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要有能接受批评的雅量

发布时间:2023-07-10 04:27:31作者:经藏网

要有能接受批评的雅量

在职场上,难免遇到因为行事风格不同、立场有异,而有看法的落差。如果缺乏沟通,彼此产生误解、批评,再经过有意无意地辗转相传、加油添醋,就可能演变成流言、诽谤的情况,甚至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及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不受诽谤影响,做好本分

佛教经典中,常见佛陀对于恶口、诽谤等事,对弟子提出谆谆教导,除了反映佛陀时代面临的景况之外,也说明流言和中伤,并非现代社会才有的现象,所谓;有人就有是非,虽是慨叹的话,却也说明烦恼与习性密不可分。

《长阿含经》有这么一则故事:一对外道师徒,对于佛陀抱持正、反两面截然不同的评论,佛弟子也议论纷纷。佛陀得知后,如此教导他的弟子:;这时你们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说法,二是思惟。佛陀进一步说明:如果听到有人谤佛、谤法、谤僧,你们不需要愤怒、烦恼、忧愁;同样地,如果听到有人赞叹佛、法、僧,也不需要高兴、得意。为了诽谤而愤怒,对你们没有帮助,为了赞叹而欢喜,对你们同样也没有助益。

由此可见,佛陀教导弟子:不应受他人无理的诽谤影响,也不必为了他人的赞叹而得意忘形,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倘若我们也愿意接受佛的教导,不妨试着体验。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流言,首先反省自己是否如流言所说。假使自己确实有错,就要修正检讨。就算是为人处事问心无愧,毕竟还是凡夫众生,难免有习气,不可能永远不受批评。若能;闻过则喜,接受别人批评的雅量,把指责、批评的声音,当成是改进、增上的良机,也就是一种人格的修养。

另一方面,流言若非真实,是否一定要回应,则须衡量处理。面对无端滋生是非、恶意传播流言,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就是最好的因应之道。如果确实有误解,而且攸关大众利益之时,建议可以主动澄清说明,但不是争辩、对抗。假使没有说明的因缘,或者对方态度强硬,不愿意接受,只有提起豁达的态度面对。力争是非、对错,甚至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只会让双方更加对立,对彼此都没有好处。

化敌为友

面对他人的指教,最好的心态是感恩、感谢、感化、感动。;感恩、感谢对方成就我们有反省检讨的机会;学习以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对待人,便是;感化自己。当自己的身、语、意行为调和柔软,无形中,化解了人我之间的对立、冲突,就能;感动他人,促使双方能化敌为友。

对于团体共事,我有个心得:;理解现象,包容状况,持续沟通,成就修行。除了要理解,更要了解、善解、正解;有误会则要化解、谅解,才能心开意解、迎刃而解。只要抱持正面的心态,人我关系一定能得到改善。 宽心语 当自己的身、语、意行为调和柔软,无形中,化解了人我之间的对立、冲突,就能;感动他人,促使双方能化敌为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