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说《江中诵经》,实相归悬解,虚心暗在通
发布时间:2023-06-19 04:31:01作者:经藏网《江中诵经》
唐·张说
实相归悬解,虚心暗在通。
澄江明月内,应是色成空。
张说,字道济,他不仅是唐朝的文学家,更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先后三次官拜宰相,又于开元七年(719)至十年(722)间,荡平突厥叛乱,建立了后来的彍骑卫队。与此同时,唐玄宗时期,燕国公张说也因文章出众,而与许国公苏颋齐名,人称“燕许大手笔”。二人皆主张在行文上讲究实用主义,摒除隋朝以来的浮华文风。元稹诗云:“李杜诗篇敌,苏张笔力匀”。
首联提及的“实相”乃佛教术语,简而言之就是指世间一切事物的究极真相或者绝对真理。“凡有所相,皆是虚妄”,佛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假象,生灭变幻,无物常驻。
而唯有实相,是常住不灭的万物之本。如《法华玄义》云,“所谓‘实相’,空相之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此从不可破坏真实得名。又此实相诸佛得法,故称‘妙有’,妙有虽不可见,诸佛能见,故称真善妙色。实相非二边之有,故名毕竟空。空理湛然,非一非异,故当如如实相寂灭。”佛家教派众多,各派对实相的解释都略有些出入,但笼统看来,皆是同体异名。而将实相论发挥到极致的,当属天台宗三谛圆融说。佛教讲真、俗二谛,而天台宗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谛,以中谛连结真、俗二谛,强调三谛举一即三,圆融相即。真俗是分言,而三谛是合观。真谛是泯一切法的绝对真理,是永恒不变的真实体。而这个真实体并没有肉眼可见的不灭之相,反而是生化出变幻无穷的虚假表象,这就是俗谛。真谛性空,俗谛缘起,而中谛统摄一切法,不属于真谛或俗谛,却又同时涵盖真谛与俗谛,由此性空不碍缘起,缘起不碍性空。
圆融三谛,谓诸法实相,其体唯一,即德用而分空、假、中三谛。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相互融即,无碍自在。不单以空为空,假与中俱空;不单以假为假,空与中俱假;不单以中为中,空与假俱中。世间所有万物都是一境三谛,而此三谛并非相互隔绝独立,而是不异而异,见一谛则见三谛,见三谛也如见一谛。随便拿世间任何一物举例,皆是既空既假,又乃中道法性。因而,三谛的圆融相即,就是佛教所讲的诸法空相。
如前所述,佛家所谓的“实相”虽然可谓是世人皆知的名词,但真要深入理解吸收却是相当玄妙的法理,因此诗人诗云“实相归悬解”,一个“悬”字,道尽欲要明白实相真义的困难,讲出佛法许多时候只靠言语说教是难以说清楚的,只靠知见思考也是难以想明白的。
那么,要如何才能解佛所说义呢?“虚心暗在通”给出了答案,与其冥思苦想处处求教,不如以空证空,以虚纳实。排除心中杂念,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这种求知的欲念,让自身澄明自在,开放是为了更好地接受。若将人心比作容器,想要容纳最干净水,就得先倾倒掉杯中早已浑浊的液体,否则就算倒入再清澈的水,也无济于事。
“澄江明月内,应是色成空”,对实相有了隐微的理解后,诗人但见月光如水水如天,明月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水中,而浩瀚的如镜江水也藏身于朗朗白月之内。如何是空?此情此景,不正是空吗?《心经》载,“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空是不变之真实义,但却没有不变的可见相。
而我们所能看见的有形万物即是色,二者看似不同,实则不然,只因色的本体是空。既然空色不二,如此江水明月,既然是色,那也必然是空。水月相融,只因二者都是即空即色,那么诗人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虚空的心中此刻只有眼前之景,由此他便也与月色、江流融为一体,性空无别。纵观全诗,篇幅虽小,但却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佛家最玄妙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