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甚是悲壮,为何后世走向了欢快的节奏?
发布时间:2023-11-06 04:08:06作者:经藏网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又再来临。早早便由汽车广播得知:中国铁路局将增开多趟列车,用以缓解清明小长假带来的返乡热潮压力。这也意味着:虽然清明节时间短暂,但丝毫不影响众多出外打工之人的满满祭祖之心。
清明节在我们老家,每年4月5日清明节来临之前,外出工作的叔叔、婶婶、表姐、表弟们都纷纷回家,前一天晚上便将祭祖物品一一制备齐全。考虑到早上不便出行,于是正式扫墓祭祖安排在下午。纵使天下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扫墓祭祖仍然雷打不动。一行人浩浩荡荡开进了祖坟山上,开始了扫墓祭拜之举。待一系列动作完成后,整个祖坟山上顿时满是绚丽多彩。
虽然每一座祖坟前的祭拜礼数不多,但由于祖坟数量之多、布局之广,一般都要到傍晚才能全部祭扫完毕。在历次祭扫中也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本应带着庄严、肃穆的虔诚敬畏心理来缅怀先祖,却发现漫山遍野的扫墓人一个个开怀畅谈、面带笑容,丝毫未有庄严肃穆之感。
介子推后来查阅了清明节的古时习俗,发觉确实不仅不应肃穆有加,而应欢快不已。
为何会是这样呢?这还得从清明节的起源说起。
中国古代的清明节相传最早起源于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相传晋文公重耳早先逃难期间,饥肠咕噜,这时介子推端上一碗肉汤。重耳喝完立马来了力气,忙问肉从何来?介子推说是自己的股肱之肉,以示对贤君的敬仰。重耳大为感动,遂发誓成为国君之后便要重赏介子推。
介子推后来重耳即位成为了晋文公,便信守诺言追封介子推,但介子推表示他当初献出股肱之肉只是顺应天意,不是为了贪图赏赐,于是退隐山林,执意不收。这便引起了赵衰、狐偃等人的嫉妒,于是设计陷害, 四面烧山,一代忠义之人介子推被烧死于柳树下。晋文公深感其忠义,率众臣祭之,立“寒食节”,第二年发现柳树复生发芽,于是取名“清明柳”,这便是清明节的由来。
后来发展到唐朝,逐渐加入了扫墓祭祖的活动,并淡化了之前的一些苛刻规定。不仅如此,到了元明清之后,还陆陆续续加入了踏青、插柳、蹴鞠、射柳、曲江宴、赏花、荡秋千、放风筝、斗鸡、蚕花会等诸多项目习俗。这就意味着,清明节在古代,祭祖缅怀只是其众多项目中的一种,剩下的一大块应为融合了诸多游玩特色的春游,如此看来,清明节确实应该轻松欢快、纵情娱乐。
为何清明节悲壮起始,后世却走向了欢快的节奏呢?并且还要增加那么多的娱乐项目呢?
射柳这归根结底在于:人为的约束败给了客观的自然之象。
虽然忠义之榜样介子推确实其情可表、其心可嘉,也很是成功地将春秋一霸晋文公感动得痛哭流涕,于是立“寒食节”,树“清明柳”,传至后代,严格执行;虽然中国自古便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对祖宗先人怀有端庄肃穆、礼数有加的敬畏之心,但毫无疑问:清明节正处仲春与暮春之交,正是冬意消逝、春暖回归、万物复苏的大好时机。
清明节此时茁壮成长的世间万物也正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走出门外,映入眼帘的是阳光明媚、郁郁葱葱、繁花似锦、一片新绿的美好景象。此情此景,是不是很适合外出踏青、游玩娱乐?而且,沐浴在春日的暖阳中,刚走出寒冬阴霾的人们是不是全身心都迸发出了激情和力量?因此,在这种万物葱郁、焕发着生命力的清明节气,传统的、带有伤感的纪念缅怀便有了变化,朝着“吐故纳新”的意境去了,如射柳、踏青、放风筝这一类带有很多肢体动作的娱乐活动成为主流,取代了单纯的沉思默哀,便是“吐故纳新”的真实写照。
荡秋千不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蕴意勃勃生机、与清明节相伴的春游活动项目也大为减少。对比古人数量颇多的清明节项目习俗清单,可知今天已丧失十之四五,诸如插柳、射柳、斗鸡、蹴鞠、蚕花会等,已不在清明期间开展,且即使开展也不严格按照古代习俗进行,而是转化成了单独的娱乐活动。不得不说:人为的习俗规定再一次败给了客观的事实,当然,这次的客观事实是社会的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