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磕头就是一种态度

发布时间:2023-09-07 04:07:42作者:经藏网

磕头就是一种态度

磕头也许是人类最早的对长辈和权威的一种礼仪,各个文明当中几乎都有存在,而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被宗教所吸收演化出了众多不同的形式。佛教中的“磕头”在梵语中称作“南无”,在藏语中则称为“洽策”,它不光有稽首礼拜的意思同时也有归命的意思,磕头的时候双手合十依次将合掌移至头顶、喉部、胸前然后匍匐行跪拜礼,这是我们印象中的磕头,有些细节大家需要注意才会发现,比如合掌的时候按佛教规制,掌心要留下空隙代表万法皆空,掌背微躬代表法身,呈塔形代表色身,而合十的双手从头顶依次移至头顶、喉部、胸前则代表了身语意三门归投三宝的意思等,如果是一个很注意细节的人也许这些不是问题,但不排除甚至有人会将emoji表情包里的合十表情当做标准,严格意义上那不是佛教的合十,而有可能是high five(击掌庆祝)。所以磕头不仅仅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就连部类也很多比如从跪拜方式的不同分为屈膝磕头和伸膝磕头,以及身、语、意三门的磕头等分门别类有众多不同的形式,但无论形式上如何异同磕头的大致次第都是相同的。

西藏有句谚语说:“傲慢的球面上无法附着知识的清泉”。

在传统藏文化中将傲慢定义为滋养愚昧根绝善念的最大根源,同样的在天主教中也将傲慢(Pride)定义为七宗罪之首,被视为最大的恶行来看待,是七宗罪里唯一人神共有的原罪,是会将天使堕化为恶魔的重罪。而在藏族文化中认为对治傲慢的方法就是谦恭,而磕头是一种让人谦恭的方法,在藏族传统价值里从来不强调无节制的开垦和采伐,而是将这一切看成是是一个循环,认为一切的恶性包括毁灭性的破坏环境等,都是会招致恶果的,而很多人在磕头的时候往往背负的是这些人的罪责在进行忏悔,所以也许这种想法很难理解,但既是不为自己为了他人选择努力磕头的人们,也许不善言辞但他们的这种关怀是值得尊重的吧。

磕头在不同的时代、场域被赋予完全不同的意义,对于佛教徒来说它意味着脱离忧苦不堕恶趣的方便法门,对于减肥者它也许是减肥良药,而对于身体不适者他同样也有除湿寒气、肿瘤、心脏病、胃症等疾病的功效,但在某种特定的时代它又有可能被定性为封建残余和农奴思想的遗毒,可在我看来磕头的意义在于一种“态度”,一种对万事万物亲和尊重的态度,磕头是将这种态度具化在行动上的表现形式而已。而这种态度正是通过投入漫长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地精进正行的“淬炼”而成,从而内化到身语意的每一次造作中的。也许这种过程当今大部分人很少能够接触,而且生活中与磕头这类事发生交集的频率也在不断的减少,但如果换做生活在宗教氛围浓厚地区的一个人的话,绝大部分肯定都会有属于磕头难忘且独有的一份回忆吧,对于我来说,每当说到“磕头”脑海中就会无意中联想到位于拉卜楞寺大经堂的那处弥漫着柏树浓香的清幽灵堂即“东登”,那里陈设古朴素雅,是由十几间廊房组成的宽敞明亮的大空间,房间里的正前方安置着摆放长明灯的矩形香几,透过供灯摆放的位置能够瞻仰到供奉着历世嘉木样尊者以及高僧大德的舍利的十四座舍利塔。记得那里一年四季不管何时都有僧人在磕头、诵佛,刚开始那里的地板采用的是木质较为柔软的杉木,后来改用了质地更加坚硬的柏木,但即使如此因为长年累月地磕头对地板造成严重的耗损,因此不得不经常更换那里的地板,当那些形似嵌进了印泥里的掌印和脚印在木质地板上“开花结果”的时候,对于磕头者来说兴许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和成就,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同样意义非凡,它代表着一种“精进的生活态度”,而这种精神能量谁都能从中汲取。如果大家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些印记的话,也许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那份艰辛和不易,我认为这一切努力都不是为了富贵名利只是为了一种态度。在我看来这种态度是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人类原有的一种敬畏的态度,它是对大自然的敬意,对故去事物的敬意,对他者的敬意,对人类自我的敬意。在现代经济学观念中一切事物都只不过是可供资本差遣的消耗品而已,包括人的价值也只不过体现在数据里的“人力资源”这一个经济链条中很小的一环而已,当把一切事物定性为消耗品的时候其背后的逻辑就是不断地榨取其经济价值和攫取其每一个可利用的东西直至榨干,而这样的态度就是一种对人尊严的践踏和对社会破坏力的正名。其实除了这种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我们也许还有机会用不同的态度来看待和对待这个世界和我们周遭的一切,而磕头无疑正是在培养这种人类可贵的品质,磕头置于我的意义也正是这一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