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沁源典故

发布时间:2023-12-20 04:06:18作者:经藏网
  沁源,古冀州之域,因沁河发源而得名。其源六出:一为花坡乡河底,二为王和乡黑镇,三为景凤乡积善、正沟,四为庄儿上乡涧崖底,五为白孤窑马泉,六为官滩乡吉庆。六源汇合为沁河之始。沁源城关为历来州县治地,城址虽有差异,但相去不远。
琴泉村:据列仙传记,赵国琴高真人善于弹琴、游泳,经常游于沁河、汾河之间。琴高真人居住地在我县城东面山沟,琴泉山因此而得名。

传说琴高真人经常进城喝酒, 一年夏天,沁河暴涨,水中大鱼、长蛇、老鳖随波汹涌,村民惊恐不安。琴高真人踏草渡河,飘然而去。百年之后,琴高真人复回与村民告辞,说:"我要到龙宫去了,请在河边修个庙,我有时还回来。村民逐在河旁修了琴高真入祠,时见琴高真人骑红鲤鱼端坐祠中。有时他骑白鹿往来,与抱扑真人在此中喝酒。琴高真人祠旁,有一泉水,名:“灵泉”,每遭天旱,百姓们就在此祷雨。唐永正年间,沁州太守在这里祭典后又饮酒,剩余的残脏腥械在泉中洗涤,灵泉干涸。后河东节度使令孤楚祭祠祷雨,灵泉复出,改名“琴泉”。 明代县令俞汝为诗日:
琴高真人墓
----俞汝为
东山入望郁峨然, 曲磴回椒树抄悬。
堪笑青岛封幻影, 还从赤鲤觅真诠。
岚光落日羁残照, 草色空坯锁断烟。
独有朱弦鸣未歇, 冷冷清韵响寒泉。
琴高真人居住过的山村得名“琴泉村”,城关东面琴高真人经常喝酒的洒楼名“琴泉楼,”楼下一义学名“楼泉书院”。上述古建筑已被战火焚烧。 在琴泉山后,有个“铁炉岭”,相传唐朝时窦建德曾派人在此炼铁制造兵器,故名“铁炉岭”。并有窦建德试剑石和屯马的“马圈坪”。
二狼沟:相传,早年在沟里有一对野狼,人畜不得进入,人称“二狼沟”。后有人居住,嫌“狼”字不雅,改名"二郎沟”。
新窑沟:该村居民都是解放后在此打窑洞居住,得名“新窑沟”。
北园;因该村住于县城北面,东靠狼尾河,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早年村民大部以经营菜园为主,起名为“北园”。
四维:该村原名“罗家庄”,原系罗姓一家居住开发而得名,后罗家绝后无人,人们把繁体字“罗”上下分开而改村名“四维”。
韩洪沟:该村原名“含虹沟”,每当雨过天睛,七色彩虹横贯此村,分外美丽,后村里有了姓韩、姓洪的人家,改写为“韩洪沟”。
麻巷:该村位于狼尾河畔的夹石沟口,土地较肥沃,宜种小麻,村人以种麻为主,故得名为“麻巷”。
长乐:为村原系姓张名乐的人开发居住,原名“张乐”,后更名“长乐”。其意思是经常快乐,永世长寿。
朴则:村南面的狭谷山梁,森林茂密,附近几村的村民都来砍柴,在此整理柴担,俗话说是“柴朴朴”故得名“朴则”。
河西:位于县城北面,原先曾建有一座兴国寺,故原名“北寺上”。后因村庄处于沁河之西,改名为“河西”。古人有咏兴国寺一首,可以看出当初的寺貌壮观。
兴 国 寺
纪宇雕题接远峰, 殿铃风动响叮咚。
庭挟玉瓣穿篱菊, 门对虬枝夹路松。
秋晚马嘶青蔼断, 午晴人憩缘阴浓。
停舆凭眺扪残碣, 日落青山送暮钟。
北石渠:此村原名“石渠”,因村边以前有一条石渠而得名。后因“鳖岸村”更名为“南石渠”,加之村子位于沁河之北,故更名为“北石渠”。
南石渠:此村原名“鳖岸”,因村子处沁河边上常有甲鱼,即鳖上岸爬行而得名。土语中“鳖”为王八,是骂人的意思,当地群众嫌恶此名,村子又位于石渠村之南,更名为“南石渠”。
进士村:相传,此小庄曾出过一名进士,得名“进士村”。
庙院沟:在很早的年代,此沟曾建有一座庙宇,后庙宇荒废,庙院尚存,故名日“庙院沟"。
丁家湾:该村所处沁河湾边,原系丁姓一家开发、居住,故名“丁家湾”。
石落沟:村庄所处山势陡峭,山顶石头风化崩落,经常沿山坡滚下,故得名“石落沟”。
有义村:该村原名“柳峪”,因所处山谷口柳树盛多而名,后村民将“柳峪”雅化为“有义”。
拔牛沟:是有义的属村,原名“扑牛沟”,早先曾有猛虎在此扑伤牛而得名,后又讹传为“拔牛沟”。
阎寨:原名为“园寨”村,有元代至元年间道士吴志元创建有一所古寺“洞阳观”,后废。相传早先有一姓阎的山大王在此修建寨栅,故又名“阎寨”。
姑姑栈:处于阎寨村东南,村中有一石栈道,原先建有姑姑庙。据传,唐朝时曾有 一年轻美貌的尼姑,骑白鹿游方在此地休息,后建姑姑庙于村,故名日:“姑姑栈”。
石桥沟:其村庄居民原分布于沟的两侧,为交通方便,修了一座石桥,得名“石桥沟”。属阎寨村管辖。
四园:此村原系王姓一家居住开发,名为“王家园”。i 9 4 7年,曹家园、候家园、马家园,都归王家园管辖,又名为“四园村”。
牧花园:相传,早年此地有一人家以种花为业,人们起名为为“牧花园”。村民口语亦称“梦花园”。
河神庙:原名“陈家庄”,因原为陈姓一家居住开发而得名。后来因沁河泛滥,洪水成灾,淹没河边土地庄稼,村民们希望河神能保佑,修建了一座河神庙,名为“河神庙村”。是牧花园的属村。
赵寨:据传,三百多年以前,有一姓赵的将军在此地安营扎寨,因此而名:“赵寨”。
新庄:因山庄为解放后始有人居住,而名曰“新庄”。属赵寨管辖。
三友:该村处于山坡向阳处,原名“阳坡”。1 9 4 7年,开展大生产运动,为便于管辖,阳坡、赵寨、牧花园并为一村,得名“三友”。公社化时,赵寨、牧花园各为一大队,阳坡仍沿用“三友”之名。
学孟村:该村原名“阳泉村”,来历无考。抗日战争时期,村民兵队长李学孟,是太岳抗日根据地著名的民兵英雄,李学孟壮烈牺牲后,改“阳泉村”为“学孟村”以示纪念。
大洼:大凹村原名“中石村”,因位于南北石中间而得名。民间传说,村中姓贪的一家喂养的母驴产了一怪兽名百飞,皇帝派人索取未得,于是派兵杀死全村百姓,抢走百飞。村里幸存的老百姓不敢说原村名,改称为“大凹”,后来又写成“大洼”。
东沟泉:其村位于沁河东岸。神话传说村东五龙沟原有乌龙,乌龙被人斩断杀死,血流到这里,天狗下界把乌龙血舔干净,故原名为“东狗舔”。村民嫌此名不吉利,取其谐音,又名“东沟泉”。
大墓沟:该村所处的沟内,有一座较大的坟墓,葬者不明,故得名"大墓沟”,属三友村管辖。
闹岔沟:该村所处山沟,岔路较多,行人容易迷路,常常闹错。所以名日“闹岔沟”,属三友管辖。
郭道镇:从前,有姓郭的一家在这里开发居住,因村位于三岔路口,道路畅通,故得名“郭道”。后发展为沁源第二大集镇,原镇东仁雾山曾建有一座慈云寺,后废。19 4 6年,岳北地委在沁源城关驻扎,郭道镇为沁源县委,县政府机关所在地,1 9 4
9年迁往城关。
石门化:此村沟内西面石崖好似道道石门,因此而得名。属郭道村管辖。
畅家沟:沟里原有畅氏一家居住,故名“畅家沟”。郭道属村。
寺湾:该村山顶原建有铁佛寺,内有十八罗汉塑像,后废。村庄处于山湾,故名“寺湾”。是郭道属村。
前兴稍:据人们传说,从前此地森林茂密,村中有许多老鹰筑巢,所以人们唤做“鹰巢”。后来迁来的居民为图吉利,更名为“兴稍”。因有前后两庄,前庄为“前兴
稍”。村人俗语称“依稍”。
平房上:此地原住一家皮匠,开过皮房,群众唤做“皮房上”。后人为语言顺口都改为“平房上”属后兴稍管辖。
朱鹤沟:相传,在很古的时候,一天傍晚,晚霞映红了天地山川,一对美丽的白鹤翩翩飞舞,白色羽毛被映得朱红,后白鹤在这里落下,人们便把此地誊为“朱鹤沟”。后来为书写简便,改为“朱合沟”。在朱鹤沟的绝顶,有一座风神庙,庙内有一山洞,其深莫测,洞口乱石成堆,人们不敢窥视,每当狂风骤起,风从洞口刮出,被人们称为“风洞”。风神庙前原有一个水池,其水清盈可爱。后来水池干涸,但挖掘四五尺深仍有水流出,
人们称为“天池头”。
新集:据传说,在古时候,此地有陨石落下,故村名“天石头”。1 9 4 1年,绵上、沁源分为两县,绵上县长梁选贤为便于抗日斗争,把天石头村要回绵上县。同时,把樊家岭、田家圪垛、席家沟底等九个自然村,划归天石头村管辖,改名为“新集”。
西阳城:早年,这里曾丛生着一片白杨树林,远看好似一座城池,所以叫做“杨城”,就是杨树的城。后米,人们为图兴艇,改“杨”为“阳”,故名“阳城”。因村庄位于沁河之西,得名“西阳城”。
小军家沟:历史上此地曾驻扎过剿匪的军队,得名“军家沟”,因有大小两村,此为小村,得名“小军家沟”。属东阳城管辖。
猫沟:传说此地曾有一富户,姓郝名万粮,因粮多老鼠也多,便养了几十只猫扑老鼠,故得名“猫沟”。属东阳城管辖。
永和:相传,在该村东面山背长有大片松林,村子后地似人的耳朵,故被人们起名日:松耳沟。此村原为东阳城的山庄,后归阎家庄编村管辖。1 9 3 7年,与阎家庄分开,但干部群众关系很好,团结一致,为取永久的团结,更名为“永和”。
柳义沟:此沟是“义”字形状,长有许多柳树,故得名“柳义沟”。属水和村管辖。
秦家庄:相传,在明朝崇祯七年,有秦、席、李三姓从洪洞大槐树下迁到此地落户。当时因秦家人多,故得名: “秦家庄”。
东村;相传,此村明朝时为“东值峪”。后以河为界,更名为“东村”。
老君头:民间神话传说,老君爷原住与沁县,因和他姐夫生气吵架后出走,沿途吃不上饭,喝不上水,饿得头昏眼花,再也走不动了。来到此地,有个白发老婆婆在门口纺麻,见他饿得可怜,就给他饭吃。老君爷感念老婆婆的慈悲就住下来,死后葬于此地。因此而得名为“老君头”,意即老君爷走到了头。
绵上:隋开皇十六年于绵上置绵上县,属西河郡,唐朝属沁州,宋太平兴国四年截属大通监,宝元二年属威胜军,故治在今沁源县北,宋庆历六年徙治大觉寺地,即今绵上镇。金属沁州,元至元十年,又并入沁源县。传说,此“绵”字,原为“锦”字,
为“锦上县”。后来,县官写呈子时,将“锦”误“绵”,皇帝在批阅时也以“绵”代 “锦”,从此就为:绵上。
段家庄:相传,有段氏一家从洪洞大槐树下迁居此地,故得名“段家庄”。
苏家庄:此村为苏姓开发村庄。相传,唐代苏定芳即为此村人,故名“苏家庄”。
店子洼。传说,古时人们在此炼铁,并开了个店,处于山凹地,得名“店则洼”。是高家山的自然村。
龙门口:相传,唐代外族入侵统占了此地,当地有个姓罗的人,率领众人抵抗,人称罗将军,故得“ 罗门口”之名,为取兴旺之意,后人改为“龙门口”。
兴盛:该村位于东西两村的南面,故原名“南庄”。该村各业兴旺昌盛,1981年根据全国各地普查规定的要求,更名为“兴盛村”。
法中:该村原名“霍登”,因村里有一姓霍的文人中了举,为光宗耀祖,村名为“霍登”。l 9 4 4年7月,一区武委会主任张法中同志在村南面的山沟里与敌相遇,为掩护民兵和群众转移,张法中把敌人的火力引向自己,转战山头,最后身中数弹壮烈牺牲。为纪念英雄张法中,上级将“霍登”改名为“法中”,并刻碑纪念。
鹿儿回:据人们传说,唐朝年间,有一美丽年少的尼姑骑一白鹿东行游方,走到上湾又返居此地,故得名“鹿儿回”。
柳沟:此村在南沟东南面,从前沟内有一株老柳树,故名“柳沟”。
冯村:该村原系冯家开发居住,历史上著名的大刀会起义就在此村。
西安子山:该村位于周家沟西面山粱,原有一尼姑庵,故原名“西庵子山”。后为书写方便,更名为“西安子山”。属周家沟管辖。
米米沟:相传,唐朝年间,辛庄扎有一山寨,寨主派有专役经常在此地碾米,由此而得名:米米沟。属柳湾管辖。
文家庄:此村早年出过一秀才,所以起名为“文家庄”,属麻坪管辖。
刁稍岑:因此地山大树高,老雕多在树顶做巢,原名“雕巢岭“,后写成为“刁稍岑”。是麻坪的自然村。
马西:该村原有姓马的大户人家居住繁街,得名“马家西头”。后简称“马西”。但村民依旧称“马家西头”。
集义村:该村居民是由四面八方迁居而来的,故原名“集移村”,后又雅化成。集义村”,是马西的属村。
支角:该村位于青龙河畔转弯处,其势宛如神话中的龙角,故得名“支角”。
友仁村:该村原名“老窑科”,来历无考。处于法中东北面山沟,山高林密,一九三八年五月薄一波同志带领决死纵队在此驻扎,为了便于保密,将“老窑科”改名为“友仁村”。
潘家山:此地处于山顶,原系潘姓一家居住开发,故得名“潘家山”,友仁管辖。另传,宋潘仁美被赶出朝后曾居于此,有洞名“潘仁美洞”。
麻湾:此村处于桑凹东面山沟,地处山湾转湾处,沟内有小河水,便于沤麻,故得名:麻湾。
前石门沟:该村处友仁东南面山沟。相传过去沟内曾有一石洞,洞口有两扇石门紧闭,故得名“石门沟”,因分前后两庄,此谓“前石门沟”。
园上;该村地处友仁东北面山沟,相传,此地古时就有人居住,至今尚有残垣断瓦遗迹,故名“垣上”,后被人们误写成“园上”。
马鞍上:该村地处友仁东而半山,山形酷似马鞍,故得名“马鞍上”。
新庄:位于柏木西面的沿河畔边,据说,在唐代该村为来往信件转送的地方,故原名为“信庄”,后人们改写为“新庄”。
大仗沟:此村处于柏木西南面河畔,传说,唐代有几个游方的和尚,曾因不和在此沟打了一仗,故得名“大仗沟”,亦名。打仗沟”。属柏木管辖。
三条栈:因此村位于山沟的三角地带,周围山坡都有栈道可供人行,故得名“三条栈”。
东新阱:光绪三年旱灾遍布全国,有外地逃荒者在此地打了一孔阱,起名“新阱”。属柏木管辖。
对角沟:该村处三条栈东面半山坡,面对另一沟,得名“对角沟”,属三条栈管辖。
寨沟:位于三条栈西南面山沟,地形偏僻隐蔽,相传在唐朝来年,农民起义者在此设寨沟,以抵御官府,由此得名“寨沟”。
段金桥:地处石板庙东南面山坡上,传说原有段姓一家在此沟里建桥,故得名“段金桥”。属石板庙管辖。
中峪:该村地处沁源南部,于沁源、安泽两县交界的交通要道上,早年此地居民有许多以开设店铺为生,故得名: “中峪店”。简称“中峪”。
马倌岑:该村位于中峪店南面山头,相传唐代女将樊梨花的马倌曾在此放过马,故 得名“马倌岑”。
渣滩:据传说,唐代女将樊梨花屯兵梨花寨时,其火侠等经常来此倒炭渣,故而得名:渣滩。
枕头旮旯:该村处于南峪西南面半山上,两旁山梁形似枕头,故得名“枕头旮旯”。
自家滩:该村原系一家姓白的居住开发,故名“白家滩”。
西王勇:传说,在村东面山上扎过寨栅,寨主姓王名勇,得名“西王勇”。
龙头;因此地山形象条长龙,村庄居于头部,故得名“龙头”。另一故事传说,是灵空山五龙王的母亲与儿子不睦,五龙王要害死母亲,被母亲一掌打为三段,龙头掉在此地。因此,取名“龙头”。
火南川:该村位于沁源县最南端,处于河川地带,故名“南川”,因有上下两个自然村,该村属于南川之南侧,故得名“大南川”。属龙头管辖。
后乌木:相传,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在此地的山村里见过乌色大蟒,故得名“乌蟒”。后来人们雅化成“乌木”。又一传说,此地曾有一颗梧桐树,由此得名“乌木”。
烧人沟:该村所处前乌木北面山沟,在抗日战争中,我抗日军民转移到这条山沟内隐蔽,1 9 4 2年1 2月日寇扫荡。在烧人沟抓住城关镇长胡奋之等百余人,胡奋之同志被敌人杀害。另一次,日寇对我抗日军民疯狂报复,烧死我抗日群众百余人,为永远铭记这民族仇恨,故起名“烧人沟”。
柏子:民间传说,周文王招收一百个义子,为其扶植天下。他沿路在民间百姓中挑选,米到此地,刚好收够一百个,周文王就在此修建了一座文王寨,寨下面的村庄叫“百子”,后写为“柏子”。村里原有一龙泉观,被战火烧毁。
燕家坪;传说历史上曾因朝迁派官兵追巢草寇得胜,在此地摆宴贺将官,因此得名“宴将坪”,后讹为“燕家坪”。
熊窝沟:此村位于燕家坪西面沟内,山高沟深,森林茂密,沟内有两个石洞,传说 是狗熊住过的窝巢,故得名: “熊窝沟”。
上兴居:该村处兴居、燕家坪、南泉沟三岔口的川谷。据说在明代洪武年问,新迁来的居民分上下两个村,取名日:上新居、下新居。后来从沁州迁来姓秦的一家,又迁来姓关的一家,人多气旺,村庄渐而扩大,为永葆兴旺发达,将“新”改为“兴”,故称为“上兴居”,另一村名也相呼应,改为“下兴居”。
下寺:神话传说,王庄有一人为五谷神,原要在王庄修垒銮宝殿,皇上知道后大怒,要派官兵剿家。五谷神就运用神力把附近村庄的牛驴骡马全部动用,一夜之间把准备修建的砖瓦木料等全部运到灵空山寺院南面处,又修建了一座寺院,称为“灵寿寺”。因村子位于灵空山寺院之下方,故名“下寺”。属庄子沟管辖。
小元郊:民间故事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这里住有一家姓豆的,老婆外号“嚎神”,姓豆的两个子都不孝顺,吃喝嫖赔无所不为。每当无钱花就伸手和家里要,“嚎神”气得大哭一场,哭时捣面铜锣,边哭边捣,就有铜钱出来。后来,“嚎神”要死了,怕她两个宝贝儿子受穷。就把钱撒了很多,大的撒在大儿子住的北面,小的撒在南面小儿子住的地方。玉皇大帝为惩罚他们,把这些钱都变成石头片儿,人们把撤小铜钱的地方叫做“小元郊”。该村属庄则沟管辖。
石沟:该村处庄则沟西北面小山沟里。人们传说,在明代,李元下庄姓李的一户迁居此地,见一块地里有东、西,北三块巨石象三堵墙一样摆着,便将就石头搭了个茅庵,职名“石沟”。
麻哭峪:该村处于下寺后面山顶上,属庄则沟管辖。民间传说,在明代,下毒的一个和尚和这家女人相处情厚,这家女人死后,那和尚就在坟前哭道: "我与你捎过半斤好麻,也不知道你收到啦没啦……”,人们就把此地叫为:麻哭峪。
黄皮吉:该村处庄则沟西北面半山上。传说清光绪年间,从洪洞老槐树下逃荒来的人们饥肠辘辘,饿尸遍地,十七家饿死十六家。只剩下姓豆的一家住在这里,此正值青黄不接之际,为了熬过荒年,图吉利之义,取村名为:黄皮吉。
西务:此地处灵空山下,每当下雨后,雨雾弥漫升腾,因位于柏子之西,故得名。“西雾”。后人们嫌“雾”字书写麻烦,便改作“务”,故为“西务”。
杆子坪:民间传说,周文王收够一百个义子后,不喜欢第八个儿子,要杀死他,八子得知后慌忙逃出,逃到此地,被周文王派出的人追赶杀死。当时,人们称此地为“赶峦坪”又名“杀子儿”后来人又将两个名称合并为一个:“赶子坡”。解放后改为
“杆子坪”。
松沟坪:该村地处杆子坪南面的山脚下,相传,在很早的时候,此处从山上到下山
都是茂密的森林,起名“松树坪”。后来松树被砍伐的只剩沟里为数不多的几裸了,山坡被垦为耕地,就更名为“松沟坪”。
水泉坪:此地原是一片绿茵茵的大草滩,滩里有股清凌凌的常流泉水。周文王在柏 子扎“文王寨”时,看中了这片草滩,常来此滩里放马饮马,故称“饮马泉”,有人居住后改为:水泉坪。
王庄:传说,在这里原是一片森林,林中有老虎。有人居住后,发现虎头上有花纹“王”字样,故起名“王庄”。
和尚峪:该村地处北沟西南面半山上,传说清代来年,此地的小山谷里葬着一个和尚,故名“和尚峪”.
麻窟峪:该村地处西庄则东南面的半山坡上,此地有泉水,人们历来都在上面沤麻,后来为了方便,就用石头垒砌了几个方框池,故名为“麻窟峪”。
畅村:在清代来年,该村居有龚、高两户,取名为“龚高村”。后来有姓王的弟兄三人从河南逃荒上来,时隔几年,姓王的人口增多,想到村里居住,龚高两户拒绝不让,就连走路也得出钱,姓王的兄弟三人便出钱把路买通。后来,龚高二户绝户,姓王 的下山占居了此地,因路是自己买通的,便取名:“畅村”。
好村: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乞丐饿得昏死在村边。村里人发现后抬回村,给了饭食,乞丐身体恢复后要离开村子时,村民又给他路费和干粮。这个乞丐感动地说:“这村里人真好,把村名叫做好村吧!”由此得名“好村”。村中原有一清真观,后废。
下湾:该沟地处郡家沟东面山川,民国初年,好村一户姓王的迁居此地。因柏子河的冲刷,将好村以下冲了两个大湾,该村在下面一个湾的弓背上,取名“下湾”。
寓仁:据说,此地原名“魏家沟”。后来一位姓霍的路过此地借宿,深感这里人心仁义,经与魏家商议,改名为“寓仁村”
磨子坪:该村地处寓仁的山顶上。该庄四周有很多巨石,石质坚硬,方圆几里都来这里打石做磨,取名力“磨子坪”。
五龙川:该村处沁源县西北部,该地为第一川、猫尾川、水洞川、韩洪川、五道川相会之地。当地人以山喻龙,故得名“五龙川”。
北达占:人们相传,光绪三年天下大旱,赤地千里,饿尸遍野,这里曾发生过人吃人的事。为此,逃荒到此的人都不敢停留,唯恐被吃掉,故原名“不得站”。后来,饥荒灾年过去,人们按土语念为“北达占”。处五龙川南面半山坡上。
第一川:因该地为五道川之一,比其余四道川又长又宽,故得名“第一川”·
黑峪;该村土地,石头皆呈褐色,故名为“黑峪”。群众土语音“黑尔”。
韩洪:明代洪化年问,沁源遭冰雹袭.其雹罕见,大若牛羊,小如人头,人畜被扣死者无数,后有陕两移民到此定居。当时县官名“韩白龙”,为纪念此县官,人们将村名定为“韩洪”。此地原有一海泉寺,后废。
大王岭:传说,在很久以前,曾有一位大王在此地安营扎寨,招兵买马,操兵练将,在此东南面的大寨圪塔是那大王的马场。因此,得名“大王岭”,属韩洪管辖。
安沟:相传,清朝初年,有一一对老伴带着个两三岁的男孩,担了一担东西,来此定居安家,故取名为“安沟”。
窑窑:该村处韩洪东南面山后坡上,一九四零年口寇扫荡沁源,由杨姓等群众在此打窑洞居住,起名“窑窑上”。
旋风峪:该村处韩洪西面半山凹巾,三面环山,地处旮旯,风顺沟而进即形成旋风,故名“旋风峪”。
奠基村:民间传说,神仙浦寨爷曾在这里开设一息马店,每逢天早时,四而八方去灵空山求雨的群众都要路过这里,并在此小憩,吃干粮喝水,以奠定好精神;这样,求雨才会心诚,故得名“奠基村”。
好模凹;该村位于奠基村西面的山沟口,这里山间的术材又长得较好,故原名叫“好木凹”;后讹传为“好模凹”,写作“好模样”。
上舍:很久以前,此村的房舍在当时位居上等,故得名“上舍”。
泽山,据人们传说,在很久以前,天降暴雨,洪水泛滥,冲出一个石槽,槽上刻有一个“报”字,因此得名“报子村”。该村千百年缺水吃,群众幻想能吃到泉水,一九四零年村长杨化一才提议更名为“泽山村”。直到一九七七年人工按装了自来水管道后才解决了群众吃水问题。
寨子坪:此村在泽山村西面山沟里,四面环山,过去曾修过石台寨子一座,因此而得名“寨子坪”。
石佛洼:该村处泽山东北山顶,原有石佛像,又处于洼地,所以得名“石佛洼”。
定安:原名一一备雨沟村。因村里邻里之间经常闹意见,一九四八年该村村长程致元提议改名为“定安村”。
王壁:相传,此地为《史志》“完璧归赵”故事中,使者持璧露宿之处故名为
“王壁”。
程壁:相传, “完璧归赵”故事里持和氏璧的使者从秦国返回时,在王壁投宿一夜,第二日走到此地时又小憨一阵,后得名“程壁”。
同峪沟:该村处程壁东北面狭窄山沟,沟内居民同心同德,因此得名“同峪沟”。
仰天池:该村座落程壁东南半山之上,来历无考。
定湖:此村上游的河水流到务川口就渗入地下,到四湾时复又流出,人们传说,此问地下有一湖泊。所以取名“地湖”,亦叫作。定湖”。村里原有一天峰寺,五八年炼钢铁时折毁。
下务头:此地经常阴云罩雾,放而得名“下雾头”,该地产煤,据说村里出过一个丞相。村中曾有一宝泉寺,现废。
杭村:该村原名“和村”,以全村人和睦相处得名。后讹为“杭村”.但百姓仍俗称“和村”。
石台:原为四村的总称,现亦名“后村”。 “石台月夜”为沁源八景之一,该地处石台村东南路旁,孤峰突起,四面如削,高二百余尺。传说,孤峰顶上有一颗夜明珠,晚上能照亮三川——五龙川、韩洪川,第一川。当时,此台称为“月台”。后来夜明珠被盗,空留石头台,所以得名“石台”。该村村后石壁中有几所石窑,供有三圣教神象,名为“悬崖庙”。在夜明珠下有一水沟,无论有多大的雨倾盆而下,沟内毫无水流,而另一山沟则水势汹涌呼啸,所以名“避水珠”。石台村原有“雷音寺”,抗战中烧毁。
寨上:此地原有一个寨子,因此得名。
砉河:此地山大沟深,松林遮天,背阴地带积雪常年不融,故原名“雪河村”,清朝年问归灵石县管辖。后来,沁源与灵石发生纠纷,争夺雪河管辖权,官司打到抚台, 仍判为灵石所管,行文时把村名中“雪”字写成了“磐”,意即准予灵石所辖。一九四七年。砉河村”划为沁源管辖。
二郎神沟:该村处于磐河西南面山沟,四面环山,相传此地两座山为二郎神担山赶太阳时担着的那两座山,半山上有两个天然石洞,为二郎神插扁担的地方,山顶有一“二郎神庙”,故名“二郎神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