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二十章 不艰苦修证 纵得多闻 徒益戏论
发布时间:2022-12-11 19:33:37作者:经藏网楞严经白话解 第八卷 第二十章 不艰苦修证 纵得多闻 徒益戏论
内容提要:
世尊诃责阿难,你现在的状态,距离菩提涅槃还很遥远。如果你不经过长时间辛勤修证,即使你心念十方如来,你勤诵十二部经,你能说恒河沙那么多的的清净妙理,纵然你能得多闻,亦不过徒益戏论而已。
原文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
何因缘故,怖头狂走?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
白话解
佛接着说:“阿难,演若达多迷头狂走,是本来自然?是本自其然?是无缘非自?
有什么因缘,害怕丢了头而狂走?
若说头在是自然,另有因缘使他发狂。何不说发狂是自然,有因缘令他迷失了头?
本来头没有丢失,因为妄想而发狂。狂不狂,头都在,怎是藉因缘才发狂?
若说狂是自然的,有发狂的本性。未发狂之前,他的狂性潜伏在什么处所?
原文
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
灭生俱尽,无功用道1。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
【注】
1无功用道离有为相,离一切妄相妄识,不住相生心,圆明寂照,照彻内外。神志灵明,智慧开发,渐入神通自在境界。
白话解
若说不狂是自然的,头始终在脖子上,他为什么会忽然狂走?
若明白了头始终在脖子上,便可明白说狂走是因缘生或自然性,都是戏论。
因此我说,断除了杀盗淫三种恶缘,便是菩提心。
说生起了菩提心,说灭除了生灭心,你心中仍是有生有灭。
若说灭尽了,生也尽了,是无功用道。好像是自然了,这还是认为自然心生,认为生灭心灭,心中仍然是有生有灭。
原文
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1,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
【注】
1十二部经意为全部大小乘经典。佛教经典分十二类,或叫十二部,分别是契经、应颂、授记、讽颂、自说、因缘、譬喻、如是语、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早期小乘九分教无授记、自说、方广三类。大乘九分教不包括因缘、譬喻、论议三类。契经是散文体的经典;应颂,把契经用偈颂的形式再次表述出来;授记,记述佛对弟子的评述,说出某弟子可得的果位;讽颂,全为偈颂体;自说,记载不经请问,而由佛主动宣说的法要;因缘,记述佛说法的因缘;譬喻,以寓言形式宣传教义的篇章;如是语,又译本事,讲述佛说弟子们过去世的因缘和故事;本生,讲述佛在过去世的因缘和故事;方广,指后期说的大乘经;未曾有,说不可思议事;论议,是阐释发挥经义的论文。
白话解
若说不生不灭称为自然,犹如把世间种种相杂和在一起。把能杂和成一体的称为和合性,不能和合成一体的便说是本然性。说是本然,实不是本然,说是和合,实不是和合。应远离自然性与和合性,非离非合,非非离合,这才是无戏论法。
你现在的状态,距离菩提涅槃还很遥远。如果你不经过长时间辛勤修证,即使你心念十方如来,勤诵十二部经,能说恒河沙那么多的的清净妙理,不过徒益戏论而已。
谈说因缘性、自然性,你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众人赞你多闻第一。但是这长期辛苦积累的多闻熏习,你还不能免被摩登伽女摄入淫席之难,为何还要等我的佛顶神咒敕你回心?
原文
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侯母耶输陀罗1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注】
1罗睺罗母亲耶输陀罗罗睺罗是释迦牟尼的儿子。耶输陀罗是释迦牟尼出家前的妻子。释迦牟尼成道后,两人都随佛剃度出家。
白话解
神咒能令摩登伽女心中的淫火顿时消歇,得阿那含果。在依我说的法中修行,勇猛精进,爱河干枯,使你亦得解脱。
因此,阿难,你虽然花了不少功夫,勤诵勤记如来的秘要妙旨,却不如于一日之中,认真修习无漏业,以远离世间嫌憎取爱二种苦厄。
譬如摩登伽女,原来是淫女,因神咒之力消除了她的爱欲,虔诚发心,皈依我法,成为比丘尼。摩登伽与罗睺罗母亲耶输陀罗,都觉悟到过去贪爱的宿习实在是众苦的根源。
专精一念,熏习修行无漏善业,或从贪爱丝解脱缚缠,或蒙受记修行果位。而你自己折磨自己,还停留于观听境地。”
原文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
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
白话解
阿难及会中大众,承佛示诲,消除疑惑,离妄识,悟实相,身心轻安,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境界。
阿难再次悲泣流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对佛说:
“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循循善诱,打开我们心屝。能用如是种种因缘,施设种种方便,引导我们从深渊中解脱出来,得离苦海。
世尊!我蒙如来宣示这些法音,虽然明白了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照彻世间出世间一切庄严刹土,遨游诸天王宝贵庄严宫殿。
原文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1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2,入佛知见3。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注】
1无余涅槃《本事经》说:“诸行犹相续,诸所受皆灭,寂静永清凉,名无余涅槃。”
2陀罗尼梵文Dharani的音译,意译持明,是神咒的异称,以简短的语音总摄佛菩萨的功德、誓愿及佛法深义。
3入佛知见入,透过表象,深入实质,离言说相,入第一义。佛的知见,即佛之知觉。《楞伽经·卷三》说:“觉人法无我,了知二障,离二种死,断二烦恼,是名佛之知觉。”这里指出了佛之知觉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二障,即烦恼障和已知障。二种死,指分段死和变易死,起烦恼所现的生灭现象称为分段死,习烦恼所现的生灭现象称为变易死。二烦恼,即起烦恼和习烦恼,起烦恼中最根本的十种烦恼,又称十使、十惑、十随眠,这十种是: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习烦恼是因无始无明引起的微细烦恼。
白话解
如来再次指责我未得修证,多闻无功。我承认,我今犹如旅途漂泊之人,忽蒙天王赐我华丽屋宇,虽然我获得了豪华大宅,可是我还未得其门而入。
惟愿如来不舍大悲之心,为会中我们这些还处于蒙昧状态之人开示,如何舍弃小乘,能毕竟得入如来无余涅槃之门?如何发心得上无上菩提之路?让有学的人知道,怎样才能摄伏攀缘之心,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说完,五体投地,与会大众,一心伫候如来慈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