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德行与戒行

发布时间:2020-12-19 16:01:50作者:经藏网

德行与戒行

  我们修行的奶珥n看在身心最疲累的时候,最疲累的身心状况下,你还能够坚持,还没有忘记法,那就是你的基础打得够深了。还有在面对人事上的困扰时,你要能耐烦,这就是一种慈悲心。所以我们经常讲的戒行实际上就是德行,德行是戒行的内涵,而戒行是德行的表现。

\

  一个人的德行涵养到那里,在愈是困顿的大逆境中愈能看得出来。你若在最不利的处境,仍不起烦恼嗔怨,不见别怪人,那便真有了慈悲心。慈悲心是要培养的,别人做不到,你自己却非做到不可。慈悲心的学习在人事上,就是尽量去包容、体谅。 我们谈到戒学,一定是和因果有关系。一个修行人能够明辨因果,他的戒体就马上庄严了,自然就不会去行污染之事。而要明辨因果,当然要了解是非善恶。不过了解是非善恶在佛法上这也还是一个过程而已,一旦一个人的是非太清楚了,他的脾气一定很大,瞋恨心必然强盛。所以明辨是非因果之后,还要自我提升,自心还要包容是非,看开是非,超越是非。

  六祖大师接引惠明将军时问他:“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正是指出由戒如何通达菩提大道。以戒学来讲,还比较表面,修行人最要紧的是戒体,而戒体是般若空的超越与融化。这样才适合于佛陀所说的〝自净其意″,一下子你的心胸就宽广了,这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诸佛菩萨超越了一切是非善恶,所以他能够分别一切是非善恶,对治一切是非善恶,包容一切是非善恶,所以他的慈悲心是无量的,智慧也无量。再大的恶人、罪人他都能够去包容他,他都想办法、有办法去救他,这才是真正的满分戒,称之为菩提心戒。

  真正懂戒者,那必定是大慈悲、大智慧之人。他真正懂得戒了,无限慈悲地对众生好,慈悲心有多大,智慧就有多大;智慧有多大,慈悲心就有多大。所谓慈悲,其实完全是般若空慧的展现,你有了般若空慧才谈得上〝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这也正是一种平等。 要完全达到真正心地清净,一定要从般若上面去体会,般若等于是最高戒学的实践。修行人见到了般若才算有正知正见,才算有慈悲心,才能真正合于戒行。一般人小慈小悲有的,那也不错了。但若要起大慈大悲之心,没有见到般若,证到般若,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心量气度还是狭小,仍少空的大包容性,伤扰众生之事仍免不了。 所以:“一份心量,一份解脱,一份心量,一份道业”,这是必然的。因此我们修学,要学慈悲,要学智慧,有了慈悲智慧,一切矛盾冲突才能化得掉。诸佛菩萨就是这样一种最温馨的人,对人最体贴,给人无尽的鼓励。 话再说回来,佛菩萨看我们凡夫看得最清楚。这看得最清楚,就是一种一切明觉智慧之心,正因为他看清楚了,所以他包容了。这点正是我们修行人要特别注意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