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那只寻找回家之路的猴子
发布时间:2020-08-20 10:39:39作者:经藏网今天,咱们来聊聊美猴王孙悟空。
老吴笔下的这只猴儿有个性,原本手下也有一帮小兄弟整天跟着吆五喝六,住着大别墅,吃着环保饮食,逍遥自在,也算是一方土豪。
可是这家伙和他的同胞不一样,简直就是太任性,不满足只是生存下来,他还思考起生命的大问题~~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如何摆脱死亡,到达长生不老的境界。
带着这个深深地疑惑,他从此踏上了寻求真理的革命道路。
佛经中有个著名的公案——一猿六窗,与猴子关系紧密。一只猕猴被人从山中捉来后,关在一间屋子里,门从外面琐住。刚进去时候,猴子试图从屋子的六扇窗户上找到逃离的机会。
于是,它不停地跃上跳下。很遗憾,所有的窗子都被牢固地焊住,任凭它费劲气力,直到精疲力竭,窗户依然纹丝不动。最后,它终于放弃了逃跑的想法,安心的住在屋子里面。
一个人,通过六根与外部六尘世界产生联系、感受世界。我们发现,当六根无法受到足够的六尘冲撞与触及时,于是我们的内心变的焦虑、不安,我们会自然想到使用各种方法来满足它,试图以此缓解痛苦与无奈。
西方的几个心理学家做的一个试验,可以说明同样的观点。他们让试验人平躺在一个相对密封的容器内,并为他提供足够的饮食,但是不能与外界有任何接触。以此试验来观察,人在这种条件之下,能够坚持多久。当试验持续到72小时的时候,被观察者主动提出退出试验。
佛经上说:“一切众生依食而住。”
食可分为四种,除了物质性的饮食外,还有心理上的需求。
《增一阿含经》介绍了四食的名称:“一搏食,二乐食,三念食,四识食。”
四食做为四种长养支持身命的东西。搏食,即普通物质的食粮;乐食,即感官与外境的接触;念食,即思想或意志。四、识食,即知觉。”
也就是说,在佛教看来,一个生命体的存在的前提是获得精神和物质上连续不断地补充。
我们发现,一般情况下,当我们遇到糟糕事情,内心无法安定的时候,我们会想出各种方法来恢复。比如:否认、转移、压抑、幻想、逃避等等……
反之,如果出现一件令我们愉悦的事件,瞬间我们会激动起来,我们可能出现以下的感受、情绪与想法:轻松、飘然、抓住、延续下去……
这是心的食物——乐食。可意与不可意的出现时,我们接受可意,拒绝不可意的。
我们会让自己的心停不下来,设想自己有许多很多事情要去处理,籍此获得一种胜任感,找到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并不是我们本身,我们被安上许多外在的标志:我们的相貌、身材,我们的事业,我们存折上的数字,我们名字后面的头衔等等……
唯一缺少了,我们作为自己的身份。我在那里?
常常,在抓起电话的时候,对方会问:“你现在在哪里?”
当然,我知道对方是想知道我身体所处的准确位置。
如果听筒那头是熟人,我会回答:“ 我在我的身体里。”
或许,你觉得是个笑话,不是么?!
其实,我想提醒自己,“我”到底在哪里?
此时此地,我们是否能做到,听电话仅仅是听电话,没有夹杂其他的念头与想法呢?
看到只是看到,听到只是听到,一切都是条件的组合,接纳面对呈现的身心现象,世界原来如此简单、平凡与宁静。
站在某个角度来看,我们就是那只猴子,都在寻找回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