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的故事:佛骨牵动朝野心
发布时间:2023-11-08 04:05:42作者:经藏网佛教是中国宗教之一,中国有很多的人都信奉佛教,信佛法。但小编要说的是应该理性的信教,不要太盲目。今天讲的是法门寺内舍利引起的一个盲目信教现象。
法门寺位于陕西扶风县,寺中有一塔名"阿育王塔",建于北魏(约499年前)。据说,该塔是古印度阿育王时代传入中国的19座舍利塔之一,唐朝改名"真身宝塔"。唐高宗武德元年(618年)将这寺定名"法门寺",为该寺的全盛时期。唐朝曾在此举行过7次隆重的迎奉佛骨活动。1939年朱子桥居士募捐重修这座寺及塔,为表其护国救灾之诚心,将寺塔改名。1987年法门寺地宫被发掘,震撼世界,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寺塔地宫,内藏文物约2400余件,均是唐代皇室遗留的珍奇异宝。
生身舍利,据说由是释迦牟尼火化而来的,有三种颜色:白色、红色和黑色。公元前三世纪,统治古印度的阿育王为广弘佛教,将"八王"埋葬于摩揭陀国、毗舍离国、迦毗罗国等10处佛骨舍利塔下舍利挖了出来,分别放在84000个宝函,运送到古印度各地和毗邻国家建塔埋葬。相传,有19座这样的佛舍利塔建造在中国,其中法门寺内就有岐山南塔。
唐贞观五年(631年),岐州刺史张亮信佛,经常到法门寺内拈香礼拜。一天,他从寺僧口中获知法门寺真身宝骨塔每隔30年开启一次,屈时佛舍利昭示于众,凡亲观者可得善果。张亮闻讯十分欣喜,打算当年就开塔取出佛骨大饱眼福并获佛荫,又恐看客拥挤招致祸端,遂上表太宗李世民恩准后方破土。挖到塔底3米多深见露出两幢古碑,闪烁着明烛般的亮光,上有少许文字,可知为周魏时所竖。接着又掘出舍利,与古碑交相辉映,引得京城数万人蜂拥而至。
有的人见舍利洁白如玉,剔透清莹;有的人见舍利亮色彩斑斓;有的人见舍利碧绿无瑕,隐现佛像。那些什么也没有看见的围观者,一个个好似末日来临,纷纷跪倒在地向佛祖忏悔自己的过失,甚至有人刺破皮肉赎罪,形形色色,可谓人间百态。这次启塔只是为向僧众开示佛骨瞻仰,并未迎至皇城宫中供奉。
唐显庆四年(659年)九月,内道场僧人智琮、弘静向唐高宗谏言道:"法王寺真身宝塔30年一开示,自贞观初至今,即将到期,恳请陛下恩准再度开启。况此塔年久失修,须加维护才是。"高宗便拨巨资并敕令智琮和尚负责开塔取舍利,后又追加绢绸三千匹,供塑造与皇帝等身的阿育王像和修葺寺塔用。
这年10月,智琮和中使王长信来到法门寺,在真身宝塔内设道场祈请佛祖舍利。开启那日,十多人潜入塔下,摸出一枚二寸长的佛指舍利,其色变幻无常,轰动京师内外,二百里路途上僧俗奔走相告,念经颂佛。显庆五年春三月,这些佛祖舍利被迎至东都洛阳宫内。高宗见舍利装在"石臼"之中,心中不悦,便用金银制成八重宝函,把舍利置入其中供奉。皇后武则天亦捐献衣帐和绢布一千匹,作为铸造宝函之资。唐龙朔二年(662年),佛骨舍利又被送回法门寺保存。
迎送瞻仰法门寺佛骨之风愈演愈烈。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降旨令杜英奇带着一些宫人到法门寺迎舍利佛骨至官,顶礼膜拜仪式后,塔底被开启了,只见里面深数丈,金袈裟、金玉佛像及金银宝器夺人眼目。塔内水银为池,池中泛一金船,船上置一金莲花,莲花托一玻璃匣,内厘安葬着佛指。
杜英奇率数百役从抬着置放佛骨的金珠宝刹浩浩荡荡进入长安开远门,数以万计的金幡、华盖、旌旗夹街迎候,绵延10余里。佛骨迎至皇宫后,宪宗李纯一亲自供奉,几天内不理朝政,专心礼佛。京城内外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布衣百姓,都为亲观佛骨而争相布施,贫者典家,富者倾囊,有的戕体残身,以求佛庇护,茫目崇信如痴如醉到了癫狂的地步。刑部侍郎韩愈目睹这迎送佛骨的奢侈浪费及百姓残身废业等严重社会问题,甚为愤慨,向朝廷上《论佛骨表》痛陈其弊。唐宪宗阅罢韩愈的奏章,大为震怒,斥责韩愈呵佛骂祖,轻浮狂妄,应处极刑。幸得群臣作保,方免一死。
弘扬佛法是可以的,但应该正确的看待佛法,不能盲目,更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这只是对佛教的一种尊敬,但不能变为一种盲从,做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一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