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探微 第八章 中国净土教义的宏扬者
发布时间:2020-04-02 16:35:42作者:经藏网净土探微
第八章中国净土教义的宏扬者
第一节慧远大师
净土宗实为唐代善导创立,成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法门,故名净土宗。又因慧远大师在江西庐山结莲社念佛,故而又称莲宗。净土宗虽名为宗,却无法脉传承。历代祖师,均后世据其弘扬净土的贡献而推定,前后并无传承的法统关系。据近代印光法师撰《莲宗十二祖赞》,是以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株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为莲宗十二祖,印光大师被其弟子推为十三祖。净土经典很早就被传译中国,但结社专修宏扬净土者,则始于东晋慧远,故他为中国净土初祖。
慧远(334-416年),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省崞县东部)人。出身于仕宦家庭,从小好学,13岁随舅父令狐氏游学洛阳、许昌,阅读了大量的儒家、道家典籍,深受儒家和玄学的熏陶。21岁时,他欲渡江到豫章(今江西南昌)随名儒范宣子隐居,适值战乱,南路阻塞不通未能成行。当时高僧释道安法师在太行恒山建寺弘法,远近闻名。慧远前往参见,就道安法师闻讲《般若经》,豁然有所领悟,乃与其弟慧持共同落发出家,执弟子礼,昼夜精进,领受其教。其后与同学四百馀人俱随道安法师前往襄阳(湖北襄阳)。苻秦建元十五年(379年)苻坚之军攻陷襄阳,道安随伴还长安(今陕西西安),慧远与道安法师分别,率弟子数十人到荆州(今湖北江陵)住长明寺。东晋太元六年(381年)始入庐山,宿龙泉精舍。时有江州刺史桓伊,特地为他建立了东林寺。从此,他一直居于庐山,三十八年间足不出庐山虎溪。为佛教的发展精进勤修,成为南方佛教的杰出领袖。
慧远大师在东林寺内别置禅林,管建龛室,立图写佛影,又自武昌请阿育王像,率众行道,昏晓不觉。太元十六年(391年),迎请罽宾(今克什米尔)沙门僧伽提婆来庐山,重译《阿毘昙心论》及《三法度论》。翌年,遣弟子竺法领至西域,求取梵文佛经。当时,慧远声望四闻,道俗多不期而至,望风遥集,沐浴佛化。元兴元年(402年)七月,与刘遗民、雷次宗等凡一百二十三人于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共期西方极乐世界,修念佛三昧,此所谓庐山白莲社,即为结社念佛之始。当时刘遗民作誓文,后又各赋诗赞咏净土,集为《念佛三昧诗集》,慧远大师并为作序。翌年,桓玄于江东自立称王,以为沙门应敬王者,慧远乃着《沙门不敬王者论》。并闻鸠摩罗什来长安,即遣书赠物通好,就大乘中之深义,分十八科质其疑点,向罗什请教。姚秦弘始七年(405年),鸠摩罗什译出《大智度论》,姚兴送论并请为之作序(按:现传《大智度论论序》为僧睿所着,而慧远大师所着为《论抄序》)。后来,慧远抄其要义,撰为二十卷。接着北天竺迦维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僧人佛驮跋陀罗离长安而来庐山,慧远请译出《达摩多罗禅经》等,并受禅法。
慧远大师居庐山三十余年,影不出门,迹不入俗,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初罹疾,至六病如困笃,大师耆年皆稽颡,请饮酒不许,又请饮米汁(当为(左米右劳)糟汁)不许,又请以蜜和水为浆而饮用,乃命律师检阅律制,得饮与否?然而检阅律制还未获结果,慧远大师便示寂,世寿八十三岁。仍葬于庐山之西岭,堆石为塔,谢灵运为撰碑文。慧远大师着述甚多,《梁高僧传》卷六说:慧远着论、序、铭、赞、诗、书五十余篇,集成十卷,名为《庐山集》,亦即遗文全集。《历代三宝记》第七及《大唐内典录》第三,列慧远大师著作有:《大智度论要略》二十卷、《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三卷等,凡十四部三十五卷。其中《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左礻右旦)服论》、《明报应论》及《三报论》收于《弘明集》第五。《念佛三昧诗集序》、《大智度论抄序》等诸篇收录于《三藏记集》、《弘明集》、《广弘明集》等书中。
慧远之结社念佛,是依念佛三昧而见佛,以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当时《观无量寿经》等尚未译传,因此其念佛思想是基于《般舟三昧经》。他在《念佛三昧诗集序》中说:“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知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像生焉,非耳目之所至,而闻见行焉。”这就是说,明一心专念,止寂他想,得以亲见佛之境界。刘遗民《白莲社誓文》谓:“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迹求,必感之有物,则幽路尺尺,与求之无主,则渺茫河津。”也是说念佛三昧功高易进。慧远在《与(隐士)刘遗民等书》中说:“遗民精勤偏至,具持禁戒,专念禅坐,始涉半年,定中见佛。行足遇像,佛于空现,光照天地,皆作金色。遗民等得念佛三昧,常得见佛。”可知庐山结社念佛,乃是专依于《般舟三昧经》,以期佛身见佛。
在《罗什法师大义》卷中,记载慧远就定中所见之佛,质疑于鸠摩罗什,罗什为之解答。慧远大师问:“三昧空中见佛,《般舟三昧经》多引梦为喻,如梦往他国与人会谈,然梦是凡夫之境界而不实,或起惑又不解,皆是出之于自己。而彼经说依念佛三昧见佛,问法,决其疑网。若此佛同梦中之所见,则唯是我想之所造,即不过想象中之佛而已,故此佛不可能为我等断除疑网。反之,若真感外应,则不得以梦为喻。又此经说依持戒无犯,行者功德力,佛之威神力三事得定。其所谓佛之威神力为是指定中之佛,或外来之佛?若是定中之佛,若是我想之所立,此威神之力毕竟不过出之于我。则是定外之佛,则是梦表之圣人,不当以梦为喻。”
鸠摩罗什对慧远所问,作了回答:“见佛有种种方法,或自得天眼,天眼见佛,或以神力飞到十方佛所,见佛问法,断诸疑网。或未离欲,未得神通,常念阿弥陀佛等现在诸佛,心住一处,即得见佛,请问所疑。摄心一处是求佛道之根本,然以不信不知行禅定之法者,以为未得神通,何能远见诸佛。故今经举梦为喻,以梦力故虽有往事,能到能见。行般舟三昧,亦复如是。以此定力故,远见他方诸佛。定中见佛虽由忆想分别,然而其所见境界并非虚妄。所以者何?释迦文佛说众经,明阿弥陀佛身相具足,是如来之至言。又《般舟经》中,种种设教,当念分别阿弥陀佛在于西方。不仅此也,佛身有决定相者,即忆想分别所作称是虚妄。而经说,诸佛生皆从众缘生,无有自性,毕竟空寂,如梦如化。若然者,如说行见诸佛身,不应独以虚妄也,若虚妄者,一切悉应虚妄。此《般舟三昧经》举梦为喻。”
慧远大师以梦是虚妄,喻之定中所见之佛亦是虚妄,即以唯识论中所谓独影境而疑惑。鸠摩罗什说梦不过是例喻而已,定中之佛并非如梦境之虚妄,乃是由三昧定力故,远见现在西方之阿弥陀佛,可以唯识之所谓带质境加以解说。慧远在《念佛三昧诗集序》云:“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人斯定者,味然忘知,即所像以成鉴。”接受了鸠摩罗什大师的观点,则如来为从外来应使行者可以见到佛身之说。
净土法门最重实修,慧远大师不仅使自己于澄心系念之中,证入念佛三昧,临终往生净土,亦使东林寺之专修僧俗大众,精进证入念佛三昧,亲睹西方三圣,往生净土者,亦不在少数。据说当时法道振兴,往来近三千人之多。其中,白莲社结众有一百二十三人,知其名者,依《出三藏集》第十五,有彭城(今江苏徐州)之刘遗民、雁门(今山西代县)之周续之、新蔡(河南新蔡县)之毕颖之、南阳(河南南阳)之宗炳。《梁高僧传》第六列举以上四人之外,并载有豫章(江西南昌)之雷次宗及张莱民、季硕等三人。另在唐飞惕之《念佛三昧宝王论》中,则列有慧持、慧永、宗炳、张野、刘遗民、雷次中、周续之,阙公则等人。《东林十八贤传》中刊出慧远、慧永、慧持、道生、昙顺、僧睿(当系慧睿之误)、昙恒、道晒、昙诜、道敬、佛驮耶舍、佛驮跋陀罗、刘程之、张野、周续之、张诠、宗炳、雷次宗共十八人,称为东林十八高贤。此外,还有未载入莲社诸贤,为当时名士的陶渊明、谢灵运、范宁三人。由此,可知净土初传之盛况。
第二节昙鸾与净影慧远
昙鸾与净影慧远没有被后代推为净土宗的祖师,然而昙鸾所主张他力本愿说,净影慧远对净土的分类,对中国净土思想的发展及宏扬都有重大的贡献。故将二位大师的事迹略述于下。
昙鸾(476-542年)姓氏不详,雁门(山西代县)人,一说并州汝(山西太原)人。家近五台山,十馀岁时,闻五台山灵感化迹之事,遂登山出家。节力苦学穷究佛典,兼通外籍。尝读《大集经》,为之注释,书未成而染疾,遍求不治,乃发心求长生不死之法。闻人传言仙方之学可以长寿不老。乃游江南,于句容山访陶弘景,从之受仙经十卷。归途过洛阳,谒菩提流支,受得《观无量寿经》,乃尽弃仙学而专修净土。倡弥陀净土教,僧俗多人随其修学,自行化他,流霏宏广,东魏孝静帝敕封为“神鸾”,令驻锡并州之大岩寺。后又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集众熏修念佛法门。于东魏兴和四年(542年)五月,示寂于平遥山寺,世寿六十六岁。
昙鸾注释菩提流支所译、世亲菩萨所着《无量寿经优婆提舍颂偈》(即《净土论》,又称《往生净土论》),极力倡导西方净土要义是仗他力,以及阿弥陀佛本愿功德说。这二种净土宗纲要,对以后的净土行者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学术界认为中国净土宗可分为三大系,一是庐山慧远大师,二是愍慈三藏系,三是道绰、善导系。道绰与善导所创的净土思想,以昙鸾为始祖。由于庐山慧远依般舟三昧修法,以期定中见佛往生。而昙鸾则专以弥陀如来本愿功德力,摄引众生速得往生,得不退转果。这三系思想及修行法,千百年来在中国相互错综,流行宏通不替。日本人法然传承善导之净土思想,并推认昙鸾为净宗五祖。
昙鸾之著作传于后世者,有《往生论注》二卷,《赞弥陀佛偈》一卷,《略论安乐净土义》一卷。其中《略论安乐净土义》发挥世亲菩萨所着《往生论》,以五念门为往生之因行。一礼拜门,二赞叹门,三作愿门,四观察门,五回向门,这五门之意义,世亲菩萨本人虽有解释,但昙鸾更为广说,特为详细,多加阐发。确认阿弥陀佛本愿力之强大,主张他力往生。因阿弥陀佛本愿力成就,行者可依十念法,仗他力往生。昙鸾基于《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中,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与《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之经文,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念具足,即能罪灭往生之说,而以十念相续,作为往生净土之生因。并解释是意味着往生事业之成办。有关十念之意,《往生论注》卷上是以为忆阿弥陀佛之义。或是总相,或是别相,随所观那一相,心无他相,十念相续,名为十念。但称名号,亦复如是。在《略论安乐净土义》中,昙鸾大师举了个例喻说:十念相续,犹如有人在旷野,遭怨贼杀来,所以急想逃走,忽见前面有一条大河在眼前,唯有渡过河才能免于危难,此人这时只想渡河,更无他念。此时绝不能再考虑是在此岸穿着衣服下水,还是脱掉衣服下水。若着衣下水,衣服浸湿,不易游水,恐被溺水而死。若脱掉衣服再下水,后面怨贼追逼,时间又不许可。就在此时,只有渡河一念,更无他想。净土行者,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更无他心杂在其中,心心相次,乃至十念,是名为十念相续。
无论称念佛的名号,或者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只要专注其心,更无他想渗杂,十念相续,即名十念。但是,一心相续专注弥陀相好,自己如何得知前后共有几念?如初观佛相好,中间杂有其他事缘,待其他事缘过去,再摄心观念,如此即能算出念之次数。可是,前后念有所间断,故不成为无间相续。所谓念者,即前后念间断,中间无间相续之意。昙鸾大师对此十念具足,确认是成办往生事业之要门。若凝心注想,复依何可得记住念之多少?昙鸾大师解释认为:十念者,明往生行业成办,不必须知念数。譬喻蟪蛄,虽夏生夏死,而不知有春秋,然知者自能明其命数,十念相续,能成办往生事业,此虽是凡夫不知道之事,然从神通者的立场来看,则明白其成就与否。所以行者唯但一心不乱,积念相续不缘他事便罢!复有何暇去分别念头之数。若必须知道,亦有方便,必须口授,无法以笔墨形容。昙鸾就是这样特重专念相续,以此为成就净业之要谛。又依龙树菩萨之《十住毘婆沙论》,立难、易二道之教判,而大振净土法门,为净土宗所器重。
净影慧远是为便与初祖慧远区分,特称净影慧远。北魏神龟四年(523年)生于敦煌(今甘肃敦煌),俗姓李。天纵殊朗,仪止冲和。十三岁从僧出家。长就大隐学《四分律》,又从法上学余部。广涉经论,深解妙理,住高都清化寺。承光元年(577年),北周武帝克齐破佛,会齐地学僧集于邺(河南临漳县)中,将谋废佛。时彦宿耆尊皆在陛阶,如法上等均惧不敢言,唯慧远挺出与帝辩驳,曰:“陛下持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拣贵贱,何得不怖!”帝怒,卒灭法。慧远隐于汲郡(河南汲县)西山,禅讲不辍。及隋统一天,召入长安,新建净影寺而为住持,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六月示寂,世寿七十岁。世称净影法师。
净影慧远法师有着述数十部,其中有《无量寿经义疏》二卷、《观无量寿经义记》一卷、《大涅槃经义记》二十卷、《维摩经义记》八卷、《十地经论义记》十卷(残缺)、《大乘起信论疏》二卷、《地持论义记》十卷(残缺)、《大乘义章》二十卷等,今皆流传于世。慧远传承法上之法统,属南道地论之教系,立四宗之教判,宏宣如来藏缘起之旨,当时颇负盛名。法上崇信弥勒,于邺郡之西山造弥勒堂,勤行礼拜,慧远因受其感化,亦崇信弥勒。《续高僧传•灵干传》中,传被上生兜率;则知慧远非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然观其所作《无量寿经义疏》及《观无量寿经义记》,所解释文义,而且《大乘义章》设《净土义》一章,精细论述净土之种别,可知其对净土的关心。《无量寿经》当时早有诸家解说,但是还未有人试为注疏。慧远之疏,在中国可以说是最早的。其释义为当时一般学者所重视。吉藏、迦才、善导等皆对彼说加以取舍批判,尤其是智者大师所作之《观无量寿佛经疏》,均抄袭于慧远之《观无量寿经疏》,可见其着述的影响。
净土为诸大乘经典所盛说,然而有关其净土庄严及所居之圣众等,叙述各异。慧远详研诸义,别净土为三类,以论判其高下,此为中国净土分类之嚆矢。慧远净土之分类,前面已有专节叙述,不再重复。此外,慧远对弥陀净土之判属和对净土之生因及九品往生人之阶位等,亦是他净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弥陀净土由凡夫有漏业之所感,慧远故摄判为事净土。又就佛而言,则为应因所得之土,名为应土。此于《大乘义章•净土义》中有所论述。他的《观无量寿经疏》中,亦说净土有粗、妙之别,粗国可通分段生死之凡夫往生,妙土唯变易生死之圣人所居。而且《观经》所说之弥陀佛国,乃净土中之粗国,彼佛更有妙土,但约此经来说,慧远故判弥陀净土为事净粗国。《观经疏》以西方之阿弥陀佛为应身佛,谓其真身者其寿常住,无有灭度。应身之寿不定,或短或长,今弥陀之寿量极长,凡夫、二乘不能测度,故称无量寿。依《观世音受记经》云:“彼佛灭度之后,观世音、大势至相至补成佛。”则可知其寿量有限,其身必为应身。所以慧远判说阿弥陀佛为应身,其国土为应土,然应身者本依真身而起,则阿弥陀佛除此应身、应土之外,必有一真身、真土。《大乘义章•净土义》云:阿弥陀佛已久得真土,《观经疏》又言更有妙刹。此经不说,《华严经》中具辩此义。即指其真土,更为众生以应土之国,庄严西方净土。其说可谓通于本、迹二门之义。
关于净土之生因,慧远在《观无量寿经疏》中,先列举《般若》、《涅槃》、《维摩》等经及《往生论》之说:《般若经》以修习空慧无除罪障故,欲生净土,即得往生;《涅槃经》以修戒、修施、修慧及护法因缘为生净土之因;《维摩经》以具足饶益众生等八法得生净土;《往生论》举出礼拜等五念门可生净土,再述有修观往生、修业往生、修心往生及归向往生四种之法。慧远《观经疏》所说净土之业,总分“定善”与“散善”二种。依定观名定善,散心行善名散善。其中修观往生即定善,修业、修心及归向往生三种属散善。修观往生者修日想等十六观以求生净土,即为《观经》之诠要。但十六观中前十三观为定善观法甚明,十四以下之三观,说九品往生人之相,列举所谓散善之诸行;故就九品之行而言,应名为散善。然慧远以此三观为“他生观”,即观他人,九品往生相之观法;约能观而总十六观为定善。其次,修业往生者,指《序分》所说修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福业往生者,即当九品之中,上、中六品之行。修心往生者,谓修至诚心、深心,回向三心而得往生。为上三品人所应起修之心。归向往生是自己勤行,自善友处所闻佛、法、僧之名,赞叹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之功德,彼佛净土之极妙乐事,一心归向,或念诵,或礼拜,或赞叹,或称其名,而得往生者,此为下品三生,及中品下生之生因。总之基于常途法相,净土之果,皆由众生自业感得,不述愿力救济等事。
慧远又将九品往生人之根机加以分类,上品三人为大乘机,中品三人为小乘机,下品三人为大乘始学之机,一一判别此等人之阶位,即,上品三人:上上品者,四、五、六地之顺忍菩萨;上中品者,初、二、三地菩萨;上下品者,地前三贤之伏忍菩萨,此为会通《观经上上品》文,其人生彼国,即得无生法忍,及《仁王般若经》之五忍说而解释。《仁王般若经》说菩萨之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为伏忍,初、二、三地为信忍,四、五、六地为柔顺忍,七、八、九地为无生法忍,十地及如来地为寂灭忍。根据此说,无生法忍乃为七地以上之菩萨所得。生彼国土即得无生法忍,则其人必为四、五、六地之柔顺忍菩萨。但此中未必即时得无生法忍,或须经过多时方得。此经且就胜根者说为即时。上中品为初、二、三地之信忍菩萨,经说中上品人生彼国,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其得忍在上品之后。但此中亦有经二、三小劫得无生法忍者,约殊胜者说为一小劫。上下品为地前三贤之伏忍菩萨,经说上下品人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其次,中品三人;中上品为声闻前三果之圣者中;中中品为见道以前之内凡,外凡;中下品为世俗凡夫。中上品之前三果圣者,经说其人生彼国,即时得阿罗汉道。中中品为见道之内凡、外凡,经说此人生彼国七日,得须陀洹果,经半劫成阿罗汉道。中下品之世俗凡夫,经说此人生彼国经一小劫,得阿罗汉果。其得果之时劫,较中中品为长。此等之中亦各有经多劫者,经中乃就其最胜而说。其后,下三品三人均于过去曾行大乘,然皆为凡夫,无修道之阶位,故就所造罪之轻重而立上、中、下三品。如此说来,慧远专以往生后之得果为标准,定九品人之阶位。且依《仁王般若经》之五忍说,以无生法忍为七地以上所得,所判之阶位甚高,虽下三品之人,亦须过去曾修行大乘。此点为后来迦才、善导等人所破,并且与慧远自身之教义相矛盾。何以?彼既言初地以上之菩萨入真净土,见佛之真身,则上上品之四、五、六地,上中品之初、二、三地菩萨,其所生之土当然为真净土。而与彼判《观经》所说之净土为事净、粗国显然矛盾。九品往生,慧远所谓“他生观”,不过唯是定善者所观之对象,然于修观往生外,举修业乃至归向往生,实又认为有修散善九品而生净土者。故以迦才等说弥陀净土通于报、化二土,似较为妥当。
第三节道绰、善导、慧日、承远、法照、少康
道绰(562-645年)俗姓卫,并州汶水(今山西文水)人。他继承和发展了北魏昙鸾的净土思想,大力提倡称名念佛,取得了千百万信众的支持和响应,使净土宗真正成为一个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佛教新宗派。善导继承他发展,就实质而论,道绰与善导才是我国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因此,亦有一些净土学者所着的净土宗史上,昙鸾被追尊为初祖,道绰为二祖。较普遍的看法还是以庐山慧远为初祖,善导为二祖的。
道绰十四岁出家,学习经论,师事太原开化寺慧瓒,研究空宗,尤善涅槃,学成之后曾开讲《大涅槃经》二十四遍。常住汶水之石壁玄中寺,此寺为昙鸾所建,寺内立有“昙鸾和尚碑”。道绰读了碑文,得到极大的启发,遂弃涅槃之经业讲说,归心净土,时年四十八岁。他专念阿弥陀佛,日以七万遍为限,恒修礼拜供养。不过,道绰以前之净土行者,提倡的念佛偏重于观想。有鉴于此,道绰对修行法门作了较大的改造。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比喻,讲解《观无量寿经》二百余遍,使净土教义大为普及。并结合讲经,教人称名念佛,口口声声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认为一念阿弥陀佛即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道绰念佛持名,以小豆记数,后又穿木穗子作数珠,掐之以数念数,是为念珠之始。又教众人勿向西涕唾、便利,坐卧不背西方。晋阳、太原、汶水等地,僧俗皆沐教化,七岁孩童皆念阿弥陀佛。每开讲席,念佛之声,响彻山谷。
道绰虔心修行,身心都获益不浅。他七十岁时,奇迹般地重新生出龀齿,犹如童年。加以身体朗健,神采焕发,使人望而生敬,广大僧俗把他奉为神明。连唐太宗驾幸太原时,文德皇后生病,都到玄中寺面见道绰,布施众宝名珍,供养启愿。可见道绰声望之高,净土法门影响之大。他虽重实践,亦着书立说,有《安乐集》(即《净土论》)二卷、有《观经玄义》一卷传世。弟子中有善导、道抚、道穗、道生、僧衍等,而以善导最为杰出。
道绰受末法思想启发,主张时教相应之重要,说佛之教法有圣道、净土之二门。于娑婆世界断惑证理,入圣得果,名为圣道门;称念佛名号,乘佛本愿,往生净土,名为净土门。圣道门去佛时遥,且其理甚深,今时末法之钝根众生难以解悟。圣道门中有大、小二乘之别。大乘说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之理,教人证悟之。然此深理,我等未曾有所措心。小乘人修入见道,修道位,断五下分结,证阿那含果断五上分结,证阿罗汉果。今日末法之时,如此断惑证真,实在不易。故《大集月藏经》言:末法时中。万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而能证得。反之,净土法门若一生作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佛名号,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决定往生。故净土法门正是适应今时钝造罪之唯一法门。道绰如此分别圣、净二门,以此土入圣为圣道门,往生净土为净土门,无疑承自昙鸾之难、易二道之说。与昙鸾认为于五浊无佛之世,求阿鞞跋致为难行道,往生净土得不退转位为易行道之趣旨完全无异。
善导(613-681年),俗姓朱,安微泗州人。一说为山东临淄人。他是我国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后世尊追为莲宗二祖,亦称光明和尚。少年依密州(在今山东境内)明胜法师出家。偶入经藏信手探得《观无量寿经》,大喜曰:“此入佛之津要也,修余行业,遇僻难成,惟此法门,速超生。”由是苦修,专心念佛。受具足戒后,与妙开律师共同研习《观无量寿经》,并依此经修十六观。唐贞观十五年(641年)赴并州石壁山玄中寺,参谒道绰法师,得《观无量寿经》奥义,尽承念佛往生之法门。
道绰实际上为净土宗的奠基者,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示寂后,善导即赴长安,在光明寺、慈恩寺等弘传净土法门,倡导专心持名念佛,并将所得布施的钱财书写《阿弥陀佛经》十万余卷,又画“净土变相”图三万余壁。唐调露元年(679年),善导奉唐高宗之命,在洛阳建奉先寺。善导一生苦修,每入室则长跪唱佛,非竭力不休;出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未尝睡眠。除洗浴外,从不脱衣,般舟行道,礼佛方等,专为已任,护持戒品,丝毫不犯,举目不看女人,一切名利,心不动念。传闻人皆看见其念佛一声,即有光明从口中吐出,十声至百千声,光亦如是。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善导大师忽谓人曰:“此身可厌,诸苦逼迫,无暂休息,我将西归。”乃登寺前柳树上,向西祝愿:“愿佛接我,菩萨助我,令我此心,不失正念,不起恐怖,得生安养。”愿毕,于其树上端身坐化。唐高宗因知其念佛口出光明,又知舍报之际精进如此,赐寺名为“光明”(即今西安香积寺)。近代印光大师,更尊称他为阿弥陀佛化身。1980年5月14日,中国佛协和日本净土宗佛教徒云集西安举行大法会,纪念善导大师示寂一千三百年。
现存善导大师著作有五部九卷,即《观无量寿经疏》四卷,《往生礼赞偈》一卷、《净土法事赞》二卷,《般舟赞》一卷和《念佛法门》一卷。《观无量寿经疏》主要阐述净土法门的教相教义,对净土的自力他力,佛力是报身还是化身,佛土是报土还是化土,都作了详尽的阐述,善导认为弥陀是报身,净土是报土。认为净土的修行有正行和杂行。正行者,专依往生净土经典所修行业。正行有五,即:①读诵正行。专门读诵《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经》。②观察正行;③礼拜正行。④称名正行。专重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⑤赞叹弥陀佛供养正行。此中,又分正定业、助业。正定业即一心念佛名号,即“称名正行”。助业,即其他四种正行。杂行是指正行外的一切诸善万行。善导所倡导的净土法门,是舍去杂行,归正行,称念佛名,以冀往生为极乐净土。强调凡夫乘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乃得往生极乐净土。《观无量寿经疏》亦称《观经四贴疏》,公元8世纪传入日本,日本高僧源空据以创立日本净土宗,并尊善导为高祖。
慧日(680-784年)中国净土的三系,庐山慧远是常识性的论理派,以义解为主;善导一系是体解信仰的佛愿派,以愿为主;慈愍三藏一系,是不舍万行的妙有派,以修行为主。慈愍三藏就是慧日大师,山东莱州东莱人。唐中宗时出家。出家后见义净三藏从印度回来,他便决心远游印度。唐武周大足年间(701年),乘船经佛誓(今苏门答腊)、狮子洲(今斯里兰卡)等地到达印度。其路程与义净大师的行程相同,但
他中途曾到狮子国,在印度居住甚久。在这期间,他四处寻找梵本,广学善问,后来通过陆路翻越雪岭东归,由西域返回。前后共达七十多个国家,历经十八年,于开元七年(719年)回到长安,进帝佛真容梵夹等,开悟帝心,唐玄宗赐号曰“慈愍三藏”。天宝七年(748年)示寂洛阳罔极寺,世寿六十九岁。
慧日在印度时,遍向天竺三藏,学者所学皆赞净土,劝奉阿弥陀佛,所以他受净土思想影响很深。回国后主要大力宣传净土法门宗旨,故尔,学术界把他的学说与庐山慧远和善导两派并列,称为慈愍派。据载,他在印度北部看见观世音菩萨在空中摩其顶曰:“汝欲传法,自利利他。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弥陀佛国,劝令念佛诵经,回愿往生,到彼国已,见佛及我,得大利。汝当知净土法门胜过诸行。”说已还灭,慧日从中而悟道。慧日的主旨在于禅、教、律、净四行并修,并提出了禅净一致的念佛禅。当然他主要还是修净土。他强调戒律修持的理论,为无照律师所推重。慧日平生勤修净土之业,着有《往生净土集》行于世。流传至今的有《净土慈悲集》、《般舟三昧说》、《愿生净土赞》和《西方赞》。《净土慈悲集》的全称为《略诸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此书已佚甚久,后三种着述收于唐法照所作的《净土五念佛经观行义》中。承袭慧日学说一系有莲宗三祖承远与四祖法照。
承远(约712-802年) 为莲示三祖,是一位传奇式的僧人。汉州(四川广汉)人,俗姓谢。始居衡山西南之岩下,“人遗之食则食,不遗则食土泥,”羸形垢面,躬负薪樵,所居之茅舍称为“弥陀台”,专修般舟念佛。将阿弥陀佛圣号书于街头巷尾,刻石溪谷,人从而教化者数以万计。“人皆负布帛、斩木石,委之岩户,不拒不营,”而成为弥陀寺。代宗时之法照国师即其门人,代宗亦前来参礼,并先后赐其道场为“般舟道场”之号,“弥陀寺”之额。贞元十八年(802年)示寂,世寿九十一岁。柳宗元为撰碑文,立石于寺门之右。弟子千馀人,其中以法照、日悟、惠诠、知明、超明等为着。
法照为承远之弟子,是唐大历年间(766-779年)净土宗的重要人物,为莲宗四祖。其生卒年及家世不见记载,只知道他是四川北部“南梁州”人。在唐代宗水泰年中,尝游东吴,因慕慧远之风而入庐山,修念佛三昧,一日于禅定中蒙佛开示,遂往南岳师事承远。大历元年(766年)至弥陀台,发每夏九旬勤修般舟三昧之愿,同年又受五会念佛诵经之法。他的传教活动,主要是面向下层社会,宣传的方式则是“现身说法”。据说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曾数次从僧堂粥钵内睹五彩祥云,云下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石门内五里左右有寺,金榜题为“大圣竹林寺”,又见五台山诸寺及文殊菩萨等一万圣众并在其中,并显现诸佛净国。大历四年,入湖东寺(一作湘东寺),于寺内高台修五会念佛,又感见阿弥陀佛及文殊,普贤等圣众。次年四月至五台山佛光寺,忽有二童子引领,始见先前钵中所现景物,普贤、文殊二菩萨并授其念佛之门要,他遂于其地建碑记之,令见闻者发菩提心,获大利益。
法照是唐大历年间(766-779年)净土宗的重要人物,他依《无量寿经》所创之念佛法门称为五会念佛,又作五会真声。他模仿《无量寿经》中风吹宝树,出五音声,而定五会念佛之法,令僧俗欣羡净土。此仪式每集合音声佳美之僧俗数人,威仪齐肃,分为五会,依五种高低缓急之音调念佛。其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为平上声,亦缓声念;第三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阿弥陀佛四字转为急念。此五会念佛具有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能速疾成就五分法身等利益。现今日本真宗本愿寺派,就持此念佛法门。
法照所创五会念佛,往来于五台山、长安之间,致力于宏法事业,故宫庭至一般社会皆广行念佛法门。示寂后敕谥“大悟和尚”。或有谓法照为善导之后身,而被尊之为莲宗四祖。着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传于后世。
少康(?-805年)为净土宗五祖,缙云(浙江)仙都山人,俗姓周。七岁出家,十五岁受戒于越州嘉祥寺,广诵经论,初习华严瑜伽。后于洛阳白马寺,读善导大师《西方化导文》,遂决心专修念佛法门。他将乞得之钱,令孩童念阿弥陀佛一声,即与一钱,一年后凡男女见少康大师,即皆称念阿弥陀佛。后至睦州乌龙山开净土道场,每念佛一声,口随出一佛,念十声出十佛,时称之为后善导,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示寂。着有《二十四赞》、《瑞应删传》各一卷。
第四节延寿与省常
延寿(904-975年),临安府余杭(浙江杭县)人。俗姓王,字仲玄,号抱一子。出身将门,幼好学而习儒,公元931年任五代越国之华亭镇将,督纳军需。在此之前,他便归心佛乘,日唯一食,不吃荤。据说他诵《法华经》声不辍响,群羊跪听,仅六旬便能背诵《法华经》。他在华亭镇将任上,曾因擅自动用库钱被判死刑,临刑而面无戚容,典刑官怪而问之。延寿坦然回答,自幼信佛戒杀,动用库钱是为了放生,自己未曾私用一文,因而问心无愧。他为此被无罪释放,听其舍俗出家。三十岁依四明(今属浙江宁波)龙册寺翠岩令参禅师出家,修头陀法。他执劳供众,自己却“衣不缯缕,食无重味,野蔬衣襦,以遣朝夕”。不久,他又到天台山天柱峰静修禅定,据说他九旬习定之时,有鸟类尺鷃栖息其衣褶中,遂为德清国师器重,并“密授玄旨”。他在国清寺举行法华忏,颇有感悟,于是朝放诸生类,夕施食鬼神,诵读《法华经》,又精修净业。后又到明州雪窦山于瀑布前坐讽禅默。并在此传法,法席甚盛。
延寿与吴越国王室关系密切。公元960年,吴越国主惠懿王钱俶见西湖灵隐寺颓废倾圯,便请他到杭州主持修复工作。延寿主持重修殿宇,前后计1300馀间,加上四围廊,自山绕至方丈,左右相通,十分壮丽。第二年,钱俶又请他住持永明寺(今杭州西湖净慈寺),在永明大道场接化大众,故世称永明大师。他倡禅净双修之道,指心为宗,四众钦服,时人称号“慈氏下生”。住持永明寺15年,至宋开宝七年(974年),又去天台山,次年天宝八年(975年)十二月示寂,世寿七十二岁,戒腊四十有二。翌年,建塔于大慈山,宋太宗赐额“寿宁祥院”。
延寿文化素养颇高,出家后仍“雅好诗道”,诗文俱佳。一般习禅者往往对于经学“暗于名相,一句不识”,甚至于“自毁正因,反行魔说”,对于禅学本身亦只有一知半解,“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而延寿对佛教经典却有相当的深入研究,受天台宗的影响,把先天具有性和后天行为的修,分为善恶两种,认为佛和一阐提都有善性和恶性,只是后天的行为有所不同。他说:“若以性善性恶凡圣不移,诸佛不断恶,能现地狱之身;阐提不断善,常具佛果之体。若以修善修恶,就事即殊。因果不同,智愚有别,修一念善,远阶觉地;起一念恶,长没苦轮。这种佛和一阐提都有善性恶性的说法,对广大苦难人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他极力主张禅教融通,以禅净合一为中心融合各宗派。他为统一各宗学说而编定的巨着《宗镜录》,对以后佛学的影响很大。
延寿曾作参禅念佛《四料简偈》,切信禅净双修之要。《四料简偈》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世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中第三偈“有禅有净土”,即禅净双修,犹如戴角老虎,最为理想,他即实践着这一法门,第一偈“有禅无净土”,针对当时一般的禅修行者,十人中修禅,有九人随入魔道。第二偈“无禅有净土”,指一般中下根机,彼等万无一失,只要能够亲见弥陀,自能出离生死。依此,延寿大师是倡导利根上智应禅净双修,钝根下智者,专心念佛,期先净土,何愁不能开悟。此一教化,与善异大师可说是同一旨趣。
延寿是禅宗法眼宗创始人文益的再传弟子,为禅宗法眼宗三祖,又被尊追为净土宗六祖。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为阿弥陀佛的圣诞,其实这一天乃是延寿大师的生日。据说他当时受吴越王钱俶的礼敬,一日王欲设斋供僧,问大师现有高僧否?延寿回答说,高僧虽有,惜无人识得,长耳和尚就是绽光佛再来,王能供养他,必得大福大意。钱俶闻之,生大欢喜,即备盛筵迎长耳和尚最上座。长耳和尚韬同尘,旧衲敞垢,不修边幅,踯躅街头,因两耳甚长,人皆呼为长耳和尚,而不知其名。今被钱俶礼供,因询悉其情,即说:“弥陀饶舌。”于是就座后化去。钱俶遂悟延寿大师即弥陀如来,立即前往光明寺拜访延寿,及至,方知延寿大师已坐化了。由此,后人遂以延寿为阿弥陀佛化身,以其生日为弥陀圣诞。
省常(959-1020年)钱塘(今浙江)人,俗姓颜,字造微。七岁即厌俗,十七岁受具足戒,戒行谨严,通《大乘起信论》,习天台止观法门,慕庐山白莲社之遗风,于西湖边结白莲社,专修净业,后易名为净行社,盖取《华严经·净行品》之意。宰相王旦为社首,士大夫预其会者前后一百二十三人,皆投诗颂,自称净行社弟子。比丘预者,亦达千馀人,再现了往昔庐山白莲社之盛况。
省常大师信仰虔诚,刺血书《华严经·净行品》,每书一字,三拜而围绕,三称佛名。遂刊版印成千卷,分施千人。又以栴檀刻无量寿佛像,像成的焚香发愿云:“我与八十比丘及一千大众,始从今日,发菩提心,穷未来际,行菩萨行,愿尽此报身,以生安养国。”天禧四年(1020年)正月十二日省常大师端坐念佛,一会儿,忽然厉声唱曰:“佛来也。”泊然而化,大家见地皆金色。世寿六十二岁。全身葬于灵隐山乌窠禅师墓侧,世称为钱塘白莲社主,又号昭庆圆净法师,后人尊追为莲宗七祖。
第五节袾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印光
袾宏(1532-1612年)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幼习儒业,十七岁举诸生,以学习着称。邻有一老妪,日日称念佛名,问其所以,老妪告之曰:“先夫持佛名,临终无病而逝,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为其语所感,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以自警策。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丧母,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遂决意出家,投西山之无门性天落发,就昭庆之无尘受具足戒。随后北游,谒遍融大师,谕勿贪名利,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乃更深感激。后参天奇本瑞之法弥笑岩德宝于柳庵,辞别向东昌之归途上,闻樵鼓声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三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于隆庆五年(1571年)入杭州云栖山,见山水幽绝而爱之,卜居山中始修念佛三昧,教化远近,僧俗云集,遂成一大丛林。万历十二年(1584年)编《往生集》,记传古今往生者之事迹。二十年开法于杭州净慈寺,又兴戒坛之制,行自誓受戒之法,于山中及城内外造放生池,作《戒杀放生文》,戒害物命。提倡净土,着《阿弥陀佛经疏》等,痛责禅徒之空腹高心。录永明延寿、高峰妙原等机缘中契紧之语,以示参究之要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一说为万历四十年,为1612年)七月疾笃,仍作《三可惜》、《十可叹》警众,对诸弟子遗诫老实念佛,以八十一岁而寂。世称云栖禅师,又号莲池大师,尊为莲宗第八祖。
莲池大师著作甚多,《阿弥陀佛经疏钞》四卷、《往生集》三卷、《净土疑辩》一卷、《禅关策进》二卷,《梵网经戒疏发隐》五卷、《椤严经摸象记》一卷、《缁门崇行录》一卷、《山房杂录》三卷,《行窗随笔》二卷等。后有王宇泰搜录遗书为三十二卷,题名《云栖法汇》。莲池大师倡禅净同归说,基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说,心即是佛,佛即众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等念佛,不过是念诸佛心内之众生,众生心内之诸佛之义。又念佛至一心不乱,念极归于空,即无念之念,名为真念。故终日念佛不乖无念,且念佛即念心,达生体不可得,生而不生,不生而生,炽然求往生,实不离此,此为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之义,自心即佛,禅宗与净土,其途虽异,归即同一。此系承受延寿大师以来之思想,然以净土同禅为顿教所摄。并就《阿弥陀佛经》一心不乱之说,分事、理,以理一心为达摩直指之禅。主张禅、净二宗同归,即为莲池大师之创意。同时,认为净土往生者必定具足信、愿、行,为净业必须之要件。信者:信生、佛不二,众生念佛必得往生,究竟成佛。《阿弥陀佛经》云:“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即标此信。单信无愿为空信,必须进一步依教求往生。《阿弥陀佛经》云:“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即是指此。单愿无行为虚愿,必定进而常行精进,念念相续无有间断。《阿弥陀佛经》云:“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是指此。此三者是净土资粮,若无充分资粮不能前进,求往生者必须具足。净土三资粮为鼎之三足,具一缺二,具二缺一,或三具缺,不得往生。
智旭(1599-1655年),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名际明。字蕅益,号八不道人。少习儒学,以卫道为职事,曾撰辟佛论着数十篇。十七岁时,因读莲池大师《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悟已非,取所着《辟佛论》烧毁。二十岁时诵《地藏本愿经》,发出世之声。二十三岁时发四十八愿,自名大朗优婆塞;以听讲《大佛顶首楞严经》,对何故有大觉、何以生起虚空和世界等问题生疑,遂决意出家,体究大事。翌年从憨山弟子雪岭剃度,改名智旭。夏秋间于云栖寺听讲唯识论,疑与《楞严经》之宗旨相矛盾,叩问之,得“性相二宗不许和会”之答,犹不解其意,遂往径山坐禅,豁然而悟性相二宗本无矛盾冲突。二十六岁受菩萨戒,翌年遍阅《律藏》。二十八岁时偶罹病将危,决意求生净土。三十二岁时依道友雪航之请,于龙居寺讲律,后至金陵,深切体察宗门之流弊,自此决意弘律。崇祯三年(1630年)欲注《梵网经》,不知依谁之教旨,遂于佛前作四阄:一贤首、二天台、三慈恩、四自立之宗。拈之,得天台之阄,乃详究天台教理。崇祯四年始,入浙江孝丰(浙江杭县)灵峰寺,崇祯六年建西湖寺,其后历住九华、温陵、石城、晟溪、新安等地游化。五十六岁时卧病灵峰寺,于十二月仍启建净社,作《发愿文》,撰《西斋净土诗》,另赞补九部之书,名为《净土十要》。稍后病愈,撰着《阅藏知津》、《法海观澜》。十月病再发,口授遗嘱,并制《求生净土偈》。清顺治十二年一月,趺坐绳床,举手向西示寂,世寿五十七岁,戒腊三十有四。
蕅益大师为人严峻精到,厌弃名利,固持戒品,弘扬《律藏》,平生以阅藏着述为业。综学法相、禅、律、华严、天台、净土诸宗教义,并主张佛、道、儒三教一致。除佛教诸宗外,亦研究儒学及基督教,其著作范围相当广泛。其禅法承继延寿、梵琦、真可之文字禅,而会归于天台教观。于天台教义亦有独到之见解,在判教方面,安立贯通前后之五时说,于教理主张性具善恶与色心双具、理事两重三千,于观法则沿用山家派之妄心观。于律学方面,注重戒律实践。其禅、教、律学,终皆指归净土,主张禅净合一。并鉴于当时佛教中门户分岐之流弊,力求诸宗调合,主张禅、教、律三学统一。其思想可总结为三学摄归一念,以念佛总摄释迦一代时教。清代以后,台家讲教多以他之经论疏为依据,形成“融合禅、教、律而归入净土”之灵峰派,延续至今。
蕅益大师示寂之后,弟子成时私谥“始日大师”之号,世称灵峰藕益大师,后人奉为莲宗九祖。与憨山、紫柏、莲池合称为明代四大高僧。着有《楞严经玄义》二卷、《楞严经文句》十卷、《阿弥陀佛经要解》一卷、《金刚经破空论》一卷、《梵网经合注》七卷、《毘尼事义集要》十七卷、《相宗八要直解》八卷、《阅藏知津》四十八卷、《周易禅解》十卷、《四书蕅益解》四十馀。其中《阅藏知津》一书为介绍佛教经籍之目录学著作。其弟子成时编辑其遗文为《藕益大师宗论》,共十卷。今人辑为《蕅益大师全集》行世。
行策(1628-1682年),江苏宜兴人,俗姓蒋,字截流。其父全昌,精通儒佛,与憨山德清有亲交。德清示寂后三年,全昌梦其杖锡入室,于是生行策。长而父母相继逝世,年二十三投于武林理安寺箬庵通问门下,五载不横卧,彻达法要;住报恩寺,受自庵瑛之劝,而修净土,并就钱塘樵石研究天台学,共修法华三昧,研习教义。清康熙二年(1663年)于杭州法华山之西溪河渚间结庵(莲柎庵),专修净业。康熙九年,住虞山普仁院,复兴莲社,学者翕然风从。康熙二十一年示寂,世寿五十五岁。着有《金刚经疏记会编》十卷(乃宗密《金刚经疏》与子璇《金刚经纂要刊定记》之会本,成书于康熙三年)、《劝发真信文》、《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宝镜三昧本义》、《椤严经势至圆通章》等。后人尊追为莲宗十祖。
实贤(1686-1734年),江苏常熟人,俗姓时,字思齐,号省庵。世代习儒,夙有出尘之志,自少不茹荤。父早丧,母张氏,知其善根夙县,遂命出家。年七岁,礼清谅庵容选为师,十五岁出家,经典过目不忘。二十四岁受具足戒,严习毘尼,不离衣钵,日仅一食,而胁不帖席者,率以为常。后谒礼绍昙,听讲唯识、楞严、摩诃止观,通达天台、法相等学,绍昙传为灵峰派四世天台正宗。因参念佛者是谁而悟,曰:“吾梦觉矣。”因是机锋迅利,作辩纵横,遂掩关真寂寺。昼阅三藏,夕课西方佛号,如是者三年。后应诸方丛林之请,讲经十馀载,历住鄮山阿育王寺、杭州迁林寺。在阿育王寺瞻礼舍利尝于佛涅槃日,大合缁素,广修供养,燃指佛前,发四八大愿,卒感舍利放光。作《劝发菩提心愿文》,以激励四众,诵者多为泪下,翕然归仰。晚年绝诸外缘,结集莲社,专修净业,人皆称永明(延寿)再来。省庵大师判日课为二十分,十分持名,九分作观,一分礼忏。雍正十一年(1733年)腊月八日告弟子曰:“明年四月,吾其去矣。”预告死期。遂掩关一室,日持佛名号十万声。翌年四月十二日,告众曰:“月朔以来,再见西方三圣,其将往生乎?”即书偈曰:“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第二日,断食敛目危坐,五更具浴更衣,十四将午,面西寂然。送者麕至,忽然张目曰:“我去即来。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可矣。”合掌连称佛号,遂逝。世寿四十九岁。
省庵大师着有《净土诗》108首,《西方发愿文注》、《续往生传》一卷、《涅槃忏》、《劝发菩提心文》一卷。以《劝发菩提心文》靡行于世,后人称谪不已。被尊追为莲宗十一祖。
际醒(174l-1810年),河北丰润人,俗姓马。字彻悟、讷堂,号梦东。少攻举业 精通经史。二十二岁时,因病悟人生之无常,遂礼河北三圣庵之荣池出家,翌年于岫云寺受具足戒。先后参谒香界寺之隆一、增寿寺之慧岸、心华寺之遍空、广通寺之粹如、遍习《圆觉》、《法华》、《楞严》、《金刚》、唯识等性相之旨,并嗣粹如之法,得其禅法。粹如迁往住持万寿寺,彻悟大师乃继主广通寺,提倡禅净双修之道。嘉庆五年(1800年)退居红螺山(辽宁)资福寺,专以净土为说,世称红螺彻悟。恒山演讲,劝人念佛,为其所化者一时遍于南北。嘉庆十五年,须大限时至,十二月集众念佛示寂。世寿七十岁,戒腊四十九年。撰有《念佛伽陀》、《彻悟法师语录》等,后世尊追为莲宗十二祖。
印光(1861-1940年),陕西合阳县赵陈村人,俗姓赵。名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少治儒学,喜读程、朱之书。曾排佛,遭目失明,继而猛省,转研佛典,以至诚所感,目疾获愈。二十一岁时,至终南山南五台,归依莲华洞道纯长老出家。光绪八年(1882年);挂搭湖北竹溪莲华寺。未久,受具足戒于陕西兴安双溪寺。二十六岁时,赴净土道场红螺山资福寺念佛,自号“继庐山行者”,以明其志。其后,往浙江普陀山居法雨寺二十馀年,朝夕唯阅藏念佛,不求闻达。曾两度闭关,空诸色相。民国元年(1912年),以文稿刊于《佛学丛刊》,署名“常惭愧僧”,名震遐尔。民国七年,为募印《安士全书》而至上海,遂驻锡太平寺。各方投函请益者甚众,印光大师皆慈悲摄受。
印光大师毕生弘扬净土,其行事坚守“不当住持、不收徒众、不登大座”之三大原则;淡泊名利,刻苦俭朴,恒示众人以老实修持之道。年七十,闭关于吴县报恩寺,初欲不见客,后始对大众开示。曾修辑普陀、清淳(五台)、峨眉、九华等四大名山之《志书》。又于吴县复建灵岩山,由真达和尚主其事,为我国净土宗第一道场。民国二十九年,示寂于灵岩山寺,世寿七十九年。荼毘后,得五色舍利花及舍利珠无数。印光大师一生操守弘毅,学行俱优,感化甚广,被誉为民国以来净土第一尊宿,后人编辑有《印光大师文钞》及《印光大师全集》问世。
自庐山慧远结莲社以后,弘扬净土者代不乏人,至唐代道绰、善导诸师的努力,念佛法门更风霏当时,蔚然成宗。入宋以后,法相,三论、华严诸宗受“会昌法难”的影响,纷纷衰竭。唯有不立文字的禅宗与简单易行的净土宗如日中天,遍地开花,禅、净相融而成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尤其是净土有“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优势,皈依者日众。然至清末民国初年,教内经籍研究荒芜,用功办道者更是凤毛麟角,戒律道风荡然无存,一时佛教界混乱不堪,念佛法门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忘,直至印光大师应世,树立宗风,才使净土宗得以重兴。是故,后人尊追印光大师为莲宗十三祖。
第六节刘程之、王日休、彭绍升、杨文会
刘程之(35l-410年),字仲思,彭城(徐州)人。少孤,事母甚孝,善老庄而不委蛇于时俗。初为府参军,公卿先后引荐,皆力辞。时慧远法止于庐山东林寺,修念佛三昧,程之前往依之。慧远曰:“官禄巍巍,云何不为?”他回答说:“晋室无盘石之固,物情有累卵之危,吾为何哉?”刘裕以其不屈,号曰“遗民”以为旌表。
当时,清信士宗悫、雷次宗、周续之、张野、张诠、毕颖之等,咸来庐山,乃于西方三圣像前,建斋立社,同修净业。程之镜石为誓,其辞曰:“夫缘化之理既明,则去来之兆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报必矣。推交臂之潜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三报之相催,知险趣之难拔。此其同志诸贤,所以朝夕相勤,仰思攸济者也。盖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迹求。必感之有物,则幽路咫尺。苟求之无主,则渺茫何津。今幸以不谋而感,佥心西境,叩篇开信,亮情天发。乃机象通于寐梦,欣欢百于子来。于是云图表晖,影侔神造。功由理谐,事非人运。兹实天启其诚,冥运来萃者矣。然其景绩参差,功德不一。虽晨祈云同,夕归攸隔,即我师友之眷,良可悲矣。是以概焉,胥命整襟法堂,等施一心,亭怀幽极。誓兹同人,俱游绝域,其惊出绝伦,首登神界,则无独善于云峤,忘兼全于幽谷。然后妙觐天仪,启心贞照,识以悟心,形由化革。借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忘年。临三途而缅谢,傲天宫而长辞。绍众灵以继轨,指大觉以为期。究兹道也,岂不宏哉。”
于是,程之度西林涧北,别立禅坊,精研玄理,兼持禁戒,着《念佛三昧诗》。居有半年,即于定中见佛光照地,皆作金色。更十五年,于正念佛时,见阿弥陀佛玉毫光照,垂手慰接。程之曰:“安得如来为我摩地,覆我以衣。”俄而佛为摩顶,引驾裟以被之。他日又梦入七宝池,见莲华青白色,其水湛湛。有人项有圆光,胸出现卐字,指池水曰:“八功德水,汝可饮之。”程之饮水甘美。乃寤,异香发于毛孔。乃语人曰:“吾净土之缘至矣。”请僧转《妙法莲华经》,近数百周。程之对像焚香,再拜祝曰:“我以释迦遗教,知有阿弥陀佛。此香当先供养释迦如来,次供养阿弥陀佛。复次供养《妙法莲华经》,所以得生净土,由此经功德。愿与一切有情,俱生净土。”即与众别,卧床上,面西合掌,泊然化去。时晋义熙六年(41O年),世寿五十九岁。
王日休(?-1173年),南宋龙舒(安徽舒城人),字虚中。宋高宗时,举国学进士,弃官不就。博通群经,训传《六经》语孟数十万言,一旦弃去,专修净土。布衣蔬食,日课千拜。着《龙舒净土文》,上自王公士大夫,下至屠丐僮仆皂隶优妓之属,咸以净土法门劝引皈依。其文于是盛行天下,修净业者莫不索阅。时丞相周必大睹其奇迹,制颂称赞。乾道中李颜弼钦佩他景行超卓,宜以置之不朽,故勒刻所着《龙舒净土文》,为历代净土宗祖师所宏扬。并于绍兴三十年(1160年)校辑《大阿弥陀佛经》,全书共五十六分,历三年完成。乾道九年(1173年)逝世,世寿不详。
彭绍升(1740-1796年),江苏长洲(吴县)人。法名际清,字允初,一字尺木。出身士族家庭,幼而聪颖,十六岁为诸生,十七岁举于乡。翌年捷南宫中进士,然辞官不就。先不信佛,尝读先儒之书,通宋,明理学,善古文,后习修道士修炼之术,三年而无成。因读佛书,二十九岁时转而信佛,自号知归子。日以礼佛为务,并阅《大藏经》,受菩萨戒,素食净行。钦慕梁溪高忠宪、庐山刘遗民之为人,因这二人修学之地皆名东林,故又号二林居士。
绍升性纯孝,居母丧宿殡侧者三年。父殁,建念佛道场,又愿以平日所诵《华严经》十部、《弥陀经》一千部、《金刚经》一千部、佛号一千万声,代父回向西方。好读方山、永明之书,尤推莲池、憨山为净土前导,更从闻学定公(1712年-1788年)受净土之教,自是不复近妇人,闭关于苏州文星阁,勤修一行三昧,题所处为“一行居”,作闭关诗十首。又令画工绘极乐世界图,悉本“净土三经”依正庄严,凡易四稿,阅半载乃成。他乐善好施,生平致力于净土之宏传,撰述甚多:其《一乘决疑论》,主张佛、儒一致;《华严念佛三昧论》,主张禅,净融合;《净土三经新论》,发挥净土教义。此外,尚有《居士传》、《善女人传》、《净土圣贤录》等。近代净土之倡盛,得以超迈诸家,彭绍升实有开启之功。嘉庆元年逝世,世寿五十七岁。
杨文会(1837-1911年),安徽石埭人,字仁山。为清末复兴中国佛教之核心人物。据说母亲生他之时,梦入一古刹,庭有一巨瓮,覆以箬笠,启而视之,有莲华高出瓮口,旋惊寤,未几而生文会。文会生性任侠,好读奇书,淡泊名利,鄙弃科举,不愿入宦。太平军起,住于杭州,偶于书肆得《大乘起信论》,读后乃潜心佛学。
扬文会曾两度出使欧洲,于英伦敦得识斯里兰卡居士达磨波罗、日本佛教学者南条文雄等,相约协力恢弘正法。归国后,于同治五年(1866年)出资设立金陵刻经处,拟刻印佛经三千馀卷,然在他生前,仅出版二千馀卷。日本编印卐字藏经时,他提供佛教典籍数百种。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于刻经处设立只洹精舍等,自编教材,招生教习佛典、梵文、英文等,培育后进。又兴办佛学研究会,定期讲经。一时高僧如月霞、谛闲、曼殊等均前往助佐。佛学大师欧阳渐、梅光羲、李证刚等皆出其门下。他又与英人李提摩太译佛经为英文,使佛典传入欧洲。并选工绘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以弘扬净土,今仍流行。他特别推崇《大乘起信论》,行持崇尚净土。曾与日本人论辩日本“净土真宗”之非,又抨击禅宗末流之失,乃倡导法相唯识以救其弊。卒于宣统三年之秋,世寿七十五岁。生平着述凡十二种,编入《扬仁山居士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