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宗八要直解
发布时间:2020-11-07 22:06:03作者:经藏网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一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述
【解分为二。初解题。二解文。解题为三。初正解论题。二出论主。三出译师。今初】
因明入正理论。
因明二字是能入。正理二字是所入。因者。诸法所以然之故。乃三支比量中之一支。三支谓宗、因、喻也。宗非因不显。喻非因不立。因最有力。故标因明。因既明则能立能破。能破则邪无不摧。能立则正 无不显。摧邪则徧计之我法俱破。显正则依圆之真俗幷立。真俗二种正理。由因明而得入故。名因明入正理也。论者。辩明判决之谓。而有二种。若疏决经文名为释论。若依经立义名为宗论。今是宗论也。
【二出论主】
商羯罗主菩萨造。
商羯罗主未见的翻。或云即天主也。菩萨如常释。
【三出译师】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法师行迹载慈恩传翻梵成华。名之曰译。二解文为三。初以颂摄要。二别释八门。三以颂总结。
【(甲)初中二。初颂八门二益。二明摄诸要义。(乙)今初】
能立与能破及似惟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惟自悟。
一真能立。二真能破。三似能立。四似能破。此四门令他得悟。总名他益。五真现量。六真比量。七似现量。八似比量。此四门令自得悟。总名自益。故曰八门二益也。此是一论纲宗。下文自释。不必繁解。若欲预知。略陈梗概。真能立谓三支无过可以显正 开悟他人。真能破谓出他过失可以摧邪。开晓问者。似能立谓虽欲申量三支带过。不足晓他。似能破谓虽欲斥他妄出彼过。彼实无过。真现量谓无分别智了法自相。真比量谓藉相观义有正智生。似现量谓有分别智。于义异转。似比量谓虚妄分别不能正解。问曰。真立真破可以悟他。似立似破云何悟他。真现真比可以自悟。似现似比云何自悟。答曰。四真是药。四似是病。若不知病。便不识药。是故八门一一须辨。是则能立能破真现真比。皆号因明。自悟悟他。皆名为入。四似及所破是邪。所立所观所显即正理也。
【(乙)二明摄诸要义】
如是总摄诸论要义。
谓此八门二益。不惟摄此一论。即已总摄诸论要义。葢论义虽多。建章总不出破立二门。会理总不出权实二智。利益总不出自他二悟故也。
【(甲)二别释八门为七。初真能立门。二似能立门。三真现量真比量二门。四似现量门。五似比量门。六真能破门。七似能破门。问曰。此释八门。何故与颂中次第不同。答曰。颂约二益。以列八门。是取文便。 此释八门。意在随文入观以成自利利他二益。何者。由真能立以生正解。由似能立以防谬解。解成入证得真现量及真比量。即是根本后得二智也。由证二智。方知似现似比之伪。是故真得二智方能破立。令他得悟。若似现似比有所言说。但成似破似立而已。可不慎哉。(乙)初真能立门三。初标。二释。三结。(丙)今初】
此中宗等多言名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
谓此门中宗因喻多种语言。名为能立。何以故。由此宗因喻多种语言。则能开示诸有问者。所未了之义故。
【(丙)二释又三。初释宗。二释因。三释喻。(丁)今初】
此中宗者。谓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差别性。故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如有成立声是无常。
谓此真能立门三支之中。所言宗者。即是前陈极成有法以为宗。依后陈极成能别以为宗体。及自意许差别性故。故名为宗。以要言之。但随其自意乐为所成立性。即名为宗。譬如有人成立声是无常。举一例诸凡所成立。若不违理。即是真能立宗 也。声之一字。即前陈有法。无常二字。即后陈宗体。或指明论声无常。或指余声论无常。或总指一切声皆无常。口虽不言。心有所指。即意许差别性也。言极成者。谓道理决定成就。无有互不相许之过。言有法者。不同龟毛兔角。但是名字。言能别者。正是宗体。为显前陈有法宗。依是所别。故断常二见俱是外道所计。今云无常以破常。见其实非常。亦复非断。即小乘之正印大乘之初门。故举此一宗。略显能立。然三界依正。总皆无常。今独举声者。以声尘初生。即灭不容稍停。尤易显于无常义故。若知声是无常。便可例知。一切无常。既皆无常。亦决无我。岂非显二空之要诀耶。又明论及声显论。皆计声常。故对彼立声是无常。
【(丁)二释因三。初总标三相。二别释二品。三结成因性。(戊)今初】
因有三相。何等为三。谓徧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徧无性。
因者所由也。所以也。譬如凡所作性。定属无常。故用所作性三字为所由。所以之 因成立无常之宗。而为其果也。只此一因对于宗喻。便有三相。一者须要徧是宗。及有法之性。如所作性三字。望于声之有法。无常之宗决定。皆有所作性义。故名徧是宗法性。举一例诸凡所出因不得与宗法相违也。二者于同品喻中。须是定有之性。如瓶等。无常名同品喻定有所作性义也。三者于异品喻中。须是徧无之性。如虚空等。非是无常名异品。喻周徧推求决无所作性义也。
【(戊)二别释二品】
云何名为同品异品。谓所立法均等。义品说名同品。如立无常瓶等。无常是名同品。异品者。谓于是处无其所立。若有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
言同品者。谓与所立宗法均平齐等之义品也。如立无常为宗。而瓶等无常是名同喻。言异品者。谓于是异喻处无自所立无常之宗是名异喻。所谓若有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若有是常句遣无常宗。见非所作句遣所作因如虚空等句番瓶等喻。故上文云异品徧无性也。龙树云。若所立无说名异品。非但与同品相违。或异而已。
【(戊)三结成因性】
此中所作性。或勤勇无间所发性。徧是宗法。于同品定有性。异品徧无性。是无常等因。
谓假如此立声是无常宗中。或云所作性故以为其因。或云勤勇无间所发性故以为其因。则徧是宗及有法之性。亦是同品定有性。亦是异品徧无性。是故得为无常宗。及同喻异喻家之因也。文中举二因者。所作性因以对明论。勤勇无间所发性因对声显论。
【(丁)三释喻】
喻有二种。一者同法。二者异法。同法者。若于是处显因同品决定有性。谓若所作见彼无常。譬如瓶等。异法者。若于是处说所立无因徧非有。谓若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此中常言表非。无常非所作言表无所作。如有非有说名非有。
先双标。次各释。先释同法者。若于是喻处显示因之同品决定有性。谓若所作之因。见彼无常之宗。则以譬如瓶等。而为同喻瓶。亦所作瓶。亦无常故名为同法也。次释异法。又二先正释。次拣非。先正释异法者。若于是喻处说所立宗法。决定是无所出因性亦徧非有。乃名异法。谓若是常则无所立。无常宗法见非所作。则徧非有所作性因如虚空 等。则无瓶等可为同喻。故名为异法也。次复拣非。谓此中所言常者。但为表示非无常耳。不是立常为宗。以与无常相对也。此中所言非所作者。但为表示无所作耳。不是立非所作为因。以与所作相对也。譬如有决非有。所以说名非有耳。岂可谓更有一个非有。以与有相对哉。此正显示。但借虚空常非所作为异喻。以表无常正宗决不立虚空为常宗也。若计虚空定有定常。即是外道。故已上真能立门。初标二释竟。
【(丙)三结】
已说宗因等。如是多言开悟。他时说名能立。如说声无常者是立宗。言所作性故者是宗法。言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等者是随同品。言若是其常见非所作如虚空者。是远离。言惟此三分说名能立。
前已广释三支。今更结撮总示。谓上文已说。宗因喻之多种语言。以此开悟。他时说名能立且如。若说声无常者。即是立宗之言。若说所作性故因者。即徧是宗法性之言。若合云凡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等者。即是随同品之言。若云设是其常见非所作如虚空者。即是远离无常宗及所作因之言。 惟此宗因喻三分说名能立也。是中异品但名是远离言者。正显秖是遮遣同法耳。非许更立常宗及非所作因也。问曰。随同品言中。何故先云若是所作。次云见彼无常。远离言中。何故先云若是其常。次云见非所作。答曰。但可云一切所作性皆是无常。不可云一切无常皆是所作性。此合之所以必先因而后宗也。但可云若是常者定非所作。不可云非所作者定是常。此离之所以必先宗而后因也。初真能立门竟。
【(乙)二似能立门二。初正释。二结过。(丙)初中三。初释似宗。二释似因。三释似喻。(丁)初又三。初标列九过。二别释九过。三总结九过。(戊)今初】
虽乐成立。由与现量等相违。故名似立宗(非真能立)。谓现量相违、比量相违、自教相违、世间相违、自语相违。能别不极成。所别不极成。俱不极成。相符极成。
下文自释。不必更解。但出大意现量。谓无分别智。所知比量。谓正分别智。所知自教。谓不论大乘小乘内宗外宗。各有自己所禀之教。世间谓世人依于世谛。共所许事。自语谓自所立法。已上五种。随一相违。便非真能立宗者也。能别谓后陈宗体。所 别谓前陈有法。俱谓宗及有法。已上二种随一不成便不可立。况俱不成岂能立哉。相符谓与敌家更无二趣。既已相符。何劳别立所以。亦名似宗。非真能立也。
【(戊)二别释九过】
此中现量相违者。如说声非所闻。
耳识闻声是现量境。以声是耳识相分。耳识正闻声时不带名。言无分别故。若于声是有法。而立非所闻宗。则违现量道理矣。
比量相违者。如说瓶等是常。
瓶虽现有。决归无常。此乃正分别智之所比知。若于瓶等有法而立常宗。则违比量所知道理矣。
自教相违者。如胜论师立声为常。
胜论师立六句义。一实。二德。三业。四大有。五同异。六和合。就第二德句中有二十四种。今声乃二十四中之一也。即彼自教。亦谓声属德句。所摄惟所作性体非常住假。如彼复立声为常。则与自教相违矣。
世间相违者。如说怀兔非月有故。又如说言人顶骨净众生分故。犹如螺贝。
兔因望月而怀妊。人之顶骨是不净。此皆世人所知。今若说母兔之怀小兔。非因望月而有。又或说人之顶骨是净。以是众生身分故喻如螺贝。则与世间相违矣。当知众生分故之因。犹如螺贝之喻。皆可成立不净之宗。不可成立净宗也。
自语相违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
生我身者。乃名我母。石女不能生儿。设言母是石女。则与自语相违矣。
能别不极成者。如佛弟子对数论师立声灭坏。
能别指后陈宗体。如此中灭坏二字是也。声本刹那灭坏。但数论师决不许声灭坏。故对彼立灭坏。宗名不极成。以彼决不肯信受故也。若欲破数论师计声是实者。应云声是有法决定无实。宗因云二事合成故同喻如军林等。破计常亦尔。具如唯识初卷中说三事。即数论所计萨埵剌阇答摩以为能成二十三法以为所成。而声即彼所计二十三法之一也。
所别不极成者。如数论师对佛弟子说我是思。
所别指前陈有法。如此中我字是也。佛弟子决不许立我以为有法。故对此说我是思。名不极成。以佛弟子决知无我故也。
俱不极成者。如胜论师对佛弟子立我以为和合因缘。
胜论计我为实句。义摄由德句中觉乐苦。欲嗔勤勇行法非法之九种和合因缘。能起智相名我。由我与和合句作因缘和合句。令九德与我和合起于智相。故举和合及所起智。以显我体。然佛弟子不许实我。则彼立我以为所别。便不极成佛弟子。不许和合句为实有。则彼立和合因缘以为能别。亦不极成。故云俱不极成也。此和合因缘是胜论外道。妄计心外实法。乃邪因缘非正教中十二因缘。
相符极成者。如说声是所闻。
声是所闻。人皆知之。彼此既已相符。何劳立量对辩。故论本云。若如其声两义同许俱不须说。葢义有违反方须立量。今既相符不须更说。不应说而说。即是多事。故成过也。二别释九过竟。
【(戊)三总结九过】
如是多言是遣诸法自相门故。不容成故。立无果故。名似立宗过。
多言指上九种似宗之语言也。遣违也。前五相违过。是遣诸法自相门。故后三不极成及相符极成。过是不容成。故立此九种似宗。总不生智果故。所以不名真能立也。遣诸法自相门者。如说声非所闻。即此非所闻言便与声之自相相违。如言瓶常。即此常言便与瓶之自相相违。如立声为常。亦与声之自相相违。如说怀兔非月有。亦与兔之自相相违。如说人顶骨净。即此净言便与顶骨自相相违。如说母是石女。即此石女之言便与我母自相相违也。不容成者三种不极成。则敌家不许故不容成。相符极成。则无可诤辩。故不须妄立。亦不容成也。立无果者。由真能立令人生于正智。名为有果。今似能立。则正智不生。故无果也。
【(丁)二明似因二。初总标。二别释。(戊)今初】
已说似宗。当说似因。不成不定及与相违。是名似因。
四种不成六种不定。四种相违。皆名似因。非真能立之因也。
【(戊)二别释三。初释不成。二释不定。三释相违。(己)初中二。初列名。二释相。(庚)今初】
不成有四。一两俱不成。二随一不成。三犹豫不成。四所依不成。
【(庚)二释相】
如成立声为无常等。若言是眼所见性故两俱不成。所作性故对声显论随一不成。
此先释四不成中之前二种也。设立量云声是有法。无常为宗。因云是眼所见性故。则宾主两皆不许。故名两俱不成也。设立量云声是有法。无常为宗。因云所作性故。以对明论。则可成矣。倘以对声显论。则宾家不许。故名随一不成也。言明论者。有人偏执五明论中之声论是常。谓其能为决定不易之量。以表诠诸法故。唯识论中。则以许能诠故破之。谓余声亦能诠表。既非常住声论。能诠与余声同。何独常住。今以所作性故破之亦得。葢声论既是所作决定无常故也。言声显论者。有执一切声性。皆是常住不从缘生。但待外缘显发方有诠表。故名为声显论。唯识论中。则以待众缘故破之。谓既待众缘喻如瓶。衣定非常住。今若对彼立所作性故之因。彼将反破斥曰声是所显。岂是所作。则宾家不许犯随一不成矣。故若对声显论须云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即与唯识论中待众缘故义 同。然设以勤勇无间所发性故。而对明论。则明论不许。亦犯随一不成。所以上文真能立中。连举二因。其意在此。不可不知。
于雾等性起疑惑时。为成大种和合火有。而有所说犹豫不成。
此释第三不成也。见理未确妄有所说。名为犹豫。譬如远见雾起。其实非烟。疑惑是烟。遂为成立大种和合火有之宗而有所说。云远处火起是有法。火与大种和合为宗。因云以见烟故。是则犹豫不确之因何能成立于宗法也。大种即指薪炭等有质碍物。
虚空实有。德所依故。对无空论。所依不成。
此释第四不成也。空非心外实法。原不可计定有定无。然有外道计空定有。复有外道计空定无。今以计定有之因。对彼计定无之论。故名所依不成也。计定有者。曰虚空是有法。定有为宗。因云德所依故。谓万物皆依空生。皆依空住也。计定无者。破曰以无物故。名为虚空。虚空非有云何可依。则彼德所依故之因不成矣。初释不成有四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一
音释
梗概(上苦杏切下居代切梗概大略也。)螺(卢戈切)妊(音任身怀孕也)确(克角切靳固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二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述
【(己)二释不定二。初列名。二释相。(庚)今初】
不定有六。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转异品徧转。四异品一分转同品徧转。五俱品一分转。六相违决定。
【(庚)二释相】
此中共者。如言声常所量性。故常无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为如瓶等所量性。故声是无常为如空等所量性。故声是其常。
谓假如立量云声是有法。定常为宗。因云所量性 故。则常无常品皆共此因。是故名为不定过也。今当反问之曰。为如瓶等。所量性故声亦同瓶之无常耶。为如空等所量性故声亦同空是其常耶。
言不共者。如说声常所闻性。故常无常品皆离此因。常无常外余非有。故是犹豫因。此所闻性其犹何等。
谓假如立量云声是有法。定常为宗。因云所闻性故。则常无常品皆离此因。是故亦名不定过也。若喻如空空何所闻而显常。若喻如瓶。瓶何所闻而显无常。若除空与瓶之常无常外余同品喻。更非有故。是则便成犹豫之因。此所闻性既非犹空之常。又非犹瓶之无常。毕竟其犹何等耶。
同品一分转异品徧转者。如说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此中非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电空等。为其同品。此无常性。于电等有。于空等无。非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瓶等为异品。于彼徧有此因。以电以瓶为同法故。亦是不定为如瓶等。无常性故。彼是勤勇无间所发为如电等。无常性故。彼非勤勇无间所发。
谓假如立量云声是有法。非勤勇无间所发为宗。因云无常性故。此无常性之因于同品止一分转。于异品却徧转。是故亦名不定过也。盖此中既以 非勤勇无间所发为宗。则当以电空等喻为其同品。然此无常性之因于电等则有。而于空等则无。是同品止一分转矣。又此非勤勇无间所发宗。当以瓶等喻为其异品。然此无常性之因于彼瓶等。却是徧有。是异品却徧转矣。上正破竟。此因下破转计。谓设使此无常性之因以电以瓶为同法故。亦是不定。今试问曰为如瓶等。无常性故成彼声是勤勇无间所发耶。为如电等无常性故成彼声非勤勇无间所发耶。则于同品仍止一分转而为不定过矣。
异品一分转同品徧转者。如立宗言声是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瓶等为同品。其无常性于此徧有以电空等为异品。于彼一分电等是有。空等是无。是故如前亦为不定。
谓假如立量云声是有法是勤勇无间所发为宗。因云无常性故。此无常性之因。于同品上。虽能徧转于异品上。仍一分转不能不转。是故亦名不定过也。盖勤勇无间所发宗。必以瓶等为同品。今其无常性之因。于此瓶等徧有。是谓同品徧转固无过矣。但勤勇无间所发宗必以电空等为异品。今 此无常性之因。于彼一分电等。仍复是有。唯于一分空等。方得是无。岂非异品仅能一分不转尚有一分转乎。言是故如前亦为不定者。谓设使转计此无常性。以电以瓶而为同品。则当难曰为如电等。无常性故成彼声。非勤勇无间所发耶。为如瓶等无常性故成彼声。是勤勇无间所发耶。则仍于同品亦止一分转而为不定过矣。
俱品一分转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此中常宗以虚空极微等为同品无质碍性。于虚空等有。于极微等无。以瓶乐等为异品。于乐等有。于瓶等无。是故此因以乐以空为同法。故亦名不定(乐音洛)。
俱品一分转。谓于同品异品各一分转一分不转也。上明真能立因须是同品定有。异品徧无。定有即徧转义。徧无即不转义。今同品仅一分转。则非定有。异品亦一分转。则非徧无也。谓假如立量云声是有法。定常为宗。因云。无质碍故。此无质碍之因。于同品喻仅一分转不能徧转。于异品喻仍一分转不能徧无。是故亦名不定过也。盖此中常宗必将以虚空极微等为同品喻。今此无质碍性之因。于虚空等则有。于极微等则无。是同品仅一分 转矣。又此常宗必将以瓶乐等为异品喻。今此无质碍性之因。于乐等仍有。于瓶等乃无。是异品仍一分转矣。上正破竟。是故下破转计。谓此无质碍性之因。设使以乐以空为同法故。亦名不定。今试问曰。为如空无质碍证声是常耶。为如乐无质碍却证声是无常耶。则于同品亦仍止一分转而为不定过矣。
相违决定者。如立宗言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声常所闻性故。譬如声性此二皆是犹豫因。故俱名不定。
无常之宗虽以所作性为因。然不可说声非所闻性。则不能破妄计常者。而立无常计常之宗。虽以所闻性为因。然不可说声非所作。则不能破无常正说而立常宗。故虽决定相违而皆犹豫不定也。问曰。如何方可破彼计常而立无常。答曰。应翻彼量云声性是有法决定无常宗。因云许所闻故同喻如声尘。或云所闻声是有法决定无常宗。因云许是所闻故同喻如所见色。二释不定有六竟。
【(己)三释相违二。初列名。二释相。(庚)今初】
相违有四。谓法自相相违因。法差别相违因。有法自相相违因。有法差别相违因等。
法自相即宗体之言。陈法差别即宗体之意。许有法自相即宗依之言。陈有法差别即宗依之意许也。
【(庚)二释相】
此中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声常所作性故。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此因唯于异品中有。是故相违。
声是有法定常为宗。常即法之自相也。若以所作性为因。或以勤勇无间所发性为因。此二因者。惟于异品无常宗中则有。是故与常宗自相相违。
法差别相违因者。如说眼等必为他用积聚性故。如卧具等。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为他用。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别相违。积聚他用诸卧具等。为积聚他所受用故。
外道以计我为宗。而我有二义。一者神我不生不灭。即是真常之体。二者我身积聚四大所成。有生有灭。即是神我之所受用。彼谓譬如积聚卧具等物必为身用。则积聚四大以为眼等之身。亦必为神我所用。若无神我何须四大积聚之身。譬如若无四大积聚之身。何须卧具等物。故立量云眼等 是有法。必为他神我所用宗。因云眼等是积聚性。故同喻。如积聚卧具必为身之所用也。此中他之一字。即彼所计宗体名之为法。然约眼等则以神我为他。若约卧具则又以眼等之积聚身为他。是一他字法上而有二种差别之不同矣。今故破曰此积聚性之因假如能成立眼等必为神我之他所用。如是亦能成立。彼自所立法中差别相违之义。而为积聚之他所用。何以故。现见诸卧具等。但为积聚他之所受用故。既积聚卧具。但为积聚他用。则积聚身又岂必为神我用哉。盖设使果有神我。而神我既不须卧具。又何须身。又积聚卧具既但为积聚身用。则积聚身亦但当为积聚他用。若神我亦是积聚故名为他。则是无常亦非真我。若神我非是积聚。则不当用积聚眼等以积聚身。乃须受用积聚物故。是中所立法三字即指外道所立。必为他用宗体。彼欲以积聚性之因成立神我之他而为能用。今即以彼积聚性之因。却成立积聚之他而为能用。则神我不攻自破。故名法差别相违也。
有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有性非实非德非业。有一 实故。有德业故。如同异性。此因如能成遮实等。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俱决定故。
胜论立六句义。一实句谓地等九种。二德句谓色等二十四种。三业句谓取等五种。四大有句谓离实德业外别有一法为体。由此大有乃有实德业故。盖计大有是能有。实德业是所有也。五同异句。谓由此句故。令诸法各有同异。如地望地有其同义。地望水等有其异义。地之同异是地非水水等亦然。妄计此同异句亦别有自性也。六和合句。谓法和聚。由和合句如鸟飞空忽至树枝住而不去。由和合句故令有住业也。今先就彼妄计立量。然后出过先立量云。假如说大有性是有法。非实非德非业宗。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喻如同异性。次出过云此有一实故有德业故之因。假如能成立彼遮于实等而云非实非德非业是大有性。如是亦能立遮大有性。而云非实非德非业。即亦非大有性。何以故。有实德业者。既决定非实德业。则实德业有者。亦决定非大有性。俱决定故。应申量云彼所执大有性是有法。既非实非德非业应亦非大有性宗。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喻如实德业。
有法差别相违因者。如即此因即于前宗有法差别作有缘性。亦能成立与此相违作非有缘性。如遮实等俱决定故。
此因即指有一实故有德业故之因也。前宗有法差别指前文言陈。虽但明大有句是有意计。则计实句德句业句皆有也。缘性即因也。谓假如即此有一实故有德业故之因。即于前非实非德非业之宗。其有法差别上。 幷可作有实句有德句有业句之因。然亦便能成立与此相违而作非有实句非有德句非有业句之因。何以故。如以此有一实故有德业故之因。而遮大有句非德非实非业于大有句外。决定别有实德业句。亦即以此有一实故有德业故之因。而成大有句外决定非有实句德句业句。俱决定故是中外量云实德业是有法。离大有性外决定别有宗。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喻如同异性申违量云彼所执实德业是有法。离大有性外决定非有宗。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喻如大有性。三释相违有四竟。已上明似因竟。
【(丁)三明似喻二。初总标。二别释。(戊)今初】
已说似因当说似喻。似同法喻有其五种。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四无合。五倒合。似异法喻亦有五种。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离。五倒离。
【(戊)二别释】
能立法不成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诸无质碍见彼是常。犹如极微。然彼极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能成立法无质碍无以诸极微质碍性故。
能立即因也。所立即宗也。假如说言声是有法。定常为宗。因云无质碍故。合云诸无质碍见彼是常。犹如极微。然彼极微之喻。于宗法常性。纵许是有。而于因法之无质碍。则便是无。何以故。以诸极微亦是质碍性故。是则喻与因违。故名能立法不成也。
所立法不成者。谓说如觉。然一切觉能成立法无质碍有所成立法。常住性无以一切觉皆无常故。
此亦以声常为宗无质碍故为因。而喻如觉。然一切觉虽于因法之无质碍则有。而于宗法之常住性则无。何以故。以一切觉皆无常故。是则喻与宗违。故名所立法不成也。
俱不成者。复有二种。有及非有。若言如瓶有俱不成。若说如空对非有论无俱不成。
俱不成谓于所成宗法及能成因皆有不成过也。此复二种。一者有喻而喻与宗因相违故俱不成。二者非有喻喻既非有不足以成宗。因故俱不成。先释有喻。若言声常无质碍故同喻如瓶。瓶虽是有而性无常。复有质碍故俱不成也。次释非有。若说声常无质碍故喻如虚空。此对有空论说则可。设对非有空论则空。既无矣何得论常无常。碍无碍哉。故亦俱不成也。
无合者谓于是处无有配合。但于瓶等双现能立所立二法。如言于瓶见所作性及无常性。
能立即因指见所作性也。所立即宗指无常性也。理应合云诸所作性。皆是无常同喻如瓶。方能显义。今既无合。则义不显。故亦为过也。
倒合者。谓应说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而倒说言诸无常者。皆是所作。
亦有无常而非所作者。故亦成过。
如是名似同法喻品。
此总结似同法喻有五种也。
似异法中所立不遣者。且如有言诸无常者。是彼质碍。譬如极微。由于极微所成立法常性不遣。彼立极微是常性故能成立法无质碍无。
凡立异喻本为反显同法故。欲以无常反显常宗。质碍反显无质碍因。须立异喻乃可反显同喻。且如立声常者。或复有言诸无常者。见彼质碍。譬如极微。则此异喻于其所立常宗不遣。以彼外道本立极微是常。而今反以极微为异喻是宗。反成无常不足显常宗矣。故此异喻微尘。唯于无质碍因则无。而于常宗仍有是。于因成异喻。于宗不成异喻。名为所立不遣也。
能立不遣者。谓说如业。但遣所立不遣能立。彼说诸业无质碍故。
谓若立声常者。或说异喻如业。此则但遣所立常宗。不遣能立无质碍因。以彼说诸业无质碍故。是则于宗成异喻。于因不成异喻。名为能立不遣也。
俱不遣者。对彼有论说如虚空。由彼虚空不遣常性无质碍性。以说虚空是常性故无质碍故。
谓若无虚空论立声常者。或说异喻如虚空以对有虚空论。则彼虚空二字不能遣常性宗。亦不能 遣无质碍因。一总不成异喻。故名俱不遣也。何以故。以彼有虚空论说虚空是常性故无质碍故。
不离者谓说如瓶见无常性有质碍性。
谓彼立常宗者。但云异喻如瓶。见无常性有质碍性。而不云诸无常者。见彼质碍犹如瓶等。则离遣之旨不显。故名不离。
倒离者。谓如说言诸质碍者。皆是无常。
若约无常宗同喻。正应合云。诸质碍者见彼无常喻如瓶等。今约立常宗异喻。故应离云诸无常者。见彼质碍方不颠倒。如或说言诸质碍者。皆是无常。则名倒离。盖合必先因而后宗。离必先宗而后因。语脉应尔。决不可乱。乱则非真能立也。已上第二似能立门中。初正释竟。
【(丙)二结过】
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
二似能立门竟。
【(乙)三真现量真比量二门为三。初总标。二别释。三总结。(丙)今初】
复次为自开悟当知惟有现比二量。
【(丙)二别释】
此中现量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
现者。显现分明也。量者。度量楷定也。无分别者。分别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随念分别。三计度分别。今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名之为现。但有自性分别。名之为量。自性分别即无分别。非谓如土木金石也。圆觉经云。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夫晓了前境即是自性分别。即是正智得无憎爱。即无随念计度。即无分别也。统论现量所摄。则根本智证真如理正名现量。第八识之见分缘三种性亦名现量。前五识及同时意识缘现在境。亦名现量。定中独头意识缘禅定境。亦名现量。如此心王在现量时所有相应心所。亦皆同名现量。又一切心王心所之自证分缘。于见分亦名现量。证自证分与自证分更互相缘。亦皆通名现量。故此现量正智。虽复昬迷倒惑毛道异生未尝不具。但日用不知耳。今且就前五识及同时意识。以辨其相故云。若有正智于色声香味触法之义离于名。言习气种子所有虚妄随念计度二种分别。各于自相分境现。现别转故名现量。言色等义 者。六尘本是六识自所变相。非心外法无性无生不属名言也。言现现别转者。谓见分显现了别。相分显现转变。但是依他起性不堕徧计执情。故得名现量也。唯识论问云。色等外境。分明见证。现量所得。宁拨为无。答云。现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妄生外想。故古人曰。见色闻声止可一度。又有颂曰。彩云端里仙人现。手把红罗扇遮面。急须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旨哉。言乎。
言比量者。谓藉众相而观于义相。有三种如前已说。由彼为因。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
相有三种即因中三相。离十四过也。因见烟故了知有火。以譬因见所作知法无常。虽未现证而于所观境义不谬。故名比量。题称因明正由于此。惟禀正教人第六识与正解等诸心所相应者有之。
【(丙)三总结】
于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证相故。如有作用而显现故。亦名为量。
言此现比二量之中。即现量无分别正智。即比量所生有分别正智。名之为果。以现量是证相故。以比量虽未现证。如有作用而显现故。亦名为量。
【(乙)四似现量门】
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
世人现见瓶衣等种种假物。妄谓亦是现量。其实皆由分别而生。以彼有分别智于色等义不得自相。但是于义异转与上所云现现别转者。不侔故名似现量也。
【(乙)五似比量门】
若似因智为先所起诸似义智名似比量。似因多种如先已说。用彼为因于似所比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
谓若以带十四过之似因智。而为先导所起虚妄。分别诸似义智不能正解。故名似比量也。似因十四过中随犯一过。则所生智不解正义非正智矣。
【(乙)六真能破门】
复次。若显示能立过失。说名能破。谓初能立缺减过性。立宗过性。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相违因性及喻过性。显示此言。开晓问者。故名能破。
此明真能破者。可以破彼似 能立也。若能显示似能立者。所有过失说名能破。谓彼初似能立者。有种种缺减过性。或犯立宗九过性。或犯四不成因性。或犯六不定因性。或犯四相违因性及犯同喻异喻十种过性。今为显示此言。以开晓于问者。故名能破。
【(乙)七似能破门】
若不实显能立过言名似能破。谓于圆满能立显示缺减性。言于无过宗有过宗。言于成就因不成因。言于决定因不定因。言于不相违因相违因。言于无过喻有过喻。言如是言说名似能破。以不能显他宗过失。彼无过故且止斯事。
此明似能破者。不可以破真能立也。若其语言不能实显能立之过名似能破。谓于圆满真能立者。而反妄言显示其缺减性。或于无过宗而反言其有过。或于成就因而反言其不成。或于决定因而反言其不定。或于不相违因而反言其相违。或于无过喻而反言其有过。如是言说皆名为似能破。以不能显他宗过失。彼既无过不应妄破。故结诫云。且止斯事也。大文二别释八门竟。
【(甲)三以颂总结】
已宣少句义。为始立方隅。其间理非理。妙辩于余处。
初入佛法。即须以此少少句义而辩邪正。故为始立方隅。譬如航海须指南车。乃识方隅。如是初游佛法海者。须此因明可辩邪正也。真能立真现量真比量名为理。似能立似现量似比量名非理。非理则可破。理则不可破。一切论藏不过辩此理与非理。故云妙辩于余处也。然则不学因明无以入正理之门。不穷教海无以尽因明之妙。欲人守其约以博学会其博而归约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二
音释
憎(音增恶也)拨(北末切捩开也)彩(音采绫彩也)谬(眉救切妄言也)侔(莫侯切齐等也)隅(元俱切陬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三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解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天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
此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一中略录名数。而名为大乘百法明门者。盖小乘立七十五法。但明补特伽罗无我犹妄计有心外实法。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不惟实我本空。亦复实法非有。若于一一法中。照达二空。则一一皆为大乘证理之门也。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此借圣言以征起也。法名轨持。我名主宰。今既言一切法无我。须徧于一切法中。。通达二无我义也。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法既称为一切。则何所不摄。设欲广说。穷劫莫尽。今以五位百法收之。故名为略略。虽五位已收一切世出世间假实色心主伴罄无不尽。何者。前之四位收世出世有为诸法。第五无为收世出世无为法性。就前四中前三是实第四是假。就前三中前二是心第三是色。就前二中初一是主第二是伴。有主必有伴。伴不离主。有心必有色。色不离心。有实必有假。假不离实。有有为必有无为。无为亦岂离有为而别有自性哉。于此五位百法。求所谓有情命者。等了不可得。是补特伽罗无我求。所谓轨解任持者。亦了不可得。是法无我也。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此申明百法列为五位之次第。即显离心别无自性故。一切惟心而无实我实法也。心法于一切法 中最胜。由其能为主故。此能统一切法也。心所有法。即与此心相应故不离心也。色法即是心及心所二者所现之影。故不离心及心所也。不相应行即是依于心心所色三者之分位差别而假立。故不离心心所色也。无为法即是心心所色不相应行。四有为法所显示故。亦与四有为法不一不异也。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心性离过绝非尚不可名之为一。云何有八。若论相用浩然无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显著者。略有八种。依于眼根了别色尘。名为眼识。依于耳根了别声尘。名为耳识。依于鼻根了别香臭。名为鼻识。依于舌根了别滋味。名为舌识。依于身根了别痛痒寒热等触。名为身识。依于意根徧了五尘。亦能分别落谢影子。亦能通缘过去未来。名为意识。前五识所依五根。皆是净色。此第六识所依意根。则是心法。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之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梵语末那。此翻为意。由其恒审思量为性相故。然前六识时 起时灭喻如水波。第七末那无始相续妄执我法喻如水流。阿赖耶识则喻如水。梵语阿赖耶。此翻为藏。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若无此识。则根身是谁。执受器界是谁。变现一切善恶漏无漏种是谁。摄受且如吾人疲倦熟睡梦想。俱无之时。前六转识俱不现起。若无此识岂不同于死人。及无梦无想仍非死人。验知必有此第八识与第七识。微细我执仍自俱转。然此第八识决非实我实法。若是实我实法。则应常无变易。而此识者。乃从先世引业所招。名异熟果。既从业招。便非常住。又善业则感天人乐报。恶业则感三涂苦报。往来六道犹如车轮变形易貌。曾无一定。岂是实我实法哉。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徧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心所有法亦名心数与心相应。如臣随王。如仆随主。故名心所也。此应甚多。今略明六位五十一者。举相用之最著者言耳。
一徧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具四一切名为徧行。谓徧于 善恶无记三性。徧于三界九地。徧于有漏无漏世出世时。徧与八识心王相应也。一作意者。警觉心种令起现行以为体性。引现起心趣所缘境以为业用。二触者。于根境识三和之时。令心心所触境以为体性。受想思等所依以为业用。三受者。领纳顺违非顺非违境相以为体性。起于欲合欲离欲不合不离之爱以为业用。四想者。于境取像以为体性。施设种种名言以为业用。五思者。令心造作以为体性。于善恶无记之事。役心以为业用。
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么地。五慧。
所缘境事多分不同。缘别别境而得生。故名为别境。一欲者。于所乐境希求冀望以为体性。精勤依此而生以为业用。二胜解者。于决定非犹豫境印可任持而为体性。不可以他缘引诱改转而为业用。三念者。于过去曾习之境。令心明审记忆不忘而为体性。定之所依而为业用。四三么地者。此翻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而为体性。智依此生而为业用。五慧者。于所观境简别决择而为体性。断疑而为业用。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一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其为实有而随顺忍。可复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而生喜乐。又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乐果。能成圣道。而起希望之欲。由斯对治不信实德能之恶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二精进者。于断恶修善事中。勇猛强悍而为体性。对治懈怠成满善事而为业用。三惭者。依于自身及法。生于尊贵增上。由斯崇尚敬重贤善羞耻过恶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惭。通则息诸恶行以为业用。四愧者。依于世间他人。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由此羞耻过罪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愧。通亦息诸恶行以为业用。五无贪者。于三有及三有资具无所染著而为体性。别则对治贪著。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六无嗔者。于三苦及三苦资具无所憎恚而为体性。别则对治嗔恚。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七无痴者。于诸谛理及诸实事明解而为体性。别则对治愚痴。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八轻安者。远 离粗重杂染法品调畅身心。于善法中堪任修持而为体性。对治惛沉转舍染浊身心转得清净身心而为业用。九不放逸者。即精进及无贪无嗔无痴三种善根于所断恶防令不生。于所修善令增长而为体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而为业用。十行舍者。亦即精进及三善根能令其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而为体性。对治掉举寂静而住以为业用。此与五受中之舍受不同。故名行舍。十一不害者。于诸有情不为侵损逼恼。即以无嗔而为体性。能对治害悲伤怜愍以为业用。无嗔名慈。不害名悲。与乐拔苦。度生胜用。故体虽一约用分二。
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
烦躁扰动恼乱身心。故名烦恼。一贪者。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善根生苦为业。二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善根。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三慢者。恃己所长。于他有情心生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四无明者。亦名为痴。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障无痴善根。一切杂染所依为业。五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及诸善 品为业。六不正见者。亦名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求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复有五种。一萨迦耶见萨迦耶义翻积聚。亦名身见。谓于五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二边执见。谓即于身见随执断常。障出离行为业。三见取。谓于诸见之中随执一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四戒禁取。谓于随顺诸见之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五邪见谓谤无因果。谤无作用。谤无实事及非前四所摄。诸余邪执皆此邪见所摄。
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昬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或无别体惟是烦恼分位差别。或有别体性是烦恼。同等流类故名为随烦恼。一忿者。依对现前逆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此即嗔恚一分为体。二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执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三恼者。忿恨为先。追念往恶触现逆境。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 恼。多发凶鄙。粗言蜇螫于他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四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此以贪痴一分为体。恐失现在利誉。是贪不惧当来苦果是痴也。五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六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七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八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十悭者。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澁畜积为业。此亦贪爱一分为体。此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十一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十二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此二徧不善故。名为中随烦恼。十三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懈怠所依为业。 十四懈怠者。于断恶修善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设于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十五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即以懈怠及贪嗔痴四法为体。十六昬沉者。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十七掉举者。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十八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即以念及痴各一分为体。十九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多所毁犯为业。此以慧及痴各一分为体。二十散乱者。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此八徧于不善及有覆无记之二种染心。故名为大随烦恼。
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不定是善。不定是烦恼。不定徧一切心。不定徧一切地。故名不定。一睡眠者。令身不自在心极暗昧。略缘境界为性障观为业。二恶作者。追悔为性。障止为业。三寻求者。令心忽务急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四伺察者。令心忽务急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 幷用 思及慧之各一分为体。思正慧助不深推度名之为寻。慧正思助能深推度名之为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心心所所变相分皆名为色。今且约内五根外六尘故。但略有十一种也。眼耳鼻舌身五根皆第八识相分。而各有二。一者胜义五根即八识上色之功能。以能发识比知是有。非他人所能见知。二者浮尘五根。即胜义五根所依托处。乃四大之所合成。众生妄计以为我身。实与外之地水火风无二无别。均是第八识相分耳。就此第八识所变依正二报之相。眼识缘之。即名为色。此色即是眼识相分。乃托第八识之相分。以为本质。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未尝亲缘本质色也。依正二报动则有声。耳识缘之自变声相。依正二报具香臭气。鼻识缘之自变香相。依正二报具甜淡等。六味舌识缘之自变味相。依正二报具冷暖坚润等。触身识缘之自变触相。五尘落谢影子 幷及表无表色定果色等。惟是意识所缘相分。名法处所摄色。盖法处所摄有二。一者心法即五十一心所是 也。二者色法即意识所变相分是也。然五十一个心所。亦各自变相分。其所变相随于心王。摄入六尘。故除此十一色法。更无他色可得。则知色惟心王心所二者所现之影明矣。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
相应者。和顺之义。今得及命根等二十四种非能缘故。不与心及心所相应。非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有生灭故。不与无为法相应。故唯识论云。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今直云心不相应行者。虽依三法假立。而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现影心所。又即与心相应故。但言心明其总不离心也。
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一得者。依一切法造作成就假立。二命根者。依于色心连持不断假立。三众同分者。如人与人同。天 与天同。依于彼此相似假立。四异生性者。妄计我法。不与圣人二空智性相同。依于圣凡相对假立。五无想定者。外道厌恶想心作意求灭功用淳熟。令前六识心及心所一切不行。惟第七识俱生我执与第八识仍在不离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六灭尽定者。三果以上圣人欲暂止息受想劳虑。依于非想非非想定游观无漏。以为加行。乃得趣入。入此定已前六识心及心所。一切不行第七识俱生我执及彼心所。亦皆不行。惟第七识俱生法执与第八识仍在不离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七无想报者。外道修无想定。既得成就舍此身后生在第四禅天。五百劫中前六识心及彼心所长时不行。惟有第七识俱生我执与第八识仍在揽彼第四禅中微细色质为身。彼微细色即是第八识所变相分。依此色心分位假立。八名身者。名诠诸法自性如眼耳等。种种名字九句身者。句诠诸法差别如眼无常。耳无常等。种种道理。十文身者。文即是字为名句之所依。此三皆依色声法尘分位假立。若语言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声立。若书册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色立。若心想中所有名 句文字即依法立。此方眼耳意三种根识独利故。偏约三尘立名句文。若他方余根识利。则香饭天衣等幷可依之假立名句文三。是故六尘皆为教经。亦复皆为行经。皆为理经也。十一生者。依于色心仗缘显现假立。十二住者。依于色心暂时相似相续假立。十三老者。亦名为异。依于色心迁变不停渐就衰异假立。十四无常者。亦名为灭。依于色心暂有还无假立。十五流转者。依于色心因果前后相续假立。十六定异者。依于善恶因果种子现行各各不同假立。十七相应者。依于心及心所和合俱起假立。十八势速者。依于色心诸法迁流不暂停住假立。十九次第者。依于诸法前后引生庠序不乱假立。二十时者。依于色心刹那展转假立。故有日月年运长短差别。二十一方者。依于形质前后左右假立。故有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差别。二十二数者。依于诸法多少相仍相待假立。故有一十百千乃至阿僧祇之差别。二十三和合者。依于诸法不相乖违假立。二十四不和合者。依于诸法互相乖违假立。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上之四种色心假实。皆是生灭之法。名有为性无。此有为假名无为。非更别有一个无为之法在于有为法外。而与有为相对待也。故云。但是四所显示。然为既无矣。尚不名一。云何有六。正由是四所显故。不妨随于能显说有六别。一虚空无为者。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二择灭无为者。正慧简择。永灭烦恼。所显真理。本不生灭。故名无为。三非择灭无为者。复有二种。一者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故名无为。二者有为缘阙暂尔不生。虽非永灭缘阙所显。故名无为。四不动灭无为者。入第四禅双忘苦乐舍念清净。三灾不到。亦名无为。五想受灭无为者。入灭尽定想受不行似涅槃。故亦名无为。六真如无为者。非妄名真非倒名如。即是色心假实诸法之性。诸法如波。此性如水。诸法如绳。此性如麻。诸法非此则无自体。此离诸法亦无自相。故与诸法不一不异。惟有远离徧计所执。了达我法二空。乃能证会本真本如之体。真如二字。亦是强名。前五无为。又皆依此假立。此即唯识实性故。皆唯识决无实我实法也。上略明一切法竟。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此正显示一切法无我者。即前五位百法之中一一推求。皆无此二种我相也。补特伽罗此云有情。有情无我即生空也。法无我即法空也。且有情无我者。于前五位之中。若云心即是我。则心且有八。何心是我。又一一心念念生灭。前后无体。现在不住。以何为我。若云心所是我。则心所有五十一。何等心所是我。三际无性亦然。若云色法是我。则胜义五根不可现见。浮尘五根与外色同。生灭不停。何当有我。若云不相应行是我。则色心有体尚不是我。此依色心分位假立。又岂是我。若云无为是我对有说无。有尚非我。无岂成我。故知五位百法决无真实补特伽罗可得也。次法无我者。依于俗谛假说。心心所色不相应行。种种差别。约真谛观。毫不可得。但如幻梦。非有似有。有即非有。又对有为假说。无为有为既虚。无为岂实。譬如依空显现狂华。华非生灭。空岂有无。是知五位百法总无实法。无实法故。名法无我也。能于五位百法通达二无我理。是为百法明门。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三
音释
躁(则到切动也)闇(音暗昬闇也)蜇螫(上音哲下音释虫行毒也)诡(古委切诈也)忿(抚吻切怒也)诱(以九切相劝也)殉(徐闰切凡以身从物皆曰殉)涩(色入切不滑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四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解
唯识三十论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
此玄奘师叙述之辞也。按佛灭后九百年。世亲菩萨提挈瑜伽师地论之纲领作三十颂。同时有亲胜火辩二师造释。又二百年次有德慧安慧难陀。净月胜友陈那智月护法八大论师。相继造释。而护法立义最为周足。奘师宗之。故云护法等菩萨也。
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此诸法胜义等四句)。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乃至未起识已下也)。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辩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举颂以答颂曰。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此即略辩唯识相也。世间说有我相。谓有情命者。等圣教假说我相。谓预流一来等世间说有法相。谓实德业等圣教假说法相。谓蕴处界等外人问意。以为既唯有识别无实我实法。何故世间及诸圣教仍说有我法耶。颂中以假说二字释彼说有二字之疑问意。谓无则不宜说。答意谓虽说但是假问意谓说有不应无。答意谓非有但假说也。既无实我实法。但是由于假说。所以随情施设妄有种种相转。而彼种种我法之相不过皆依识所变现。然此能变之识。虽有八种以类别之。则唯有三。谓一者第八名异熟识。二者第七名思量识。三者前六总名了别境识也。
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者(此中前十四行半广明三能变相。次有八行广明所变唯识)由前颂文略标三能变。今广明三变相。且初能变其相云何。颂曰。初阿赖耶识(一自相门)。异熟(二果相门)一切种(三因相门)。不可知执受。处了(不可知三字四不可知门执受处三字五所缘门了字六行相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七心所相应门)唯舍受(八受俱门)。是无覆无记(九三性门)。触等亦如是(十心所例王门)。恒转如暴流(十一因果法喻门)。阿罗汉位舍(十二伏断位次门)。
此以十二门释初能变识之相也。一名阿赖耶识者。此云藏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即约当体自相言也。二名异熟识者。由过去善恶业习成熟之力。所感无记果报。总主以此异熟识体。望前善恶业习业。习是因此识是果也。三名一切种识者。此识一类无记受前七识诸法之熏持。前七识诸法之种。现在未来前七诸法一切现行。皆由此识所藏种子发起。诸法现行是果。此识是因也。四言不可知者。谓此识能缘行相极为微细。此识所缘五净色根及诸种子。亦甚微细。此识所缘外器世间难可测量也。五言执受处者。即指此识所缘相分。执受二字指胜义。浮尘五根及诸种子处之一 字。指依报世间。此三皆是第八识所缘境也。六言了者。即指此识能缘见分识。以了别为现行之相状也。七云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者。谓与此徧行五心所。恒相应起也。徧行心所具如百法中释。八云唯舍受者。受有三种。谓苦乐舍。今第八识行相极不可知。不能分别苦乐故。唯与舍受相应也。九云是无覆无记者。性有三种。能为此世他世顺益名为善性。能为此世他世违损名不善性。亦名恶性。于善不善损益义中不可记别名为无记。就无记性复分为二。若与染污相应。名为有覆无记。若无染污。其性白净。名为无覆记。今第八识是善恶所招苦乐之果。体非善恶。又不与根随烦恼相应。故是无覆无记也。十云触等。亦如是者。谓触等五个心所。亦如第八识惟是无覆无记性摄。亦属异熟所缘行相。亦不可知也。十一云恒转如暴流者。恒谓此识无始以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转谓此识无始以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恒则非断。转则非常非断。非常因果法尔。望前名果望后名因。喻如暴流长时相续而非断常也。十二云阿罗汉位舍者。烦恼断尽名阿罗汉。即声闻乘之第四 果。缘觉乘之譬支佛果。永断俱生我执大乘菩萨。八地以上永伏俱生我执。皆名为阿罗汉。尔时此第八识不复名阿赖耶。但名异熟及一切种。若至如来位中幷舍异熟识名。但名一切种识。亦名庵摩罗识。亦名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也。
已说初能变相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一释名门)。依彼转(二所依门)缘彼(三所缘门)。思量为性相(四体性门五行相门)。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 幷我慢我爱(六染俱门)。及余触等俱(七余相应门)。有覆无记摄(八三性门)。随所生所系(九界系门)。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十伏断门)。
此以十门释第二能变识之相也。一名末那者。此翻为意。二云依彼转者。彼指第八识。第八识之现行是此识之根本。依第八识中所藏第七识之种子。是此识之种子依转。谓相续生起也。三云缘彼者。谓此第七识即缘彼地八识之见分而起微细我法二执也。四云思量为性。五云思量为相者。此识以恒审思量而为体性。即以恒审思量而为行相。是故名末那也。六云四烦恼常俱等者。谓此识从无始来。若未转与平等性智相应。则任运恒缘 藏识见分与四根本烦恼相应。一者我痴即是无明愚。于自识所变我相迷于无我真如之理。二者我见即是妄执。谓第八识之见分本非我法妄执为我。三者我慢。谓恃所执我倨傲高举。四者我爱。谓于所执我深生贪著也。七云及余触等俱者。谓徧行五心所定得相应及八种大随烦恼别境中慧。亦得相应共有十八心所也。大随烦恼释见百法论中。八云有覆无记摄者。由与四烦恼等相应。隐蔽真理故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无记也。九云随所生所系者。谓随其所生三界九地。即系属于此界此地也。十云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者。谓此我执相应之末那二乘无学方得。永断菩萨八地以上方得。永伏故阿罗汉无有那含圣者。登地菩萨入灭尽定。亦暂伏灭。故云灭定无有声闻。初果以上菩萨登地以上真无我解及后得智二无漏道若现前时。亦暂伏灭。故云出世道无有也。
如是已说第二能变第三能变其相云何。颂曰。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一差别门)。了境为性相(二体性门三行相门)。善不善俱非(四三性门)。此心所徧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五心所相应门)。皆三受相应(六受俱门)。
此以九门释第三能变识之相而先举前六门颂也。一云差别有六种者。谓依六根而住。由六根而发系属于六根。助六根了别如六根之各缘一尘。故有六种识也。二云了境为性者。六识皆以了别尘境为自性也。三云了境为相者。六识即以了别尘境为行相也。四云善不善俱非者。谓此六识若与信等十一相应。即善性摄。若与无惭等法相应。不善性摄。俱不相应即非善非不善无记性摄也。五云此心所徧行等者。谓徧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共、有五十一心所法。皆得与第六识相应若前五识。但除慢疑见三种根本烦恼。亦除四不定十小随烦恼。余皆得相应也。六云皆三受相应者。谓前六识皆能领纳顺违。俱非境相领顺境相。名为乐受。领违境相名为苦受。领非顺非违境相名不苦不乐受。亦名舍受也。
初徧行触等。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此覆解徧行别境二种心所也。触等已如初能变释别境。则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欲缘所欲。观境胜解。缘决定境。念缘所曾习境定。慧缘所观境。故云所缘事不同也。余如百法中释。
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此覆解十一善心所也。一信、二惭、三愧、四无贪、五无嗔、六无痴此三名为三善根者。以能生一切诸善法故。七精勤、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俱如百法中释。及之一字显余翻染诸善心所。谓一欣、二不忿、三不恨、四不恼、五不嫉、六厌、七不悭、八不憍、九不覆、十不诳、十一不谄、十二不慢、十三不疑、十四不散乱、十五正见、十六正知、十七不忘念。然皆不别立者。为显少善能敌多恶。又显悟解理通。不似烦恼之迷情事局故也。
烦恼谓贪嗔痴慢疑恶见。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惛沉。不信幷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
此覆解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也。亦如百法中释颂中与字及字幷字显随烦恼。非但二十如邪欲邪解及染污寻伺等。
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此覆解四不定心所也。悔即恶作。眠即眠睡。寻即寻求。伺即伺察。亦如百法中释。言二各二者。谓悔眠为一。寻伺为一。此二各通善染二性也。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依止根本识(七共依门)。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八俱转门)。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九起灭分位门)。
此明第三能变识之后三门也。七云依止根本识者。谓前六转识必以第八根本识之现行而为共依。又必以第八识中所藏前六转识种子为各别亲依也。八云五识随缘现等者。谓前五转识皆仗众缘方得生起现行。如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缘具则不妨俱起。缘缺则不必俱生。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多少无定。水喻第八藏识。涛波即喻前五识也。九云意识常现起等者。谓前五识所藉缘多。缘有具缺故起灭不定。第六意识所待缘少。缘具无却故常得现起。但除五位暂时不行。一者生无想天。二者入无想定。三者入灭尽定。四者极重睡眠。五者极重闷绝也。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
三能变相指八识自证分。所变二分即相分见分 也。相见俱依自证而起。故自证分是相见二分所依。此结上广明三能变相也。此下有八行颂广明所变唯识。又分为二。初一颂正明所变。次七颂广释外难。
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颂曰。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此正明所变唯识。而决无实我实法也。是诸识者。指前所明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也。转变者。诸心心所之自证分。皆能变似见相二分也。所变见分名为分别。所变相分名所分别。离此见相二分。则彼实我实法决定皆无。是故一切无不唯识。谓心王有八。即自体唯识心所有五十一。即相应。唯识色法十一即所变影像。唯识不相应行有二十四即分位。唯识无为有六即实性唯识也。此下广释外难。又分为三。初一颂释分别由何难。次一颂释生死由何难。后五颂 幷明唯识性之一颂。总释违经三性难。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颂曰。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此先释分别由何难也。谓由第八识中含藏前七识心心所法。一切种子此等种子熏习生长。乃至成熟转变不一。又以此现行互相资助力故。彼彼分别而便得生。何假外缘方生分别哉。
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颂曰。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此次释生死由何难也。谓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盖界内分段生死。由有漏善不善业种子为因。烦恼障种以为助缘。招于六道身命粗异熟果前尽后生。即彼界外不思议变易生死。亦由无漏有分别业种子为因。所知障种以为助缘。感于三种意生身细异熟果前后改转。是则二种生死皆由内识惑业所感。何藉外缘哉。二取即指烦恼所知。二障俱有执著义。故此下后释违经三性难中。复分为二。初三颂正释三性不离识。次二颂 幷唯识性一颂转释无性即识性。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应知三性亦不离识所以者何。颂曰。由彼彼徧计。徧计种种物。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此正释三性不离识也。初云由彼彼徧计者。谓能周徧计度妄执我法。然第八识及前五识非能徧计。第七末那但计不徧。惟第六识为能徧计也。次云徧计种种物者。谓所徧计即是依他所起色心诸法也。次云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者。谓彼不过即于依他所起心心所体见相分等虚妄执为实我实法。如于绳上妄执为蛇。而实我法离于心心所体见相分等。皆无自性。如绳外别无实蛇也。此四句明徧计性不离识境。次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者。谓此心心所体及相见分。皆由分别缘之所生。故名依他起自性也。心心所法皆有缘虑故。若染若净。皆名分别。即以此分别为缘。展转复生染净心心所体及见相分。此明依他性不离识境。次云圆成实于彼等者。谓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即于彼依他起性之上常远离前徧计所执故。此圆成实性与彼依他起性。譬如麻之与绳。水之与波。既非是异亦非不异。亦如无常无我等。蕴处界有为诸法与无常无我等性。非异亦非不异。盖若言异。则应蕴处界不是无常。若是不异。则应无 常。不是蕴处界等共相。今圆成实与依他性。亦复如是。若言是异则应真如非彼依他实性。如水非波所依体性。若言不异则应圆成实性亦是无常。如波生灭水亦生灭。岂可乎哉。后云非不见此彼者。谓若未达徧计本空。未证见于圆成实理不能见彼依他起性。盖必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等。故此明圆成实性亦不离识。以即识之实性故也。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此转释无性即识性也。前二颂释三无性。后一颂释识实性。前意者。谓即依此三种自性。立彼三无性名。乃是为遣执。故密意说为无性耳。非了义极谈也。初依徧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次依依他起性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后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性。谓此胜义由远离前徧计所执我法性故假名无性。非谓全无胜义性也。既三无性。但依 三性假立三性。皆不离识无性。又岂离识哉。已上二十四颂明唯识相竟。次一行颂牒前圆成实性。此乃远离我法二执二空妙智所显。即诸法之胜义。所谓一真法界。亦即名为真如真实而不虚妄。如常而无变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迷不染。在悟不净。常如其性。故即唯识之实性也。
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者。论曰。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谁依几位如何悟入。
一问谁人悟入。二问几位悟入。三问如何悟入。
谓具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谓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入。何谓五位。
具大乘二种种性。答其谁人之问。方能悟入。答其如何悟入之问。何谓五位。答其几位之问。总征下文也。
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依识相性能深信解其相云何。颂曰。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为求无上菩提。修习无量福智。名资粮位。为有情故勤求解脱。名修大乘。顺解脱分乃至未起加行 位中。顺决择识。但以四弘誓愿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此位菩萨发起大菩提心。亲近真实善友作意勤求正觉修集福智资粮。以此四种胜力。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于我法二取随眠种子止观力微。犹自未能伏灭。但能伏于分别二执之现行耳。
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其相云何。颂曰。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为欲见道复修暖顶忍世第一四种加行。伏除二取名加行位。顺趣真实决择分故。亦名大乘顺决择分。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名为暖位。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名为顶位。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于无能取。亦顺乐忍忍境识空。名为忍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双印二取。皆空名世第一位。从此无间必入见道异生法中此最胜故。然诸菩萨于此四位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也。盖暖位顶位依识观空则境空识有下忍印成境 空上忍印成识空世第一法双印二空皆带空相未得全除。彼相灭已。方实安住。真唯识理。名通达位。
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唯识相性。其相云何。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真理亦名见道。谓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智真理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然真见道是根本智亲证真如不变相故。名为挟带。若相见道是后得智变相观空。仍名变带。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颂但说真见道者。以真见道胜故。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修习位中。如实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其相云何。颂云。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无分别智离诸戏论说。为无得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断世间故名出世间烦恼所知二障种子性无堪任违于精细轻安之无漏法。名为粗重。令彼永 灭。说之为舍。舍烦恼障便能证得大般涅槃。舍所知障。便能证得大菩提智。菩提涅槃名为二种转依果也。
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其相云何。颂曰。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颂中此字即指前颂所说二转依果。此转依果诸漏永尽性净圆明故名无漏。含容无边希有功德故名为界。界是藏义能生世出世间五乘利乐亦名为界。界是因义。此转依果又不思议超过寻思言语道故。此转依果又惟是善。谓清净法界四智心品皆有顺益相故。此转依果又复是常。谓清净法界性无生灭四智心品。亦永无断尽故。此转依果又是安乐。谓二自性皆无逼恼。又能安乐诸有情故。二乘所得择灭无为生空智品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故。但名解脱身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永寂二边默契中道名大牟尼所得二果。永离二障即名法身。所谓清净法界四智菩提五法为性。具足法报化三身体用差别不同广如论释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四
音释
倨傲(上居御切下鱼到切倨傲不逊也)惛(呼昆切不憭也)闷(莫奔切)挟(胡颊切带也。在掖曰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五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解
观所缘缘论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之一字是能观之智。即第六识与正解等诸善心。所藉正教正理以为定量。令于所观不倒不错也。所缘缘三字是所观之境。即心王心所之相分也。盖凡心王心所皆藉四缘而生。一亲因缘即是种子。二等无间缘即前念现行。三所缘缘即各识自所变之相分。四增上缘即六根及余一切心心 所等。今于四缘之中。独论观所缘缘。又于一切所缘缘中。独约前五识言者。盖现量五尘境界凡外小乘愚惑。不了妄计以为心外实法。所以生取舍想起贪嗔痴。今用正理比度较量。既非极微又非和合。则心外更无一法为所缘缘。而所缘缘惟是自识所变相分明矣。既惟自识所变相分。又何容生取舍想起贪嗔痴哉。此则破我法二执之神剑。断烦恼妄想之利斧也。论字如常可解。论中先叙极微和合二执。是似能立门。次明彼俱非理以下是真能破门。后明内色如外现等。申于正义是真能立门。此皆由陈那菩萨以根本智证真现量。故能以后得智立真比量开晓后人。名之为论。吾人读此论者。藉此正教为量。二六时中恒于五尘如理观察。了知无心外之极微。亦无心外之和合相。一切所见所闻所觉所触。惟是自识所变相分。即此为识所缘。即此助生于识。是名大乘唯心识观初门。
论文分二。初破外执。二申正义。
【(甲)初破外执三。初正破二计。二破诸转计。三结非外色。(乙)初又三。初总叙破。二别夺破。三结违理(丙)今初】
诸有欲令眼等五识以外色作所缘缘者。或执极微许有实体能生识故。或执和合以识生时带彼相故。二俱非理所以者何。
言诸外道及小乘等。不达心外无法。故有妄自立论。欲令眼等五识不以自所变相为所缘缘。而以外五尘色法作所缘缘者。或执心外极微为所缘缘。妄许微尘为有实体能生识故。或执心外极微和合之物为所缘缘。以识生时带彼相故。此总叙二种妄执也。二俱非理句。以理总夺所以者何句。征起下文。
【(丙)二别夺破二。初破极微。二破和合。(丁)初中二。初立颂。二释成。(戊)今初】
极微于五识。设缘非所缘。彼相识无故。犹如眼根等。
量云彼所执极微是有法。其于五识设许为缘。决定非所缘宗。因云彼极微相于五识上无可得故。同喻如眼根等。盖五根能发五识是增上缘。五识不带五根相起非所缘缘也。姑无论识外本无极微可得。今纵许微尘实有而能生识。亦止可为增上缘耳。岂可执为所缘缘哉。
【(戊)二释成又二。初正明所缘缘义。二释颂责其义缺。(己)今初】
所缘缘者。谓能缘(之)识。带彼相起(故名所缘)及有实体令能缘(之)识托彼而生(故复名缘)。
此明所缘缘须具所虑所托二义。二义随缺。则不可立为所缘缘也。
【(己)二释颂责其义缺】
色等极微。设有实体。能生五识。容有缘义。然非所缘。如眼根等。于眼等识。无彼相故。如是极微。于眼等识。无所缘义。
谓彼所执色等极微。姑无论其元无实法。设纵许有实体能生五识。容有缘义。然非所缘。喻如眼等。五根于眼识等不带彼相起故。如是极微亦尔。于眼等识无所缘义。云何可名所缘缘耶。
【(丁)二破和合二。初立颂。二释成。(戊)今初】
和合于五识。设所缘非缘。彼体实无故。犹如第二月。
量云彼所执和合是有法。其于五识设许为所缘。决定非缘宗。因云彼和合物。但有假相而体实无故。同喻如第二月。盖第二月捏目妄见其体实无。但是意识非量境界。不是现量性境。不为生眼识缘也。既无缘义。则所缘义。亦岂得成。特姑纵之云耳。
【(戊)二释成】
色等和合于眼识等有彼相故。设作所缘然无缘义。如眼错乱见第二月。彼无实体不能生故。如是和合于眼等识无有缘义。
谓彼所执心外色等和合之相。于眼识等似有带彼相起义故。设使可作所缘。然无能为生识之缘之义。譬如因眼错乱见第二月。彼第二月原无实体。不能生于现量眼识。但是意识非量境故。如是所执和合之相亦如二月一般。于眼等识无有缘义。既无缘义又岂可为所缘缘耶。
【(丙)三结违理】
故外二事于所缘缘互阙一支俱不应理。
谓彼所执心外极微及和合相之二事。于所缘缘之义各阙一支。故俱不应理也。初正破二计竟。
【(乙)二破诸转计二。初破极微和集相。二破极微和集位。(丙)初中二。初叙计。二破斥。(丁)今初】
有执色等各有多相。于中一分是现量境故。诸极微相资各有一和集相。此相实有各能发生。似已相识故与五识作所缘缘。
谓有妄执色等诸境各有多种和合差别假相。于中一分本极微相是现量境故。诸极微相资遂。亦各有一和集相。此和集相不离极微故。是实有而此实有之和集相。各能发生似于己相之识。此则双具带彼相起见托彼生二义。故与五识作所缘缘也。
【(丁)二破斥】
此亦非理所以者何。和集如坚等。设于眼等识。是缘非所缘。许极微相故。
量云彼所执极微上之和集相是有法。于眼等识设缘非所缘宗。因云以彼许和集相不离极微相故同喻如坚湿等。譬如不离极微而有坚湿等性。设许坚等实有。或可于眼等识是增上缘。而决非是所缘。以眼等识不带坚湿等相起故。今和集相亦尔。设许实有。仍不离极微相故。如何得有所缘义耶。
如坚等相虽(纵许)是实有。于眼等识容有(为)缘(助生之)义。而非所缘(以)眼等识上无彼(坚等)相故(今)。色等极微(上各各)诸和集相理亦应尔彼(于坚等相及和集相)俱执为(仍是)极微(上之)相故。
重释颂义如文可知。
【(丙)二破极微和集位二。初叙计。二破斥。(丁)今初】
执眼等识。能缘极微。诸和集相。复有别生。
因上已破极微上之和集相。设有缘义而非所缘。今又转成一执。谓极微上诸和集相复有别。别形相生起得为眼等识之所缘。故云执眼等识。能缘极微诸和集相。复有别生也。然此诸和集相。既仍不离极微。极微不别。则觉相亦应无别。觉相既别。则极微亦应有别。今谓觉相无别。既不可谓极微。有别亦不可。则所执不益谬乎。故下即约此二义破之。
【(丁)二破斥又二。初约觉应无别破。二约极微差别破。(戊)今初】
瓶瓯等觉相。彼执应无别。非形别故别。形别非实故。
谓缘瓶瓯等之觉相。若依彼执则应更无差别。何以故。瓶之与瓯同是极微上之和集相故。则缘此和集相。何容作瓶瓯差别觉哉。非可谓瓶瓯等之形别。而觉相亦别。以形别唯在假法上有。非实极微有差别。故极微无别。则觉亦应无别矣。
瓶瓯等物。大小等者。能成极微。多少同故。缘彼觉相。应无差别。若谓彼形。物相别故。觉相别者。理亦不然。项等别形。惟在瓶等。假法上有。非极微故。
此重释颂义也。谓若执识缘极微和集而生。则凡瓶瓯等物其大小若平等者。彼能成之极微多少决定同故。即缘彼二物之觉相。亦应更无差别。且如有一个瓶重一斤许。乃用若干极微和集而成。复有一瓯亦重斤许。亦用若干极微和集而成。则能成此二物之极微多少既同。将能缘此二物之觉相。亦应无别矣。若谓彼形物相别故。而令觉相别者。理亦不然。以项腹等种种别形。惟在瓶瓯等假法上有。非可谓极微有差别故。既极微多少和集无别。则觉相亦应无别。觉相既有差别。则不以极微和集为所缘明矣。
【(戊)二约极微差别破】
彼不应执极微。亦有差别形相。所以者何。
上已发明极微和集无别。觉应无别。恐彼转计极微亦有差别。故令觉相差别。乃征起而破斥之。
极微量等故形别。惟在假析彼至极微。彼觉定舍故。非瓶瓯等能成极微。有形量别舍微圆相。故知别形 在假非实。又形别物析至极微。彼觉定舍非青等物析至极微。彼觉可舍。由此形别惟世俗有非如青等。亦在实物。
先举颂。次释成也。释云非可谓瓶瓯等之能成极微。亦有形量差别。而遂舍其微圆之相。故知项腹等种种别形。但在假法。非在实法。此中且权指极微为实法也。又形别物假使析至极微。则彼形别之觉决定即舍。譬如一瓶一瓯同时打得粉碎。则决不起瓶瓯之觉。亦决不可分别谁是瓶之极微。谁是瓯之极微矣。若青黄等物纵使析至极微青仍觉青。黄仍觉黄。非可谓彼觉亦舍也。由此形别惟世俗有。非如青等亦在实物。世俗有即四俗谛中之假名。无实谛所摄不能为缘生眼等识。但是第六意识所缘而已。实物即是四俗谛中之随事差别谛。亦四真谛中之体用显现谛。今青黄等色正是眼识自所变之相分。名为性境。故云。亦在实物。然亦在二字意显青等名言。便非实物青等。体相是识所变乃为实物耳。二破诸转计竟。
【(乙)三结非外色】
是故五识所缘缘体。非外色等其理极成。
既不可以极微为所缘缘。又不可以和合为所缘缘。既不可以极微之和集相为所缘缘。又不可以极微之和集位为所缘缘。则所执心外色等。岂有可作所缘缘体者哉。唯识论云许有极微尚致此失。况无识外真实极微此之谓也。以上即是真能破竟。是故结云其理极成。
【(甲)二申正义二。初正成立内所缘缘是有。二兼成立增上缘依不无。三结惟内境。(乙)初中二。初正立。二释疑。(丙)今初】
彼所缘缘。岂全不有。非全不有。若尔云何。
此设为问答以征起也。问曰。若如上破极微和合。俱不可以作所缘缘。则彼五识之所缘缘。岂全不有耶。答曰。非全不有。又设问曰。若尔外色既非所缘缘体。则汝所谓有所缘缘毕竟云何。
内色如外现。为识所缘缘。许彼相在识。及能生识故。
此先举颂答也。内色者谓识所变之相分。色如外现者。谓本不在心外。由众生不了心体从来无外。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心在色身之内。故于自识所现之色有似乎在外也。即此似如外现之内色为眼等识之所缘缘。许彼相在识有所缘义及能生识。复有缘义故也。
外境虽无而有内色似外境。现为所缘缘许眼等识。带彼相起及从彼生具二义故。
此重释颂义也。外境虽无谓从来心外无法也。似外境现谓随情假说为外也。带彼相即是具所缘义。从彼生即是复具缘义。二义无阙故是真能立矣。
【(丙)二释疑又二。初疑问。二答释。(丁)今初】
此内境相既不离识。如何俱起能作识缘。
既是俱起便无先后。云何能作生识之缘。故疑问也。
【(丁)二答释】
决定相随故。俱时亦作缘。或前为后缘。引彼功能故。境相与识定相随故。虽俱时起亦作识缘。因明者说。若此与彼有无相随。虽俱时生而亦得有因果相故。或前识相为后识缘引本识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违理故。
亦先举颂次释成也。内心境相与能缘之识决定相随故。虽俱时而起。亦得与识作缘。如因明论师所说。若此法与彼法。有则俱有。无则俱无。有无相 随者。虽复俱时而生。而此有故彼有。则此即为因相。彼即为果相。故此释上二句颂义也。又或前识之相分得为后识之生。缘以五识现行相分熏于本识。则能引彼本识中生似自果之功能令起。亦不违正理故此释下二句颂义也。生似自果功能。指五净色根能生现行五识。故名所生之五识为似自果。名能生之五根以为功能。初正成立内所缘缘是有竟。
【(乙)二兼成立增上缘依不无二。初设问举颂。二以论释成。(丙)今初】
若五识生。惟缘内色。如何亦说。眼等为缘。
此引契经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等义而设问也。
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功能与境色。无始互为因。
此先以颂略答也。谓第八识上色之功能名为五根。应于正理即此功能与彼相分境色。无始以来常互为因互相熏生也。
【(丙)二以论释成二。初释前二句。次释后二句。(丁)今初】
以能发识比知有根。此但功能非外所造。故本识上五色功能名眼等根。亦不违理功能发识。理无别故识在余。虽不可说。而外诸法理非有。故定应许此在识非余。
五净色根非是现量所得。以其能发识故比量而知有根。此但第八识相分上之功能。非是心外别有八法所造。故本识上五种净色功能名为眼等五根。亦不违理。惟此功能。能发五识理无心外之别法故。然五根既是比知不是现量。故在识在余俱不可说。而心外诸法理非有。故定应许此功能决在识而非余也。
【(丁)次释后二句又二。初正释。二辩一异。(戊)今初】
此根功能与前境色从无始际展转为因。谓此功能至成熟位生现识上五内境色。此内境色复能引起异熟识上五根功能。
言此第八识上五根功能与前所说五识相分境色。从无始际展转为因。何以知之。谓此本识中所有功能至于成熟位时。则能生现行五识上之五种内相分境色。即此五识内相分境色。复能熏于本识。引起异熟识上五根功能。故云无始互为因也。
【(戊)二辩一异】
眼境二色与识一异。或非一异。随乐应说。
五根净色及本质境色是第八识之相分。前五识所缘缘境色是前五识之相分。相见不离自证体故。故可说一所缘不是能缘。亦可说异。又相见差别故。非一不离自证故非异。又因果体用亦非一异故。既达诸法本无实性。便可随乐应说也。二兼成立增上缘依不无竟。
【(乙)三结唯内境】
如是诸识。唯内境相。为所缘缘。理善成立。
诸识且指前五识言。内境相即指各识自所变现之相分言。既五识不缘外境。则第六识至七八识。皆无心外所缘缘境明矣。故云理善成立。即所谓真能立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五
音释
斥(昌石切)瓯(音讴瓦器也)认(而振切)析(音锡剖析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六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解
观所缘缘论释
陈那菩萨造论 三藏法师玄奘译
护法菩萨造释 三藏法师义净译
若言能令毒智人为令其慧极明了。及为消除于罪恶稽首敬已观其义。
此归敬而述其释论之意也。若言者即指观所缘缘论之文字。语言文字即教观即是行所缘缘即理此三法宝。本惟佛说陈那造论以申明之。是菩 萨僧故一言字三德三宝皆悉具足。毒智人者外道我法二执是见思毒。余乘法执是无明毒。由与此毒相应故名毒智。由此毒智故令凡外起有漏之罪恶招分段果。亦令余乘滞偏空之罪恶作变易因。今此观所缘缘论遮外境之非有表相分之。不无破徧计而显依圆阐唯识。而彰中道能令毒智当下即成极明了慧。慧既明了罪恶自消。此论上合佛意下益群生。如此故稽首敬已重观其义而释之也。
此下欲解释文须出本论。即以本论之文作科。不敢更立繁科也。既借论文作科故。仍低二字书之。以便观览菩萨大慈必恕我罪。
【(论)诸有欲令眼等五识以外色作所缘缘者】
论曰诸许眼等识者。于所弃事及所收事。或舍或取。是观察果。故所舍事体及颠倒因是所显示。
此总明先叙外执之大意也。论曰诸许眼等识者。是牒论文于所弃下方释其意。所弃事谓外人所执极微和合二法决定非有故大乘破斥而弃之。所收事谓外人所许生识带相二语。于义不谬故大乘设许而收之。如是舍所弃事取所收事是观 察因所成宗法之果。方得名真能破故也。是中所舍外执极微和合二种事体。及彼各缺一义之颠倒因。乃是此论之所显示。由显示彼颠倒之因。乃可破彼所执极微和合之事。由破所执极微和合不能作所缘缘。乃可显示心外无法宗旨。故欲申正义成真能立。先须破外执也。
此中等言谓摄他许。依其色根五种之识。由他于彼一向执为缘实事故意识不然。非一向故许世俗有缘车等。故纵许意识缘实事境有其片分。亦能将识相似之相。离其境于眼等识。境不相离得成就已方为成立。是故于此不致殷勤。
谓此论中等之一字摄他余乘共许。依其五净色根之五种识也。问曰。何故观所缘缘但约前五识辩而不约第六识耶。答曰。由他余乘于彼五识一向执为能缘心外实事境故。故须破之。意识不然。非一向故。余乘亦许意识缘世俗有以其能缘车等。诸假法故纵彼妄许意识缘实事境有其片分。亦能将独头意识相似之相。以离无其所执外境。今但当于眼等五识明其所缘相分之境。决不相离得成就已。方为理善成立。是故于此意识不致殷勤谓不劳细辩也。
又复于惯修果智所了色诚非呾迦(此云情计)所行境故。及如所见而安立故。今此但观闻思生得智之境也。如斯意识所缘之境全成非有。此于自聚不能缘故。复缘过未非实事故。犹若无为为此等言摄五识身。
恐有问曰汝谓意识不缘实事。则彼惯修果智。于禅定中所了定果色法。岂非现量性境耶。今释之曰又复于惯修果智所了之色。诚非情计所行境故。及如所见而安立故。谓已得惯修果智自然离于二取。决不妄计定果色为心外之实我实法。今此论中。但观从闻生得智。从思生得智之境。以为所缘缘也。如斯则知散位意识所缘之境全成非有。以此意识于现在五识自相分聚。决不能亲缘故。或复缘于过去未来非实事故。犹若无为非是有法为此论中等之一言。但摄前五识身不必摄于意识。
若尔根识引生所有意识。斯乃如何。
此因前文所云。此于自聚不能缘故而设问也。谓若云意识不能缘五色聚。则五根识所引生之意识。岂亦不缘五尘境耶。
非此共其根识同时。或复无间皆灭色等为所缘故。或缘现在此非根识曾所领故。斯乃意识自能亲缘外境体性。此则遂成无聋盲等。复违比量知有别根。
答曰。非此引生意识共其前五根识同时。以既名引生必有先后。此之意识或复但以无间皆灭之。色声香味触为所缘故。盖色等五尘唯心所现。初生即灭不容暂留。故引生意识但得缘彼落谢影子非现量也。又恐问曰同时意识。岂不许缘外五尘耶。今遂释曰。或许同时意识缘现在境。然此意识既与五识同起。便非能缘根识曾所领故。设许意识缘彼五尘。斯乃意识自能亲缘外境体性。不假前五根识。此则遂成无聋盲等。复违比量知有别五根之用矣。正显同时意识亦自变相而缘决无亲缘外境之理。设许意识能亲缘境。则聋盲等亦有意识。何独不能缘声色耶。又意识既自能缘外境。则五根发识功能亦为无用。
此遮增色是所欲故。然于意识不复存怀眼等诸识。色为依缘而方有。故无表但是不作性。故自许是无本意如此。
增色谓所执心外五尘也。言此论所以。但遮增色 者。以是余乘之所欲故特须破之。明其外所缘缘非有。然于意识不复存怀。良以眼等五识必以色根为依色尘为缘而方有。故至于意识所缘无表色法。但是不作性。故自许是无不同所计外五尘境本意如此。故不须约意识辩也。
此于所缘将为现量是所取性故深履邪途故为此正意遮所缘性因便方遮斯所依性同时之根功能之色将设许之。
此申明遮彼所欲增色之意也。彼所执心外增色复有二种。一者所依根色。二者所缘尘色。而今先破所缘者。以此等之人妄于所缘。将为现量以为实得外境。深生取著踏履邪途。尤可悲痛为此正意。但遮破彼妄计五识所缘微尘和合之性。直待后文因便方更遮斯五识所依根性。今于同时之根功能之色。且将设字以纵许之也。
言外境者。彼执离斯而有别境。此显其倒显彼执有异事可取故言境也。
外境即论中外色二字恐有难曰。既无外境何故论中自言外色。故今释曰。言外境者。以彼余乘妄执离斯五识而有别境。此正欲显其倒故非外而假名为外。又显彼虚妄执有异事可取故非境而假言境也。
如何当说。或言总聚。由非总聚。实事应理。
总聚即论中下文所谓和合。实事即论中下文所谓极微也。问曰。外境既无如何当说。或言总聚由非斥其总聚无实。则微尘实事应符正理耶。
诚如来难彼自前后道理相违。余复何失。缘其实事及缘总聚是所许故。将欲叙其别过为此。且放斯愆。
答曰。诚如来难过仍在彼余复何失。盖彼执总聚则违缘字道理。彼执实事则违所缘道理。故云。前后道理相违也。或以实事为所缘缘。或以总聚为所缘缘。乃是彼之所妄许。故今大乘家将欲叙其二支有缺之别过。故于妄计极微是实之愆。且放过一著也。唯识论云。许有极微尚致此失。况无识外真实极微正是此意。
【(论)或执极微许有实体能生识故】
或许极微虽复极微唯共聚已。而见生灭。然而实体一一皆缘。不缘总聚犹如色等。设自诸根悉皆现前。境不杂乱。彼根功能各决定故。而于实事断割有能一一极微成所缘境。彼因性故彼眼等识之因性故是彼生起亲友分义。然而有说其所缘境是识生因在诸缘故。
此详叙妄执极微之似能立以为下文真能破之张本也。言或有妄许极微作所缘缘者。盖谓虽是极微共聚而见生灭然。而五识于此极微实体一一皆缘。不缘和合总聚之假法。犹如色声香味触之五尘。设自诸根悉皆现前。于五尘境不相杂乱。以彼五根功能各决定故。而于极微实事之上。眼取其色。耳取其声。鼻取其香。舌取其味。身取其触。名为断割有能。故知一一极微成于五识所缘之境。又即是彼五识之因性。故复名为缘。是故合称为所缘缘。何以故。以此极微乃彼眼等五识之因性。故是彼眼等五识生起之亲友分义。然而有说其所缘境即是识之生因。以在诸缘之所摄故言亲友分义者。谓亲因缘如父母所缘。缘如亲友也。诸缘即四缘一亲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也。此中量云极微是有法成所缘境宗。因云。彼因性故然无同喻。
【(论)或执和合以识生时带彼相故】
或复于彼为总聚者。彼诸论者。执众极微所有合聚 为此所缘相识生故。由于总聚而生其智是故定知彼为所缘。如有说云。若识有彼相彼是此之境。
此详叙妄执和合之似能立。以为真能破张本也。言或复于彼所缘缘而执为是总聚者。彼执众极微所有合聚为此五识所缘。以其如总聚相而识得生故。由于总聚而生其了别之智。是故定知以彼总聚而为所缘。如有说云。若识有彼相彼是此之境。今五识上既有总聚之相。则彼总聚岂非此五识之所缘境哉。此中量云合聚是有法为识所缘宗。因云。相识生故亦无同喻。
【(论)二俱非理所以者何。】
此二论者。或言彼相应斯理故。
犹云自谓与理相应。此结其妄计之情也。
若不言因此因无喻犹如因等。成因等性极微。总相是所缘性而成立之。
大凡成立之法前陈为所。别后陈为能。别宗为所。成因为能。成因为所。合喻为能。合今彼二论。虽各出因竟无同喻似若不曾言因一般。以此二因既皆无喻。则犹如但以因而成因性。但以宗而成宗性。以彼但谓极微总相二种是所缘性而成立之。既无喻以合因便无因。以成宗故。二俱非理也。
又若自许不于识外缘其实事应有。有法自相违过。然法称不许斯乃于他。亦皆共许即以为喻。若但如所说应于所立义而属当之前量意云。论本二因。但是明因所以不即是因。以无共成之喻为此须出彼相应因何以如此。次复显己所论之理是无谬妄。
问曰。大乘何不即立正量。乃先纵许二论各有一支。而破之耶。释曰。又若未破彼之所执极微和合二俱非理。而先自许内相分色为所缘缘不于识外缘其实事。则疑识外原有实事。但是五识不去缘他。应有有法自相相违之过。然又相分色法余乘皆称不许。即是所别不极成中他一分不极成也。是故斯乃且置自许之法。但就于他亦皆共许之法。即将根及二月以为其喻。若但如彼余乘所说之因而立同喻。应于所立宗义而属当之。俾其次第连属法喻对当。便可破彼妄执也。又所以先述余乘。前量者意云。彼之论本虽有生识带相二因。但是明因之所以而不即是三支中之因。以无共成之喻不成因故。为此须出彼宗相应之因。何以如此。各无同喻。何以如此互缺一支。则邪量已破。次复显己所论之理是无谬妄。乃为真能立耳。
【(论)极微于五识。设缘非所缘。彼相识无故。犹如眼根等】
明他共许置第五声设许为因。犹如共许诸非有事非有性故。
此先释颂中设字之义也。第五声谓八转声中第五相。从就义名为。从声乃是纵许之辞。非是实许。犹如世人共许龟毛兔角石女儿等诸非有事。即是非有性故。
非因极微而且纵许诸极微体是其因性。但说不合是所缘性。由非彼相极微相故。此云根识极尘非境。
此正释宗因也。言五识之生其实非因极微。而且纵许诸极微体是其实法可为因性。但说不合是所缘性。由非彼五识所缘之相。仍是极微相故。故此破云五根所发之识于彼极尘非所缘境。
如根者。言犹如于根纵实是识亲依之因无根相故。非彼之境极微亦尔。
此释同喻也。譬如五根纵是五识亲依之因。而五识上无五根相。非彼五识所缘之境。极微亦尔。纵许实有亦非所缘。
诸无其相彼非斯境者。何谓也。为此说其名境者等。
此问答释妨也。问曰。若使诸无其相彼即非斯识所缘境者。则意识缘过未等。又何谓也。答曰。为此说其名境者等。盖有质可仗名为事境。无质可仗名为名境。事境通于六识。名境唯在第六识也。
【(论)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
言自性者。谓自共相了者定也。如何此复名为了耶。如彼相生故。此言意者。同彼相貌而识生起。由随彼体故。此则说名了彼境也。而实离识无别所了。
自性即颂中所谓实体能为生识之缘者也。了字即颂中所谓带彼相起。谓相分是见分所了。故名为所缘也。自共相者。离名种等现量所得名为自相。假智及诠依之而转名为共相。即相分也。定者决定分明了别即见分也。问曰。如何此自共相复得名为了耶。答曰。以如彼自共相而生起了别识。故此言中之意趣谓同彼本质相貌而识生起。由此见分随彼本质之体而变为相分。故此则说名了彼境也。而实离自识外无别所了。
可与其识为因性耶。然而但有前境相状于其自己犹如镜像而安布之。共许名斯为了其境。
此问答遣疑也。问曰。既所了不即本质。则此本质可与其识为因性耶。答曰。然。而但有前境相状于其自己识上。犹如镜中之像而安布之共许名斯为了其境。此则既具带相生识二义故得为所缘缘也。
【(论)色等极微设有实体能生五识容有缘义。然非所缘如眼根等于眼等识。无彼相故。如是极微于眼等识无所缘义】
然非极微一一自体识随彼状。由此极微而为境体。纵有因性由非因义所缘如根。虽是因性不为所缘。若由因性许作所缘根亦同斯应成彼也。
此正释论文也。言极微一一自体非可谓五识随彼相状。由此若以极微而为本质境体。纵许或有因性由非。但以因义便作所缘。譬如五根虽是因性。不为五识所缘假。若由是因性便可许作所缘。则五根亦复同斯极微。应成彼五识之所缘也。然岂有是理哉。
斯言前说彼相应理故因有不成过。然而意显非唯因性。即是其根所缘之相。若如所说因将为能立者。则彼因性故为所缘性耶。于根亦有成不定过。
此正申明设许之意非实许也。余乘所执心外极微的确是谬。但所说实体能为生识之因。此言犹可收录。即是彼相应理故。姑许其因但有不成所缘之过。然而意显非唯因性即是所缘。乃夺其所缘耳。非实许其能立生识因也。若如彼所说极微为生识因。而将为能立者。则彼因性既能成立故不几为所缘性亦可成立耶。且夫以根为同喻者。亦不过以根非所缘喻彼所执极微非所缘耳。非以根能生识成彼极微果能生识也。假使实许极微为因。则于根喻亦有不定之过。何以故。极微是余乘妄计名为非量。五根是大乘所许。名为比量。以极微同五根。则极微亦非妄执。以五根同极微。则五根亦成非量。其可乎哉。
若如是者。由非彼相其义何也。为明成立自己之宗由非。但述他宗过故。己义便成此言为彰非即能生自识相故境非极微。犹如眼等。若其是彼因性之言。将为论主前立他宗。明他共许此时意在遮他显己。能破义成置斯言矣。宗许定彼不定他。宗恐其不许。
此下两番问答。皆所以申明破立之体式也。今第 一番问曰。若如是者。何不直破之。云心外别无极微而但云由非彼相其义何也。答曰。为明成立自己心外无法之宗由。非但述他宗心外计法过故己义便成。盖大乘设不立量。纵夺使彼余乘理穷辞尽。而但遮彼所执极微。则彼亦将遮我所立相分色矣。故今此言但为遮其非即能生自识相。故明所缘境非是极微。犹如眼等不为所缘。若其设许是彼因性之言将为论主前立他宗。而非实立也。但是权且明他共许此时意在遮他所缘之非。然后可以显己之是。欲使能破之义得成。所以置斯设许言矣。盖凡立宗之法须先设许一半以定彼案。若一总不定他宗。恐其亦不许我故也。
向者与他出不定成。即是能破。何假自宗更申比量。凡言不定未必决定不成恐致疑惑。是故更须立量。或可由斯非彼相者。于诸极微非定了性如相识生是谓决了。既彼非故明知决了此亦无由。应可说非决了性故。唯出此因不是所缘如根极微。
此第二番问答也。问曰。若如是则向者与他出不定成。即是能破。何假后文自宗更申比量耶。答曰。凡言不定未必决定。不成恐致疑惑。是故更须立 量也。或可由斯极微非彼眼等五识所缘相者。以眼等五识于诸极微非是决定可了别性。此但破他。次更自申比量必须如本质相而识得生。是谓决了。既彼五识非如极微相而现故明知决了此亦无由。应可说非决了性故所以今且唯出此极微因不是所缘喻以如根而遮极微非所缘义。姑纵许其得有缘义直俟下文申自比量。则彼方得决了 幷此得有为缘之义。亦复不攻而自破也。
有余复作诸识差别显其成立眼识不能了极微色无彼相故如余根识如是余识翻此应言如根之言诚为乘也。其喻别须义准而出。
此叙有余大乘作如是破外执也。量云。眼识是有法不能了极微色宗。因云无彼相故喻如耳根等识。乃至量云身识是有法不能了极微触宗。因云无彼相故喻如眼根等识。故曰。如是余识翻此应言。此则如根之言诚为互通互用犹如乘也。其喻止是别须义准而出耳。
又复纵是因性之言为无用矣。彼虽因用非所缘性。此亦如是实为有用。然非声等所有极微可是余根之识生因。
此正明上文所立比量。虽似有理而有夺无纵恐不能定彼宗也。何以故假使彼人因此比量即转计云眼识是有法定能了极微和集色。宗因云。有彼相故喻如余耳根等识。乃至云身识是有法定能了极微和集触。宗因云。有彼相故喻如余眼根等识我既不纵许彼极微得有因性。彼将转计极微和集之物。得有所缘之性。是则此陈那菩萨纵是因性之言为无用矣。而岂可以破彼令结舌哉。今陈那之论妙在明他共许。故云彼五根虽有因用非所缘性。此极微亦复如是。纵令实为有用。然声之极微非可为眼鼻等识生因。色之极微非可为耳鼻等识生因。乃至触之极微非可为舌鼻等识生因。则虽纵许已成半夺。又何必全夺也。盖始但纵许而含半夺。则究竟还成全夺。始若全夺。则无明他共许之义。彼亦将不许我矣。
【(论)和合于五识设所缘非缘。彼体实无故犹如第二月色等。和合于眼识等有彼相故设作所缘。然无缘义如眼错乱见第二月。彼无实体不能生故。如是和合于眼等识无有缘义。】
有说于识自体无聚现故(因)非是所缘(宗)如根(喻)众 微(有法)由境相状安布于识是彼相性此非有故。理即说其无有聚现。如是且述钵罗摩怒(即极微也)不是所缘彼之能立不相应故。及非境性量善成故。若尔总聚是境。
谓有余乘因见大乘破彼极微无所缘义。乃转计和合而作是说。于识自体无聚现故。非是所缘喻如根之众微大乘破之信为有理。何以故。由境相状安布于识乃是彼所缘相之性。此极微相识非有故。理即说其无有聚现。如是且述极微不是所缘彼初家之能立不相应故。及大乘所云非境性之量善成立故。若尔则应总聚乃是五识所缘之境也。
然由所说诸有能立若望谟阿(即大乘也)宗。皆有不成性理实如此。然而总聚实有彼相有是所缘无因性故。由彼相识不能生其总聚相识。总聚不生彼既不生此识。如何令此缘彼所缘之相不相应故。非所缘义由此前云彼相应理斯乃不成。
此正释设作所缘然无缘义也。谓由余乘所说诸有能立以其不达唯识。若望大乘皆不能立理实如此似不必明他共许然后破之。然而总聚于识 生时实有彼相故可许其有是所缘。但决非因性故。由彼相是假合。则于五识便不能生。当知其总聚相之识。此假总聚所不能生。彼假总聚既不能生。此识如何令此识缘彼总聚哉。盖以不能生识之物。而为识所缘之相理决不相应故。所以既无缘义 幷非所缘义矣。由此前第二家云彼相应理斯乃亦决不成也。
若尔何谓所缘之相凡是境者。理须生其似自相识随境之识彼是能生彼是所缘有说凡为境者。理必须是心。乃心生起之因也。此既生已随境领受而兴言论于时名此为所缘境。若义具斯二种相者。此乃方合名为所缘是能生性所缘之境引阿笈摩(即阿含此云教)此即便是说生缘性。由是生因彼识生缘共许是其所缘之境自体相现。此中无益。故不言之。
此设为问答重明所缘缘之正义也。问曰。若尔则总聚既非生缘亦非所缘毕竟何谓所缘之相。答曰。凡是所缘境者。理须能生其相似自相之识。而随境之识。即以彼相为能生。即以彼相为所缘。又有说言。凡为所缘境者。理必须是心之所现。及是心生起之因也。谓此识既已随其境相领受。而 兴言论于时。名此为所缘境。若义具斯二种相者。此乃方合名为是所缘缘。所谓一者是能生识之性。二者是识所缘之性也。上来所引经教。此即便是说生缘性。由是生因而令彼识生于缘虑方乃供许是其所缘之境自体相现。则安可以心外总聚而为所缘。是知总聚不惟无缘义。 幷无所缘义也。但在此中彼执未曾破尽未可即申正量。说之无益故不言之。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六
音释
阐(齿善切显也)惯(古患切习也)呾(当割切)履(音里践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七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解
能非总聚是能生者。非实事故。由其总聚不是实事。此于有聚一异二性不可说故。又复无有不实之事。能有生起果用功能。犹如二月。如第二月不能生识第二月相。
此正释彼无实体如第二月之义也。言今论家所以能非斥其总聚是能生者。以总聚决非实事故也。由其总聚不是实事。此于微尘之有和合之聚一异二性不可说故。谓若说总聚与微尘一。则总 聚可见。微尘不可见。若说总聚与微尘异。则离众微尘外别无总聚自体可得。故楞伽经云。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也。又复无有不实之事。而能有生起果用之功能。所以其喻犹如二月。如第二月决定不能生于眼识上之第二月相。
若尔何因有斯相现根损害故。若时眼根由瞖等害损其明德。遂即从斯损害根处见二月生非实境。故由此二月纵有彼相然非斯境。
此问答解释二月之义也。问曰。既云不能生识上之第二月相。何因现见瞖目之人有斯二月相现。答曰。此由根损害故。若时眼根由瞖等害损其光明之德用。遂即从斯损害根处见二月生非是实有境故。由此二月纵令意识妄有彼相。然决非斯眼识性境。
如第二月纵令此识有彼相状。由不生故不名斯境。此由非实事有性等总聚不是识之生因。非实性故如第二月。
此重释上义而以喻合法也。恐有疑曰第二月是眼所见。云何不名为眼识境耶。今释之曰如第二月。纵令此眼识上似亦有彼相状。由无实性不能 生眼识。故决定不名斯是眼识现量之境。何以故。此由二月非实事故非有性等。当知总聚亦尔。不是眼识之生因。亦复非实事故非有性故同喻如第二月。
由斯方立非因性故不是所缘还如二月。又复将此第二月喻于彼相因。应知说其不定之过。复由识义理成就故过是相违。
谓始则设许所缘。但遮非缘。然既成立非是因性之量。则亦不是所缘还如二月。非眼识境矣。又复将此第二月喻于彼带相之因。应知说其不定生识之过。复由此第二月。唯是意识妄见之义理成就。故显彼妄立总聚为有法者过是自相相违。盖余乘以识带彼相成立总聚为所缘之宗。大乘以彼体实无成立总聚。设所缘非缘之宗是余乘犯共不定过。又余乘立总聚为有法大乘。以总聚同二月。二月岂可立为有法是余乘犯有法自相相违过也。
复缘眼识不缘青等聚集极微。为由彼体非生性故如余根识。此喻共许故不别言。
此亦别叙有余大乘作如是量。以破外执。今不用 也。量云。眼识是有法不缘青等聚积极微。宗因云。为由彼聚集体全是假法。非是能生性。故同喻如耳根等识。乃至身识是有法不缘触等聚集极微。宗因云。为由彼体非生性故同喻如眼根识等。此亦有夺无纵恐不能定彼宗。今此二月之喻。乃是明他共许。若彼余根识喻。则于设所缘之言反为无用。故不别言也。
第二月喻非实事故。应知此是于非因性而成立之。如所说云。纵有相性然非彼缘斯言复是非彼因义。
此正明今之第二月喻。但显非实事故。应知此是。且于总聚定非因性而成立之。如所说云。纵有带相之性。然非彼识生缘斯言。复是非彼识生因义。且先出其缺能生义之过耳。
若言无有第二月者。如何现见有二相生。谓从内布功能差别均其次已。似相之识而便转生。犹如梦时见有境起。由此令似妄作斯解。于其月处乘更覩余。
此更问答以明二月之虚妄也。内布功能即胜义眼根也。差别即损害也。问曰。若言无第二月。如何现见有二相生耶。答曰。谓从第八识内安布色之功能有损害差别。故非二似二。均其次已似相之 散昧意识而便转生。犹如梦时见有境起。由此令似妄作斯解。于其一月之处乘之。更覩余月何尝有心外之实境哉。嗟嗟。苟知二月惟心所现。则知根身器界一切总聚之相。亦惟心所现矣。
诸有说云而于眼识双现之时。此二次第难印定。故将作同时于斯二种相貌之后意识便云我见月之第二月也。或复有云于共许月数有错乱。由根损故。
此叙不达唯心之人。更于二月妄起二种戏论也。一云而此月相于彼眼识前后刹那双现之时。此二次第难印定。故将作同时故彼刹那前后眼识于斯二种相貌之后。意识便云我见月之第二月也。二云但于共许天上一月数有错乱。由根损故别见有二。
若望不许外境之宗如斯众见但是妄执。
此总斥二说下方别破也。
由非眼识所缘无间引生意识。能于一时双缘二相作如斯解见二月耶。又于声等缘彼之识不知其次。应有二声等见同时起耶。好眼之人意识次第尚多难解。何况依于色根之识。测其差别便成多有二相等见。
此破第一家戏论也。谓此二月之相。岂由眼识所缘无间引生明了义识能于一时双缘二相而作如斯之解。以为见二月耶。当知二月不惟非眼识境。亦非明了意识所缘境矣。又若执二月是意识不知其次。则耳识于声。鼻识于香。舌识于味。身识于触。缘彼意识不知其次。亦应有二声二香二味二触之见同时起耶。假如闻一声钟更闻一声。纵复刹那前后决不作二声齐鸣之解。何独于月而作二月齐现之解也。况好眼之人意识次第尚多难解。故于刹那生灭法中。仍作似常似一之见。何况依于色根之眼识而反能测其刹那前后差别。便成多有二相等见哉。
一旃达罗若时离识许实有者。斯乃何劳妄增二月。而言于数有其错乱。
此破第二家戏论也。一旃达罗即天上一月也。天上之月秖是吾人共相识耳。离识之外何尝实有一月。一月尚无何劳妄增二月。而言于数有错乱哉。盖二月固是别业。妄见一月。亦是同分妄见。故不惟妄见一月名为错乱。即妄执心外实有天上一月。亦错乱也。一既非真则二亦不得言数有错乱矣。
【(论)故外二事于所缘缘互阙一支俱不应理】
(余乘)离识之外执有二种(所谓或执)极微(后执)总聚。此皆阙其一分义故。又如所说能立(今以)能斥道理力故。以之为境成不相应(以各)阙一分故(盖必)自体相现及能生性具斯二分方是所缘。于极微处。即阙初支。于第二边便亡。第二若如是者。如向所论二种过失重更收摄令使无差。
文幷可知。
【(论)有执色等各有多相于中一分是现量境。故诸极微相资各有一和集相。此相实有各能发生似已相识。故与五识作所缘缘】
有说集相者。于诸极微处各(各自)有集相。即此集尘而有相现。随其所有多少极微。此皆实有。在极微处(即各各)有总聚(之)相(以总聚相)生自相识(以极微相)实有性故应是所缘斯乃双支皆是有故。
此转计极微体中本具有和集相也。文亦易知。
【(论)此亦非理。所以者何。和集如坚等设于眼等识是缘非所缘。许极微相故如坚等相。虽是实有。于眼等识。容有缘义。而非所缘眼等识上无彼相。故色等极微诸和集相理亦应尔。彼俱执为极微相故。】
此即于前所有成立(更)求(胜)进(而实)无。由(我且问汝)为聚集相。即是极微为不尔耶。(余乘答曰)由诸境义有众多相。即此诸微(一一微上)许(各各)有微状亦(各各)有集相(今更难曰)如何得令(微状及和集之)二相共居一(极微)事(岂可)为应理乎。(乃令一微)有众多相(余乘答曰)凡诸有色合聚之物。皆以地等四大为性。彼皆自性有胜功能(如地有坚性。水有湿性。火有暖性。风有动性。地能任持。水能沃润。火能变化。风能鼓动)青(黄赤白)美(恶)等相随(其)事(物而为五尘)随(其五)根而为了别。即此(极微)于其众多相处(亦坚亦闰亦暖亦动目视之而为色。耳听之而为声。鼻嗅之而为香。舌尝之而为味。身觉之而为触。可见)极微之处(各各)有总集相。即将此(极微上总聚之)相为眼等识所行境。故是现量性(今更难曰)若如是者于诸微处识(上亦应见)有聚相何不言之(既所缘)尘(各)有聚相何不言(能缘之)识(上亦)有(其)聚相耶。(勿相分境不同质故余乘答曰)所以复云然于(所缘)微处有总聚相。即以此言为其方便。亦显(能缘)识(上兼)有极微( 幷)总相(也今更难曰)若尔一一极微有此相者(则不待集时先有集相)何故复云总集相也。(夫)色聚(是)众多(而)极微(是)分别(乃)是论(中之)所(纵)许此(诸极微由)即是其总聚性故(离总聚外别无极微。离极微外别无总聚。所以)不是实有如前已陈。何劳重述有别意趣。纵 令(极微是其)实事别别体殊。然此(极微)相状(非眼所见)但于集处更相借故而可了知(则但)说观集相更无余矣。(安得谓极微之上更自各有一集相哉。)
此番番问难以释论中之意也。文亦可知。
又复设使诸有极微(一一皆有)合聚为性。然而(就彼)一事(之上圆微相与和集相)有其胜劣(胜能隐劣所以今且)随事观之。且如苍色是其地界(而苍色之总聚相胜地界之极微相劣所以但见苍色即知地界)如是等说诚为应理。
此重述余乘之转计也。
纵许如是如极赤物初生起时多事皆强遂无容矣。依容有处作此议议。
此大乘正破也。谓姑无论心外别无苍色亦无地界。纵令许其如是。然如极赤物初生起时赤色。又强苍色。又强互不相隐。以例极微与总聚相。设令亦复多事皆强遂无容以胜隐劣矣。而何以从不会见于一事处双现圆微及总聚之二相耶。岂可妄依容有之处作此议议。而竟无实证也。
若尔如何说诸极微非根所见。又复如何唯有如智能见极微。由其尘相非是识义。非是依根识之境界。故曰非根非根之义。独是如智之所观察。
此余乘反难而大乘正答也。难曰若尔极赤初起苍不能隐。便可证知眼能见于极微。如何汝大乘家说诸极微非是五根境界。又复如何乃说唯有观慧如智能见极微。答曰由其极微尘相非是五识所缘之义。非是依根识之境界。故曰非根。此非根之义。独是第六意识。作假想观成就如智之所观察耳。
复如何理现见极微尘形不覩如坚性等。如坚润等于彼青等。纵有其事。非是眼等识之境界根之功能。各决定故。尘亦如是。无违共许。
此亦余乘难而大乘答也。尘形指眼等五根也。难曰复如何理显现证见此极微相。乃眼根之所不覩。答曰。如坚性等谓如坚润暖动于彼青黄等色之上。纵有其事。然决非是眼等识之境界。以根之功能各决定故。如眼见青决定不见坚等。身觉坚等决定不觉青等。今微尘亦复如是。纵令是实亦决非眼所见。乃至非身所觉。故于共许之义无违也。
岂非显微无其坚性。由别体故此对宗法许其十处。但是大种。斯言无过。然此已陈。
此余乘又难而大乘又答也。难曰。既以坚等而喻极微上之和集。岂非欲显极微之上无其坚性。将坚性之无以遮和集之有。由能喻与所喻必别体故。此仍有违共许之义矣。答曰。此乃对于设缘非所缘之宗法。且纵许其内根外尘十处之色。但是大种所成。既是大种岂得但有和集而无坚润。故知能喻所喻不必别体。斯言无违共许之过。然此已陈而非余乘所能难也。
【(论)执眼等识。能缘极微。诸和集相。复有别生。瓶瓯等觉。相彼执应。无别非形。别故别形。非实故瓶瓯等物大小等者。能成极微多少同故。缘彼觉相应无差别。若谓彼形物相别故觉相别者。理亦不然项等别形惟在瓶等假法上有非极微故】
汝瓶瓯等觉者。汝(谓所见和集即是极微自体)如是证者。(则)于瓶及瓯便成根觉相似而观(无有差别盖以)于其(极微)自境识不差故。复由根觉(但)随现有(极微之实)境而相生故(是则)识境不别(同是极微之所和集)如何得知(瓶瓯差别)由匪于其瓶瓯等处(之)众微(亦)有(差)别而(得作)此言说。然诸极微(既)以总聚(时之自)相而为其境固非于彼瓶等(极微)自体了别之时。于众多(极微)聚(集)体(上或)有片别彼之(极微)实事相貌之外 无别积聚体可得故(则)缘彼(之)根识便成相状无有差殊。由此(瓶瓯果无差殊)方(得)成于(微)尘自体是所缘性。复非于彼无别相处覆审之。缘异解性故(可令差别)如缘青等(毕境是青终不作黄赤等解。今若果缘瓶瓯等之众多极微。亦应毕竟仍是众多极微。不应别作瓶瓯等异解也。又)若(谓)相殊故所言殊者(然所云)相(但)谓形状布置有殊。于其瓶瓯胭腹底等殊异状故。由境有别觉乃遂殊(此则)诚为应理(然据汝所执仍以极微为境。则断断)无如是(差别之)事(何以故。)非于根识所观境处(之)极微(亦)有殊(故)。然此总聚(但)是三佛栗底(假有)而此总聚(必)非根识(现量所缘之)境。此已斥破(何劳再说)复非(可谓)非(因)境(之)有别而令识相有殊(亦)可为应理(也)。
此破其转计觉和集时。仍以极微为所缘境。故谓瓶瓯之极微无别则觉。亦应无别不宜有瓶瓯等觉也。三佛栗底义翻假有。余文可知。
(余乘问曰)复如何知诸极微处别状非有(大乘答曰)极微形相无别异故。凡诸事物有支分者。必有别状于方处转。然诸极微体无方分至穷极处斯即何曾得有形别。于瓶瓯等。纵令事别而极微性曾无有殊斯乃一体无增减故。是故定知于总聚处非实物有。凡有方隅布列形状(便属假法)皆非(前五)根识所行(现量)之境上来如是 众多诘责。意欲显其(识上)有别相故(当知)瓶瓯等觉(决)非以(极微和集之)别事为所缘境。犹若苏佉毒佉情矣。
苏佉乐也。毒佉苦也。谓苦乐惟在自识。岂有外境哉。余文可知。
【(论)彼不应执极微。亦有差别形相。所以者何。极微量等故形别惟在假析。彼至极微彼觉定舍故非瓶瓯等能成极微有形量别舍圆微相故知别形在假非实。又形别物析至极微彼觉定舍非青等物析至极微彼觉可舍。由此形别惟世俗有非如青等。亦在实物。是故五识所缘缘体非外色等。其理极成。】
然而极微(量等故乃)是不别(之)境。即是彰其非彼(眼等五识所缘)境性。若相殊故方言殊者。此言意显向云非以不别之事而为境者。是立已成(今)彼(余乘之)意说言极微为境。其实无殊。然为形相别故别也。(大乘则谓)极微无殊我亦共许是立已成。由诸极微量无别故此(形别惟在假句乃)显殊事是其别境(非在极微是故小乘妄云极微亦有差别)答非已成。
此正明许其微尘无殊。乃可彰其形别非实也。
或可此明诸根之识。于瓶瓯等无有极微相状性故。非是所缘犹如余识。余识谓意或余根识。但缘青时 无黄相。故于诸极微虽体众多无差别故。而诸根识差别相故。斯乃共成非尘状性。
或可申量破云诸根识于瓶瓯等是有法非是所缘缘。宗因云。无有极微相状性故同喻。犹如余识言余识者。谓第六意识。盖总立前五识为所喻。而意识为能喻也。或复以余根识互为能喻互为所喻。且如眼识。但缘青时无黄相故。黄即非所缘缘。今亦如是。缘瓶瓯时无极微相。于诸极微虽体众多无差别故。而诸根识差别相故。岂可以极微为所缘缘。斯乃共成所缘缘决非微尘状性矣。前许其极微无殊。以彰形别惟假不能为缘。今复由根识差别以樟极微不是所缘。此纵夺之妙也。
颂于极微差别之言同前问答。若其总聚许覆相已。形非实境理方可成。如斯胜理是应成立。
如前问云。复如何知诸极微处别状非有。答云。极微形相无别异故。今此颂中同前问答。若其瓶瓯总聚许是隐覆极微之相而假有已。则形非实境理方可成。是则极微既非所缘。总聚又非实有。二执俱夺明知心外无法。如斯胜理是应成立也。
若言离极微(有)如是(瓶瓯)等(者)如离(析)彼(瓶瓯至极微)者。彼 (瓶瓯等)觉(即)便无故。犹如军等。此言瓶等是非实义(也)由(瓶等)非实事(故)此(即)显(得)余宗(所执)诸非不实皆非(能)舍彼相违事也。如于声等青。觉非有此形相别(乃)是覆相(假)有以其瓶等为境性故(定可分析然未析时但见瓶等不见极微已分析后瓶相亦无是则瓶既非实极微复非所缘故彼)虽引众多异见道理。而竟不能显其极微实事之体有其差别。
此释又形别物析至极微等文也。已上破外色为所缘缘竟。
【(论)彼所缘缘岂全不有非全不有。若尔云何内色如外现为识所缘缘。许彼相在识及能生识故外境虽无而内色似外境现为所缘缘。许眼等识带彼相故即从彼生具二义故】
据内境体谓立自宗所缘之事若也。总拨无所缘境。便有违世(及违)自许宗过(以)四种缘性(是)于(大乘)经(中)说故。
此先释非全不有之义也。
此中内声为显不离于识而有所缘。言境体(色)者。是所取分。是识变为境相之义。然在识(之)外(分)别分而住将(此相分)以为(所缘缘)境(虽得不违自宗而于)违世之过如前尚在。由诸世俗共许于境在外而住(故今)应云如外(以免违世 之过也然)此(相分实)不离识其所取分如外而现(愚夫不达)云我见(于外)境生其(见执)慢想(然而)实(惟是)此(内所变相)为因如于眼识现其(空中)发等(岂有识外之实发哉。)外境虽无(凡愚妄计)谓实(今大乘正欲遣)无其(所执)在外之境(以)非(根识所)了性故。以理究寻(决)不可(谓)了其自体(者)定在于外(姑无论心外的确无境)纵令许彼实有外相然(既在外决)非识(所能)缘(以)非彼(识之)相性故非(于识上曾有)极微相现(岂得以极微为所缘哉。今必)如似外相显现之时。此即是其所缘缘也。
此释内色如外现为识所缘缘二句义也。言识外别分者。识有四分自证分及证自证分名内二分。见分相分名外二分。非谓在识外也。余可知。
彼相相应故。由若与相理相应故者。此(相分)即是此(识所变)如(亲)因(缘)性等(决不离识)由与自相理相应故。复显(自识变起)所缘差别体相(不同)如云识有彼相故等明不假藉外事为境如情所计境相随生(也)又(即彼)情(之)所计(心外有境其实)若离于识(亦必)非外有故此之境相(的确)元不离识。由此名为内境相也。(故)此(颂)中内声(但)言不离识(耳)本无其(识)外(之境)望谁为内。
此释许彼相在识之义也。望犹对也。余可知。
及(能缘之识)从此(相分境)生(以)有此(相分)方生(见分故)或可从此 (之言)由第七(识与前)五(识)义有别故(第七非我计我缘于非量。今前五是现量识但缘性境)由非离(于性)境得有其识是故有此(相分性境)方乃识生(盖第七缘带质境其相分从两头生故名为二法合)不言第五(亦是)二法合故。
此释及能生识故之义也。
明其所缘(与带相及能生二支)道理合故(方)显(真)能立也。此即但以(本识中)共相之境为其能立(而显五识不缘外境)若差别者。其仳若南不缘外事(即可)于其梦位以为显示。如说二种为一能立(一者)识有彼相(二者)复是识生缘此二用方成一量。
此总结成能立。兼结不约第六识辩之意也。共相境谓器界五尘及浮尘根。若南此翻为智。仳若南即指第六识言。第六所缘非心外境约梦喻之。即可显了故不须辩也。
【(论)此内境相既不离识。如何俱起能作识缘】
且复纵许有其内相。但观外境妄有相故言无他相。如情计境生其领受境之相状列在于内(犹如镜中)将为应理(然)如何(既即)是彼(识之)一分(而)得作同(时)生(识)之缘。其所取分离适无故斯(是识)之一分(而)复还生(于)识。便成自体相违之过。复还是彼一分性故(喻)如能取(之) 分(一般岂以能取可生能取)斯乃便成匪能生性(又若云)但由外相染识而生。此即相分与识同起非(可谓)二(既)同时(而仍)有因果(相生之)性如牛两角(岂有一因一果之理)又匪于其不异之事同在一时(乃可)以同伴声而合说之(今)亦非于识(外)别说有境斯乃(元非二物)如何(可)名同伴性(耶)。
此余乘难问之辞也。
【(论)决定相随故俱时亦作缘。或前为后缘引彼功能故。】
理实如是然由相状差别力故。猜卜为异而宣表之。由有见分相分之殊。遂将此识而有差别。
此大乘答释也。
若如是者。缘性亦应但是所执。非分别事有自性体。斯乃应成非真缘性。
此余乘复难也。谓若如是见分相分。但由猜卜表宣者。则此缘性亦应。但是徧计所执。非可谓分别事有自体性。斯乃应成非真缘性矣。
此罔相违由其缘义。于余所执差别之境。亦共许之。如等无间灭同分之识为断割时。此识亦以四种多缘而为缘也。
此大乘再答释也。谓分别事虽无体性。不违得作 所缘缘义如余所执。空华幻梦等差别之境。虽皆无实。但是自心所现相分。皆共许作所缘缘故。又如等无间即灭之心心所于其同分之识于前后断割时。虽非异物即以前灭意为后念之等无间缘。当知此识亦以四种多缘而为缘也。四种即前文所云四缘。而增上缘又非一种。故名多缘应立。量云。同体相分是有法得为所缘缘。宗因云。同分为断割故同喻如等无间缘。已上仅释决定相随故俱时亦作缘二句之义。余皆未释或梵本未来。或立所缘缘竟故不必释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七
音释
瞖(于计切目障也)覩(董五切见也)胭腹(上音咽喉也下音福肚也)诘(去吉切问也)仳(普弭切别也)猜(仓才切疑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八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解
唐奘师真唯识量
宋永明寿禅师宗镜录中节出
【文分为三。初叙述。二正明。三结叹】
【(甲)初中二。初直叙。二引证。(乙)今初】
真唯识量者。此量即大唐三藏于中印土曲女城。戒日王与设十八日无遮大会。广召五天竺国解法义。沙门、婆罗门等。幷及小乘外道。而为对敌立一比量。书在金牌。经十八日。无有一人敢破斥者。
【(乙)二引证】
故因明疏云。且如大师周游西域。学满将还时。戒日王王五印土。为设十八日无遮大会。令大师立义徧诣天竺。拣选贤良皆集会所。遣外道小乘竞生难诘。大师立量无敢对扬者。
【(甲)二正明三。初正出三支。二问答标科。三随科别释。(乙)今初】
大师立唯识比量云。真故极成。色是有法。定不离眼识。宗因云。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同喻。如眼识。合云。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者。皆不离眼识同喻。如眼识异喻如眼根。
【(乙)二问答标科】
问。何不合自许之言。答。非是正因。但是因初寄言简过。亦非小乘不许大乘自许。因于有法上转三支。皆是共故。初明宗因后申问答。初文有二。初辩宗。次解因。
此中先问答后标科也。问云。因中既有自许二字。合中何不用此二字。答云。自许二字非是正因。但是因初寄言简过。亦非谓小乘不许而大乘自许。但以此初三摄眼所不摄故之。因于有法上转则 于差别相违三支。皆是共故。故寄自许之言以简之耳。差别相违释在下文。初明宗因下标科可知。
【(乙)三随科别释二。初释宗因。二申问答。(丙)初中二。初释宗。二释因。(丁)初中二。初释前陈宗依。二释后陈宗体。(戊)初又二。初分文。二解释。(己)今初】
且初宗前陈言。真故极成色五个字之一字。正是有法。余之四字。但是防过。
【(己)二解释又二。初释真故。二释极成。(庚)今初】
且初真故二字防过者。简其世间相违过及违教等过(先简世间相违过者)外人问云。世间浅近生而知之。色离识有。今者大乘立色不离眼识。以不共世间共所知故。比量何不犯世间相违过。答。夫立比量有自他共随。其所应各有标简。若自比量自许言简。若他比量汝执言简。若共比量胜义言简。今此共比量有所简。别真故之言表胜义。即依四种胜义谛中。体用显现谛立。
言比量中所立前陈有法。或是自立。或是他立。或是自他共立。有此三种不同。若是自立。则标自许之言。以简别之。若是他立。则标汝执之言。以简别 之。若是自他共立。则标胜义之言。以简别之。今此色之一字是自他共立之比量。而外人不知色不离识故。以真故之言表依胜义。不依凡俗妄见也。四种胜义谛者。一世间胜义。亦名体用显现谛。谓蕴处界等不同外道所执我法故。二道理胜义亦名因果差别谛。谓苦等四谛世出世间因果真实不虚谬故。三证得胜义。亦名依真显实谛。谓二空真如约能证之智而言。四胜义胜义亦名废诠谈旨谛。谓一真法界约所证之理而言也。
(次简违教过者)问不违世间非学即可尔。又如世尊于小乘阿含经亦许色离识有学者。小乘共计心外有其实境。岂不违于阿含等教学者。小乘答但依大乘殊胜义立不违小乘之教学者。世间之失。
世间有二。一谓非学者世间。即凡夫及外道也。二谓学者世间。即初果二果三果也。阿罗汉证无学果超出三界身。虽未灭已非世间所摄。又法华经云。若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者无有是处。故今不说违无学者也。学者小乘犹言小乘学者。
【(庚)二释极成】
问真故之言简世间及违教等过(已闻命矣)极成二字简 何过耶。答。(今)置极成(之)言(为)简两般不极成色(何等为两一者)小乘二十部中(唯)除一说部说假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等四(部不说最后身菩萨染污色及佛有漏色)余十六部皆许最后身菩萨染污色及佛有漏色(而)大乘不许是一般不极成色(二者)大乘说(有)他方佛色及佛(有)无漏(妙)色(小乘)经部虽许(有)他方佛色而(仍)不许是无漏(其)余十九部皆不许有(他方佛色是又一般不极成色也) 幷前(为)两般不极成色(今设)若不言极成。但言真故。色是有法定不离眼识是宗。且言色时许之不许尽包(于)有法之中。在前小乘许者。大乘不许。今若立为唯识。便犯一分自所别不极成亦犯一分。违教之失。又大乘许者。小乘不许。今立为有法即犯他一分。所别不极成及至举初三摄眼所不摄因。便犯自他随一一分所依不成前陈无极成色为所依故。今具简此四般故置极成(之)言。
余十六部许最后身菩萨染污色及佛有漏色者。藏教权说三大阿僧祇劫伏惑不断。所以太子在王宫时具受十年胜五欲乐。又因交遘生罗睺罗。故云最后身有染污色。又坐道场时虽以三十四心断结证无漏智。而此丈六金身犹是有漏善业所感。故云佛身 是有漏色也。大乘不许者。通教则菩萨至七地时。残思俱已断尽。但是扶习润生。故无染污。亦非有漏。别教则初住断见七住断思。便无染污。及以有漏。何况后身及佛果位。圆教则初信断见七信断思。便无染污及以有漏。又况后身及佛果哉。小乘不许他方佛色者。以权教中不闻他方佛名。故经部虽许他方佛色而不许是无漏者。偶闻大乘经典因信佛语知有他方佛名。犹谓诸佛行因行时决不断惑。故所受身仍非无漏也。又小乘所计涅槃。但是空寂之理。故一切色法咸称有漏。不知中道法性具足无漏妙色也。
问。极成二字(既)简(去)其两宗不极成。色未审三藏立何色为唯识。答。除二宗不极成。色外取立敌共许余一切色总为唯识故。因明疏云。立二所余共许诸色为唯识故。
立字指今大乘宗。敌字指彼小乘宗也。余可知。
【(戊)二释后陈宗体】
宗后陈言定不离眼识(即)是极成能别。问。何不犯能能别不极成过。且小乘谁许色不离于眼识。答。今此(色字但)是有法宗依。但他宗中有不离义。便得以小乘许眼识缘色亲取其体有不离义。兼许眼识当体。亦不 离眼识故无能别不极成过。问。既许眼识取所缘色有不相离义后合成宗体应有相符过耶。答。无相符失今大乘。但取境不离心外无实境。若前陈后陈和合为宗了立者。即许敌者。不许立敌共诤名为宗体。此中但诤言陈未推意许。
但论宗依理须共许设非共许便不极成。但论宗体。亦须共许设非共许。亦非极成。若前陈有法后陈宗体和合为宗既了之后。则须立者。许而敌者不许立敌共诤方免相符之失而为宗体。由其共诤须藉因喻以决明之。乃为真能立也。今此立宗之中。但诤言陈故须云极成色未推意许故于两宗 幷所许色。且不必细辩其相分与本质之不同也。盖本质色是两宗之所。幷许而相分色是小乘之所不许。今三藏立量言陈但一色字意许。乃指相分。此意许相分色直俟辩因之后方被小乘所推。今于立宗中尚未推也。
辩宗竟。
此总结释宗之文。
【(丁)二释因二。初立科。二随释。(戊)今初】
次辩因者有二。初明正因。次辩寄言简过。
【(戊)二随释二。初释正因。二释寄言简过。(己)初中又三。初正释。二辩义。三结成。(庚)今初】
且初正因言初三摄者。十八界中三六界皆取初之一界也。即眼根界眼识界色境界。是十八界中初三界也。
【(庚)二辩义又二。初明初三摄义。二明眼所不摄义。(辛)今初】
问。设不言初三摄。但言眼所不摄。复有何过。答。有二过一不定过。二违自教过。且不定过者。若立量云。真故极成。色定不离眼识。因云。眼所不摄喻如眼识。即眼所不摄因阔(以)向异喻后五三上转。皆是眼所不摄故(便)被外人出不定过云为如眼识(是)眼所不摄(而)眼识不离眼识(可以)证(汝所言)极成。色不离眼识耶。为如后五三亦是眼所不摄(而)后五三定离眼识。却证汝(所言)极成色(乃)定离眼识耶。问。今大乘(设使)言后五三亦不离眼识得不。答。设(使)大乘许后五三亦不离眼识。免犯不定便违自宗(以)大乘宗(中)说后五三定离眼识故。故(今特)置初三摄(之)半因(正为)遮后五三非初三摄故。
【(辛)二明眼所不摄义】
问。但言初三摄不言眼所不摄。复有何过。答。亦犯二过。一不定过。二法自相决定相违过。且不定者。若立量云。真故极成。色定不离眼识。因云。初三摄喻如眼识即初三摄(之)因(亦)阔(以)向异喻眼根上转(便可)出不定(过)云为如眼识(是)初三摄(而)眼识不离眼识(可以)证(汝所言)极成色不离眼识耶。为如眼根亦初三摄(而)眼根非定不离眼识(却)证汝(所言)极成色(亦)非定不离眼识耶。问。何不言定离而言非定不离。答。大乘眼根望于眼识非(可)定(其为)即(为)离且非离者。根(为识)因(是能发故)识(为根)果(是所发故)以同时故。即是非离也。又(根是)色(识是)心(其体)各别(复)名非即故今但(可)言非定不离(尚不言定离也)二犯法自相决定相违过者。言法自相者。即宗后陈法之自相。言决定相违者。即因违于宗也。外人申相违量云真故极成。色是有法非不离眼识。宗因云。初三摄故喻如眼根。即外人将前量(之)异喻(反)为同喻。将同喻(反)为异喻(矣)。问。得成法自相相违耶。答。(外人)非真能破。夫法自相相违之量须立者。同(品)无异(品)有(而)敌者同(品)有异(品)无。方成法自相相违。今立敌两家(俱是)同喻。有异喻有故非真法自相相违过。问。既非法自相相违作决定相违不定过得不。答。亦非夫决定相违 不定过(乃是)立敌共诤一有法因喻各异(而)皆具三相(所谓)徧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徧无性。但互不生其正智两家(皆悉)犹豫不能(判决以)定成一宗(故)名决定相违不定过。今真故极成色。虽是共诤一有法(然)因且是共(不是各异)又各阙第三(异品徧无)相(不是皆具三相)故非决定相违不定过。问。既无此过何以因明疏云犯法自相相违决定过。答。但是疏主纵笔之势。是前共不定过中分出是(有)似(乎)法自相相违决定过非真有故。
已上释正因中初正释二辩义竟。
【(庚)三结成】
有此所因故(须)置初三摄眼所不摄(之言为因)更互简诸不定及相违等过。
已上释正因竟。
【(己)二释寄言简过】
次明寄言简过者。问。因初自许之言何用。答。缘三藏(所立)量中犯有法差别相违过(大凡)因明之法量。若有过(则)许著言(以)遮(之)今三藏量既有此(有法差别相违)过故(特先)置自许(之)言(以)遮(之也)。问。何得有此过耶。答。谓三藏量有法中言虽不带意许谙含(盖)缘(此)大乘宗有两般。色有离眼识本质色(即第八识之相分)有不离眼识相分色 (即眼识自所变起)若离眼识色小乘即许。若不离眼识色小乘不许。今三藏量云。真故极成色是有法。若望言陈自相是立敌共许色及举初三摄眼所不摄因。亦但成立共许色不离于眼识。若望三藏意中所许但立相分色不离眼识。将初三摄眼所不摄因成立有法上意之差别相分色定不离眼识故。因明疏云。谓真故极成色是有法。自相定不离眼识。色是法自相定离眼识色非定离眼识色是有法差别(今)立者(之所)意许(乃)是不离眼识色(耳)。问。外人出三藏量有法相违过时自许之言如何遮得。答。待外人申违量时将自许二字出外人量(犯共中他)不定过外量。既自带过更有何理能显得三藏量中有法差别相违过耶。问。小乘申违量行相如何。答。小乘云乍观立者言陈自相(指极成色)三支无过及推所立元是谙含(指相分色)若于有法上意之差别。将因喻成立有法上意许相分色不离眼识者。即眼识不得为同喻。且如眼识无不离(本质)色以一切(本质)色皆离眼识故既离(则)眼识不得为同喻。便成异喻。即初三等因却向异喻眼识上转。故论云。同品无处不成立者之宗。异品有处返成敌者相违宗义。即小乘不改立者之因申相违量云真故极成(本质) 色是有法。非不离眼识。宗因云。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同喻如眼识(以眼识离中取境非不离色故)合云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者。皆非不离眼识同喻如眼识(之离于外色)言非者无也。小乘云无不离眼识(之)色。即遮三藏意许相分色(以为)是无也。所以三藏预著自许之言句。取他方佛色却与外人量作不定过出过云为如眼识是初三摄眼所不摄。眼识非不离眼识(所对本质)色证汝(所执)极成色非不离眼识色耶。为如我自许(所见)他方佛色亦是初三摄眼所不摄(而)他方佛色是不离眼识(之相分)色却证汝(所言)极成色(仍)是不离眼识(者)耶。(此则)外人相违量。既犯共中他不定过明知非真能破也(彼既非真能破则)三藏却成真能立也。问。因中若不言自许空将他方佛色与外人相违量作不定过有何不可。答。若空将他方佛色不言自许者。即他小乘不许犯一分他随一过他不许此一分他方佛色在初三摄眼所不摄因中故。故因明疏云。若不言自许即不得以他方佛色而为不定。此言便有随一过故。问。何不待外人申违量后著自许言何要预前著耶。答。临时恐难所以先防。
初释宗因竟。
【(丙)二申问答三。初辩宗依。二辩宗喻。三辩成立。(丁)今初】
次申问答者。一问真故二字已简违教过何故前陈宗依上。若不著极成。言又有违宗之失。答。真故二字。但简宗体上违教过不简宗依上违宗。若极成二字即简宗依上违宗等过也。
世间及小乘教。皆谓色离眼识故。以真故二字简宗体违教之过。宗依有法之中自有两般不极成色。倘泛立为有法。便违不离眼识之宗。故须以极成二字简之也。
【(丁)二辩宗喻】
问。后陈(中之)眼识与同喻(中之)眼识何别。答。言后陈眼识虽同(而)意许各别(当知)后陈(中之)眼识意许是自证分同喻(中之)眼识意许是见分。即见(分)不离自证分故如同宗中(之)相分不离自证分也。问。若尔何不立量云相分是有法定不离自证分是。宗因云。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同喻如见分。答。小乘不许有四分故恐犯随一等过故。但言眼识。
【(丁)三辩成立】
问。此量言陈立得何色耶。答。若但望言陈即相(分本)质 二(种)色。皆成不得。若将意就言即立得相分色也。又解若小乘未征。问。前即将言就意立若(小乘既征问)大乘(既)答后即(可)将意(许之相分)就言立也。
将言就意谓意许本是相分而言陈但可云色也。将意就言谓言陈。虽但言色而意许之相分已得成立也。
问。既分相本质两种色。便是不极成故前陈何言极成色耶。相分非共许故。答。若望言陈有法自相(乃是)立敌共许色故著极成(二字)若相分色(但)是大乘意许何关言陈自相宁有不极成乎。诸钞皆云不得分开者非也。若尔(则)小乘执佛有漏色。大乘(明)佛(有)无漏色等在于前陈。若不分开(岂)应名极成色耶。彼既不尔。此云何然。
言彼两宗互不许色。既尔不得不分。此相分本质二种。云何可不分耶。上来第二大科正明竟。
【(甲)三结叹】
问。今谈宗显性云何广引三支比量之文。答。诸佛说法尚(须)依(于)俗谛(不废俗而独诠真又)况(此)三支比量理贯五明(所谓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非止文字语言乃是)以破立为宗。言生智了为体(可以)摧凡小之异执(即能)定佛法之纲宗。所以教 无智而不圆(譬如)木非绳而靡直(今既)比之(则)可以生诚信伏邪倒之疑心(又复)量之(则)可以定真诠杜狂愚之妄说。故得正法之轮永转。唯识之旨广行则(知)事有显理之功。言有定邦之力。如慈恩大师云。因明论者元唯佛说文广义散备在众经。故地持论云。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求因明者为破邪论。安立正道劫初足目创标真似爰暨世亲再陈执式。虽纲纪已列而幽致未分。故使宾主对扬犹疑立破之。则有陈那菩萨是称命世贤劫千佛之一佛也。匿迹岩薮栖峦等持观述作之。利害审文义之。繁约于时岩谷振吼云霞变彩山神捧菩萨足高数百尺唱言佛说因明玄妙难究。如来灭后大义沦绝。今幸福智攸邈。深达圣旨因明论道。愿请重弘菩萨乃放神光照烛机感时。彼南印土按达罗国王见放光明疑入金刚喻定。请证无学果菩萨曰入定观察将释深经心期大觉非愿小果王。言无学果者。诸圣攸仰请尊速证菩萨抚之。欲遂王请妙吉祥菩萨。因弹指警曰何舍大心方兴小志。为广利益者。当转慈氏所说。瑜伽匡正颓纲可制因明重成规矩。陈那敬受指诲奉以周旋。于是覃思研精。乃作因明正理门论。正 理者。诸法本真之体义门者。权衡照解之所由。又瑜伽论云。云何名因明处为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是也)所建立(之宗)法名观察义能随顺(之因)法名诸所有事(是中)诸所有事。即是因明(以此)为因(则能)照明观察义故。且如外道执声为常。若不以量比破之。何由破执如外道立量云声是有法定常。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虚空。所以虚空所作性。则因上不转引喻不齐。立声为常不成。若佛法中声是无常。立量云声是有法定无常。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盆。异喻如虚空等。是知若无此量曷能显正摧邪。所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若欲学诸佛方便须具菩萨徧行一一洞明方成大化。
已上结叹三支竟。此下总叹藏识非正结因明也。
如上广引藏识之文。祖佛所明经论共立第八本识。真如一心广大无边体性微细。显心原而无外包性藏。以该通擅持种之名作总报之主。建有情之体立涅槃之因。居初位而总号赖耶。处极果而唯称无垢。备本后之智地成自他之利门。随有执无执而立多名。据染缘净缘而作众体。孕一切而如太虚包纳。现万法而似大地发生。则何法不收无门不入。但以迷 一真之解作第二之观。初因觉明能了之心。发起内外尘劳之相。于一圆湛析出根尘。聚内四大为身。分外四大为境。内以识情为垢。外因想相成尘。无念而境贯一如。有想而真成万别。若能心融法界境。豁真空幻瞖全消。一道明现可谓裂迷途之致网。抽觉户之重关。惽梦醒而大觉常明。狂性歇而本头自现。
此正显唯识一宗不可不究。明精晓而融入心镜也。文幷易知无劳更释。欲人即相悟性。乃结叹之深意。三宗后学幸各思之。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八
音释
谙(乌舍切悉也)乍(助驾切初也)靡(文被切无也)匿(女力切藏也)薮(音叟大泽也)邈(莫角切远也)覃(音潭深广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九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解
八识规矩
三藏法师玄奘作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
统论所缘凡有三境。一性境。二带质境。三独影境。一性境者。性是实义谓相分色。从相分种子所生故名为实。此复有二。一无本质。二有本质。一无本质者。即第八心王所缘根身器界及诸种子。但是 自变自缘不假外质。然约器界及他人之浮尘根。既是共相识种所变。亦得说有外质也。根本智亲证真如。虽不变为相分。亦名性境。二有本质者。即今五识所缘现在五尘及明了意识。初念 幷定中独头意识所缘定果色等。皆托第八识之相分以为本质。随即变为自识相分而为所缘。犹如镜中所现群像。虽约真谛言之。则皆如幻如梦了无真实。而约俗谛言之。则五尘即是五识相分。从种子生还熏成种。不同空华镜像兔角龟毛。亦复不同过去未来之不可得故名性境也。带质独影二境下文方解。现量者。现谓显现。量谓度量。五根对境分明显现依之发识缘虑度量。虽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然有自性分别得彼性境不错不谬。任运了别不带名言也。三性者善恶无记也。五识能助第六意识作善恶业。若与信等相应。则善性摄。若与无惭等相应。则恶性摄。俱不相应则属无记性摄。故云通三性也。
眼耳身三二地居。
五根通于二界五地。惟无色四天乃无五根。今明五识则鼻舌二识。惟欲界得行初禅以上无段食 杂气故不现行也。眼耳身三识。唯欲界五趣杂居地及初禅离生喜乐地。此二地中得行。若二禅内净喜乐。则无外色外声外触可缘。故幷眼耳身之三识亦不起现行也。三禅已上不言可知。
徧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此明五识。但与三十四心所得相应也。徧行五心所谓作意触受想思徧一切心决相应故。别境五心所谓欲解念定慧。由同时意识所引。亦得于别别境生欲等故。善十一谓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欲界善五识得与十善相应。但除轻安初禅善眼耳身识 幷得有轻安故。中二随烦恼谓无惭无愧。大八随烦恼谓掉举惽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止知。若恶心中定有此十。若有覆无记心中定有掉举等八故。贪嗔痴者根本烦恼之三痴。即无明徧与一切染心相应。五识缘欲界顺情。五尘有任运贪。若缘违情五尘有任运嗔。故外道凡夫入初禅时眼耳身识唯有贪痴。亦不名恶。但名有覆无记。若佛弟子入初禅者。有观慧故不味著故。 幷无根本痴贪及大随八。但名为善也。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净色根谓胜义五根乃第八识所执受之相分。以能发识比知是有。虽是色法非外四大所造。亦非肉眼可见。故名为净色根。依此五根乃发五识。此根即名增上缘。依眼识则更须空缘、明缘、境缘、作意缘、分别依缘、染净依缘、根本依缘、种子依缘。方得生起现行。故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则除明缘但须八缘以闇中亦闻声故。鼻舌身三识则 幷除空缘。但须七缘以合时方知香味触故。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鼻舌身三合中取境眼耳二种离中取境故曰合三离二观尘世也。观者能缘之见分。尘世者所缘之相分。五根对境无缘虑用故。大佛顶经云。但如镜中无别分析。圆觉经云。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五识缘境则有自性分别。任运起贪嗔痴。然犹无有随念计度二种分别。所以不带名言不执为外仍名现量同时率尔。意识亦复如是。直至寻求等流心起方堕比非二量之中。然此根识不同之致。惟有秉大乘教以智观察乃能分之。若愚法声闻则便难于分别。况凡外乎。
变相观空惟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此明五识至果位中转为成所作智之时。犹自不能亲证真如体性。但于自识变起真如相分。以观二空之理故非根本智摄。惟是后得智摄也。未成佛前一向有漏。直俟金刚道后异熟识空转成大圆镜智相应之。庵摩罗识名为圆明初发尔时庵摩罗识所持五根成无漏。故依根所发五识。亦成无漏名为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能于尽未来时徧十方界示现三轮不思议化。度脱一切有情生死苦轮也。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三性即善恶无记。三量谓现量比量非量也。此识若与五识同起率尔缘现在境。不带名言不执为外。则属现量。若入禅定缘禅定境。亦属现量。若入二空观智或根本智亲证真如。或后得智变相观空。亦皆现量。若藉众缘而观于义不倒不谬。如见烟知火。见角知牛等。则名比量。若颠倒推求虚妄计度不能如理而解。不能如事而知如。无我计我 不净谓净等。又如见杌疑人。见绳疑蛇等。又如瞖覩空华。捏观二月等。皆名非量也。三境即性境带质境独影境。性境已如前释。带质境复有二种。一者以心缘心名真带质。即第六识通缘一切心及心所。及第七识单缘第八识之见分是也。二者以心缘色名似带质。谓带彼相起有似彼质如依经作观。非是五识所缘现境故也。独影境亦有二观。一者无质独影如缘龟毛等。二者有质独影如依经作观。虽似托彼为质。终是独头意识所现影故。今第六识最为明利故能通缘三境。而于三界轮转之时最易可知也。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谓此第六识心与五十一心所皆得相应。所谓徧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六大随、八中随、二小随、十不定四随。其所起或多或少。初无一定故。须临时别配。具如唯识论中诸门分别也。根本烦恼即贪嗔痴加慢疑邪见为六。小随十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不定四谓悔眠寻伺。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言此第六识心或时与信等相连则为善性。或时 与根随烦恼相连则为恶性。或时不与善恶相连。但与徧行别境等相连。则便为无记性。故三性恒转易也。或缘欲界、或缘色界、或复缘无色界。故三界恒转易也。或时喜受、或时乐受、或时忧受、或时苦受、或时不苦不乐名为舍受。故五受恒转易也。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谓身语二业皆由此第六识方能动发。由第六识与发业惑相应。能造善恶引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时能招六道总报。由第六识与润生惑相应能造善恶满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位能招六道别报。所招总报名真异熟。所招别报名异熟生。若总若别。苦乐万状。皆第六识造业所牵感也。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发起初心者。谓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初发起时。在于菩萨初欢喜地也。盖由资粮加行位中用有漏闻思修慧渐伏我法二执现行。亦复助熏无漏智种。令其渐渐成熟。故至初欢喜地顿断分别我法二执种子。得与妙观察智相应。然其俱生我法二执之现行缠绕及随眠种子。尚自未断。犹须数数修习之力乃能伏断也。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此明菩萨第七地后俱生我执永伏。虽有俱生微细法执。或时现起而非有漏故。能观察诸法圆满明净普照大千世界。机缘随应说法化度也。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此明第七识所缘。乃托第八识之见分。以为本质是真带质。此识虽非善恶性惟无记。而由俱生我执隐覆真理。故名有覆三界有情。所以枉受轮回不证涅槃。通以此执为本故名为通情本。随所生处必缘第八识之见分。妄执为我故名为非量也。
八大徧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此明第七识相应之心所也。大随有八徧行有五别境惟慧根本。则我贪我痴我见我慢惟此十八恒得相应。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昬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第八则恒而不审。第六则审而不恒。前五则不审不恒。惟此第七末那于有漏位恒审思量非我执 我。此妄执之我相无始随逐无时暂舍。所以有情日夜昬迷不能自拔也。四惑即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八大即掉举惽沉等。前六转识修施戒等诸善行时。由此第七念念执我。令所修善不能亡相。故名染依。若此识转为平等性智。则前六识所修诸行皆成无漏名为净依。所以前六转识呼此第七识为染净依也。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谓此第七末那无始妄执我法。直待菩萨初欢喜地第六意识入二空观断尽分别二执种子。亦伏俱生二执现行此第七识方初得与平等性智相应。然由俱生我执未断。所以出观之后仍复执我。直至八地无功用行。方不复起现行我执也。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谓四智菩提皆是如来。自受用报身所摄。而用各不同。若为地上菩萨所现。他受用报身。则是平等性智之用。其所被机唯是十地大菩萨也。
【第八识颂】
性惟无覆五徧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谓第八识非善非恶亦非有覆故。其性但是无覆 无记。但与徧行五心所相应也。三界九地但随夙世善恶引业所牵受生。分毫不能自作主张。岂可执为我哉。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
第八识之行相甚微细难可了知。佛恐愚法声闻妄执为我。故于阿含诸经姑未显说。而二乘迷于佛旨执于权教不了此识。是有情总报之主。生死涅槃之依。妄拨为无。故大乘论主广引圣教备显正理以与之争。盖欲破彼妄执故也。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此第八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所以浩浩而不可穷其边际渊深。而不可得其源底也。此识持一切转识种子。故名能藏。受转识所熏成种。故名所藏。被第七识执之为我。故名执藏。此识如水前七转识。依此得起犹如波浪。此识所现境界之相。能与转识作增上缘犹如猛风。此识一味无记恒时相续。故受前七转识之所熏习。持一切法之种子。持内根身持外器界。若于死位此识最后舍去。若于生位此识最先来执。虽非实我实法。而一期生死必以此为总报主也。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此识有种种名。一名阿赖耶识以其被第七识执为我故。此名至不动地前我执永伏。即便先舍。二名为异熟识。以是善恶漏无漏业至成熟时所招感故。此名直至金刚道后圆满佛果方得舍之。三名一切种识通于因果凡圣等位。但至成佛之后。则惟持圆满无漏善种。尽未来际利乐有情更不受熏。以其一切有漏种子及一分劣无漏种。皆永断故。名之为无垢净识。以其与极善无漏之慧心所恒相应故。名之为大圆镜智。此识一转。此智一发。则法界洞朗真俗等观。故云普照十方尘刹中也。
六离合释法式。
西方释名有其六种。一依主。二持业。三有财。四相违。五带数。六邻近。以此六种有离合故。一一具二。若单一字。名即非六释。以不得成离合相故。
已上总标已下别释即为六也。
初依主者谓所依。为主如说眼识。识依眼起即眼之 识。故名眼识。举眼之主以表于识(也)。亦名依士释此。即分取他名如(取识亦)名(为)色识(耳识亦名为声识等)如子取父名。名为依主。父取子名。即名依士。所依劣故。
识如子根如父。故眼识等名为依主识。如父尘如子故色识等名为依士。葢主胜而士劣也。余可知。
言离合相者。离谓眼者是根。识者了别合谓。此二合名眼识。余五离合准此应知。
余五指下五释皆有离合也。余可知一依主释竟。
言持业者。如说藏识。识者是体。藏是业用。用能显体。体能持业。藏即识故。名为藏识。故名持业。
离之则藏是能藏所藏执藏之义。识是了别之义。合之则识为体。藏为用。以用显体。体持于用故名持业也。
亦名同依。释藏取含藏用。识取了别用。此二同一所依故名同依也。
此以藏识二字俱约用释。而同依于第八心王之体故。亦得名同依释也。二持业释竟。
言有财者。谓从所有以得其名。一如佛陀此云觉者。即有觉之者。名为觉者。此即分取他名。
离之则者字指人。觉字指法。合之则者字正指能 有之人。名之为自。觉字乃指所有之财。名之为他。故为分取他名。
二如俱舍非对法藏。对法藏者。是本论名为依根本对法藏造故。此亦名为对法藏论。此全取他名。亦名有财释。
俱舍论是自对法藏是他依对法藏之他。造于俱舍论之自。即名俱舍论为对法藏论。此俱舍论能有对法藏之财。是全取他以彰名也。三有财释竟。
言相违者。如说眼及耳等各别所诠。皆自为主。不相随顺。故曰相违。为有及与二言非前二释义通带数有财。
若直云眼耳。则离之各诠一物。合之互不相摄故名相违。若言眼及耳等。或言眼与耳等。既有及字与字。或借此以显数。即通带数。或以及与二字表于能有。眼耳等字表于所有。即通有财。然决非前依主持业之二释也。四相违释竟。
言带数者。以数显义通于三释。如五蕴二谛等。五即是蕴。二即是谛。此用自为名。即持业带数。
五二皆数也。蕴以积聚为义。谛以审实为义。五皆积聚。二皆审实。故是持业带数。
如眼等六识取自他为名。即依主带数。
识是能依之自。眼等是所依之他。六则是数。故名依主带数。
如说五逆为五无间。无间是果。即因谈果。此全取他名。即有财带数。
弑父等五逆罪。乃是无间之因。无间地狱剧苦。乃是五逆之果。今说五逆为五无间。则是以果名因。即因谈果逆罪是能有之因。为自无间是所有之财。为他五则是数。故名有财带数。五带数释竟。
言邻近者。从近为名。如四念住。以慧为体。以慧近念。故名念住。
此先举例以明邻近释也。四念住即四念处。本是观慧为体。而念之与慧皆是别境心所相邻近。故名为念住。故是邻近释也。
既是邻近不同自为名无持业义通余二释。
以自为名乃有持业之义。今既取邻近为名故不可作持业释。但通依主有财二释也。
一依主邻近如有人近长安住。有人问言为何处住。答云。长安住。此人(实)非长安(住)以近长安。故云长安住。以分取他(长安之)名。复是依主邻近。
长安是所依之他。住者是能依之自。所依胜故名为依主。而近于长安即名为长安住。故是依主邻近也。
二有财邻近如问何处人。答曰。长安以全取他处。以标人名即是有财。以近长安复名邻近。
人是能有。正报长安是所有。依报故是有财。近长安即名为长安。故是有财邻近也。六邻近释竟。
颂曰。用自及用他。自他用俱非。通二通三种。如是六种释。
持业释用自。有财释用他。依主释自他双用。相违释自他俱非。邻近释通于二种。谓依主邻近、有财邻近。带数释通于三种。谓依主带数、有财带数、持业带数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九
音释
杌(音兀木无枝也)捏(乃结切捻聚也)拨(北末切捩开也)剧(奇逆切甚也)
【毗陵】
庄善月居士施洋二百元
(佛历二千九百五十二、中华民国十四)年纪次乙丑(阴、阳)历(六、七)月(初三日、廿三号)届大暑节竣工
常州天宁寺刻经处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