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玄奘的贡献:不但西天取真经,还是中国翻译史的开创者

发布时间:2023-10-18 04:09:11作者:经藏网
玄奘的贡献:不但西天取真经,还是中国翻译史的开创者

玄奘不远万里到印度取真经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其实他在取经的过程中,在印度生活了十多年,不知不觉间也成为了一个翻译家。

玄奘从小聪明伶俐,对佛学非常感兴趣,父亲去世后,他经常跟着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的哥哥去听高僧说法,逐渐有了出家的念头。玄奘十三岁时,在净土寺剃度为僧,开始学习佛法,十八岁时玄奘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了成都,五年后,东出剑门、三峡开始到各地寻访良师益友,十年后玄奘已经精通许多佛法典籍。627年,玄奘为了彻底解决对佛教教义的疑问,但没有拿到通关令的情况下,孤身一人踏上了西去印度,求取佛经的除去佛法和真经的万里征程。

玄奘西行,先后经过凉州、瓜州、玉门关、伊吾、高昌、焉耆、屈支、素叶、铁门关、吐火罗国,一路上,风餐露宿,翻山越岭,穿越戈壁滩、大沙漠,最后终于到达了北印度边境。

玄奘先到北印度的佛教圣地健陀罗国,又长途跋涉来到小乘佛教的发源地迦湿弥罗国,他在寺里住了两年,向一位年近古稀的高僧学习小乘经典,离开迦湿弥罗国后,玄奘途经中印度大国,摩揭陀国的国都曲女城,最后到达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学术文化中心——那兰陀寺。在这里。玄奘拜寺院,德高望重的主持戒贤法师为师,潜心研究佛法,学习《瑜伽论》。遍读所有的经论后,玄奘辞别戒贤法师,到各地去游学。640年,玄奘回到那兰陀寺,戒贤法师让他主持全寺的讲席。玄奘博学多才的名声盛传于印度各地,玄奘的名字在印度几乎家喻户晓。

641年玄奘踏上归途,645年终于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长安,并在弘福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教翻译事业,玄奘不仅精通佛教教义,而且通晓梵文,他遵循“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主持翻译了佛教经论七十四部,一千三百多万字,是中国翻译史上翻译佛教典籍最多的一个人,开启了中国翻译史的新时代。

玄奘翻译的佛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还为印度保存了许多珍贵资料,他将印度本土已经失传的《大乘起信论》由中文翻译成梵文,再传回印度,并印度迦摩缕国王邀请情,将中国古代的哲学巨著《老子》译成梵文传到印度,玄奘的译著,成为中印两国的共同遗产。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亲身游历过的一百一十个国家,和他所听说的二十八个国家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历史改革,风土人情,宗教物产等,是研究中亚、南亚等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书中奇异惊险的故事成为作家们创作的素材,他们据此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如《唐三藏西天取经》,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等。

近代考古学者还曾经依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发掘出王舍城、那兰陀寺等遗迹,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教育的研究和佛经翻译事业,为中国以及世界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