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
发布时间:2023-09-19 04:08:57作者:经藏网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失之间,都过了一生。金钱,有得有失;权位,有得有失;爱情,有得有失。有时此间得,彼间失;有时此时得,彼时失。有的人得而复失,有的人失而复得;得得失失,失失得得,都过了一生。
看淡功名,看轻富贵,看小世界。古代的庄子曾把宰相职位形容为一只腐臭的老鼠,释迦牟尼佛抛弃王位,脱掉纨素之服,换成棉布僧衣,舍弃金玉之宝,托钵四处化缘。我们不得不相信他们视功名富贵如尘土,把大千世界放在眼前用显微镜审视的空阔心境。
有人认为这种身心背离的现象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原因,他们没有认清自己内心的真正渴求,不知道自己到底过怎样的生活,于是,只能漫地无目的的追求别人认为好的东西,追求不到时,总是觉得老天对待自己不公平,不满意,追求到看似很好的东西时,也未必感到幸福,因为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有一个故事:在一条河的两岸,此岸住着凡夫,彼岸住着僧人。凡夫们看到僧人们每天诵经撞钟,无烦无恼,十分羡慕;僧人们看到凡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忧无虑,也十分向往。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终于有一天,凡夫和僧人们达成了协议。于是,凡夫们过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们过上了凡夫的日子。没过多久,成了僧人的凡夫们发现,原来僧人并不好当,悠闲自在的日子只会让他们感到无聊、无趣、无味,又怀念起以前当凡夫的生活。成了凡夫的僧人们也体会到,他们根本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烦恼、辛劳、困惑,也想起做和尚的种种好处。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着到对岸去。
在这个故事里,僧人和凡夫们之所以见异思迁,是因为没有搞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所以他们老是对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满意。当他们找到看似很好的生活时,得到的却是更大的不满意。
有个寓言故事,一只公鸡在原野上寻找食物,它找到了一颗珍珠,却生气地说“我要这个硬邦邦,圆溜溜的东西有什么用啊,宁愿要一粒玉米”,是珍珠不好吗?不是!而是珍珠不是公鸡要的东西。
幸福的人生不在于追求什么,也不在于你采取怎样的方式,只需要亮起一盏心灯,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知道自己真正的方向所在。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与真理,难遭难遇。人生中有太多的问题,唯有在佛法中才能寻得究竟的答案,建立起对生命的信心;有了信心,生命中的难题便能迎刃而解。当找到了生命的活水源泉──这一念心,感恩,才不会是触境而生;而是自自然然地存在于一切的时间、空间,无论处于顺、逆境中,始终都能不动不摇。这个世界才是最究竟的人生。需要每一个人投注善念、净念、正念来共创人间净土。即使无法马上做到圆满,也可以从一个小小的善念开始;亮起一盏心灯,光明、积极、乐观的思想,其实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感恩心;也唯有在自己的佛性、觉性上去启发,这才是最究竟的人生,然后用佛陀的教义在日常生活中对照、检点自己的思想、言、行,这样来修习佛法,现生才有望到达极乐的彼岸,诚望大家共勉,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