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禅悟密法 引言

发布时间:2022-04-07 10:46:53作者:经藏网

  引言

  从大唐国内无禅师到台湾宝岛多禅师

  禅的定义

  禅的变态

  禅的归元

  密的意义

  修学态度

  课程内容

  相信各位(也包括我自己),皆未料到我会在此时开讲这一课程,因此于正题之前,先略叙此事因缘。

  从大唐国内无禅师到台湾宝岛多禅师

  黄蘗希运禅师曾说:「大唐国内无禅师」。我们知道,中国禅宗自六祖惠能大师以来,宗风大盛;尤其又经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等的苦心经营,更是人才辈出─马祖座下能有八十四人坐道场。为何黄蘗希运禅师于彼仍叹道「大唐国内无禅师」?又说:「马大师下有八十四人坐道场,得马师正法眼者止三两人!」详细的缘由我不清楚,但可确定的是:黄蘗希运禅师的标准很高。

  反观台湾这几年来禅风大行,禅师特出─有本土产的,有国外来的,有年老的,有年轻的。在到处喧嚷的禅七活动中,一打就是几百人。禅师这么多!禅风这么盛!这是台湾人的善根福报吗?至少我不认为,因为这牵涉到禅的根本定义─因于不同的定义,就有不同的禅师。

  禅的定义

  禅,如照中国最初的定义,唯「觉悟」而已。因此如不能开悟,即不能称为「禅」。而在台湾这些禅师的教授中,究竟有多少是以「开悟」为宗旨的呢?我认为少之又少!

  禅,其次是四禅八定,以修定为首要。比如「数息法」,充其量只是修定的前方便,跟开悟的禅,其实还远有一段距离。而在台湾所打的禅七中,反是以修定为主。

  禅,在台湾现代所教授者,却多标榜着「生活禅」─禅在生活中,禅在当下里。在「不离现世」的前提下,藉用禅的理念、禅的方法,来使身心更为吉祥、安乐;甚至在待人处世间,更能顺畅、圆融。尤其在繁忙的工商社会中,更希望借用禅法来疏缓紧张的情绪,来喧泄压抑的心结。因此便有各式各样「包装」过的禅法,如吉祥禅、山水禅、微笑禅等,流通于世。

  因此,从开悟的禅到修定的禅,着实已降了一格;从修定的禅到生活的禅,更是降了一大格。所以台湾这几年,有禅无禅?是禅非禅?至此应很明白。

\

  禅的变态

  台湾禅怎会变成这副德性?其来有自!因为这关乎「究竟与方便」的老问题。禅,如论究竟,当以开悟才算究竟;尤其以大悟彻底才算究竟。既小悟不算究竟,更修定、生活禅等不算究竟。

  然不究竟,并非毫不可取。如生活已不能宽松落实,修定便有困难─一坐下来,便妄念纷飞。而修定若未得力,参禅更无个入处。因此以修定为尚的禅,或以生活为导的禅,是法非法?就要看:是只把它当参禅的「前方便」?或划地自限,得少为足。

  在目前的禅授中,能明确表明修定禅或生活禅,只是参禅的前方便者,虽有但不多。而更多的是划地自限,得少为足。他们常轻蔑地说:「禅既不离生活,你们又何必盘腿练坐,深山隐居呢?」因此能把修定或生活,当作参禅的前方便者,虽非究竟,但仍不失为正道。反之,划地自限,得少为足者,便非正道。

  至于很多外道,假禅之名,鱼目混珠,猥亵正法,更是到处皆然。因此虽皆名为「禅」,是究竟还是方便?是正道还是非道?就不能不细细分辨,才能印实。

  因此「台湾宝岛多禅师」,终究是「挂羊头卖狗肉」者多─不出狗肉禅与恋世禅的本质。为什么标榜生活禅呢?因为恋世情结不能消融故也。而很多人之所以教授禅,也不过是把它当作事业的手段:借以招揽信徒,自抬身价。因此也可名为「淘金禅」。于是既教授者不出恋世情结,岂受学者就能免乎?因此,你缠我,我缠你,缠来缠去;论解脱,连个门影也没有!还缠得不亦乐乎?岂非可悲可悯?

  禅的归元

  对于以上所说,台湾这几年来种种的变态禅,我不是不了解。但即使是忧心忡忡,却也无可奈何─因为我没有更大的能耐,来斡旋天地,扭转乾坤。虽然我在禅修上,也曾有一些基础的体验;虽然这几年来,带过一些禅修活动,风评也算不错;甚至很多人更鼓励我多举办禅修活动。但我总觉得心有余力不足─对于禅修的理念、方法,我还未能整理得更有系统;至于教授的层次、方便,更只能依样划葫芦。因此虽禅门里天下大乱,我还宁可隐居深山,闭门造车。

  然新近中,于禅修又有一些体验;并且因此使我对禅修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成系统的整理与肯定。于是乃有讲此课程的动机。

  但讲于此时此地,是否正适宜?其实我也蛮怀疑的!因为即使现在虽比以前有系统,却不代表已完美了。尤其以各位的修学经验,是否也是合听此课程的时机?我更闷讷!但是若此时有因缘、有意愿不讲,待他日是否有更好的因缘来阐明,我也不肯定─诸行无常,谁知道!因此我宁可先现在讲,而期于来日作更完美的补充。

  此课程的内容,大致是以我个人修学的体验为主轴,而吸收禅宗或密宗某些相关的说法。有些禅密的体验或教授,即使书中再三重复,但乃我体验所不及者;我还宁可持疑而不取。或虽引用,而保留「悬疑」的态度。

  因此对讲授的内容,我不敢谓为「公理」;以修行而言,无所谓公理,乃在于对机。我用得上的法门,不见得就适用一切人。但即使非谓为「公理」,至少还是个蛮完整的「个案」,还值得各位参考。

  密的意义

  有人问:此课程既名为「禅悟密法」,是否与密宗相关?于是对于此「密」字,我乃有三层次的解说:

  一、法本无秘密:所谓法住、法位、法尔如是,有佛、无佛,本皆如此。然法虽无秘密,却非每个人都能觉了。于是已知者谓为平常,未知者乃为秘密。

  二、与「密宗」较有关系:在中国佛教所谓的八大宗派,天台、华严、三论、唯识,乃较偏究教理,故少述及修行的方法与证量。净土与律,虽重行持,但也未考究证量。故八大宗派中,只有禅和密较用心于分辨修行的方法与证量的高低。于是既都是佛教,又都是从人来修;便会有很多共通的体验。

  我个人虽未修习密法,但也涉猎了一些密教的典籍;于是对其中某些证量,与我禅修的经验能相辅相成者,则尽以吸收消化。我们知道中国禅宗,一向较偏重心法─即所谓的无相法门。因此对某些修行过程间,身心变化的诸般现象讲得很少,甚至反对行人去喧说。而密宗对这些倒是讲得较多,恰可弥补禅宗之不足。因此在此课程中,我乃借用某些密宗的观念与名相,用以诠释修行过程中的某些体验。

  三、对机故密:在佛教中有谓契理与契机两大教授。若契理,乃阐明宇宙天地间,万物变化的共通道理,故可每人皆受用。故讲经,乃不妨几百人、近千人共听。而修行,则重在对某些习性业障的对治,故宜契机。譬如对贪欲重者,宜教不净观;对瞋心重者,宜授慈悲观。不净观对瞋心重者,慈悲观对贪心重者,皆将为毒害。因此对当机者说,非当机者不说,故为秘密。

  因之此课程,只各位来听;这一方面虽受限于场地的大小,一方面我也不认为此内容,宜广诸大众。其实密宗最初的定义:也是对当机者说,非当机者不说。

  因此各位于上过课后,即使要将此课程内容转述他人,还宜再三斟酌,慎重其事。这不是说有什么秘密,甚至关乎什么「智慧财产权」的小问题。而是对不当机者说,于两人皆有妨害。

  修学态度

  修禅,其实也不难;难的是一般人不能一心一意、心无旁鹜地去修习祂。就如这课程订于每星期三上,很多人都跟我反应:若订于周末不是更好吗?我们既可正常的上班,又可安心的听课?我说:将上课时间订于星期三,这便是第一道考题;如果你们考不过,那就不用来上了!这不是夸说我讲的内容有多精彩,值得各位拋头颅、洒热血去争取祂。而是若一个修禅者,不能永将禅修的功课排在第一顺位,那他修禅铁定不能成就。各位若想等公司的事处理好,家中的大小安顿好再来修禅,那就等龟年才开悟吧!

  所以我讲课以来,从不接受「随喜」上课者。在世间中,要修习一样技术,欲成就一桩事业,都得下很大苦心;更何况此欲断离烦恼、了脱生死的大事,何能以轻心、散心而能成就。

  在目前「多元化」的社会中,大家都有很多好忙的、很多好攀缘的。于是虽佛书这么流通,禅法这么盛行,却没有几个真正受用的。尤其以禅法而言,绝不是可听听就好,或一天只坐个一二小时,就能窥其堂奥的。因此禅法教来教去,终究只是缠法和蝉法而已。

  我常说现代人修学的通病不外乎: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各位若真想修禅,还宜深自检点才是。

  课程内容

  以下我先将课程的主题,标示显了;再逐题详细解说:

  一、从满头雾水到大悟彻底

  二、从参禅、入中脉、透顶到开悟

  三、两类话头的参法

  四、疑情与道心

  五、正气与第三鼻

  六、中脉的层次

  七、正经、奇经与中脉

  八、参禅的时机

  九、止观与大手印

  十、总结:中道与法身

  此前四个主题,乃直阐述参禅与开悟的问题;因此善根深厚者,便能一了百了,无复疑虑。但很多人禅未参上去,便已脉障现起而用功不力矣!于是为对治脉障,次有三个主题。若脉障渐除,则复回到参禅的法门。因此,此课程绝是以参禅开悟、出世解脱为唯一诉求,而不落于生活禅的窠臼中。各位想听,还当先有如此的心理准备才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