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静心中透破无常妙理
发布时间:2023-10-26 04:05:10作者:经藏网焚香静心,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好香带有一种能过滤烦恼的特殊气场。当一炷青烟袅袅升起,怡人的香气弥漫开来,似乎周边的环境也渐渐清宁庄严了起来。这是香本身所带有的静心效果。然而,真正的深层次的静心,或许更在于明理之后对自心的把握能力。
庄子在《齐物论》中曾形容我们凡人的心相说:“与接为构,日以心斗”,并说我们的心是“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我们处于人群之中,如果时刻怀着一颗是非之心,则很容易看见别人和社会的对与错。经常纠缠在是非对错中,自心很难有真正平静的时候。真正的平静,不是压抑自己刻意营造出冷漠和寡言,而是对自心所产生的是非对错分别念的超越。然而,又如何超越呢?
禅宗有一则著名公案,二祖慧可求法于达摩:“弟子心不能安,求师父慈悲,为我安心。”达摩曰:“将汝心来,吾为汝安。”慧可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曰:“为汝安心竟。”在这则公案中,慧可发现找不到自己的心了,达摩说,知道找不到自己的心,这颗心就已经“安”起来了。
我们实际上是无心之人,平常所执著为自己的心,只是一场梦幻,计较则“有”,不计较则“无”。这一点,对于经常观心的人来说,是再明确不过的事实。
《圆觉经》中说:“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静观自心,那不断产生的种种是非念头之流,并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多年来在生活中受各种环境“教育”的结果。
佛说无常,首先是心相无常,逝者如斯,无有常态。无常之故,执著即妄,当体非真,放下即显明德。修行人习惯于观心,久而久之,心中产生的是非对错的情绪念头对我们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弱,然后自然会有所谓的“平静”,这也是修心在进步的表现。因此,真正的平静不是无言,不是无念,不是不做事,也不是压抑自己,而是对自己念头的“不管”。
道家讲“无为”,亦是指自心无为,顺其自然,承认外相有种种差别,承认人生不如意事常七八九,承认成败荣辱是因缘果报导致的必然,承认生死是肉体生命的转换交替,人间事皆是心的道场,和光同尘,自然上善若水。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是潇洒的忘我的逍遥游。
焚香静心,如果能真实体认无常和无为的道理,那么在焚香时,专注焚香,不去管自己的念头,一派自然真诚,渐渐乃至呈现“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的风范,则其言行举止,自然清雅和悦,其所焚之香,自然怡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