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皇帝家中有几尊特殊佛像,内部暗藏机关,历代皇帝见了都爱不释手

发布时间:2023-09-20 04:05:01作者:经藏网
皇帝家中有几尊特殊佛像,内部暗藏机关,历代皇帝见了都爱不释手

故宫是明清两朝的政治中心,它素来以皇家的威严、正统面向世人,但是,在前不久,故宫方面宣布出售具有收藏价值的“天价手机”一事,结果,闹得社会舆论一片哗然。

许多网友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大多数的人认为:故宫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不应该做出如此裸露的商业化行为,这可以算是对正统文化的一种亵渎,社会人士应该予以谴责。

但是站出来声援故宫的网友却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明清时期故宫中还曾供奉着男女双身的欢喜佛,这难道就没有违背儒家的传统观念吗?这些网友们可能并没有刻意贬低藏传佛教中的双修法门,他们只是觉得,明清时期的皇宫中都存在着这些不合礼法的“淫秽之物”,那么,为什么现在都已经是新社会了,还不能搞一个商业化活动吗?

欢喜佛,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男女双身佛像的泛称。此类佛像寓意:通过男女之间的修合可以使人达到无上空灵的境地,有助于善男信女的修行。男性在其中是法的化身,女性则是智慧的化身,两者通过修合来达到“色即是空”的境界。这原本是一种原始宗教习俗的遗留,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直白的肉欲来教化信徒摒弃色相欲。

宗喀巴大师曾说:“调心要令信所缘”,对着欢喜佛“观形鉴视”,渐渐习以为常,多见少怪,欲念之心自然消除。佛教教义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明史》中记载过:嘉靖年间皇帝曾耗费巨资在大善殿中铸造了一座形态极为淫秽的欢喜佛,朝中大臣们纷纷进言请求皇帝下令拆除那座佛像,但是,皇室成员们却极力反对,皇帝也存有维护之心不肯拆除。

之后,到了清代虽然没有再供奉过像前朝那样大的欢喜佛塑像,但是,在养心殿、雨花阁等地方都供奉有小型欢喜佛像,并且,还都是在后宫之中。这些文物一直被保存了下来,但是,由于社会各界对此类佛像褒贬不一,故宫方面只能将这些文物暂时封存保护了起来。

其实,这类佛像的存在也是有它自身独特的意义,正如紫禁城是皇权的象征一般,欢喜佛像也是藏传宗教的象征。

密教7世纪出于印度,唐代传入中国,在西藏与当地民间信仰相结合成为藏传密宗。藏传密宗佛教(俗称喇嘛教)作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其它教派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与被称为“显教”的汉地佛教相比,显教以理论探索为主,而藏传佛教以密教为精髓,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俗信为其主要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手结印契和心作观想三密相结合的修行方式。

自从西藏地区在元朝时期彻底纳入中国版图之后,明清时期的皇家对这块区域都十分重视,所以,对西藏当地的信仰也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尊重。皇家将官窑烧制的瓷器赠给西藏地区的达赖喇嘛,而他们将各类的藏传佛像又回赠到紫禁城内,这也相当于两种势力之间的互相笼络,各自都有他们自己的算盘。

清朝时期皇室成员们都是忠实的藏传佛教信仰者,他们都认为自己就是菩萨的化身。之后,和西藏地区政治层面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而佛像无异于充当了使者的角色。万历年间的野史记载:明宫中的那些欢喜佛像都设有机关,启动机关之后佛像中的男女便会动起来,年轻的皇族成员在成婚之前都会被领到佛像面前参观,也可以将它看作是性前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除此之外,藏传佛教中认为欢喜佛是放下色欲的佛祖,它具有无上的法力。所以,乾隆皇帝经常邀请西藏活佛在欢喜佛塑像前为自己举行佛教法事祈福,同时也借助这种形式来向外界传达他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欢喜佛在皇宫中的摆放位置也十分讲究,西六宫是后宫妃嫔们住所,而摆放欢喜佛的雨花阁又紧邻西六宫,这其中的寓意自然不言而喻。

并且,皇家将子孙后代的希望也寄托在了佛像身上,希望通过欢喜佛的庇佑能够使得皇室血脉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在西六宫中还建有两道门:一道名为“百子”,另一道名为“螽斯”,这两道门的名字都是取自《诗经》中祈求多子的民歌。可见,在后宫中佛儒两教融合在了一起,寄予了皇室对于后代子孙的殷切希望。

凡是存在的事物必定有其合理的一面,故宫现在推行自己的商业化活动本来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现在,通过各种新型媒介的传播,传统的宣传模式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如今,一些故宫出版制作的手账、台历等颇具故宫特色的文创产品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其实,这何尝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推广呢?

所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故宫虽然是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中它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发挥自己的历史使命,相反,自命清高不肯与社会接触,将自己封闭起来又何谈传承文化一说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