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爱到无私方为孝

发布时间:2023-10-31 04:07:22作者:经藏网
爱到无私方为孝

泉城济南有座山叫历山,据说《孝感动天》的故事就发生的这里。相传舜的父亲及继母、异母弟,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这则故事以神话的手法,描绘了远古帝王感天动地的孝举,寄托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孝子的崇敬,对孝道最高境界的畅想。

舜对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不因父母对自己怎么样而改变。这正是当今社会应大力提倡的,即,不论父母给予了我们什么,给予了我们多少,既使父母有愧对自己的地方,我们都应以宽容的心包容老人,尽心竭力地孝敬父母。因为孝是晚辈对长辈发自内心的无私的敬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升华,而不是一种对等的回报,更不是一种等价交换,不能以父母对我们尽了哪些义务、做了些什么,作为尽孝的尺度。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做不到这点,他们尽孝的前提是父母为自己做了什么,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孝与不孝取决于从老人那里获得了多少利益。

邻居王老单位集资建房,老人考虑到远在外地的大儿子想退休后回济南,就把自己的购房权转给了老大,谁知却惹怒了二儿媳,不但不让老人进家门,还不让孩子到爷爷、奶奶家去,甚至在路上碰上老人也不让孩子叫爷爷、奶奶,弄得家庭关系很紧张,老人也给气病了。闻听此事,笔者不禁要问:尽孝难道就是为了得到老人的房子?不给房子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尽赡养义务?岂有此理!但冷静思考,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孝道遭遇的一种抱歉境地——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无条件的,而子女是否尽孝则要看老人的“现实表现”,老人有无财产、财产多寡、有无收入、收入多少、能给自己帮多少忙等,在各种现实利益面前,人类至真至爱的孝被严重扭曲了。当孝心遭遇经济利益,有多少子女在真心实意替老人着想?有多少人在拨拉自己的小算盘?为什么老人为子女付出那么多,却从来没算过,而子女对父母做一点点事却都要斤斤计较、之铢必较?

“爹娘给俺一条命,俺要给爹娘一颗心。

”此言出自莱芜市一位农村女孩子之口,她叫景文华,从6岁开始,就照顾高位截瘫的父亲和癌症母亲,12年如一日。为了让爹娘吃上饭,她学着洗衣服、做饭。为了不耽误上学,她每天5点起床烧水做饭,给爹娘端屎端尿、洗漱喂饭,然后跑着到学校上课。有时还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跑回家照看爹娘。村里没有自来水,吃水要到300多米外的水井里挑,小时候她一次挑半桶水,一路要休息几次。父母换洗的衣服、尿布,她都是拿到村头的河边洗,冬天的河水寒冷刺骨,双手经常被冻的红肿僵硬。今年,18岁的她用自己打工挣的钱给父母买了一台21寸彩电,还打算给父亲买辆轮椅。

与小文华相比,我们多数人可能更有条件尽孝,但是我们这些为人子女、也为人父母的人可以扪心自问一下,父母把我们养这么大我们付出了多少艰辛,而我们又为父母做了多少事?我们对父母尽心了吗?可怜天下父母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