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慧法师:禅七讲话 附 静坐身仪解说
发布时间:2024-02-02 04:07:23作者:经藏网附静坐身仪解说
静坐身仪,照通途来说就是坐姿,而坐姿就是跏趺坐。此处解释跏趺坐是根据西藏所传。西藏由印度直接传入,说法一致。其余异说,一概不从。亦不批评。信此说则从之,不信则听之。在此自我意识高涨的末法这世,诤之,徒然兴讼,没有好处。
佛法中的静坐,为的是修道,不为强身,更不为延年益寿。即使的助于此,也只作点福报的增上缘。因为罪、福果报自其业力的定限,是不能有太多改变的。
既然是藉静坐来调心修道,则坐姿的规范,适当(严格地说是正确)与否。就非常重要了。
在没有谈到坐姿之先,应先注意静坐的一项在原则。犹如前面所说,坐姿是跏趺坐,一般叫它为盘腿。盘腿固有其重要性,但调心更为重要。所以跏趺坐是为调心而设,不是为盘腿。初学静坐的人,千万不要去为训练盘腿受苦,学浪费宝贵的时光,那是不值得的。跏趺坐的方法有难有易,也有变通的方法。初业行者自不必说,即使是久修的人,也应当舍难从易为要。易则易于调心,难则心难就范,这是不易这理。若是不遵守这个原则,由优越感作崇,硬要强求自己、表现自己,那是舍本逐末,不但是颠倒行,还有可能受到或轻或重的伤害,不能掉以轻心!
话归正传,下面当条述静坐身仪。
第一、足跏趺坐
跏趺坐,简则但名趺坐,趺同跗,古时脚背之名。故跏趺坐是把两足交结收拢,以脚背放在股(大腿)上,形成两膝与臀部为三鼎足而坐,这种坐法能使身体平稳安定不动。
跏趺坐的方法的二:一、双跏趺坐或全跏趺坐,俗称双盘;二、单跏趺坐或半跏趺坐,俗称单盘。
双跏趺坐先收左脚,把左脚背放在右股之上;后收右脚,把左脚背放在左股之上,交结盘腿而坐。这种坐姿态,一般说来,颇为困难,要懂得特别训练的方法,才能做好,但非必要。
单跏趺坐亦先收和左脚,脚掌向上,放在右股之下;再收右脚,脚背放在左股之上,交结盘腿而坐。这种方法并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习惯,是很轻松舒适的坐姿。
不过,不论是双跏趺坐或单跏趺坐,臀部与双膝都要着地,不得有一处悬空,双膝端间的距离和双端到鼻尖,约成等边三角形;必要时,还可放宽两端间的距离。如果是单跏,臀部可用柔软蒲团作适度的垫高。两膝端的间距,还可宽到把右脚踝骨放在左脚踝骨的脚跟凹处,这时左脚掌的外侧在右股内侧,并紧靠臀部;右小腿则在左脚掌上,右脚正好在左脚大小腿上之间。
跏趺坐不论单双,效果都是一样——能使身体重心平衡,久坐无碍。
至于单跏趺或双跏的姿势,都是右脚压左脚,这道理是:法顺右转,不应与之相违。
如果因年龄和体型关系,实在不能趺坐,两脚交叉坐亦非不可。但不可久坐,以防气血下坠,导致脚肿。若发生这种状况,下坐后须缓缓经行,待脚的胀感有所舒解后,再行从事别的工作或活动。
总之,坐次要以舒适,或以很快学得舒适为要。坐位不论床或地板,下面都要垫着软适的垫子,让身心很快能平静下来。初学的人,要把不舒服减到最低限度,和尽快能排除不舒服的障碍。
第二、手等持印置脐下
等持印即定印,这是安置手的姿势。在此,印就是姿势的意思。仍依右压左顺法的理趣,把右手背放在左手掌上,两拇指指尖相接,平放在脐下脚跟和踝骨之间的上面,放在脐下的手掌,以大拇指相接处对准脐心,脐在人身正面的中间。拇指相接处对准它,则两臂平衡,不致的左右倾斜的现象,用意是在使气血运行没有障碍。
第三、背脊伸直
坐姿要使背脊伸直,当足跏趺坐定后,腹部稍稍前挺,但不可过分用力,以腰脐间三纹隐去为度,如背脊不直,则气脉不畅,必然成为修禅定的障碍。
第四、两肩平张
两肩平张,即两肩、两胁手肘要像张开的鸟翅膀一样。这样,两手掌相叠时,才能左右手指平行,如果两胁收拢,手肘向后,像跑步的姿势,那就不是两肩平张了。
第五、颈曲
颈稍曲,轻压喉结。因为咽喉是呼吸了孔道,呼吸太粗,则引心乱;若用心控制呼吸,既难收调心之功,又将成气逆、胸闷。甚至呼吸困难等疾病。故只能利用其出入孔道稍稍制之,令妄念逐渐减少。但要注意,是轻压喉结,不可用力压紧,妨碍自然呼吸。
第六、舌抵上颚
口唇自然合,舌抵上鄂齿龈处,牙齿不可紧咬;或略合或松开,听其自然。此法肢令口中津液不断,不口渴心烦。注意!津液要吞,不可吐。
第七、目不动
眼自然平视。所谓平视,实是顺曲颈的姿势,沿鼻端前面看出去,视线停在四指处(约与鼻相齐),或自取适宜的视量。视觉的宽度,约以当人的面部为准,如是看定后,不瞬、不动(初业不习惯,稍动亦无妨),轻松自然。如觉开眼不能适应,全闭亦可,惟以前者为适当。
结说
此即西藏通途所称的七支坐法:初支足、二支手、三支脊、四支肩、五支颈、六支舌、七支眼。此七支亦合名静虑五法:一、足跏趺坐,二、两手印置脐下,三、脊直肩张,四颈曲压,五、舌抵上颚及适宜视量。
行者静坐,衣服宜宽松,裤带、袜带、领扣都宜放松。室内光线,取其适度,夜间不可全无灯光,适度的光线对心明了分是有裨益的。
最后,附两幅坐姿图,以供参阅,前一是自《量度造像经》,后一则是请人画的。坐像上所加的三角形,请阅文中的“第一、足跏趺坐”说明。又,以此三点取等边三角形说,系一南传佛教人士告知,经长时的观察、印证,的确可取。故取之与有心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