的不同存在;你和这个世界是一体的。你的问题也是这个世界的问题。你也许是某种趋势或环境影响的产物,但是根本上你并不是与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同。从内在讲我们非常相似;我们都受贪婪、憎恶、恐惧、野心诸如此类的驱动。我们的信仰,希望和渴慕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我们是一体的;我们都是人类,虽然经济、政治和偏见等人为的藩篱把我们分隔开了。如果你杀了另一个人,你是在毁灭你自己。你是全部的中心,不了解你自己就无法了解真相。我们对这个人类整体有一个理性上的了解,但是我们把理性和情感分隔起来,因而也就永远也不会有人类一体的鲜明体验。
一月三十一日
关系是一面镜子自我认知没有任何公式可以依据。你可以找心理学家或心理分析师帮你发现自己,但那根本不是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在觉知到那处于时时刻刻揭露自己真正样子的各种关系之中的我们自己的时候才产生的。关系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见真实的样子。但是大多数人在各种关系中不能够注意自己,因为我们马上就会开始责备或修正我们所看到的。我们判断,我们估量,我们比较,我们否认或接受,但是我们从未观察真实的自己,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做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然而只有这样才是自我认知的起点。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这个不受扭曲的各种关系的特殊镜子中去观察自己,如果一个人能够全神贯注地去看这面镜子,看清楚真实所在,不谴责,不判断,不计较地觉知它—当一个人带着全部的热忱这样做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头脑有能力从各种条件反应中解放它自己;也只有在那时头脑才获得自由去揭示那超越于思想领域的所在。毕竟,无论头脑多么博学或狭隘,无论它是被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限制、局限住了,任何一类这种条件反应都还是在思想的领域内。而自由是完全不同的某种东西。(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