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讲“顿悟”,目的在于破除我执、法执,从而达到佛的境界
发布时间:2023-09-12 04:06:03作者:经藏网禅宗讲“顿悟”,讲“无念为宗”,目的在于破除我执、法执,从而达到佛的境界。所谓佛,不是别的,就是超功利的绝对的心灵自由,是通过充分发挥主体心灵的能动性,而达到的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高度统一的圆融无碍、来去自由的精神境界。
佛,在禅宗那里,不是人格神,而是主体自由的心灵。李文会云:“佛者,梵音,唐言觉也。内觉无诸妄念,外觉不染六尘。”佛就是自觉后所获得的心灵自由。川禅师亦云:“佛,无面目说是非汉。颂曰:小名悉达,长号释迦。度人无数,摄伏群邪,若言他是佛,自已却成魔。只把一枝无孔笛,为君吹起太平歌。”
惠能在《坛经》中谈佛的境界时说:“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无住,无去,无来往”;“遍一切处”;“一切无碍”;“妄念俱灭”;“内外明彻”;“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惠能认为,佛的境界就是居尘不染尘,居世间而不为世间所缚的自由境界。百丈怀海的两首禅诗,表现了见性成佛后的自由感。
诗云:“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鼻绳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往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这种自由是一种纯任自然的自由,类似庄子“法天贵真”的思想。另外川禅师也作过一颂,云:“得悠游处且悠游,云自高飞水自流。只见黑风翻大浪,未闻沉却钓鱼舟。”
见性成佛的自由境界还表现在人以一种超功利的眼光观照大自然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无限空寂与自由。例如杭州智觉禅师有偈曰:“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这种由自然而体验到的空寂与自由反映了主体在超越一切世俗的东西和个人生死得失之后那种孤独,那种闲寂,那种与自然无争的绝对统一。中国有许多咏叹自然的禅诗,这些诗大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孤寂与凄凉。这种孤寂与凄凉不是来自个人得失,恰恰相反,它是来自主体斩断尘缘之后突然体验到的那种虚脱感,那种对生命自身的无限哀怜,因为在尘世生活中,由于人们执于外物、是非、名利,而把正应当作为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和体验的那种纯洁的没有被污染的柔弱而短暂的生命给忘了。禅诗中那种凄凉感正是对这种“失而复得”的生命所产生的最纯真最执着的爱怜。它不是对生命无情,恰恰是对生命有情。因为人生一切,除了本真的生命即自性、真如外,再也没有其它身外的东西值得追求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见性成佛,作为人生境界,就是要求人斩断一切功利想法,用超功利的审美情怀,去参与自然、社会,主动地与自然、社会达到一种无间的契合,从中体验没有被污染的生命的精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