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养生学
发布时间:2022-12-23 20:38:20作者:经藏网(一)何为养生
1、养生之意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意思是顺应自然,科学系统地安排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典籍《庄子内篇》最早出现养生一词,养有保养、调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2、佛经谈养生一词
佛经多提到养生之术,经中描述释迦太子“又见习学书计、历数、声明、伎巧、医方、养生、符印及馀博戏,擅美过人,身处王宫,厌诸欲境,见老病死,悟世非常,捐舍国位,逾城学道”,(《大正藏》卷11,第91页下)这里的养生是一种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方法。佛经又有“犹如大雨,普佛世界,滋育养生,等无差特。如来演法,一品如是”(《大正藏》卷9,第83页下),这里的养生是养育生命之意。
(二)道家及医学养生文化
1、《黄帝内经》
(1)生命起源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本神篇》: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即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
(2)天人相应学说
顺应自然的养生观,如《灵枢本神篇》之“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頣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为防病养生之先河。
(3)生命发展规律的提出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生命周期的变化,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男子八岁为一生理阶段,女子七岁为一生理阶段。
(4)衰老的变化过程
情志、起居、饮食、纵欲、过劳等方面调节失当,导致早衰,
(5)提出养生总方针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越剧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饮食养生观
《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饮食有节,五味调和;饮食有常,物我相适;饮食以时,四季五补;饮食洁净,进食宜忌。
3、起居养生观
顺应自然法则,起居有常,附以好的生活习惯。梳头、洗脚、睡眠、漱口、叩齿等。
4、运动养生观
华佗提出“动以养生,动以祛病”的观点,发展导引术,如禽戏。
5、动静结合养生观
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孙思邈之“养生之道,常欲小劳”。心静体动。多动则损。养生在心,养心在静。静者寿,噪者夭。龟鹤延年。
(三)儒家养生文化
1、强调精神调摄——礼
《礼记緇衣》: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养心与养形是养生的重要内容。精神为主导。《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行则从礼,君子三戒,即为寡欲。
2、注意身体护养
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
3、饮食卫生观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之鱼馁而肉败则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4、情志养生观
仁者寿,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大学》: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5、居安思危之道
性静者多寿考。《易系辞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循易之道也。
6、孝道养生观
《礼记内则》:“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伙食忠养之”,“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侯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
7、胎教优育养生观
《左传》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之论,《周礼地官司徒》有“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晚婚观念。汉代刘向《列女传》:太任(周文王之母)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
(一)佛教人道生命观
1、生命轮回思想——生命的永恒
六道轮回,而人苦乐参半,为六道中枢,成佛成魔,皆在一心。人身难得。
2、因果报应论——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善恶无记观,有如是因,则有如是果。
3、佛性论——生命的希望
生命的核心精神——佛性,人人本具,见性成佛。身体的健康只是永恒生命的驿站,成佛才是真正的养生。
(二)佛教重视养生吗?
1、苦空无常的生命观
(1)生命的基本规律——生、老、病、死,诸苦煎迫
虽欲藏在空若处大海中
假使入诸山而欲自翳形
欲求不死地未曾可获之
是故精进学无身乃为宁
(>p.706.2 ~ p.706.3)
(2)生命的结局——荣华富贵总是空
常住於法有心意识。不解深妙空无之慧。心计吾我。五阴所缚六衰所惑。欲不老病。规拔此恶分离之患。志于常存终不可得。唯成法身阴衰悉蠲。无内无外进退自在。乃能免此四难之患。(>p.707.1)
(3)生命的本质——命在呼吸间,瞬息而逝
2、杜甫的感叹——人生七十古来稀
(1)古代高僧多高寿
杜甫的《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说明普通人活到百岁不易。而佛教却“年虽百岁,犹如壮容”的唐代及五代高僧中,知名的有日照、慧昭、菩提流老、宝思维、仪宴等,其中慧昭生于公元526年,卒于公元816年,活了290岁(《历代高僧卒年表》)。
其中活到70岁左右者占多数,活到百岁左右者可以举出一批,如据《宋高僧传》善无畏大和尚99岁;唐惠秀大和尚100岁,唐九华山金地大和尚99岁;礼宗大和尚97岁;神秀大和尚可100岁;智威大和尚95岁;怀海大和尚95岁;圆修大和尚99岁;志鸿大和尚108岁;定安大和尚111岁;等等。
(2)当代高僧也长生
以中国著名的高僧中,四川就有清定法师、宽霖法师、遍能法师、隆莲法师,皆近百岁,而乐至报国寺离欲法师124岁,安岳的禅庄法师120岁,济法法师100多岁,仍然健在的佛智老法师也有100多岁了。
重庆也出高僧,华岩寺心月大师80多岁时还习武练功,健步如飞;能仁寺遍空法师活了104岁;罗汉寺竺霞法师活了93岁;万州慈云寺老法师90多岁还能下田劳动;重庆佛教协会会长惟贤法师今年满九十大寿,还精神健旺,处理佛教事务而操劳不已。原罗汉寺方丈大果法师,也是近90高寿的人。
3、什么人可以得长寿?
(1)世间的成就与生死无关
财富、学识、地位、美貌等,均难保长寿。才子佳人,自古红颜多薄命。年青气盛都没有保障,所谓“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聪明才智与生死无关,许多聪明人,反而早夭。有宗教信仰也不一定长寿,否则长寿太简单了。
(2)营养、运动、道德和寿命
营养与运动是长寿之助缘,非正因。许多纨绔子弟吃得好,穿得好,游手好闲,却寿命不长。近年李小龙天天拳击运动,却英年早逝。
道德高不一定高寿,如颜回为述圣,却没有终老天年。项橐七岁做了孔子的老师,可是却很早地夭折。而盗跖为非作歹,随从千人,横行霸道,去总是死不了。导引许多人感叹“好人命不长,坏人活千年”。当然这只是个案,并不是说做好事的就不长寿,而是说做好事的不该短命。山上生活极其艰苦的百姓,吃着菜蔬,却高寿者极多。
4、长寿的因和缘
(1)长寿因
祖辈德行所荫——基因长寿说
善业所致长寿报——善有善报
三世因果报应——宿命报
存善心好心——长寿内因
(2)长寿缘
外缘:环境优美,家庭幸福,太平盛世,风雨有时,无有瘟病,社会祥和,所见长寿。
内缘: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心境和顺,劳逸有度,知长寿道,恒心不退。
(一)、佛教养生总则
1、长寿的条件
《大毗婆娑论》卷151提到“长寿”的条件时说:
若有于寿,恒作、恒转,受作、受转;时行,处行;修梵行;食所宜、食应量,生者应熟、熟者弃之,于宜匪宜能审观察;服医药、用医言;避灾厄;远凶戏。由此等故,寿不中夭。”
A、经常做些主动的和集体要求的运动和劳动;
B、出行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路程和目的地;
C、要断除不正当的淫欲;
D、饮食要适宜、适量,避免过生或过熟,要仔细盘算适宜不适宜;
E、有病要服医生之药,照医生的话做;
F、要避开灾害、厄难之事;
G、要远离凶险的戏乐活动。
2、十叟长寿歌
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
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拜求,何须得高寿?
一叟拈须曰:我勿湎烟酒。
二叟笑莞尔:饭后百步走。
三叟颔首频:淡泊甘蔬糗。
四叟拄木杖:安步当车久。
五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
六叟运阴阳:太极日日走。
七叟摩巨鼻:空气通窗牖。
八叟抚赤颊:沐日令颜黝。
九叟抚短鬓:早起亦早休。
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
善哉十叟词,妙诀一一剖。
3、以法养生
从法养生不从衣食是故当奉
安住之法则为孝顺报诸佛恩
(>p.450.3)
三千大千世界,依此风轮而得安住。以譬如来大智风轮,普摄众生,皆令欢喜安住也。——安住之法,即是佛法。
安住之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数息,或观心,当须系缘一境,念念相续,安住其心,不令散乱也。
安住世间,谓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槃,不着生死。菩萨称佛无著而见,是名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
安住正行,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则身口意业悉皆清净,而于正行安住而不舍也。
安住仪式, 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安住佛境,谓菩萨习诸禅定,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心心寂灭,住持不动,是为安住佛境。
安住正路,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而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也。
安住慈心,谓众生若能安住平等慈爱之心,则于一切有情,悉与其乐,不加恼害,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悲心,谓众生若能安住平等悲悯之心,则于一切有情,见其受苦,普为救拔,令其安隐,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喜心,谓众生若能安住欢喜之心,见诸有情,离苦得乐,了无憎嫉之意,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舍心,谓众生若能安住舍离之心,则于一切有情,冤亲平等,无憎无爱,此为有依行也。
(二)养生之养心术
1、常存清静心
清静心为无疑之信心也,又无垢之净心也。中阿含经四十一曰:‘清净心尽脱淫怒痴,成就于三明。’胜鬘宝窟上本曰:‘清净心,净者信也。起净信之心,又不杂烦恼心,名为净心。’又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下):“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即指无执著之心。
(1)毫不怀疑的心。
(2)没有污染的心。
(3)没有烦恼的心
(4)没有执著的心
2、常存平常心
平常心又称赵州平常心是道,或平常是道。意谓无思量计较的平常心就是道。据《赵州真际禅师语录并行状》卷上所述,赵州从谂问南泉普愿︰‘如何是道?’南泉普愿答说︰‘平常心是道。\’南泉以为此道不属知与无知。言知,唯是妄觉。言不知,即是无记。拟议即皆乖反。故达不拟之道,寥廓洞然,犹如太虚。《无门关》第十九则,颂云(大正48?/SPAN>295b)︰‘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搬柴运水,无非妙用,穿衣吃饭,即是神通。
3、常存欢喜心
凡夫境界,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欢喜踊跃。\’
证得菩萨境界,成就欢喜地。十地之第一地。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成断惑证理之一分,大欢喜之位也。自此十地之间,经二大阿僧祇劫而成佛。新译仁王经下曰:‘初证平等性,而生诸佛家,由初得觉悟,名为欢喜地。’观经天台疏曰:‘欢喜地者,初证圣处,多生欢喜也。’
十行中有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饶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4、常存善良心
指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那先比丘经卷上即有(大三二六九七上)“以善心念正法”一语。
5、常存和悦心
和,六和敬,身和共住(谓生活上互相照顾)、口和无诤(谓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意和同事(谓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戒和同修(谓遵守共同的戒律)、见和同解(谓见解一致地共同修学)、利和同均(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
悦者,悦意,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悦乐,谓如来说法音声,悦可人意,而爱听无厌也。悦耳,谓所发语、能令闻者、利益安乐,是名悦耳。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之意。
6、常存安乐心
安乐,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据法华经卷四安乐行品载,安乐行计有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等四种,称为四安乐行。亦即诸众菩萨应远离身、口、意三业之过失,并发誓教导众生,度化众生,行自利利他之安乐行为。
7、常存慈悲心
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十二利:一、福常随身。二、卧安。三、觉安。四、不见恶梦。五、天护。六、人爱。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丧。十、火不丧。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升梵天。见法句经。
8、常存菩提心
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盖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发意;最初之发心,则称初发心、新发意,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大正25?/SPAN>362c)︰‘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证’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愿心,其体广大,其德无边。
9、常存诸佛心
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发见佛性谓之成佛。
其义有三:(一)指如来充满慈爱(大慈悲)之心。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二)指不执著于任何事、理之心。顿悟入道要门论(卍续一一○四二二上):“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三)指人人心中本来具足之清净真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