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修行诸法

发布时间:2022-12-23 20:38:20作者:经藏网

修行诸法

  欢迎各位来到香海禅寺。大家即来,就是为了内心有所修行,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时刻地观照自己。观,即是看,用肉眼看之不足,还要用心目来看;照,即是心如明镜,照见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照见自己不常见到的潜意识,照见自己的灵魂。正如《心经》开示我们的一样,要“照见五蕴皆空”。

  从古至今,佛教大贤都要求我们时刻地观照自己的言行、思想。须得觉察自己对于名望的渴求,觉察自己对于金钱的贪婪,觉察自己对于逆境的反思,觉察自己比别人殊胜一筹时的傲慢之心,觉察自己不能够明确而全面地认识事物,这都需要我们有一颗智慧的心,有无上正等正觉。当我们不能察觉自己时,我们就变成物的奴隶:变成名的奴隶,变成利的奴隶,变成感情的奴隶。你将永远活在别人的控制当中,别人说你不好,你便暴跳如雷;别人赞美一言,你便沾沾自喜。无法观照自己内心的人是不安的,被动的,也就往往是不顺遂的。那么你为何要活在别人的眼中,而没有活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呢?

  修行是什么?修行也就是要观照。内心不平,就要照见自己的不平,承认自己的不平,然后用智慧的心去开释这种不平。比如别人给你一个位置,你觉得这个位置是你力所不逮的,心里就会有不平,而修行就是要认真参悟此时的不平。我的一个年轻的朋友去做世博会的志愿者,每天早出晚归,抱怨非常辛苦。我对他说,此时正是你蜕变的过程,现在越痛苦,成长就会越快。你自我超越的速度就会比平常快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才是破茧成蝶。正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世间没有任何一种困难不曾眷顾于他,而他正是以种种苦难为素材,写成了多部惊世之作。如果你的生活就像一坛死水,那么可想而知,你的成长就会非常缓慢,很难有大的成就或飞跃。

  所以,佛教就教我们在生活中,尤其是在逆境中如何去观照自己的心。这个人说我不好,那个人说我能力不够;别人分明不如我,职位却比我高。凡此种种,都造成内心的困扰。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许多面,也许只是他优秀的那一面不为你所知而已啊。但是很多人就只会从自身优越的角度去对比,以自己的优势去对比别人的劣势,结果忽略了别人比自己优秀的那一面,造成自己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不是你自己造成的吗?

  这样看来,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执。放下你心中最优秀的那个我,开眼去看看这个世界,你会收获许多比自己更重要的东西,也才能够经历“三劫”,获得修行的正果。

  佛教讲一个人从发心一直到成佛,中间要经过所谓“三大阿僧祇劫”。 梵文“阿僧祇”就是无数,原意指数目的最大极限;“劫”是时间名,梵语作kalpa,译作长时,意谓长远的时间。“劫”原有大中小之分,此处指大劫。一般将此三阿僧祇劫以一阿僧祇劫为一期,分成三期。

  第一大阿僧祇劫,就像波浪一样地起伏不定,今天碰到一个逆境就能生起菩提心,想要得到解脱,明天碰到一个顺境就忘记了曾经发的那个愿。比如今天得了一场大病或者家人去世,突然间发现生死无常,就想着明天好好修行,赶紧了脱生死。过了两天身体好了或者创伤平复,看到一切都很顺遂,又把原来的那个愿心忘掉了。所以说第一大阿僧祇劫是起伏变化和游离不定的过程。

  这一阶段修行的门槛叫做“破执”,亦即破除我执。其中有一个过程叫做“四加行位”,就是暖加行、顶加行、忍加行、世第一加行。好比一壶水要烧开,刚开始你要加热,热到顶点的时候,这个时候离完全开只差一点点,这个时候是决定水能否烧开最关键的时刻,如果这时决定无退,就是度过了忍加行;最后才能爆发出来,就达到世第一加行。这个门槛一旦跨过,精进与所得才不会退转。这个过程与我们行事的过程非常相似:一件事情从计划开始到付出行动,到慢慢地做成,再到我们想要的那种理想的状态,中间要经历种种痛苦、艰难、折磨、不顺遂,将要成功之时还往往容易放弃,冲不破忍加行,最后“行百里者半九十”。要达到最后的圆满,是要许多因素在一起才能达成的,我想你们大家都很有感受。

  我们修行也是很艰难的,修到正入初果,或者说见道的那个过程,前面就要经过暖、顶、忍、世第一四大加行。突破这四位以后,你以后的修行就能不断地增长,而不会向后退却。在此之后,还要经历两大阿僧祇劫,最后才能修成正果。

  刚才讲过要突破这四大加行位首先就是要破除我执: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做什么很快地就会回到原点。为了自己而做的,一旦自己得到了,就会停止,那么所收获的夜只是一点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而已。如果你作为一个企业的高管,或者是一个有远大人生目标的人,那么你首先就要有一个“空”的理念,这就更需要破除我执。如果不能战胜这样的局限,我们就很容易被“我执”所控制。比如今天加班就想着加班费是多少,明天做一个项目就想着会不会提升自己的薪水、位置,做每一件事情总想着我会得到什么利益。如果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就没办法以更大的格局或者更宽的角度来定位自己。

  佛学的智慧为什么是人世间最究竟的智慧?因为它要把一切我们所执念的东西都打破。如果你执着于我,我要打破;你要执着名,名要打破;你如果执着情,情要打破;贪婪、欲望、傲慢等等全部都要打破。我们说“破旧立新”,这正是因为不破则不立。你没有打破的时候,你就不会以一种更宽大的心态去建树新的自己。正如这个房子已经装修成这样,你还想在这个空间里面做成一切你想要的就很难;但是如果你在心中能够把这个房子全部拆平,想象成空,想象成无,就能重新设计、想象、定位自己所要的。所以在佛教里面就叫做“破立”,亦即破除原固有的框架,然后重新去设立和定位出一个崭新的观念。这就是佛教修行所要求的第一个对象——自我,突破狭小的自我畛域。

  我看过一本《经济学原理》,讲到人所有的东西都是以自私为出发点,这也是西方人性本恶论与荀子人性本恶思想的一种延伸。从基督教的思想来看,人是带着原罪来到这个世界。人性本恶,所以要设置很多东西来限制它。那佛教的思想是怎么理解的呢?佛教讲人性是“无记”的,无记是什么?也就是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而是在善恶之中。既然万物本是无记的,我们要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它。

  我前几天有碰到一个幼儿园教育家,他说教育孩子时,不能用家长所固有的一个设想去看待他,而应该按照孩子的特性来引导他。有的人通过自身的学习、努力最终可以成为教授;但是有一些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没办法成为一个幼儿园的教师,这很大程度上是有天赋的因素的。有的人天生就没有这样的潜能,便做不到这一点。但是不能成为老师的人,为什么不按照他的兴趣,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人或者政客呢?这就告诉我们,在处理问题和看待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去看待世界,世界就展现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所以佛学里面有一个思想叫做万法唯识,我们如果以阳光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间,一切就都很美,因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如果以颓废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时候,一切就都很消极。正如《坛经》所记:“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这里就强调了心在认识事物时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问题,来解决问题,来经营自己的人生。

  所以,这两天的过程大家实际上就要把握住一点——观照你自己。今天早上的饭不好吃,你会不会抱怨,王校长把我弄到这里来,吃的是如此粗茶淡饭。你的内心当中会不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心想,住在这里一点都不好玩,电视也没得看。这一种抵触情绪如果在我们内心当中一升起来,你就应当去观照自己: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产生?难道物质条件不好就会让我不快乐吗?万物俱有我就快乐吗?难道我的快乐只是受环境的好和不好的左右,被外物所控制吗?人家对我好,我就快乐;人家对我不好我就不快乐吗?为什么我不能在自己内心当中升起一种能左右外在的力量呢?如果我们自己内心当中能够达到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的时候,那外在的好和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呢?别人对我好我也快乐,别人对我不好,我同样会快乐。

  实际上大家静下来的时候就应当要参省自己,观照自己。

  什么叫禅修?修的是什么?修的其实就是一个由喧嚣走向至静的心路历程。我在工作当中会碰到许多问题,甚至别人会用不可理喻的态度来跟我们谈话。我有时被漠视,有时被反对。其实人人都是如此的。有一些人我刚开始的时候会很抵触地不想见他;有一些事情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但必须去面对。当我在抵触外物的时候,我那时就观照自己:我为什么会抵触,为什么会排斥,为什么不能接受他呢?不断地与自己内心负面的状态直接对话,你会发现,原来困扰你,原来让你坐立不安,竟是你自己的心。那么原本无法面对的挂碍,一下子就消除了。

  昨天我收到一封邮件,有一个很著名的主任医生阐述了他的临床研究的一些心得。他是在大医院里给医生上课的,等于就是医生的医生。他研究癌症有三十多年,就讲到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癌细胞?他说,每个人身上每天都有癌细胞出现,癌细胞在我们身上就像种子,我们的身体就像土壤。如果说一粒种子种到土里去,土是干枯的,种子不可能发芽;如果土的温度、阳光、湿气刚好适合于种子的时候,那个种子就会成倍地发展起来,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四个变八个。有的人得了肝癌,可以把肝切掉,但是当你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地方去的时候,就算把肝切掉,旁边的癌细胞同样也会围过来,把你的肝吃掉。那么唯一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让你的身体里面没有癌细胞发育的土壤。如何做到呢?那就要保持积极、乐观、阳光、清净的心态。遇到什么事情,你都能乐观地去面对它。饿了即食,困了即睡,早起要做一些简单的运动。要聆听我们身体的讯号:冷了,赶紧穿衣服;热了,赶紧把衣服脱掉;保持一颗明净的心来倾听自己的肉身对自己做出的暗示。

  那个专家还说,医生没办法百分之百地把我们的病治好,只有三分之一是依靠外力的,三分之一要靠心情,三分之一要靠自己身体的自然地调养。他甚至还讲到吃补品实际上是没用的,在我们的皮肤上做什么美容实际上也作用不大,你的外在都跟你身体内在的状态是相关的。

  我觉得很有道理,这跟佛教的思想是大体一致的。如果我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心情,不能调控自己的身体,不能让身体跟着大的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时候,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所以平时,需要观照自己,需要觉察自己的身心。

  甚至曾经还有一位医生讲过,一个人如果发了一次很大的脾气,生气所产生出来的有害细胞,要三个月的时间才会消失掉。所以,当我们产生了负面的情绪,我们内心所燃烧这怒火与憎恨,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学佛,尤其是在一两天禅修的过程的过程中,大家都要记住一点,就是要时时觉察自己的身体,觉察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在每一个行动言谈过程之中的感受。大家只有把其他的事情通通放下,才能在这两天里得到你所想要的收获。

  大家都上过很多课,学过很多思想,但为什么依旧故我,性格一点都没有改变,接人待物、为人处事为什么还是回到原点,没有提升呢?实际就是缺乏行动。我们中国传统哲学里提到要知行结合,知道的就一定要做到。佛学的理论实际上没有要求我们去懂得太多的东西,最关键的就是要觉察与实践。饿了即食,困了即睡,觉察自己合理的需求,以行动来满足它,这就是学佛。我们吃东西很多时候都是被嗅觉、视觉、触觉、味觉所左右的:这个东西好吃,我就多吃一点;那个东西不好吃,我就不吃。但是,你仔细想想,吃东西,是为什么?是因为饥饿啊。问题如果解决了,就不应当再被其它的东西所左右。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是有的放矢,目标清晰的人,不会被旁生的枝蔓所左右,不会被外物所影响,也就容易快乐起来。

  我前几天在看《贞观政要》,讲到了历史上封建时期最繁荣时代——唐朝。唐太宗跟他那一批大臣反复讨论如何来经营自己的国家。贯穿其中的一根红线,就是他们认为君臣都要有一颗恬淡的心。因为恬淡是一种人生境界。

  人在社会上做事,刚开始时可能只是为了做事,为了谋一份职业,得到报酬养家糊口,后来又想要实现人生的一些价值。但是在这其中,你有没有一种贯穿始终的人生境界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你的生活,让你始终明确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呢?

  我们知道,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甚至有研究唐朝的专家认为,即使是如今的美国,也没有达到唐朝的开放程度。而贞观之治,更是我国封建史上的一座高峰。但是当时保卫长安最主要的官员,竟然是一个阿拉伯人;好几个大内侍卫原来是匈奴的降将。你想想看唐太宗竟然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这些人,可见他实行的开放政策简直是没有樊篱的。从他自己到他的臣子,他的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两个字——恬淡。

  一个人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得失,就很难有心思虑更宽远的事情。所以恬淡,相对于权谋、策算而言,无疑是更为重要的。

  我在做事的过程当中,也常会观照自己。我做事到底为了什么?如果我只为了名,只为了利,只为了某一个自私自利的一个想法,在经营这个平台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东西放不下,迈不开,会无法面对。反之,当我觉得做这些事情都是为社会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利于众生的,这些事情能帮助到别人,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去把它实现起来。当某种设想无关自己的利益和得失时,你就会做得很坦然,做得很开心,而且能非常洒脱和从容地去面对它。所以我就发现了一条基本的准则,当你所做的一切东西都是为别人着想时,很多好的东西,善的东西,美的东西,真的东西,很多正面的能量就都会聚拢在你身上,成为你的推动力,推动你向前方迈进。

  我前天去宁波,有人要建一个高级的禅修养生馆,要我去做他们的负责人,我说我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管理它,就推辞了。但是他们的负责人说,什么东西都不用我来管,我只要做一个精神性的指导就行,一切东西都由他们管理、运营。这事说明什么呢?第一,我在他们心目当中没有威胁,因为我不想控制他们的事业。第二,他们想要搭建一个平台,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于是我跟他们讲,你们只要是做善事,只要是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我都支持你们,我有多少能力就支持你们多少。因为我将心比心地想,我们建香海禅寺这个平台,也是为了能够普法立身,教人向善的。我们又要操心钱,又要操心建设,似乎一切东西都需要操心,但是只要最后能够建起这样一个善的平台,一切就全部值得。为什么别人做事的时候我们不能支持他们呢?我发现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我们自己放不下,自己放不下的时候,可能也会影响旁边的人的成长。这时,我们就应当要放下。我们仔细地想想,自己一路走来,中间也犯了无数错误,为什么不让身边的人也经过这样的一种成长呢?

  我身边有很多企业界的人士,我也经常跟他们讲,你如果放不下,你的身边的人就不能成长,那你就没办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更远、更大的领域。你每天忙于各种各样具体的事务,想着如何去把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做好。这是什么道理呢?还是我执没有放下。

  所以在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怎样去经营自己,以恬淡的境界和全局性的眼光。佛学的思想就要求我们打破一切原先得畛域,学会放下。最后,才会有一个全新的自我在这里面生长出来。这个自我有大我的思想,他不再执着于自己的微利,他能够恬淡地面对生活,也就能够成就大的事业。

  我们不断地自我观照时就会有新的成长,所以我经常说“唯学而思,唯思无邪”。思考自身的境遇,观照自己的内心,是非常重要的。思考一种沉淀,它让我们更理性地面对问题。思考是一种态度,它让我们产生一种“人淡如菊”的气质。

  佛教里面一直用“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的“八正道”来引导弟子,认为以此八正为道,方能达到涅槃。你们到寺院里面经常会见到师师父跟你们说“阿弥陀佛”。实际上“阿弥陀佛”翻译过来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光是光明、清净、喜乐;寿就是健康。快乐地活着就能健康,快乐地活着就能长寿。所以阿弥陀佛四个字就是祝你正大光明,祝你光寿无量。“阿弥陀佛”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对别人的祝福里来进行自我观照自己:在祝福别人得到无量光、无量寿时,自己也能够通过正道得到它们吗?

  你们如果生气的时候就念阿弥陀佛,或者睡不着的时候就念阿弥陀佛,某一个东西放不下的时候你就念阿弥陀佛,就会发现自己的心事随着这个佛号自然而然地就解决掉了。因为你在念的时候观照了你自己的心,你的心想要获得无量光寿。很多人不知为何总是觉得寺院里面念阿弥陀佛像是一种咒语。实际上不是的,它是一种祝福,是一种问候,是一种真诚的感谢。我们在学佛的过程里面就要学会用这样一种积极阳光的精神来引导自己。

  刚才我们讲到了我执,因为我们眼睛睁开的似乎都是看到的外在的世界,或者看到别人的不足,或者看到墙上的污点。所以当我们禅修时,就要把眼睛闭起来,从内在去反思一些东西。有部电影叫《惊天秘密》,它里面诠释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佛学里的有愿必成。它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盏阿拉丁神灯,当我们每个人把它点燃的时候,所有的愿望都能达成。点燃那一盏灯就会跳出一个神,那个神会跪在你面前说,你是我的主人,你的愿望就是我的使命。这盏阿拉丁神灯我们每个人都有,但是我们不相信自己,我们不愿意这样去点燃自己的心灯,也就无法成就自己。我们每天醒来,就拥有了一盏无所不能的心灯,但我们往往把它放在一边,同时又拼命地去执着于另一些如同浮云的东西。

  你的愿望就是我的使命。这句话就是说,当我们每一天产生一种愿望,并努力去达成的时候;最终的愿景就能完成。到庙里面去烧香、去许愿、去祈福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也就是希望自己及其家人朋友能够诸事顺遂,是向佛所发下的愿望。相同的,你也像自己的心神发下这样美好的愿望,以使命般的热忱来完成自己的愿望,诸天护法自然也会保佑你成功。所谓“心愿”,不都是因心而生的么?恶念不生,则自然一尘不染;心生善念,则自然有正面的能量来帮助你、庇佑你达成愿望。

  如此这般地修心,自然能够达成“阿弥陀佛”的愿景了。

  今天很有缘分在这里与大家汇集一起修行。但是实际上,一两天时间是很难体会到佛法的。如果对佛法要想要有更深入的认识,有空最好多看一些关于佛学的书。我们一直在推荐很多书籍,前段时间我们也买了好几万本书,现在都已经发掉了,可能你们也有收到我们的书。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书籍,与大家分享一些贴近生活的哲理。我在这里也可以推荐一些书,如《当生命陷落时》、《故道白云》、《正信》《当下的力量》、《哈佛家书》、《幸福的人生》、《亲子教育》和《禅修体验》等。我们来总共列了60多本书目,一直致力于将这些关于心灵或者关于如何经营事业与生活的书籍赠送给大家。这几本书,像《故道白云》我们送出四千多本,《当下的力量》可能有五六千本,《哈佛家信》我们也不知送了多少批。所希望的,无非是以书来结识有缘人,度化有缘人。

  学佛就是不断地通过知识,通过禅修,通过自己的行动和体验来得到涅槃,成就全新的自己。我们学的东西越多,有时候反而会成为一种障碍。那是什么障碍呢?一种傲慢自持、狂妄自大的障碍。好像我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讲起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这种行为可能是不好的,学到的知识需要踏踏实实地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就如观照到的东西要落到实践上一样。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博览群书,精通兵法,是个十足的军事理论家。但是让他领兵打仗就不行了。这是因为他只知道理论的策略,而不能够将它们运用到实践当中。

  我们如果能时刻地能觉察自己,就会感到快乐,就不会跟别人争一些无谓的东西。因为我们会观照到,如果说只看着眼前的利益得失,要争,要对比,要跟别人计较,那可以介怀的东西太多了。今天去跟别人争职位,明天去攀比汽车、房子、珠宝、名牌化妆品,那么事情永远没完。就算你今天就是成为了国家主席,也可能会觉得联合国秘书长比自己还风光。你说,这个事情有完没完?永远都没有完结。

  我们要记住一点,只要自己的内心时刻感到丰足、喜乐和清净,就算我们今天在扫地也能得到一份快乐,明天让我当总统也一样地能安之若素地去面对它。所以说,得到的我也不喜,失去的我也不悲,所以能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我们就能时刻保持一颗非常平和的心来面对自己的似水流年。正如作家王小波所言:“一个人的一切就是似水流年,除此之外,都是片刻的欢愉与不幸。”

  我们这边有很多的访客,它们中的一些是国家机关原任的省长、书记,现在要退休二线了,当人大的一些职务;也有一些市里的领导退居二线的。我们接触了这些人以后发现,他们中有的人虽然觉得昨日的风光恍若隔世美梦一般,但是今天退下来了,也能够安住于当下的生活。这就是一种闲看庭中花开花谢的心境。所以我们要记住一点,人生职务的高低,物质的贫富,都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自己的平常心,那么高居庙堂之上能够非常洒脱,隐退湖海之间也不会留下任何的遗憾。

  正如日本著名的哲学家、企业家稻盛和夫,他一生当中创建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中间还出家了三年,也跟着师父四处向别人乞讨。在倍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乞讨是一种卑贱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乞讨的过程中,有一个环卫工人给了他五百块日币,他当时感激涕零,这个景象触动了他,甚至在写书时还记忆犹新。因为他认为在人性这个平台上,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是高贵还是低贱,从“人”的角度上来观照,都是平等的。

  当我读到这一幕的时候,就深深地感受到共产主义所提倡的平等,不是物质的平等,也不是地位的平等,而是人性的平等。我今天在这里扫地,也是一天;明天站在政治舞台上,也是一天;后天带领几万人去做企业,也是度过同样的一天。每一个人的一天都可能是自我修行和提升的过程。如果我们达到这种深度,用它来洞察自己的人生,那么你的每一天,都不枉它存在的价值。

  佛教认为,人可以无穷无尽地存活下去,只不过是身体这个物质的外壳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它的形貌。实际上,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东西可以印证这种思维模式。有一次,我在浙大总裁班上认识一个姓谭的朋友,他是潇湘人。他每一次到我们寺院来就跟我讲,一直以来有一个东西附在他身上,这个东西经常会骚扰他,让他很不舒服。我就跟他讲,第一次看到他时,觉得他整个人就像每天睡不足一样,很颓废。这样的状态就很容易被一些阴暗的东西附到身上来。所以我劝他说:“你现在回去每天要锻炼一个小时,要出一点汗,有空到太阳底下多晒一晒。坚持念《大悲咒》,每天念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他这几天一直跟我分享,他说念的时候,他越念越不舒服。我说:“越不舒服越好。你越不舒服,那个占到你身上的东西也觉得不舒服,它到时候就自然会走掉了。”其实,这是一个驱除心魔的过程,给你自己的身体以正面的能量,以佛慈来引导它,它会使你的灵魂康健起来。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未知的事物,或许,人类永远无法知悉。就如我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世界并不等于他者所了解的世界,更不等于世界自身一样。无穷无尽的事物存在于这个世间,它们也用自己的诠释来了解这个世间。在这些诠释中,并无对错可言,妄想以自己的观念去主宰世间的人,不如问一问自己,水与火谁对谁错呢?

  认识宇宙(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也是这样。我们对时空的知悉实在太少太少,远没有资格来预言或推测它的未来。我们可以预言的,只是属人世界的一小部分而已。我们现在,既没有看到来生,也没有看到前世,如何去妄谈什么因果、什么联系呢?

  我们只是通过身边的东西去了解自己,也了解宇宙。就好像我那个姓谭的朋友,有东西附到他身上,他才会感觉到这个世间有轮回,也有异质力量存在,人死了以后并不是身体幻灭,一切就都随之消失。还有许多生命的信息存在在这个时空,有另外的信息存在在其他的时空当中,一个逝去的肉身会以其它的形式存在于异度的时空之中。

  你们可能也有听到过鬼神附身的故事。广州的一个人跑到哈尔滨去找一个神婆,那个神婆把他去世的父亲的灵魂给调出来,然后她讲话的那个声音跟他去世的父亲一模一样。那个巫婆不知道他家的情况,也不知道他父亲会讲什么话,更不知道他父亲生前是什么生活,却能够重现他父亲的生命信息,你说这是为什么?我们也无法解释它。

  我们以前在宁海有一个寺院,他们成立了一个互助活动,在每一位信众家里有人去世的时候,他们会给他诵经、念佛,帮助它往生。有一天他们去念佛,那个家里去世的是一个女孩子,17岁就得了白血病走了。他们去念佛的时候,念到下半夜三点钟,本来在念经的舅妈就突然间跳起来,然后跑到他们房子的大厅里面,抱住那个女孩子的父母的腿,然后说,爸爸妈妈,我真的不愿意死,刚刚走到门外,爷爷奶奶他们一定要拉着我走,我不愿意走,你一定要救救我。她舅妈都五十多岁了,发出来的声音就像死去的那个女孩子一样。他父亲不理她,她跪在地上爬,抱住她妈妈的腿也是这样说,最后女孩的妈妈扇了她一巴掌。她突然间醒过来说,我怎么会在这里,刚刚不是在大厅里念佛吗?我的一个弟子,去参加这个活动以后把他亲眼所看到的这一幕告诉了我。

  我们先不要设定鬼神这个东西有或没有,我们只要明白:人活在这个世上真的很多东西不是靠我们的眼睛、耳朵、身体可以了解的。也许我们所了解的只是这个世界的千万分之一而已,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所不了解的也同样存在于这个时空。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推知,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花花相对,叶叶不同的。有的人生来就有智慧,有的人生来就愚笨。这也是却是存在的。古时有个比丘,佛陀教他念佛,念了阿字弥字就忘掉了,念了弥字陀字就忘掉了,念了陀字佛字又忘掉了,就连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都念不起来。没有办法就每天让他扫地,让他什么都不要念,就站在那里观照,心里就想着两个字——扫地,最后扫地也扫得开悟了。有一些人生下来就很聪明,这种聪明是哪里来的,就是他前一世学过很多东西,积累了很多知识,这一生他所带来的。有一些人生下来为什么会不聪明?从佛学的角度来讲,认为就是无量世以来所积累的不足而已。

  这个人前一生是畜生转变的,今生就可能笨得像一头牛,有的人可能是天人下凡的,他一点就通。我们有的时候背一首诗,有的人背了好几遍都记不住,有的人背一遍就记住了,说明他前一生肯定背过这一首诗,今生只不过复习一下,就把我们潜在记忆恢复起来就是了。

  稻盛和夫也这样讲,他说人的一生就是提升品行、成就人格的过程,而富贵与权势无不是形同浮云。所以,我们人生的轮回,应是无量无边。在“我”之前有几万亿年,之后还有几万亿年,而“我”今生所活着的一百年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甚至连一刹那也谈不上。

  今天,我们拥有过地位,明天我退下来;今天我得到好的工作,明天没有得到;今天把这件事情做成,明天没有做成。这些得失,这些去留,这些荣辱,本来就如潮汐一样自然。我们为什么会那么在意呢?

  我最近特别相信宿命。可能你们觉得这是很消极的思想,但我不这么认为,人来到世间能成就多少事,有时候真的是命中注定的。诚然如此,今天所碰到的事情我还是会努力地去把它做好,但是如果做不成我也不会猜疑、苛责太多。如果某件事情,因缘条件不具足,我就会开释自己,不要过于刻意营求。正如我们大殿两边的两排厢房占地七千多平方米,本来去年八月就要竣工,但后来因为资金不足,一直要拖到今年七八月份才能完成。因缘不具足,资金不到位,那怎么办呢?着急、焦虑、怨天尤人,都是没有用的。最后,我就接受了这种状态,但目前有多少可能性,我还是会努力地去争取,因为机遇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一切事情都会随着缘分的成熟往前推进,直至成功。我们现在又在后面征了一大块地,跟前面一样大,已经在做设计,但是资金不到位我就不付出行动,先把设计做起来,先把模型做起来,然后后面该怎么推动就怎么推动,等待因缘,创造因缘,而不是一味地强求因缘。

  一切东西都是依靠因缘,缘分和条件如果具备成熟了,就会自然往前推进;如果因缘条件不具足,你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实施,最后可能就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就像鸭子,它飞不上架子,你一定要赶上去,赶上去几秒钟就又掉下来。依照庄子的思想,那就叫顺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到渠成。如果按照《庄子》在《至乐》一篇中所提到的思想,一切依顺自然的便有它十足的妙处,那么即使是死亡,只要是自然的,便也不可怕了。《至乐》中有一段庄子与骷髅的对话。一个形销骨立的骷髅认为,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能够把天地的长久看作是时令的流失,即使南面称王的快乐,也不 及于此。甚至觉得重生也没有死亡来得快乐。这就是顺势,顺势就能够获得至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样的规则就很难把事情做好。

  我觉得命运时时刻刻都在掌控自身,但掌控有一个范畴、一个过程。就比如说这几年国家对我们宗教的政策已经很开放了,但还没有开放到像国外那样。国家给我们一些优惠政策,我们就会尽力地去做好它,我们印了很多经,很多小册子,印了很多书籍,,也买了很多书籍送给需要的人。现在大学、企业、会所,很多单位纷纷给我们开绿灯,我们可以到那里去讲课,去那边弘法,有这样的政策的时候,我们就要尽量地把它做好。如果说,国家给我们这些政策,我们不去弘扬好佛法,那就是我们的失职。

  我经常跟大家讲,香海禅寺虽然走到今天,我们还是要把七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后的愿景和目标都设想好。这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了。在这个暝漠的时空中我们相信有一定的命运,但也要相信自身的努力可以去完成一些使命。在天地之间,人的生命很短暂,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不要因为一朝飞黄腾达,就看不起底下人,就与原来跟我们患难与共的人绝交,这些做法太不可取了。

  我经常会反思,我在这个位置,人家来找我,我会不会以不平等的心去看待他。当我们以这样的一颗心去看待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保持平等心会有怎样的益处呢?我觉得有几点。第一,就是有利于禅修的觉察,也就是观照。只有认为众生平等,才能够以一切众生为自己修行、领悟的对象,才能够提升自己。第二,有利于更好地学习,而自身的学习提升最终也能够促使更好地普法立身。学习有很多种,或是向书本学习,或是向老师学习,或是自己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去反思、去总结,或是向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学习,甚至可以向山河大地自然风物去学习。当你将一切学习的对象都视为平等的事物,它们就能够与你产生相互应和的磁场。

  我们看到电视剧里讲到有些做粮食生意的人,他一看到今年粮食收成不好,或者说最近的天气不好影响了粮食的收成,就知道明年的粮价是涨还是平,这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万物之间紧密而微妙的联系。天地万物存在的规律都会影响到我们的产品,这就是跟天地万物学习。所以,当我们以一颗敏锐的心来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的时候,你就发现很多东西它的存在、发展都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古人讲过,说什么最难,就是自我超越最难。我有很多次在各种各样的场合讲到我们汪总的一句话,他说未来的企业不是产品的竞争,不是人才的竞争,而是企业软实力——文化的竞争。我经常在跟同修打一个比喻,说一个大街上有一面白墙,原来所有的人走过的时候都对这面白墙不注意;但当白墙中间被画了一个靶的时候,就会吸引箭射到它那里来。这面墙本来不足以把箭吸引过来,但是因为有了这个靶才能把箭吸引过来。而企业的软实力——文化,就是这个靶。把人才吸引过来了,你的产品就好了,就自然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自然而然的市场就会被你所占领。

  我觉得汪总的这句话讲得非常有理。所以我们寺院就没有到外面去宣传,只是不断地在自我成长与自我蜕变、自我超越。别人做成的事情我不会去跟他去学,但我会作为一个参考。我到台湾去的时候,看过很多很多寺院,那里的佛教事业要比大陆做得好很多。当时我头脑当中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我们香海禅寺也是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我会如何定位寺院,用与他们截然不同的理念来普法立身。我们现在在大陆,我也尽量会想,五十年之后,我们的香海禅寺在世界会发展得怎样,会不会像台湾的很多道场一样,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所。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创造香海禅寺的文化,这种文化会吸引相同频率的人走到这里,然后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一种思维模式。当我们一个人具备某种思维模式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智者,他考虑问题的思考方向,了解问题的角度都会跟别人不一样。

  我上一次在上海交通大学跟同学分享的时候,就讲到了佛教的思维模式。佛教的思维模式跟世界上的另一些思想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就比如说,基督教是以上帝为中心的,通过上帝去修正自己。而佛教则是把所有的执着,把所有存在的东西通通打破,建立一种与众不同的事物。《功夫熊猫》大家有没有看过?它里面讲到了最经典的武功秘籍,不是教你怎么样打得最厉害的心法,而是一张白纸。世界上最高的武功秘籍就是一张白纸。这告诉我们什么?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佛学里面讲的“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什么都有。你什么都有的时候,就会把这个东西全部都占领,患得患失,反而最终会失去它。所以有一句话叫做“夫有所知,即有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意思是说你有所知道,肯定会有所不知道,我知道了板凳,知道了房子,知道了空调,知道了黑板,但我只知道这么多,还有很多很多你不知道的。所以说,夫有所知道,即有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就是说真正知道一切的智者,你问他什么,他也不会用言语来告诉你。“不可说”的佛、拈花一笑的智者和认为一切不可形名的老子他们都是最有智慧的人。佛教里的“空”,就是要求我们进入一种空无的境界,把我们内心当中的执着、挂碍、经验、设想全部都掏空,全部都扔掉,全部都放弃。当我们全部都不再去执着的时候,你内心当中所看到的宇宙又将是什么样一个世界?当你看到的是空无的境界,你才可以看到一切。如果我们内心当中有所执着,有所挂碍,有所分别,有所比较,那么所有的东西都是你的障碍。所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掌舵人,你一定要有高远的境界来看待万世万物的存在规律。

  为什么佛教里面讲“色即是空,色即是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呢?这里的“色”可以理解为物质。万物与空在表面有差异,而实质上没有分别,这就是“色法”。实际上它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辅相成的,它的表象的形诸于色,而它内在的性质却是空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不断地在变化,一切可能让你今天得到,明天让你失去,后天又让你得到,都有可能当我们认识到这一层,就会明白,一切你所追逐的,连同你的生命本身,都是浮光掠影,白驹过隙。这就是空性。

  所以,佛教色空的思想就是这样一种理念,色的内在存在着空,空的内在可以包容万物、生成万物。我们做一件事情,原来是一点都没有,只凭着心中的一个想法,然后把图纸设计出来,让别人去建起来,最后房子屹立就在你面前了。这个屹立在你面前的房子从哪里来的呢?它从空里面来的。房子建成以后,华美壮丽,但是从你建起来的那一刹那开始,它就又开始不断地变化了。一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亿年之后,房子会变成怎么样呢?不是又回归到它原来空无的状态里面去吗?这就是变化,这就是无常,这就是空性,这就是色法。当我们了解这样的存在规律,我们不会因为生病了,就无法面对;某天失去一个职位,我也不会惶恐不能安住了;更不会因为哪一天哪一个事情没做好就惶惶不可终日。故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所以我们要用智慧,要用无常、色空的理念来对待身边的事情。这不等于说学佛以后就颓废了,我们所说的放下,不等于放弃。空的理念恰恰是最积极的,当我们能这样去面对万物的时候,则自然能够游刃有余。

  所以,今天的分享就要求我们在这两天的禅修的过程种,大家的心不要被外境所转,要把自己的身心捆在一处做一个观照。我做、我吃、我睡、我行、我说,一切在自然的状态里面存活。如果觉得累了,就做一个深呼吸;如果觉得坐得不舒服了,就让自己伸伸脚,没有关系。自在就是好,自然就是顺遂。阿弥陀佛!

  提问:请问法师,道教和佛教的道场现在都叫做庙,它们有什么分别吗?

  贤崇法师:庙本是古代供祀祖宗的地方。按照《诗经》的说法,古代最重视的事情就是战争与祭祀。《礼记》对庙的等级还有严格的划分。天子之庙叫太庙,钟鸣鼎食之家所建的庙叫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在日本,佛教各宗宗祖(该宗创立人)被祭祀之处才称为庙,没有任何寺院称为庙的。但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在中华本土流行的建筑形式一般习称为“塔”、“窟”、“庙”,各有所指。庙宇现在可以用来泛指佛教、道教与本土另一些宗教用于祭祀、朝拜的场所的总称。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各个宗教所称的“庙”根据各教的信仰、传说,所供奉的神祗不同,功能用途也不太一样。

  其实,庙只是一个建筑形式,其内涵的信仰支撑和文化意蕴才更为值得重视。

  提问:我觉得香海禅寺在管理上也像企业管理一样,那么我们在企业管理中会说激励的话,也会做消极的评价和惩罚,那么在寺庙的管理中,也是一样做的吗?也需要去激励和惩罚僧众吗?

  贤崇法师: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人家问他你做的是什么事情?他说我做主业是教育,辅业才是电器。寺院它也是一个教育的场所,如果这个人没有按照你的期待把事情做好,我们就会跟他谈话。一次谈话,两次谈话,不断地谈下去,直到他改变为止。如果不改变的时候,我们就把他放在一边,大家都不要去理他,让他自己去反思。惩罚,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我也了解过很多那些国外一些大企业,对人的管理应当还是要人性化。也就是说,一个员工做错了一件事情第一次,让他组长跟他谈话;第二次又犯了事情的时候,由组长和班长找他谈话;第三次犯了事情的时候,组长、班长谈话、部门经理一起谈话一直到董事长找他谈话,最终把这件事情改过来为止。实际上古代的寺院都是以人性的教育为主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管理方法,谢谢。

\

  提问:请问师父,你们经营香海禅寺未来有什么主要的方向?又有怎么样的理念在其中呢?

  贤崇法师:现在我们佛教的传承的有几种方法,第一是旅游,第二是办佛事,第三是培训教育,第四可能有一些寺院也穿插一些商业模式,像办素菜馆,制作一些素食品这些产业也都有。但我们香海禅寺现在第一以教育为主,第二以后我们也会以商业模式做一些事情,比如生产一些产品,然后通过我们寺院的影响,去销售这些东西。商业目的并不是最终目的,因为寺院的存在最主要是用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去感染更多的人。就像今年4月15日我们在上海慈善总会底下成立了一个专项基金,叫和基金,在上海香格里拉举行了启动仪式。通过企业把应缴税款里的一部分交给慈善基金会,可以抵税;然后我们把这一笔资金拿来做很多社会公益事业。这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还通过基金成立了一个义工银行,成立义工银行就是因为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以后可能一个孩子要赡养六七个老人,所以我们鼓励现在这一代的中流砥柱,以后养老问题要靠自己,不要靠子女。现在你做一些善事,把这些善举存在你的时间账户里,以后老了,就会有年轻的义工来免费帮助你,这就是义工银行。现在我们正在做这件事情。

  我们寺院附近有一个养老院,老人从早上起来就坐在门口,看着太阳,一直看到太阳落山,然后回到房间里去休息。我觉得这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只要他健康,就可以帮助别人,即使不能干重体力活儿,也可以拖拖地、扫扫地,可以先把健康的时间存起来,等哪一天生病了可以让别人来帮助他。所以我们就想通过义工银行,创造一个社会自我消化的系统来解决未来的养老问题。我想得很理想,但最后能达到一个的什么样结果,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一直告诉自己,这个方向是对的,那就努力、坚持,锲而不舍地去走下去,能走到哪里就走到哪里。我们这一代不能完成,下一代再接着完成,这是我的一个想法,谢谢。

  提问:《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既然现在心不可得,那我们又应该把心安放在哪里呢?

  贤崇法师:你这句话问得太好了。要让我们的心安住,就要观照它是“不可得”的,也就是真正认为它是“空”的。如果越想得到它的时候就越难安得住。这就是“无住身心”,真正能观照到“无住身心”的人,身心自然安住。当你竭力想做成一件事,或者竭力排斥一件事情,越想要没有念头、没有妄想的时候,你的妄想就会越多,是不是这样的?因为这时你观照的出发点是要“得”与“不得”,没有真正地观照到“不可得”。就好比说你想着“我不要想一只大象”,你头脑当中就自然想起一只大象,是不是?越是这样,你的妄想就会越多。你这个时候身体是怎么样,心理是怎么样,你就看住它,不要进行其它的妄想,安住于目下的那一个念头就可以了。不要想过去是怎么样,未来是怎么样,也不要想现在,因为现在是你所想象不到的,你想“现在”怎样,“现在”一下子又成为了“过去”。那么你就不要去妄想这些范畴。饿了即食,困了即睡,这就是禅宗修行的境界了。

  提问:请问师父,您现在对自己所经营的事业有怎样的规划呢?

  贤崇法师:我们寺院后面要垒一座假山,差不多五十米高;山下中空,准备筹建一个生命纪念堂,可以安放骨灰。现在设置一百万个位置。我们现在在跟一些企业恰谈,如果可以的话,后面的这个假山由企业出资帮我们建筹建。一百万个位置所得的利润跟他去分成。有这一种想法,现在在设计过程当中,还没有成熟。

  第二,周边的这些地皮,如果有企业愿意来做养老这方面的产业,我们也会把他们引荐给当地政府,我们也愿意跟他们做一些互动。

  现在,香海禅寺有很多东西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包括资金、影响,各方面还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多人有意向往这方面投入,但我有时候也会从各个方面给他们一些建议,请他们谨记投资的风险。包括生命纪念堂,可能开始不会特别好卖,要卖很长时间,你投入的资金什么时候能回笼等等,提醒他们这种可能性。不然人家把钱投到寺院里来,最后资金抽不回去,长期地陷入到这里面,这不是我们希望的。即使没有人来投资,我们寺院也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做起来。我的做法就是先把模型做起来,我们先卖概念,等筹集了资金,然后再去做它,这也是我的一个想法。不好意思,在你们面前班门弄斧了,谢谢。

  提问:法师,现在又很多人仇富,也有很多人为富不仁,您认为财富是肮脏的吗?它会使人性情大变,失去理智与人性吗?

  贤崇法师:佛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意思就是是邪法或正法,这是相对的,行法的人如果身正,则法正;反之亦然。所以,财富并不是众善之门,也不是万恶之源。关键看你如何求得财富,追求了财富怎样用它?如果你追求财富同时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工作,那也是一个善举。把赚得的钱分一部分去做一些慈善事业也是一个善举,支持教育、支持科技、支持环保都可以。这样赚钱有什么不对呢?但是如果你一味求财,为富不仁,那么你就成为了金钱的奴隶,长此以往,人性也会被泯灭。我们以前有一个师父,他看到素餐厅刚刚开起来没人去吃,很难经营下去,所以他有事没事就把他的弟子全部都邀到他素餐馆去吃,吃了以后让他的生意好一点,素餐馆才能开下去。这个师父有人就觉得不可理喻了,怎么他天天带着弟子出去吃素呢?而实际上他是为了拯救那个餐馆,是另有深意的,谢谢。

  今天就到这里吧,谢谢大家分享,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