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从《普门品》谈如何自助助人

发布时间:2020-05-09 11:32:59作者:经藏网

从《普门品》谈如何自助助人

  在《楞严经》中有提到,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以前,修行得到耳根圆通,从闻思修而入三摩地,然后进入无我、寂灭的境界;之后,体会到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体念到一切众生还在受苦受难,于是观世音菩萨发广大愿,寻声救苦,无处不现身,无时不度人,如同《法华经普门品》所述的,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能够有苦的离苦、有难的离难、有灾的消灾,有求必应,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

\

  《心经》中则提到,观世音菩萨以无上的智慧观照到人的生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是暂时的、无常的,因为经常都在变化,所以是空的,不是真的有。

  然而一般人之所以会觉得受苦受难,是因为执着自我,如果又执着身体和心理受到煎熬的感受,就更加觉得苦难重重。

  其实,只要能够了解到身心的反应和现象,都只是暂时的,不是实有的,不能恒常不变的,便不会觉得苦,便能从处处苦难的此岸,登上究竟解脱的彼岸。

  因此,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刚开始是自利、自度的,最后扩大到利益众生、广度众生的大菩萨行、大慈悲行,这就是一种自助助人的修行法门。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化、感、感谢、感恩来着手。

  很多人都认为要用道理、方法才能感化他人,所以有所谓「感化院」、「感化教育」等,希望感化那些顽劣不化的人。但如果从事感化教育的人,自己没有智慧与慈悲,不能以身作则,想要感化他人谈何容易!

  古人说:「人之患,好为人师。」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可是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充分的慈悲,又如何教导他人呢?因此我经常自我勉励,不要急于想要感化他人,应该先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来感化自己、修正自己;之后,方能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感化自己就是要知惭愧、常忏悔。惭愧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希望能够做得更好、更努力;忏悔是因为知道自己有做错的地方,提醒以后不要再犯错。以我个人来说,便是以佛法的智慧与慈悲来感化自己、调柔自己、修正自己、劝勉自己;我经常因为自己所知不多、所学有限,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奉献而惭愧、忏悔,常常自我提醒当更加倍努力;同时,我也自觉无智无德,不足为他人的师范,而对我的弟子感到惭愧和忏悔。

  经典中告诉我们,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为无学;而小乘的菩萨也要到证了阿罗汉果后,才是无学。无学,就是不再需要学习了,不再需要学习忏悔、惭愧。或许会有人说:「菩萨怎么还会有过失?菩萨还需要惭愧吗?」事实上,菩萨要常惭愧、忏悔,才会愈来愈精进、愈来愈清净、愈来愈能够感人。

  可是偏偏有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例如我在美国东初禅寺,有一位大陆来的居士,长久以来总是在一旁观察我。因为他在大陆时有一位师父,告诉他善知识要符合十个条件,所以他就用这十个条件来衡量我,量来量去似乎永远不满意。后来他参加了我主持的禅七,禅七期间我告诉他们:「我很惭愧,我很忏悔,我只能以佛法来感化我自己,我感化不了人,我以感化自己来勉励自己。」他听了以后受到很大的震撼,而且很受用,于是来向我忏悔,从此不再拿着标准来量人。

  佛法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不是拿来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仅以佛法度量人,并且以世间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人,却不能以身作则,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帮助自己,又怎么可能对别人有助益呢?

  有人会抱怨家庭里的成员不够好、不能满自己的愿;或觉得社会混乱,人心不安定。总认为别人都变好,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变得认真、负责,自己就幸福了;总是期待他人,认为只要别人都好,自己就有福报,但却忘了自我要求,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满了别人的愿?

  佛法提醒我们,修行应该从自己做起,以自己修学佛法,学习到的慈悲与智慧来感他人,而不是要求他人,这才是最可靠的。智慧并不等于聪明、伶俐、反应快,或者是懂得很多知识、学问;佛法所讲的智慧,是指不受烦恼所困扰,不因无明起烦恼,即使身处逆境,也能自在心安。

  我常说:「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面对人。」例如最近发生的校园杀人事件,两个女生为了抢男朋友而发生悲剧,其中不论被杀的或杀人的都是受害者,还有那位男孩子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从小没有接受佛法智慧与慈悲的教育,没有佛法的正知正见,才会演变至今,他们的问题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问题。而只要有一个人犯了错,就会造成社会上的不安,站在佛法的观点,这是我们共同的业力所形成的,每个人应该都有一份责任。所以,我们要用慈悲心来看待他们,但是处理事情时,还是要以智慧来评断,不能感情用事,以免因一时情绪冲,有所偏颇而造成将来的遗憾。

  这个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实践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他人。

  应该以感谢的心来接受顺、逆两种助缘。很多人只能够感谢对自己有利的人,把他们当成是贵人,但是以逆境激励我们成长的,也是贵人,也应该感谢。事实上,我们应该把所有我们遇到、见到的每个人,都当作贵人、当成恩人、都是有利于我们的人,如此一来,心中便能常保平安。

  当年我准备到日本留学的时候,台湾佛教界一片反对之声,大家都在传说:「不能让他去日本,去日本就会还俗,如果赞成他去留学,就等于是送一位法师去还俗。」本来有位马来西亚的华侨,答应全额资助我去留学,可是看到大家都反对,于是就改变主意取消赞助。当时,大家的不信任,虽然令我感到难过,但我将念头一转,心想:「这也很好,大家不信任我,我偏偏要叫他们看一看,我绝对不还俗!」到了日本,我因为经济拮据,所以把在日本的时间计算得非常经济,一天当成好几天用,一个钱当成十个钱用,书读得比别人都快。由于大家的反对态度,正好促使我赶快把书读完。如今看来,这件事对我信心、愿心的坚固,可说是一大助缘,如果没有这些逆缘,就无法练就我的意志力。

  此外,我的师父东初老人,对我最大的恩惠,不是给我经济的资助,而是用「养蜂式」的教育方式培养我。养蜂人把蜜蜂带到有花的地方,让它自己去采蜜,它采了蜜自己吃,多的还可以供给人吃。我的师父用这种方法教育徒弟,并且告诉我:「很多人用养金丝鸟的方式教育儿孙,儿孙一定不会太好。因为金丝鸟天天要准备美味的食物喂它,常常要照顾它,但它却不能够生产对别人有用的东西。」由于我师父对我的教育方式,训练出我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再加上遇到任何问题,我以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的原则,用智慧来处理事,用慈悲来处理人,处理以后就放下,心中不再罣碍了,因此逆缘对我来说,不是困扰,而是值得感谢的因缘。

  观世音菩萨因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已能度一切苦厄了,但他还是以种种形相、身分,来到十方世界广度一切苦难的众生,这是由于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而其慈悲心则是从感恩心而来。

  凡是得到佛法恩惠的人,必定会有感恩图报的心,感谢三宝的恩德。但是三宝是很抽象的,例如报佛恩,佛将智慧、慈悲给我们,但是佛的化身已经不在了,要报佛恩,似乎已经没有机会了,所以应该转而为众生奉献、救济众生来报答佛的恩德。例如观世音菩萨便是在佛那里学得法后,又把法布施给所有的众生。这不是自己对众生施恩,而是为了感恩而来度众生。

  除了报三宝恩之外,凡是受恩于人,便应该要感恩图报,有回馈心。所以我们也要报国家恩、报父母恩、报师长恩,这就是佛教徒常说的「上报四重恩」。报恩要及时,不要等到要报恩的时候,才发觉已经没有机会了,而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随时随地心存感恩,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奉献的时候,态度是恭敬的,而不是以施舍心来付出,否则便会自以为是施恩者,产生自以为了不起的心态,认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对方回馈,这是不知惭愧;相反地,接受布施或服务的人,则要把对方当成恩人,感谢他的恩德。也就是彼此都存着奉献、供养、感恩、报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献,另一方以感恩的心来接受。

  很多人嘴上说是奉献,其实心里是在做投资生意,今天给了些什么,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馈,事实上,这是利益交换,不是报恩,也不是奉献,真正的奉献是没有条件的。

  凡夫众生讨厌苦难、逃避苦难,结果反而经常被苦难所困扰;菩萨不逃避困难、苦难,却能深入苦难中来度苦难中的众生,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精神。

  初发心菩萨以利他来利益自己,以利他为目的,没有想到对自己是否有利,这也是观世音菩萨的法门。

  「四感」就是要我们感化自己、感他人、感谢顺逆缘、感恩奉献,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发广大愿心,如此就能够经得起苦难,不但不以苦难为苦难,同时又能够在苦难之中救济苦难,这就是自利利他、自助助人的菩萨精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