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法师:大乘攻略:再学 四、转识成智
发布时间:2023-11-07 04:07:01作者:经藏网我们继续学习大乘道次第和大准提无上瑜伽。
【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以上是《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大师为弟子宣讲“八识转四智”教义。八识,是唯识学对心性感知层面,进行的一个类分。
我们的思想中具有佛性(第八识)、习性(第七识)和理性(第六识)。我们的佛性智慧完全相同,理性思维也差不多,但习性却相差甚远。习性作为潜意识,在内心深处对我们的理性思维影响巨大,崇高或堕落,快乐或烦恼,都由它所造成。不过,我们不能用善恶、对错来评判习性,因为它只是个被我们生生世世以来宠坏了的“调皮小孩”。我们须时时返观内照,只要觉察烦恼心和分别念一启动,就当知道是习性这个小孩又要调皮了,立刻跟它说:“乖,听话,不要闹!我们发了菩提心,是要成佛的。”于是,它就乖乖安下来。我们就可以用佛性智慧和理性思维,应对生命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了。
佛教唯识宗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八识,“调皮小孩”就是第七识末那识,也称作“自我”。修行的过程,就是转化“调皮小孩”的过程。“调皮小孩”乖一层,修行就上一层。它转为平等性智,八识也就转为四智,就是转凡成圣。
第八识,为阿赖耶识,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密严经》偈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镮,展转无差别。”
第七识,为末那识。末那识恒常在分别、审察、思量,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所有的烦恼都是末那识的执著生起的。
第六识,为意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类似于职业经理人,迷时受“调皮小孩”第七识末那识的影响和制约,与“眼、耳、鼻、舌、身”五个部门相互服务。修行,就是通过调动意识的理性主导作用,以般若和止观等修证,用菩提心感化末那识主动建立意识和藏识的绿色通道,化烦恼为菩提,转八识为四智。
“调皮小孩”末那识,位于阿赖耶识与意识之间。在本质上,是它的调皮让人产生欲望,表现于人的动机、要求、情绪、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方面。它以阿赖耶识为存在的根据,又以其为占有的对象,即想把阿赖耶识的一切都执著为自我的内容和自我个体。同时,它又要对意识(第六识)加以控制,使意识所具有的认识功能完全由它所驱使。由于意识是人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窗口,末那识则在两个方面对意识加以控制。一方面控制意识区别我和非我,把意识没有认识到的世界排除在我的世界之外;另一方面又控制意识尽量对外部世界加以占有,使之成为我的世界。这种不断地把外在的变成内在的,又把内在的变成外在的过程,就是末那识的运动过程。
在“调皮小孩”所代表的习性的作用下,意识的理性也被纠缠得混乱和茫然,并任其驱使、劳役和折磨。正因为“调皮小孩”末那识使人产生欲念和自我,所以在自我欲念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它就打滚哭闹不止,就会产生人生的痛苦和烦恼。佛教所说的人生的“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以及人的贪、嗔、痴、慢、疑等弱点,均来自末那识的调皮。所以,唯识学称末那识为“染污识”,是“我执”和“法执”的代表。
我们的修行,就是要转变“调皮小孩”末那识的染污,使之转为“平等性智”,进入无分别执著的清净状态: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当意识的理性调伏末那识的分别染污,让阿赖耶识本具的光明无碍显现,就是佛的“大圆镜智”的实现,第六识自然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这时,我们就可以超越三界,了生脱死,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