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贤老和尚的故事:做了生产队长
发布时间:2023-11-11 04:06:37作者:经藏网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红卫兵到寺院焚毁经书、佛像,批斗僧人,给僧人戴上高帽子拉出去游斗,还逼迫僧人还俗。
印志法师曾问“铁脚僧”演强法师,当年海贤和尚是否被安排到了生產队,演强法师充满敬佩地脱口而出:“下生產队人家就没还俗!”“文革”期间,全国各地的僧人都被要求还俗,那些少数始终不肯的,有些也是吃了不少的苦头。
当时,红卫兵责令寺院僧眾一律还俗回原籍,红卫兵对大家说:“山上不要有和尚了。想回家的就回家。”海贤和尚说:“俺没有家,俺不回家。”没有办法,海贤和尚便被安排到桐柏山下的吴家湾参加劳动,他做了生產队长。
虽然是离开寺院下山参加劳动,他始终身著僧服,决不还俗,真的是难能可贵。多年之后,当弟子们向海贤和尚问起当时為什麼坚决不肯还俗时,这位没读过书的老人说:“学道当知心是佛,修行应以戒為师。出家再返家,不如不开花。”
当时不许念佛了,海贤和尚就在心裡默默地念;不许拜佛,他就在晚上偷偷地拜。他的功夫没有间断。
在生產队劳动期间,由於海贤和尚為人忠厚善良,待人一团和气,大家都愿意亲近他。老和尚俗姓文,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文斋公”,意思是说他是吃素的。在生產队吃大锅饭时,锅裡如果有荤腥,他就吃锅边菜。“我老在锅边煨一点儿萝卜菜吃,咱忌咱的口,咱不吃(荤)。”海贤老和尚说,“咱这个 斋公 ,无论如何不许开斋破戒。”
刘居士曾在对老和尚做的那次访谈中问他:“你一辈子都不喝酒,是不是?”
海贤和尚说:“酒?那年轻时咋不喝酒!”
“年轻时爱喝酒?”
海贤和尚反问道:“年轻时在生產队,你给人家搬家,能不喝酒?”
刘居士非常理解地点头答道:“噢,不喝不中。”
必须的!”旁边一个小伙子插话道。
当地人爱喝酒,那裡有个习俗,请客时如果主人喝酒而被请的客人不喝,是不可以的,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刘居士下结论似地顺口又说了句:“多少喝点儿,是吧?”
没想到海贤老和尚一脸笑容地说道:“差不多一斤还不够我喝呢。
”话音一落,在场的眾居士禁不住一起开心地大笑起来。
佛教是活泼的。海贤和尚喝酒这叫开缘,这不是破戒。他是為了让大家欢喜,让大家了解佛教。
佛给我们制定的戒律,最根本的有“杀、盗、淫、妄”,这四条本身就是罪。五戒裡面最后一条叫做“不饮酒”,饮酒本身没有罪过,所以这一条和前面四条不一样。没有罪,為什麼要把它定成重戒呢?因為酒醉之后乱性,会犯前面四重罪。所以“不饮酒”这条戒叫遮戒,是防范、预防的性质。
郑玄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遍注儒家经典。郑玄三百杯酒喝下去后,小小的礼节都不失,真叫海量。所以李炳南老师当年曾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人人都有郑玄的酒量,释迦牟尼佛“不饮酒”这条戒就可以不要了,这条戒律就没用了。
海贤和尚在生產队的那段时间,依旧是劳动、念佛,念佛、劳动。那个年代是不能念佛的,用海贤和尚的话说:“人家不叫念哪!因為啥?都是 群眾 ,你敢念佛?”
海贤和尚一切恆顺眾生。不让念佛,他就在心裡默默地念;不许拜佛,他就夜裡偷偷地拜。放牛的时候,他把牛赶到山顶上以后,自己就坐在石头上念佛。他的功课每天不中断,形式上减少了一些,但心上没有减,念念都是佛号。
“文革”初期过后,形势稍鬆了一些,海贤和尚便离开生產队又回到了寺院。恭录自《海贤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