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养正遗规选讲—朱子童蒙须知

发布时间:2022-11-18 09:24:35作者:经藏网

  养正遗规选讲-朱子童蒙须知(第一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从《五种遗规》里面选出一篇「朱子童蒙须知」来学习,《五种遗规》是清朝陈弘谋先生将历史上的八十多位大儒做的这些著作、典籍把它会集起来。第一篇叫做「养正遗规」,第二篇是「训俗遗规」,第三是「从政遗规」,第四是「教女遗规」,第五是「在官法戒录」。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作。在这第一篇「养正遗规」当中,我们看到了古人不少的关于教育孩子的这些著作。我们今天选出朱熹所著的一个「童蒙须知」,这是小学必读的教材。在古代是八岁就上小学,这是讲的虚岁八岁,现在我们说七岁,跟现前的教学制度年龄差不多。到了十五岁小学就毕业,就要入大学,大学是十五岁开始。在小学当中以从事相上来教导为主,主要着重规矩的教育,所谓洒扫应对。大学里面就着重明理,因为在小学七年当中扎下了很好的根基,所以入了大学之后他的进步就会非常神速。所以过去人弱冠及第的很多,所谓弱冠就是不到二十岁,他们就考取了进士,进士是最高的学位,当了进士他就能够做官,就能够治国平天下,这些智慧全都是因为从小有良好的圣贤教育。

  我们的师长净空老法师,他对我布置的一个课程是接下来要把四书讲解一遍。四书是属于大学的课程,我就想到现在一下子入大学,而没有基础,这个不能够真正得到利益。所以应该怎么样?回过头来,还需要在小学上面补课,所以我们想把《养正遗规》当中主要的一些典籍拿出来进行学习,补上小学的课,然后我们读四书才能有真正的受用,现在是需要双管齐下。为什么?因为错过了小学的年龄,现在要读大学又没有基础,只能是小学与大学同时并进,这个基础不能忽略。

  「朱子童蒙须知」,陈弘谋先生在《养正遗规》当中有一段简单的序文,序文当中是这么说的,「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这是讲到童蒙养正,蒙这是指童蒙,是小孩,要教养小孩从哪入门?必须要从他容易知道、容易做到的这些地方来开始。所以「童蒙须知」里面所定的这些规矩都是日常生活中孩子所面对的,因此下面说,「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着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朱熹他编小学的教材,主要就是体现在「童蒙须知」里面。我们接下来就会看到「童蒙须知」里面所说的都是日用平常的小事,教导儿童如何举动,如何处事、接物、待人,操作性非常强,给年轻的父母很容易教学。这耳提面命,是父母所要教的,对孩子进行督促,就是让孩子把每一条规矩做到,所以「童蒙须知」就是讲孩子要做到的这些事。父母教导孩子要循循善诱,最佳的教学是父母先做到,把「童蒙须知」里面的每一条都表演出来给孩子们看,这孩子一看他就跟着学,上行而下效,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最好的。

  底下说,「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所以「童蒙须知」里讲得非常的细,在待人处事接物方面看起来都是很小很小的小事,至纤至悉,这是讲的非常小的事情,但是非常的完备、周详,务必是让孩子从这些小事当中把他那个习气断掉。那我们会问,这孩子刚出生没多久他能有什么习气?会有习气。这人不仅是这一生养成的习气,还有过去生中、多生多世都有习气积累下来。习气有善有恶,《三字经》里面一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本来是善的,这个本来,不说人刚出生的时候那个叫本来,不是,刚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有习气了,且不说前世,就是他在娘胎里面受到的胎教也会染上习气,父母一举一动都对胎儿有影响,所以他也有习气。因此虽然他本性是本善,可是「性相近,习相远」,大家的本性是一样的,可是染上的习气不同,这是后天环境给他造就的。这习相远,从根本来说,这个习气跟他本性相远离了,本性是纯净纯善的。这个本善没有善恶对待的善,这叫本善,《大学》里面讲是明德,是至善。可是习气这是受父母、环境的影响,它就有善有恶,就跟本性相远离,而这习性当中也是有善恶不同,所以就有人的不一样。在善的环境下成长的人,我们说他是好人,他有好的习气;在不善的环境里成长的人,他就会渐渐变成坏人,这也是习相远。所以古圣先贤必定是用教育把人从习气那里拉回来,所以「苟不教,性乃迁」,要让他回归本性本善,唯有靠教育。

  这个习性,孟子所说的是「放心」,这个心本来是纯净纯善的,本来是没有动摇的,那放心是什么?放出去的心,放出去的心不是真心,是妄心。这个妄心在外面攀着缘而走,随着善缘就善,随着恶缘就恶,可是善恶都不是真心。现在要把这个放出去的妄心把它收回来,这叫「闲其放心」。闲是讲控制,控制住妄心,控制久了妄心不动了,真心就现前。这个就要靠圣贤教育了。所以「童蒙须知」里面所讲的都是小事,可是每一桩小事都是帮助我们收回妄心,这里讲闲其放心。「养其德性」,养我们的先天的本性本善,《大学》讲的明德、至善。「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这个异日是将来,小学这个根基扎好之后就进入大学,大学目的在穷理,在真正恢复我们本性本善,圆满的恢复,本性当中的智慧、德能、相好都要恢复,这是进修上达。小学是阶梯,是基础,所以非常的重要,没有这个基础,日后想要入大学、能够上达圣贤境界,不可能!非得要从基础扎根教育学起。

  底下说,「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这是陈弘谋先生苦心劝导我们,希望为人父兄者,做人父母的、做人兄长的、做人老师的,千万不要把这个「童蒙须知」看浅了,以为这些都是小事,不足以花这么大的精神,所以教之不严。小事虽然是一举一动,可是如果把它忽略了,就是这些小事当中把这大德给损害了。其实真正的圣贤与凡夫所不同的,不是说他们在生活上有什么不一样,而是他圣贤在点滴生活小事当中都能存养本性本善,都是在这些小事上去下功夫,所以说慎于始。为人子弟的,做儿女的、做学生的,千万也不要以为这些小事不用学了,反正长大了都会知道,把这些规矩忽略掉,这就很可惜。圣贤的基础都是在从小奠定,大了就不好教。可是大了之后是不是就不能教?也不是,真正好学的,还是能够把这基础补上。我们自己这一代很遗憾,在小的时候出生在文化大革命当中,那时这些传统文化教育基本上都销声匿迹,全给打倒了。幸亏家里还有一点点家教,还算走上正路,可是要入圣贤之门,还得回过头来在这些小学基础上面下功夫。所以师父让我习讲这四书,我自己觉得先要在这小学上补课,双管齐下。

  下面我们来看「朱子童蒙须知」。这个题目是很明显,是朱子所作。朱子是朱熹,他是南宋时候著名的学者,字符晦,又字仲晦,他有好多号,号晦庵,或者是晦翁,到晚年他号遁翁等等。他的祖籍是徽州婺源,就是现在江西婺源。他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一一三0年,他生于福建的尤溪县这个地方,他是在南宋宋宁宗庆元六年也就是公元一二00年逝世,享年正好七十周岁。他是进士出身,很有学问,也做过官,做官的时间不长,只做过九年。后来皇帝也封他为老师,但是很短的时间,只有四十天他在朝廷,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家里治学,是中国古代可以说是最博学的学者之一。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是儒学的一个派别。朱熹他在四书上面着力最深,四书是他编辑出来的,叫做《四书章句集注》。在他之前这四书没有正式的汇编在一起,是朱夫子他老人家所汇编的,而且他给四书都做了简明的批注,《大学》和《中庸》叫《章句》,《论语》和《孟子》叫《集注》,合起来叫《四书章句集注》。在他之后朝廷把这个《四书章句集注》做为国学必读的课本,它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他逝世之后谥号「文」,所以世人尊称他「朱文公」。他所编订的「童蒙须知」,顾名思义专门为小孩所编订的,「童蒙」就是儿童,做孩子的入小学必须要知道的这些事情,不仅要知道,而且必须要遵守,必须要做到。

  我们来看朱熹有一篇序文,序文当中说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着云」。朱夫子说到,这「童蒙之学」,就是教小孩教些什么。开始的入手处就是从「衣服冠履」,教怎么样穿衣服、迭衣服、放衣服,怎么样戴帽穿鞋,这是每个人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这里面都含有圣贤人的学问,所以衣服冠履这是第一。「童蒙须知」里面从这五个方面来说,第一是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这是第二个,教我们如何言语、进退、应对,说话、走路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仪。第三讲的是「洒扫涓洁」,这是做家务,整洁卫生。再下来是「读书写文字」,怎么样读书,怎么样写字。前面的基础做到了,这是力行,然后才有学文。《弟子规》上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就是前面如果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都没做好,直接想读书写文字,这种人必定会成为浮华之人。当然光是在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这些生活事情上去力行,但是不学文也不行,「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所以小学是个基础,但是不仅只停留在小学上,还要继续的去深入学习,志在成圣成贤。最后第五方面是「杂细事宜」,这里面列举了很多生活上的事情。所以这从五大类给我们讲做为一个孩子必须要学习的这些内容,皆所当知,都需要知道。那么今逐目条列,按照这五个方面一条一条的把它列出来,这就是「童蒙须知」。其实我们大家熟读的《弟子规》就是在「童蒙须知」还有其它的蒙学教材里面归纳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读这个「童蒙须知」,会看到有很多是《弟子规》所说的内容。这个「童蒙须知」可以说是《弟子规》的一个批注,通过这个学习我们更能够落实《弟子规》。

  「童蒙须知」里它主要着重是讲生活方面的日常行为规范,对于「修身、治心、事亲、接物」和「穷理尽性」,这些圣贤教导讲得就很少,没有去涉及,因为这个着重点不同,着重在行为规范。要学习这些圣贤的内容可以去找圣贤的典训,譬如说四书,再广泛可以有五经、十三经。这《五种遗规》所编订的也是有很多这方面的训导,这些都可以逐步的来学习。「次第晓达」,按照顺序循序渐进。学习不可以躐等,跳级不可以,先要从基础学起,基础学好了才往上提升。《五种遗规》里面专门是讲学儒这方面,也有详细的列举出学习的课程它的次序,可以做参考,在这里就专门着重在行为规范,就不再详述那些其它的大学里面的内容。我们进入正文的学习。首先来看第一部分,它这个文主要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

  【衣服冠履第一。】

  讲如何来穿衣戴帽,童子必须要学的。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绦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这里讲到做人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身体,端正身体从而端正自己的内心。我们自己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把自己从头到脚装束一番,让身体、衣服都能够整齐庄严,我们的心也就庄严起来了。所以学圣学贤先从端正下手,这是《大学》所谓的「正心」,正心而后修身,那么反之我们通过修持自己的身体、容貌、服装,也能够有正心的效果。这里讲到『自冠巾』,冠是帽子,古人都戴帽子,今人平时居家一般不戴帽,但是可能出外譬如说旅游要戴旅游帽,或者参加一些特殊的晚会、活动可能也会有戴帽,凡是戴帽都要端端正正,不可以歪斜。这个巾,古人有面巾,有像男子女人他们都在身上别着这些佩巾,这些都要整齐。我们现在男子常常佩戴领带,领带就好比过去的巾一样,你要扎得整齐,女子有时候戴一个围巾,脖子上系的或者是披在肩上的这一类,总之都要整齐,都要端正。衣服、鞋袜从头到脚都要收拾得整整齐齐,而且要爱护衣服、爱护鞋袜,常常要保持整洁干净。保持整洁干净不仅是威仪,而且也是爱护衣物,就是惜福。朱熹这里讲『我先人』,就是朱夫子的祖先,对于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常常训导自己的子弟,说什么?『男子有三紧』,『头紧、腰紧、脚紧』。什么叫头紧?头上要戴头巾,要戴帽子,如果没戴帽子的,这孩子没有成年,二十岁才成年,叫行冠礼,没有到二十岁叫『未冠』,头上会结一个发髻,这些统统都要『紧束』,这是威仪。腰,腰怎么个紧法?要束带,现在我们讲的皮带,皮带要把它束紧,不能够松松垮垮,还有腰带。脚,这是指鞋袜,袜子要把它提上来,不能够松;鞋,鞋带要绑紧。这叫三紧。男子有三紧,其实女子又何尝没有三紧?这里讲到的是通用的,对所有的人都适用。这三者,头、腰、脚『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是宽松,慢是怠慢,没有紧束,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由于怠慢的心态。所以一宽慢身体就放肆,就不端严,也就是没有威仪。人不端正,没有威严,自己都不尊重自己,你怎么能让别人尊重你?所以自然就会被人所轻贱了。所以自重先从把自己装束好这里下手。底下一小段: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襟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

  这是讲穿衣服必须要『提整衿领』,也就是把自己的领子翻好。现在我们的衣服通常都有衣领,衣领不能够掖在脖子里头,要把它翻好,摆端正,男子穿的西装更是要有端正的衣领。女子也是如此,而且穿衣服不可以穿那种露体太多的衣服,这些是不端严,就是身体放肆,自然也就为人所轻贱。我们现在看到社会上很多年轻的女孩子,穿衣服袒肩露背,露的部位太多了,这是什么?自己轻贱自己。真正有德行的淑女决定不会有这种打扮。这里讲『结两衽』,衽是袖子,袖子要把它摆整齐,不能够一边长一边短。『纽带』这是我们所系的腰带,都『不可令有阙落』,如果我们,譬如说男子扎的皮带松了自己都不知道,裤子会往下掉,这就非常尴尬。所以不能够有阙落,要注意到让自己整个从头到脚的服饰都非常的端正、紧束。通过紧束自己的服装来紧束自己的心,这是前面讲的闲其放心,养其德性,都是从这点滴生活小事中得来的。『饮食照管,勿令污坏』,吃饭的时候我们要小心,别把这些汤水溅到衣物上来。譬如说我们的袖口如果比较大,我们挟菜的时候要把这袖口提起来,不要拖到饭菜里面去,这举个例子,要谨慎小心。特别是出席正式的场合,譬如说出席一个晚宴,你跟大众在一起,假如把这些食物溅到了自己身上,那是非常失礼,非常难为情,而且这会损坏衣物。行路也要看顾到,走路我们要走到正路上来,不要走到这些路边的泥地上,会让这些泥水溅到了身上、溅污了自己的鞋子,这些都要有一个谨慎的心。圣贤之道不外乎就是诚敬二字,诚敬从哪里培养?就是从这些生活小事当中培养起来。处处都小心谨慎,古人所说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你这个诚敬的心就会慢慢养成。所以怎么能忽略这些小事?底下一段说:

  【凡脱衣服。必齐整折迭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这是讲到我们的衣服如果不穿了,把它脱下来之后要整整齐齐的把它迭好,放在自己的衣柜、衣箱当中。这个『箧』,箱箧,箧是小的箱子。所以衣服都有它的定位,「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就是这里所说的内容。如果散乱的堆放在一边,不仅会让衣服容易损坏,而且很容易让这些尘埃、杂秽污染。学会一个整齐迭放衣服的习惯有很好的好处,久而久之你养成这个良好习惯之后,衣服放在哪里你自己心里很清楚,很容易寻找,不会急起来的时候乱翻,反而找不到,而且很容易散失。所以这些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养成,当然父母、老师要做个好样子,带好头。『着衣既久』,穿衣服穿久了,外衣穿久了也都会有脏的时候,或者染上了一些油腻的污垢,那就要『勤勤洗浣』,要去把它洗干净,内衣更要常洗换。这身体要洗澡,洗澡之后要换衣服,养成一个清洁的习惯。洗的时候也是要细心,尤其是那些污垢的地方要着重的洗。现在洗涤用品都很方便,也很好用,洗这些肮脏的东西不难。最好用手洗,爱护衣物,因为用洗衣机洗,机器总是对衣服磨损较大,而且比较费水费电,就从爱护环境的角度来讲,我们都要提倡用手洗。『破绽』这是讲衣服破了,脱线了,要立即把它补好,等下一次穿就方便了,否则到临穿的时候它又没弄好,穿不出来这就造成麻烦。补衣服这针线活我们也要学习,特别是女孩子,针线活这是过去讲女红,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巧。补衣服这里讲『尽补缀无害』,你破了就补没有关系,只要完洁,衣服要完好,哪怕打了补丁它总是完整的,而且要干净整洁。人家看到你的衣服完好整洁人家就敬重你,不会因为你这衣服上打了补丁人家就轻慢你,不会。真正有德君子看到你穿补丁的衣服反而会对你生起敬重之心。过去你看周恩来总理,衣服破了,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破了之后还能再穿九年。过去李炳南老先生,他逝世之后,学生把他的衣物整理出来才发现,很多,他那些袜子都是缝缝补补的,这是真正惜福、节俭,这是一种美德。底下这一段说: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

  『凡盥面』,这个盥,盥洗,洗脸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古人他都有佩巾)拿一条手巾或者手绢把这个衣领遮护起来,把两个袖子卷起来,这样就不会搞湿衣服,这都是小心。现在人穿的衣服没有像古人的衣服这么宽大,那就比较的好办,但是如果譬如说你要出席正式的场合穿礼服,男子穿西装,或者是穿唐装、长衫,这些都比较宽大,那我们也需要这么做,把两袖卷起来,如果有毛巾遮护一下衣领,我们看到有些西方人用餐的时候,把餐巾掖到自己的衣领上,这都是保护衣物。底下说:

  【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

  这是在劳动的时候,古人一般出门穿长衫,一直盖到了小腿以下,今人他们出外正式场合他也会穿礼服。在劳动的时候就不宜穿这些衣服,要把外套这些衣服换了,换成什么?工作的便服,这是爱护自己的礼服。你看李炳老他讲课的时候穿中山装,他只有这一套中山装,一穿穿了三十年,为什么?他爱护,就是讲课、真正见贵客这时候穿这个礼服,平时要工作、要在家里做家务都要穿便服。下面说:

  【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饬身之要。毋忽。】

  这是讲白天穿的衣服晚上要把它卸下来,晚上要穿睡服,就是更换睡衣。这个有什么好处?白天穿的衣服在外面可能会有一些小虫子附带上来,如果晚上睡觉穿上身上可能会生这些跳蚤、虱子,会染上皮肤病,而且这也会损害白天所穿的衣服,因为睡眠会皱褶,这对衣服不好,所以这都是小心谨慎爱护衣服。而且晚上穿睡衣这是很健康的,睡得也很安稳、很舒适。所以这里讲『苟能如此』,真正能够按以上所说的衣服冠履这部分这些规矩来行事,不但能够『威仪可法』,威仪就是说你的容貌、你的举止很有风度,让人看了很尊重,愿意效法你;而且你还不费衣服,这是爱惜物命。当年春秋时代齐国的宰相晏子(晏婴),他一件狐裘,就是我们讲狐皮所做的皮袄,穿了三十年,当然是做为节俭的一个美谈。可是不仅是讲节俭,这也是因为晏子他对于物品非常爱惜,知道如何爱惜衣物,所以才能够保存三十年穿不坏。这些都是所谓『最饬身之要』,饬身就是修身,修身之要从自己的容貌装束开始,不可以忽略。现在第一堂课的时间到了,我们「衣服冠履第一」这部分就讲解到此地,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朱子童蒙须知」。刚才我们讲了「衣服冠履第一」,现在来看第二个部分是讲:

  【语言步趋第二。】

  语言是讲怎么样说话,步趋是讲怎么样行动,这个不仅是指走路,包括这一切的行为造作,大体的原则是什么,就在这一部分里有说明。这里讲:

  【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哄。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这一段是讲这说话。『凡为人子弟』,就是做人儿女、做学生的,既然是晚辈,既然是在求学,最重要的要有一颗谦卑的心。《书经》上讲「谦受益,满招损」,一个人能够谦卑,往往会得到很多人的辅助。谦卑的态度从小就要养成,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娇惯,渐渐养成一种傲慢自大、目中无人的态度,有这种态度,我们可以肯定他这一生一定是挫折重重,没有人会帮助一个傲慢的人。所以「童蒙须知」这里教导我们要『常低声下气』,这是谦卑,不可以讲话高声、傲气,要把这个傲慢的习气控制住,儒家讲「傲不可长」,不仅不可长,还要慢慢的把它降低,把它消除,对治的方法就是用谦卑。所以语言体现一个态度,低声下气,这就是讲到的谦卑的态度。语言要详缓,讲话安详,缓缓道来,不要急急躁躁,说话要稳重,慢条斯理,把这话说清楚。讲话要做到简要详明,简单,言语不要过分的用修辞,这是体现太浮华,要简单,但是要切中要害,要详尽、周详,要明白。说话得让人明白,不能够光详细,说得别人不明不白,你愈说得多人家愈胡涂,这就不行。往往心急的时候,心急气躁,这说话就往往不会切中要害,愈急着说,愈说得人家不明白,倒不如把心定下来,缓缓道来,你把心定下来了,慢慢的说来,听众他也把心定下来,也细细的去听你,就很容易听明白,这是讲说话该怎么说。

  『不可高言喧哄』,高言是高声言语,说话很大声,让人觉得很粗鲁,目中无人。所以你看在《弟子规》里也讲,对尊长语言一定不可以声音太高。喧哄这是讲到喧闹,或者是哄闹,故意喧哗,特别是在尊长面前,这是非常不礼貌,「尊长前,声要低」。而且不能够『浮言戏笑』,浮言是言语轻浮,随便说话,信口开河,戏笑是开玩笑,讲那些讽刺人的话或者是轻佻的话,这属于绮语。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可以有浮言戏笑,要给人一种稳重、安详的印象,不可以给人轻佻、放肆、傲慢的印象。给人的印象这很重要,他对你有这个印象,要改变这印象不容易。所以他如果对你印象不好,你可能将来要费很多的力气、时间才能把他的印象改过来。这些都是要从日常小事我们就要谨慎。另外说话也要注意,不能够讲说是非,张家长李家短、某人善某人恶,讲这些是非其实是损自己的德行。不管别人到底怎么样,不要去关注别人,把这个心反观自照,讲别人是非对自己德行没有好处,应该怎么样?细细检点自己的过失,正是古德所谓的「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养成这样一种好的习惯,这会给人好的印象,一个人不讲是非容易得到人的信赖。

  底下说『父兄长上有所教督』,这长辈包括父母、老师、兄长、学长,对我们的教诲、对我们的督促甚至是批评,我们要用什么态度?『当低首听受』,把头低下来,这表示谦恭受教。如果是昂着首、挺着胸,好像比人还高一筹,这就不是受教的态度。这头一低下来,整个人的谦恭之气就出来了。人有谦恭的气场这是最吉祥的,你看了凡先生在他的《四训》里面就说到「谦德之效」,过去大凡能够获得功名富贵的人,他必定有一种谦光可掬。谦光可掬是比喻,谦光是他谦虚的磁场,光就是磁场的意思,这个磁场好像你都能够把它掬起来、把它捧起来,说明它非常的动人。人有这种谦德,那是无往而不利,到哪里都是吉祥的。低首听受,受教,人能够受教才能够进步。所以真正的福在哪里?福就在受教、受谏。如果不能够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这人没福!为什么?他的境界不能往上提升,人的福报就是从受人教诲、虚心学习、听受意见、改过迁善,从这里得来的。

  所以『不可妄大议论』,妄大是妄自尊大,自己以为了不起,不能听取别人的教诲、劝谏和意见,这是傲慢,满必定招损。自然界里面你看看月亮到满月的时候它就要亏损,河水满了它就要溢出来,这自然之理。所以人如果是自满他必定就会把福报流失掉,德行就遭亏损了。妄自尊大会表现在什么?议论。不能听取尊长的教诲,反而会议论尊长,说他怎么样怎么样、其实没什么、根本不足以为人师。说出这些话来,这已经是不孝不敬,自己已经损了德、折了福还不自知。所以这里虽然讲的是学语言,而重要的是德行,言语的根本在德行,有好的德行自然有好的言语。这个德行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人有孝敬心,他自然心态就会谦和,在父母尊长前养成这种恭顺的态度,这是他一生享用不尽的资本,到哪里他都受人欢迎。谁不喜欢恭顺的人?谁喜欢那种老是妄大议论的人?这底下说『长上检责』,这是父母师长责备批评。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虚心受教。如果批评得正确,当然我们就要改过,对于父母师长感恩。真正能批评我的人就是我的恩人,责骂我的人是我的恩人,为什么?他让我提升,我那些习气毛病不通过这样的形式改不过来,甚至自己都不能发现,现在有师长、有父母批评责骂,让我快速的改过,这不就是我们的恩人吗?现在受的批评把它改了,将来不会犯大错误,不会有大损失,这就是谦受益。如果父母师长批评责骂有错,批评得不对,有过误,我们应该怎么样,是不是马上去对质公堂、去据理力争?如果是这样那以后没有人再敢批评你了,即使看到你有过失都不敢批评你,为什么?你不能受教,不能受教反而有很强的对抗心理、逆反心理,这样批评你是跟你做冤家。现在没人批评你,将来有人来磨你,那个时候的痛苦就严重了。所以即使是尊长批评错误了,『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不能够马上去辩解、去为自己澄清,这个没必要。如果他说得对,当然我要改,说得不对,我隐默就好了。隐是什么?不用马上去表白,把这内情稍微隐一下。默是什么?沉默,不要马上跳起来去据理力争,那个人没有福报,他根基浅薄。所以能受谏的人、能够听劝的人,这个人根基才厚,他的福才大。

  我们看到唐朝初期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就有这个雅量,他能够听劝谏。他有一位谏臣魏征,天天跟他讲他的过失,有的时候过失可能未必讲得正确,但是唐太宗也能够欢喜接受。曾经就有人劝谏给皇帝提意见就说错了,结果下面的臣子建议皇上要惩罚他,唐太宗说不要,如果我现在惩罚他,将来没有人再给我提意见了。谁敢给你提?错了也欢喜接受,甚至奖赏他,别人将来就乐于给你提意见,那你的进步就快了,你的福就增加得多了,这是好事情。而这些德行从小的时候就要养成,对尊长的责备,即使是不对的也不可辩解,当隐默。

  『久』,就是时间久了,将来有恰当的时机才『徐徐细意条陈』,才慢慢的把这个事实真相跟尊长表白清楚。应该怎么说?说要说得文雅、恭敬,不能够针锋相对,或者是发泄自己的怨气、不满,这样就不是应有的态度。这里朱夫子给我们教怎么说法,『此事恐是如此』,那时候那个事情其实恐怕原来是这个样子,把真相说清楚,让尊长明白他是错怪了你。而且也要给尊长下台阶,不能说这是你的错,把尊长弄得很不好意思、很尴尬,这也不好。所以应该是想的方法让尊长能够很好的收场,把事实真相说明白就没事了,不要让尊长心里有阴影,这是一种慈孝善良存心、厚道的存心。所以『向者当是偶尔遗忘』,向者是那时候,可能是因为我们偶尔忘了,没把这个事情记起来、搞清楚,或者说『当是偶尔思省未至』,可能一下子没想到等等,总是要想一个让尊长圆满收场的说法,让尊长听了以后心里既觉得对你过意不去,但是也不会因此留下阴影,让这个关系更加融洽起来,这就是德行。所以『若尔,则无伤忤』,如果能够这样做,就没有伤害尊长这个心情,也没有忤逆。这忤逆是不孝,让尊长心里难受这都是不孝。所以孝道有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心就是不要让父母、让尊长心里难过,这就是孝道。『事理自明』,道理都明白了,事实真相也弄清楚了,就完事了,千万不要还要搞什么申诉,还要发泄自己的怨恨不平,这又错了。要知道,你没有做错事而无辜受人家的批评毁谤,这是给你加福,正好有这个加福的机会,何乐而不受之?这一辩解把这增福的机会给断送掉了,这就可惜了!不仅对于尊长、父母如此,『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对朋友也是要存有厚道的心。朋友之间互相的劝谏、互相的帮助,偶尔朋友错怪我的时候,我也要懂得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日后才把这个事情说清楚,有这种厚道的存心,自然朋友的交情就久远,你就会有真正的至交。底下这一段说: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讲话也注意厚道,不可让人心里难受,或者下不了台。所以当我们听到人或者见到人做出不善行为的时候,哪怕是对『婢仆』,婢女、奴仆。古代家很大的时候,特别是富贵家族,都会请一些婢女、奴仆,这是指下人,地位比自己低的,现在家里也有请这些工人等等。婢仆泛指比自己地位低、辈分低的人,包括自己的弟弟、妹妹,长大以后自己的儿女、自己的晚辈,或者在工作中自己的下级,都属于这一类。见到他们有犯过失,也要注意如何能够让他们真正改过,而不是一下子把他们推到很尴尬的局面上来。所以这里讲『宜且包藏』,包是包容,藏是什么?隐藏他们的过恶。一般人都有面子、都有自尊,做了错事他们都会有内疚,都不好意思。这时候我们能够包容,能够隐藏他的过恶。但是也要让他了解,我们知道他有过恶,给他们机会改正。所以『不应便尔声言』,不要马上把他的过恶向别人说,这往往会让对方心里很难受,甚至会起怨恨,那一难受、一不好意思,甚至起怨恨,起不满、不平,那他就不能改过。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改过,不是为了到处跟人家讲,让他下不了台,去宣扬他的过失,不是,这就刻薄了。所以我们懂得包藏,同时『当相告语,使其知改』,也要告诉他。告诉他的形式要注意,最好是私下里找个没人的地方轻轻的给他指点,让他对你感恩,也对自己的过恶有充分的认识,这样他才愿意改。人总有一个好善好德的心,这个心是本善的,人人本有,只要你启发他这个好善好德之心,他改过并不难。甚至是罪恶满盈的人也能够改过,一旦他能够知耻、他能够生起好善之心,改过不难。这是讲到对于子弟、对于孩子要养成这种厚道的存心。但是如果是父母在家对儿女,看到儿女有过失,这儿女没成年,还是应该立即指出,对于屡教不改的是需要有严厉的教训,让他印象深刻,他能改。因为孩子没有成年之前他对于父母这个敬爱之心是很单纯的,父母无论怎么样责罚他,他也不会有怨恨父母的心,他天性就有这种亲爱的心理,这个时候教导是最好教的。如果他这个亲爱的心已经被污染,对父母可能会有对立甚至有不满的心态,这时候就不好教了,这时候如果用过于激烈的手段,也往往会适得其反。

  所以父母教导儿女要懂得观机,总要愈小教愈好,大了确实比较难教,因为他的心性受到染污。老师对学生也是这样,真正看到一个老实听话的学生,老师一定很欢喜,为什么?这个学生好教,你怎么打怎么骂他都不会起怨恨,而且他会起感恩心,这样的学生一定要认真教,不认真教对不起他,因为他能受教。假如见到一个学生他逆反心理很严重,你教导他,他会跟你对抗,甚至会对着干,这样的学生就最好不要用严厉、激烈的手段,这种人没办法教。这是孔子所说的,有人生而知之,有人学而知之,有人困而知之。生而知之的是天才,一生下来他就好善好德之心很完全,他遇到善法就能够认真学习、改过迁善,进步很快,这种人不需要怎么教,他将来都能够成就很好的德行。生而知之这种人少,太少太少,特别是现代社会,生出来之后没多久就被污染了,社会污染太严重。第二种人学而知之,他得通过学习,跟从老师、父母学习圣贤教育,学习伦理、道德、因果,慢慢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待人处事接物,他也能够成就圣贤,学而知之,这种人一定要教好,把他教好。教不好的人怎么办?没办法了,第三种困而知之,只能是将来他在社会上受到种种的不幸、挫折,在困难的、悲惨的境遇当中他才能够回头。这种人很可怜,要吃很多很多的苦,但是没办法,教不会,只能够在社会中磨炼,社会上的老师是不留情面的,没有父母、老师那种慈悲心,这种人叫下根人。所以谦虚受教的态度太重要太重要。下面讲:

  【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这个讲走路,『行步趋跄』,趋是快走的样子,跄,我们讲踉跄,走路不稳的样子,这里统指走路。走路一定要端正,一步一步稳稳当当,不可以『疾走跳踯』,疾走是走得很快、飞奔;或者是跳踯,跳踯是跳跃、跳着走,这没有威仪。过去曾国藩先生教导自己的子弟,走路、说话都要缓慢、稳重,不可以快,即使有急事也要慢慢来,练这个稳重的态度。这里讲『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这是有例外的情形,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或者师长叫我们的时候,呼唤我们。「父母呼,应勿缓」,这个时候就不能故意缓缓的走路,要『疾走而前』,见到了尊长,向前走上去行礼也要「疾趋揖」,急忙走上前,这是代表什么?恭敬。这父母、长上的召唤你急急走上前,看看父母、长上有什么需要,这是孝敬,这个时候不可舒缓,练稳重不是在这个时候练,所以有例外的情形。总是要有一个诚敬的心,有了诚敬的心,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就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学习威仪、规矩不是死板板的,懂得什么时候开缘,开缘就是有什么例外情形,规矩也是要活活泼泼的学、活活泼泼的做,不能成为一个书呆子。这是第二段,讲「语言步趋」,我们就简单的学习到这。第三段是讲:

  【洒扫涓洁第三。】

  这个『洒扫涓洁』,是讲我们日常在家要保持家庭内外的整洁、清洁,正文当中说到: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札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凡借人文字。皆置簿钞录主名。及时取还。窗壁。几案。文字间。不可书字。前辈云。坏笔。污墨。瘝子弟职。书几书砚。自黥其面。此为最不雅洁。切宜深戒。】

  这是讲做人子弟需要『洒扫居处之地』,在家里要把家庭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学校,过去是讲私塾,现在讲学校,也要把自己教室内外打扫干净。『拂拭几案』,这个几就是指桌子(现在还讲茶几),这个案就是讲书桌,都要把它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把这些居处之地和书桌几案打扫得干净,这是体现出心地的干净,心地里没有染污,他自然会把环境里的染污扫除干净。反之假如环境不干净,就会反应出这个人内心不干净。所以心和境是一如,是不二,从境可以观心,而心也能够转境。古人看人都是从这些细微点滴处来看,这个人心地如何?你从他的外表、从他的环境就能够知道。所以《弟子规》上讲,几案洁、笔砚正,房室清、墙壁净,这些都是教导我们学习清洁心地。底下说的『文字笔砚』,这是讲在书房里面,有些书,有笔墨纸砚。包括『凡百器用』,所有的用器,不仅是书房里面的,厨房里面的这些锅碗瓢盆、客厅里面的这些桌椅板凳、卧室里面的床铺用品,『皆当严肃整齐』,都要整整齐齐,把它归理好,妥当的安放在应当安放的地方。『顿放有常处』,常处有个好处,我们能够寻找比较方便。我记得我到师长房间里的时候,印象最深就是,他老人家所有的东西都摆放得整整齐齐,一切用品都有它的定位。所以住的地方,因为我们师长有好多住的地方,在世界各地基本都有住的地方,好多年没去的地方,去到那里,他能很清楚,一个很小的物品他能够很容易找到。为什么?因为他已经养成顿放有常处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什么物品该放什么地方,绝对不会乱,所以到现在八十多岁了要找东西绝对不会有找不到。一般老人八十多岁转头即忘这些常常会有,东西放哪找不着这是常见的,可是我们师长从来没有这个情形。为什么?都是在这些小节地方养成好的习惯,你看八十多岁了还有受用,所以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太重要了!

  物品『取用』,用的时候你要把它移开,用完之后你要『复置元所』,要把它归还原处,以免将来找不到。『父兄长上坐起处』,长辈起坐的地方,还有『文字纸札之属,或有散乱』,你看到东西不规整,可能文字、可能笔墨纸砚如果是散乱的话,你要帮助自己的长辈去整理,『加意整齐』。譬如说书摆歪了,你把它摆正过来,这纸张迭得不整齐,你把它迭整齐。但是要注意不要挪动地方,因为尊长的东西他有他放置的地方,你把它挪动了他可能就找不到,所以『不可辄自取用』,不能够自己随便拿走。《弟子规》上讲「用人物,需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即使自己需要也要报告长上,征得长上的同意才能够取用,否则这就是偷盗。

  『凡借人文字』,这是讲同学之间如果是借书、借本子、借笔记,必须要有借有还。借的时候要养成个习惯,拿个小本子记录下来,借了某人,什么名字,什么时间借的,年月日时,借了什么东西,什么时间要归还,把它记录下来,这样就能够及时的归还,「借人物,及时还」,那么将来你再借就不难了。窗壁、几案、文字之间不可以写字。我们有时候看到在公共场合,这个窗户、门壁上,或者是桌子,甚至这些公物都写着一些文字,还有些旅游景点,常常看到「某某某到此一游」这些文字,这是十分不雅,而且是损坏公物,这是缺德的行为,应该从小戒除,爱护公物,爱护这些窗壁几案。『文字间』,这是讲书本里面,除非是自己用的笔记本,或者自己用的书,你可以在上面写字。如果是公用的、别人的书本,不能够在上面乱写字,保持干净,尤其是过去是用毛笔写,墨,现在这些墨汁也是不容易清洁的,所以这是非常的注意。『前辈云』,这是过去前辈说过,『坏笔、污墨,瘝子弟职』,这个瘝是旷废的意思,把笔搞坏了,或者是墙壁、几案用墨汁污染了,这个是旷废了弟子的本分。做子弟,就是做儿女、做学生,本分是什么?要学诚敬,要学习圣贤的文化。如果把笔搞坏了,窗壁、几案都污染了,这诚敬心就没有了。

  『书几书砚,自黥其面』,在桌面上写字,或者是在砚台上写字,不该写字的地方你写了,这都等于什么?自黥其面。这黥是古代的一种刑法,是犯了罪的人被官府在额头上刻出一些字或者是图案,然后用墨汁把它染上,一生都带着这个印迹。这是比喻,如果我们在不该写字的地方写字,就好像自黥其面,给自己用刑,在自己脸上划上这些印迹,就这个意思。所以『最不雅洁』,这是最不文雅、最不清洁的,不像一个读书人。所以『切宜深戒』,切是一定要,宜是应该,深是深刻的,戒是戒除,把这些不良的习惯深刻的戒除掉,自小养成整洁的习惯,养成诚敬的态度,一生受用无穷。这是讲到「洒扫涓洁」第三个部分,我们就学习完毕。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朱子童蒙须知」先讲到此地,明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养正遗规选讲-朱子童蒙须知(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朱子童蒙须知」。昨天我们学习了前三部分,分别是衣服冠履第一、语言步趋第二和洒扫涓洁第三。今天我们来看:

  【读书写文字第四。】

  正文上是这么说的: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这第一段是教导我们读书的方法。朱子可以说是最会读书的人,他是一生都在读书,专研古圣先贤的这些教导,而且真正有大成就。他给我们介绍的读书法确实是我们最好的借鉴。这里讲到『凡读书』,凡是要读书的时候,必须『整顿几案』,把这桌面都要整洁,使得桌面干净,不要放着很多的杂物、书本。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东西,什么书本、笔记本、很多的文具、电话,还有很多那些跟工作没有相干的东西,还有很多的档案、数据,全都堆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桌子虽然很大,但是真正空余的地方很少,这样一看,就不像真正读书做学问的人。古人说得好,肚里不能少书,案上不能多书,这句话非常有韵味。桌面上书多心就杂乱,心杂乱书也读不好,所以读书关键是要专一。从书桌、书房里面的环境,我们就要培养整洁、专注的这种习惯。

  读书,《弟子规》也讲到,「此未终,彼勿起」,所以在一个时候只能读一本书,把这本书读完了才能够读第二本。一本读完再一本,而不是同时读很多书,同时读很多书,可以说本本都不能读得精,只是泛泛看去,获得一点常识,很难得到书中真实的智慧。所以小孩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环境很重要。书桌要『洁净端正』,非常干净,要一尘不染,这是体现了心地的清净,心地清净读书就能够记。上了年纪的人常常都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好像衰退了,为什么记忆力会衰退?根本的原因在于心地不清净,妄想杂念多,所以记不住。往往我们从孩子根性上来看,从哪一些方面来看?第一看他的记性,第二看他的悟性。如果一个孩子他的杂念少,内心清净,他的记性也好,悟性也好,给他一本书他很快的就能够背诵,那些思虑多的孩子往往背起来不容易。所以要修养清净心,从把书桌、书房搞得洁净端正,从这里下手,先清净环境,然后清净内心。

  『将书册整齐顿放』,书本要放得整整齐齐,不能够歪三倒四。把书本这一歪放,心念已经歪出去了,这心就不正,心不正,身就不修。所以古人从这些点滴生活小事上来修养自己的身心。不仅书本要端正,身体更要端正,『正身体,对书册』。读书,古人讲究的正襟危坐,腰板挺直,目不斜视,整个身体是端正的,对着书本细细的来读书上的文字。读书不求快、不求多,而求精,所以这里讲『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这是读书的要领。把心定下来之后,仔仔细细的去阅读,读得清清楚楚,没有读错,没有读漏,这就是修定,修定才能开智慧。《大学》里面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知止就是把心收住。譬如说读书的时候心就止在书本上,就是定在书本上,你才能得定。你这个心定了,欲望减少,心就宁静下来。宁静下来心就安了,能安才有智慧,虑就是智慧,看问题、分析问题都能够准确。虑而后能得,你才能得圣贤的境界。所以读书也是修定的方法。

  那么读书,如果是圣贤的典籍,最好把它读出声来,特别是小孩,在年纪小的时候记忆力强,要多读诵、多背诵。背诵的方法不外乎就是多读,熟读便能够背诵。读的时候不能快,有时候我们听有人背书啪啦啪啦一连串,都听不清楚他念的是什么,这样的读经法不对。这里是要讲到仔细分明读之,而且『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一个字一个字吐得清清楚楚、分分明明,「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你心能够定下来,这么样去读自然就不会读错,不读错就是智慧,所以读经也是戒定慧齐修。你把心专注在圣贤经典上,你的心不会胡思乱想,更不会出现恶念恶行,这就是戒;心定在经文上这就是定;由定自然就生慧,智慧就开了。所以练习就是这样字字分明、字字响亮,不能读错一个字,不能读少一个字,不能读多一个字,不能读倒过来一个字,就是力求准确。

  对于孩童来讲,读经不必要求他一定要明了经的意思,关键是让他去背诵。他能够读得清清楚楚,字读音不读错,读得不错行、不颠倒,句读读得分明,这就行了。真正背诵出来之后,这个经典的智慧就流到他的心田当中,等他长大之后他把他所记下来的这些经典去运用、去省思,慢慢去领悟圣贤的智慧。所以古人要求孩子先从背诵经典下手,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孩子记性最好的时候,把这一生要记的经典统统记下来、背出来,等他长大了悟性就强了。所谓悟性就是接触的事多了、见到的人多了,对于道理就愈来愈明了,这悟性慢慢就增长,记性慢慢衰退,可是他该记的都记住了,这一生就是去体验和实践圣贤之道,这种教育多好!

  所以读书『不可牵强暗记』,不能够死记。勉强的记,记得很快,可是忘得也很快。要怎么样?『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得多了,经典再长他也能自然上口、自然成诵,而且记忆时间长。我们的师长释净空老法师,他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也是近代的大儒,他在年轻的时候下过苦功背诵经典,到了晚年八、九十岁了,写文章的时候他不用去参考数据,引经据典全都是从他记忆里面出来的,这是在孩童时代打的好基础,背诵的这些经典终生不忘。他老人家讲,记忆的时候、背诵的时候,也是要下苦功,老师要求非常的严格,背不出来的那要处罚,要跪砖头。所以他老人家笑着说,我们到老了都不用去翻看过去的经典,全在肚子里了,那是过去跪砖头换来的。所以孩子能够严格的进行培养,他终生受益。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书读熟了不仅能够熟记,记得长远,而且里面的意思统统都能够领悟,你果然能把一部书读上一千遍,那么里头的意思你全都能领悟到。这种意思也不需要别人给你讲解,它完全是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这叫悟。别人给你讲的你懂了,那是成为你的知识,但是这不是你悟出来的,你是听说的,所谓道听涂说,那不是真正自己的体验。你真正读书,虽然一下意思不懂,没关系,多读,「功夫到,滞塞通」,这苦功下去之后,也不知道在哪一天会猛然大悟,这意思全部贯通了。这个是你真正悟出来的,是你真实的体验,是你自己的东西。这是什么?因为你读一千遍,你就修定修得已经有功夫了,由定开慧,你的智慧开了。本来你自性当中本有的智慧,经典所说的全都是你自性当中本有的,现在你贯通了,通到自性里面了,所以圣贤典籍里的意思都明了了。所以熟读之后不需要解说,『自晓其义』,意思自然明白。

  底下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余是朱子自称,他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这就是《弟子规》所讲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三到讲的是『心到、眼到、口到』。这是讲到六根当中你收摄住其中三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你收摄住眼、口和意,你用这三根来领受经典的教诲。而这三个根最重要的是心,就是意根。『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你的心要是没有专注,你的意念不是集中在经典里头,那你的眼睛自然就不能看得仔细,往往这时会看错行,把意思都会看错。所以读书最关键的是摄心,全神贯注,不可以打妄想,心猿意马这种人读不好书。所以父母教导孩子最关键的在于什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个专注力强,他读书一定好,他能够事半功倍,用的时间不用很多,可是他会收到很好的功效,读书会比别人读得好。这是什么?他能够把心专注起来,心一专注,眼也能看得仔细,口也不会读错。

  假如心不在经上,眼也会看错,心眼不能专一,那读只是口在念,叫做『漫浪诵读』,随口滑过,自己读什么都不知道。常有人有这种体验,读一部经,虽然读得很熟,这部经也很长,可能要读一个小时,从头到尾读下来之后,到读完了觉得好像自己刚才心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心不在焉,一直读完了之后才觉醒到自己没有专注,你看这就白读了。所以最重要的心要到,到哪里?到你所读的经典里头。如果心、眼不到,只是口在读,这种读的遍数多也没用,他也记不住,他不入心。即使他读得很熟能够记了,他记忆也不能长久,只要过个一个礼拜不读他可能就忘了。所以这是什么?「心眼口,信皆要」,关键在心到。所以这『三到之法,心到最急』,最急是最关键、最重要,心要先到,你的眼口自然就跟着到了。『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底下一段:

  【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绉折。济阳江禄。书读未完。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

  这是讲要爱护书本,因为书本所记载的是圣贤人的教诲,爱惜它就是爱惜圣贤的教诲。尊重文字就是尊重自己的道业,一个人不能够重道,他就不可能成道。一个人连书本都不能够爱惜,岂能说他是重道?所以培养子弟,这些细节不可以忽略。我们也看到有些孩子对书本一点都不恭敬,书搞得很皱、很旧、很脏,一看这种行为,我们就知道他学很难成就,为什么?他的心态有了问题。所以一个人有这样的心就会有这样的相,心跟相是一如的。真正有学问的人、有智慧的人,通过相去看他的心,那瞒不过人的。

  所谓相由心造,这个相包括身体的相,身体的容貌、服装、举止,包括他自己的物品、他的家居,这都是相,从这里你就看他有什么样的德行。在《左传》里面就记载春秋时期士大夫都有这种学问,通过看一个人的言动(言语动作)就能够预卜他这一生的吉凶祸福,一点不会有错。你看看陈希夷「心相篇」,这也是《五种遗规.训俗遗规》当中的一篇,他是个我们现在讲的相命学家,可是他写的「心相篇」告诉我们相由心生、相由心造,通过看相能够看心,通过看心就能知他的命,这是真的有科学根据。所以孩子的命运自小要给他养好一个根基,古人讲「三岁定八十,七岁定终身」,这个也是不无道理的。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最关重要,好的习惯决定他好的命运。他现在能尊重书本,将来他就尊重道业,他自然就会好学,他自然就能成就,这就是预卜他未来。

  所以书册需要爱护,不可以『损污绉折』,损是损坏,污是污染、玷污。真正对于圣贤典籍尊重,那些污秽的地方书本都不能放在那里。譬如说不能把书本带到厕所里面,不能放置一些不干净的地方,不能放在地上,这些都是什么?爱护圣贤典籍,通过爱护圣贤典籍培养出一颗尊重道业的心。绉折就是把书搞皱了。我们的师长,你看他的书本,几十年的书,你拿起来一点皱折都没有,就好像新的一样,上面有很多他做的笔记,是他自己的书,有画的线,有做的眉批,都做得整整齐齐。几十年的老书爱护得如同新书一样,那个页角没有一个皱折,从这里就可以看到老人家那种尊重圣学的心态。所以书不可以皱。譬如说我们看到有些人读书读到这里就把这个角给折起来,这一页给折了,这都不爱护书本,应该怎么样?拿一个书签夹在那里。

  这里举出来一个例子,『济阳江禄』,江禄是南朝时代梁国人,梁武帝那个时期,江禄字彦遐,他是济阳人,济阳就是现在河南的兰考县。江禄是一位书法家,自小就热爱读书,也很聪明,很笃学,写的文章也好,写的书法也好,弹琴也很好,很有学问的一位人士。他就是有这个好习惯,《弟子规》上讲的「虽有急,卷束齐」,读书读到一半有急事来了,不是把书本一撂在那、摊在那里就去办事,不是,他必定是先把这书合上,如果是读到那里,可能旁边放著书签,把它夹到书本里,把它合上,然后把它放回原位,书架上或者是案头,然后才去办事,这种作风非常值得我们效法。其实你做这项事情顶多也就是二、三十秒,不到一分钟,可是你养成一种细致、谨慎的好习惯,培养这种爱护书本、尊重道业的心态,这个利益就是无穷的。下面一段说:

  【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着豪。】

  这段是教我们写字。要写字的时候古人因为用毛笔要磨墨,磨墨的墨锭要『高执』,就是拿得很端正,拿起来,然后慢慢的磨,很端正的磨。《弟子规》上讲「墨磨偏,心不端」,磨的时候这心也要到,要专注,不能把墨锭底下的平面给磨歪了,这一磨歪了说明心不在焉。所以这些小节上面都是锻炼我们的存心。而且磨墨不可以让墨汁染污到手上,写字、练字这关键手不能脏,这就是功夫,锻炼你什么?小心谨慎。拿毛笔,这个毛笔它这里讲要『双钩』,双钩的这个握笔法握笔更端正、更实在,写起字来容易下力。写字不能够潦草,特别是初学写字不可以写那种草书,龙飞凤舞的那个不行。「字不敬,心先病」,先从练端楷下手,一个字一个字写得端端正正,一笔一画都是非常的分明,写得很工整,等你把笔法这基本功练好了,你才能够学那些高级的书法。底下一段:

  【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

  写字,开头学写,我们不管是写得工整还是不工整,关键在于什么?一笔一画要写得『严正分明,不可潦草』,也就是你要用心写、慢慢的写,不急不躁。如果心浮气躁写字就很难写得好,所以练字本身也是练定力。书法家教导后学练字,练一个点,要点上一万点才能过关,这是什么?把我们的心浮气躁彻底练下来了,人心定下来了字才能写得工整、写得好。所以凡是学一门技艺都要把这基本功练好,读书、求学也是如此,都是要在基本功上去落实,所以我们没有真正学大学的内容,先在这小学上打基础,非常的重要。底下说:

  【凡写文字。须要仔细看本。不可差讹。】

  写字,你可能是用临摹,对着抄本,看这些文字要看得很仔细来模仿,不可以有差错,这是讲孩子学写字。写毛笔字如此,现在练习钢笔字、硬笔字也是如此。刚才是讲到读书写字这一部分,底下这是第五部分,最后一部分是:

  【杂细事宜第五。】

  把这些日常生活的杂细事宜为我们讲解出来。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

  这是讲作息,孩子要养成一个早睡早起的习惯。这里讲的『晏眠』,这个晏其实是讲晚眠,就是早起晚睡。古人天黑了以后入夜了,这就到晚间了,所以像我们现在讲的八九点钟、九十点钟这就是晚了,所以休息。当然现在人你说太早睡,六、七点睡的我看没有,至少要九点钟以后,但是最好不要在十点钟以后休息,十点前最好能够入睡。为什么?因为一天二十四小时,就如同一年四季一样有春夏秋冬四时,早上三点钟到九点钟这就是春季,九点钟到下午三点钟这是夏天,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这是秋天,晚上九点到凌晨三点这是冬天,这二十四小时有四季,所谓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要生发,就得起床。所以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早上三点钟以后就可以起床了,这春天该生发了。如果春天不生发,你这夏天的时候就受到抑制,生长受抑制。很多人早上九点钟都不起床,整个春天的时节都过了,春天该发的不发,这会容易闹病。在五脏里头对应五行,像肝是对应木,木遇到春天是生发了,你看一到春天百树都开花,所以木要春天生长。假如春天的时候它没有办法生长,那它就坐病。所以早上不能早起的人他肝一定会有毛病,你就从这里可以看。所以早起之后人精神提起来了,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非常重要。晚上睡眠到十点钟休息,第二天早上四点钟起床,一天晚上睡六个小时,中午再睡一个小时的午觉。所谓的要睡子午觉,子时是晚上十一点到一点,午时是中午十一点到一点,这两头的时间最好能够休息,这都是养生之道。人能够养成正常作息的好习惯,他这一辈子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我母亲她就是从小跟我姥姥在一起养成早起的习惯,所以她精神都很好,中气很足,现在六十多岁了,中气、精神、体力不会差过我们年轻人。过去曾国藩先生教养子弟,说看一个家族有没有兴旺之气,这个气象,看什么?看其中一条能不能早起,能早起的人他就能振作,所以这个好习惯从小要养成。底下一条说:

  【凡喧哄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谓如赌博。笼养。打球。踢球。放风禽。等事。】

  《弟子规》里面讲的「斗闹场,绝勿近」,凡是『喧哄争斗之处』,有喧闹的地方或者是打斗的地方,孩子最好不要走近这些地方。也包括不好的场所,譬如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这种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什么KTV中心、卡拉OK、酒吧、网吧,甚至还有些色情场所,都要远离。走进这种场所,一来容易受到污染、受到诱惑,会让自己的德行下堕;另一方面即使你能够幸免污染,可是总会遭人讥嫌,一个好人不会到那些不好的地方,这属于瓜田李下。古人讲的在瓜田你不要去整鞋,你蹲下来整鞋,会被别人怀疑你是不是偷瓜了,在李树底下你不要整自己的帽子,也会被人怀疑是不是你想偷李子。所以瓜田李下,引起人讥嫌的地方最好不要去,爱护自己的好名声。人懂得自重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都不尊重自己,你让别人怎么会尊重你?

  『无益之事不可为』,这无益的事情是什么?凡是对自己进德修业、身心健康没有利益的事情、没有帮助的事情,统统不要去做。特别是年少的时候,这是读书做学问的黄金时代,你错过了这读书的好时节,将来要补就不容易了,不能等到白头之后才方悔读书迟。少年人要珍惜这时光做最有益的事情,多读经书,或者去参拜有学问、有道德的老师,亲近有德之人,帮助自己提升。从事的工作和活动都应该有益于自己的德行提升,有益于家里的人,有益于社会良性的发展。这里无益之事也包括什么?对于选择你的学校、选择你的专业、选择你的人生道路,都要去思考,我做这样事情、我到这里求学、我走这条路,对社会、对个人到底有没有真实的利益?对个人和对社会最真实最殊胜的利益,莫过于修学圣贤之道、弘扬圣贤之道。如果你遇不上圣贤的教诲,那没有办法,这是不得已;可是遇到了圣贤的教诲,就要懂得选择。所以我们自从学习了传统文化以后,放弃了工作,人家有时候不理解,问,你在大学里做到终身教授,那么年轻,以后前途无量,你为什么把这工作都放弃,回头来学这些典籍,这个典籍是不是也过时了,还有什么用?这是他不了解,你不能怪他。我们通过十多年的学习,慢慢慢慢的也就觉悟了,这觉悟得也是太缓慢,十几年之后才肯放下,现在回头想起来,原来所做的相比今天所做的,也属于无益之事。

  这个无益是分层次,过去以为是有益,但是你找到更有益的事情,过去的也变成无益。为什么?如果你执着过去的事,就会妨害更有益的事。所以学了便要去做,所以我们属于半路出家,走上学习弘扬圣贤之道这个路子。可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现在我们学得也很欢喜。古人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工作可以放下、挣钱可以放下,但是道不可须臾离也。所以孩子从小要有立志,如果志不立,这一生就怕荒废了。读书,古人讲志在圣贤,不是志在为官、志在利禄,不是。出发点要正,因正了果才正,这一生成圣成贤方有指望。我们第一堂课的时间到了,现在我们暂时休息。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朱子童蒙须知」。刚才我们讲到「杂细事宜第五」,讲到「无益之事不可为」,想到现在的社会科技发达、媒体发达,这令信息的传播非常便捷,但是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孩子如果从小看得很多、听得很多、知道得很多,未必是一件好事。孩子心都很纯洁,这个时候重要的是要以善法去引导他,让他的善良的天性得以能够保持、得以能够发扬。如果不去分辨善恶、好丑,一味的把这些信息倒给他,那么他往往会受污染。从小染上这些,人生观、宇宙观形成以后,将来要改就非常非常困难,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那些无益的信息最好不要让孩子去接触到。譬如说现在的电视节目一定要有所选择,要让他看的是道德仁义这方面的节目,那些不健康的、污染心灵的节目千万不能让他接触到。不仅电视节目,现在还有网络这些信息,这里面很多是不健康的内容、诱惑力很强的内容,那些色情、暴力的信息一旦让孩子接触到,他那纯洁的心灵受到了污染,要洗刷起来几乎是不可能,这是很可悲的现象。

  我上次应邀到山东青岛第二届企业家论坛做了一个演讲,在这论坛上也有一位发言的人,他是专门做国家信息工程这方面的专家。他给大众透露出一个令人惊骇的信息,据他们的调查,凡是孩子在家里自己卧室里面有计算机能上网的,这些孩子基本是不纯洁的。这让我们听了深深的忧虑。所以网络一定要控制好,在家里父母特别要留心,不能让孩子自己任意的上网,一定要在大人的监控之下。另外在学校也要老师监管,防止不健康的内容去袭击孩子。我用「袭击」这个词一点不过分,为什么?因为现在网上很多不良信息,并不是你想要去看,它故意就插进来。而且这位信息工程的专家透露出来,国家虽然也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在防控不健康的网站,但是非常难做到。为什么?因为这些不健康的网站它们的IP地址可以自动五秒钟转换一次,根本不能够防范,防不胜防。所以读到这一句「无益之事不可为」,让我们现在感触很深。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爱学生的老师,一定要谨慎小心,防患于未然。下面一句: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阙。】

  这是讲饮食方面。《弟子规》上讲「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饮食不能够挑剔,孩子要给什么吃什么,不能挑食,这一挑食不仅对身体健康没有好处,而且对心性的成长极为不利。对身体而言,挑食容易导致营养失衡,他喜欢的才吃,不喜欢的不吃,可是不喜欢的食品当中有很多可能对身体是有利的,他所喜欢的只是满足口舌之欲,未必是有利于身体。像现在很多的这些食品,所谓垃圾食品,嚼起来都很香脆,什么薯条,什么炸鸡,这些东西口感都很好,但是对身体没有好处,反而有害处。所以吃的方面一定要健康、要自然。所谓自然,直接从地里长的,少人工、少调料,这是自然的,自然的食品有利于健康。

  那么食品最好是吃素,现在很多医学的专家学者证明了吃素决定有利于健康,而且绝对不会没有营养,因为素里面有很多的蛋白质,而且里面的很多微量元素超过了肉类,可以说肉类的营养在素食里面全都有,而肉类当中很多是没有素食当中有的营养。这是对身体而言,更何况现在素食具有环保的意义。据统计:人如果吃素,相对于吃肉的人而言,食肉者多吃一公斤的肉食就多排放出三十六点四公斤的二氧化碳。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凶,排放二氧化碳过量导致全球温度上升,全球暖化,生态失衡,而且现在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连联合国秘书长都在呼吁全球人士要素食。所以饮食要以素食为主,要清淡,淡泊以明志。在饮食欲望上重的人,他必定是志向难以高广,人生活淡泊,他的志向才能够明确,才能够高广。

  对心性而言,挑食养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态,就很麻烦。人私心重,这人就福分少,所以从小要养成大公无私的心态,将来他的福报无穷。私心是小心量,福加不上来,古人讲「量大福大」,你的心量广大,处处想到别人,这种人的福才大,老是想自己的人心量狭小,他福分也少。挑食就想自己,我喜欢的才吃,不喜欢的就不吃,你看以自我为中心,念念增长私心、增长贪心,这个败坏德行。所以『凡饮食,有则食之』,有什么吃什么,『无则不可思索』,不能说现在没有那些好吃的,我就老想着,甚至会付诸行动,去拿、去偷,败坏德行。

  古人以粥饭充饥,养自己的志向。像范仲淹先生,宋朝的名相,在年轻的时候断齑画粥,齑就是咸菜,每天煮一锅粥,凉了之后冻成块,然后把它分成几块,咸菜切成小条,这是齑。所以每天只是吃稀粥咸菜,淡泊以明志。有一次一位富家的子弟来看望他,看到范先生所吃的东西这么简单,现在我们说一点营养都没有,也生起同情心了,给他送来一桌很好的酒席,美味佳肴,送到他那里,他是住在一个小书院里面读书。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这富家的子弟又去看他,发现那些美味佳肴竟然原封不动,他就有点懊恼,就问范先生,为什么我送给你的这些美味佳肴你不肯吃?范先生怎么说?他说,我不是不想吃你的这些酒席,是担心我今日吃了你的酒席,来日吃不下我的齑粥。你看看人家范仲淹先生志存高远,真的是谋道不谋食!对于饮食的欲望降到最低的程度,仅仅是充饥而已,饥饿的时候填饱肚子就行了,甚至肚子都未必填得饱。其实这还是很健康的饮食习惯,医生建议我们吃饭吃七八分饱就好了,不要吃太饱,吃太饱了反而伤肠胃。

  特别是孩子,孩子不要吃过饱,有利于他的身心健康。我们听谚语当中也有说,「欲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让小孩能够安稳,不是说给他很好的这些饮食、睡眠的条件,不是,反而让他们带几分饥寒。我们看到我们的父辈,他们小的时候常常都是处在饥寒当中,可是养得身体倒挺好,一生吃苦耐劳,没有什么大病。反而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穿得好,天天都在饱暖当中,他不能耐劳,而且身体反倒不如前辈人健康、健朗,体力、精神反倒不如,这些都是有道理的。所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立志做圣贤的人,如果在这些饮食、衣服上还挑剔,那就不足道也,没有这种人。底下一句说:

  【凡向火。勿迫近火旁。不惟举止不佳。且防焚爇衣服。】

  这是在古代,特别是北方,冬天的时候要生火取暖,对火一定要注意,不能够太靠近,特别是小孩,一定要教导他,要很谨慎。一不小心,这个火无情,很容易就把衣服甚至是毛发都会烧着。所以靠火太近,这里讲不仅是『举止不佳』,取暖的时候贴得太近,这是威仪不够,看起来这举止就不好看。而且也是防火烧,『焚爇』,爇也是烧的意思,把衣服烧着了,这就很危险。这一句在现代来讲,因为现代用明火取暖的在家里很少,现在一般都是用暖气,或者是用炉,家里有供热的炉,或者是供暖的设备,在北方这都很常见。条件好的现在都用空调、用暖气机了,这里的规矩也适用。譬如说在暖气机旁边也不能靠得太近,这也是举止不佳,空调冬天开暖气,夏天开冷气,都不可以贴得太近,贴得太近,皮肤直接受空调风这样吹,对身体不好。

  你想在夏天的时候如果是怕热,我们有时候看到有人把衣服都脱了,光着膀子直接对着空调吹,最伤身体,寒气都打到他体内。因为当人热的时候毛孔都会张开,它要排热,结果你现在一吹空调,那寒气从毛孔就进入体内,这个寒气很不容易排掉,会坐病。特别是上了年纪之后常常就会有各种病痛,像风湿病这类的,关节炎,都是年轻的时候没注意到。孩子从小就要养成生理卫生习惯,这些都是父母要教,父母教导都是在这小事上耳提面命,去督促、去教诲。所以父母首先自己要懂,自己要学。传统文化非常博大,广者包含宇宙的真理,近者包括我们的日用平常,点点滴滴都有学问。底下讲:

  【凡相揖。必折腰。】

  这是讲到行礼,在古代行礼是作揖,拱手作揖,作揖的时候一定要把腰折下去,表示对对方的恭敬。《弟子规》上讲的「揖深圆,拜恭敬」,不能够只点点头,这腰还是直的,这就显得傲慢。现在我们用的礼节相比古礼来说简易了,对人最恭敬的礼一般都是九十度鞠躬,把腰折到九十度,这是对对方最敬礼,这腰一折下去之后,谦卑的心就生起来了,养谦德,「谦受益,满招损」。谦德如何培养?你看,一行礼就是培养,不仅培养谦德也培养恭敬,对对方恭敬。这个恭敬一定要出自于真诚心,诚敬,不是只做个样子,心不在焉,身体就这么动一下,那个没有恭敬心,那个礼就是一种虚礼,完全浮于形式,这种做法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有什么害?会养自己的虚浮之心,心不真诚,那不做好过做。所以揖深圆,深深一鞠躬,恭敬心要生起来,拜恭敬。这些礼最重要的就是敬,《孝经》上讲,「礼者,敬而已矣」,礼的精神就是一个敬字,没有敬那礼就没有了,就变成虚伪。底下一句说:

  【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

  这个『称名』是讲自己称自己的名,譬如说我见到父母,我要自己称茂森,这是自称名,这是最谦虚的一种自称,不能够讲「我」,讲我不够谦虚,这是对父母长上朋友都这么讲。当然现在用这种讲法的人不多了,常常口头上都用我字,这个也未为不可,但是要知道最谦虚恭敬的说法自己称自己的名,至少在写文字当中,写书信要用这种称法,都是培养自己的谦敬之心。底下一句:

  【凡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

  这个『丈』是古时候对长辈男子的尊称,所以现在还讲的「老岳丈」,这个丈就是一种尊称,岳丈是岳父,就是这个丈字。现在我们的尊称也不用这个丈了,往往是用什么?什么先生,甚至讲什么阁下。譬如说这里讲『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古人有名有字,对长辈称名是大不敬,名是谁才能称的?他的父母、他的老师才能称名,连皇帝都不可以称他的名,只能称他的字。像朱夫子名熹,一般我们在讲话讲「讳熹」,讳是什么?忌讳,讲他的名字是一种忌讳,所以讳熹,也要把它讲出来告诉对方,你要把这个名字前面加个讳字。讲了一次以后不讲了,应该称什么?称夫子,朱夫子,或者称他的号,朱文公是他的谥号。或者是他生前的时候号晦翁,就讲晦翁,这是他的号,这是尊称。如果要说某人,如果称长上、称老师、称地位高的人、德行高的人,连字都不能称,称他的号。或者是用这种说法,『某丈』,这个某丈一般讲他的姓,张丈、李丈,这个丈我们现在可以改成先生,张先生、李先生;如果他有官职,称他的官职,张省长、李省长,或者是部长等等;如果他是有身分的,你称他的那个身分的名号,你譬如说他得了博士学位,张博士,他是教授,李教授,这是尊称。这些称名当然要契合现代,不能够照搬古人的那种称法,但是这个敬的精神不改。底下一句:

  【凡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

  这就是《弟子规》里讲的「出必告,反必面」,你要外出,外出之前先要到父母、师长、长辈跟前打个招呼、做个报告,爸爸我现在要出去,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要向父母报告,向老师报告。在家对父母报告,在学校对老师,在单位对领导要报告,这是礼节,也是尊敬。万一你出去了没有报告,这长辈找你找不到心里会急,所以有爱心要这么做。而且报告说什么时候回来,必定是按时回来,不可以拖延、超时,以免长辈忧虑。出外之前要报告,回来之后也要报告,向长辈报告一下我回来了,让长辈要安心。出外或者回来报告的礼仪是作揖,现在我们用行礼,出门前先向父母、老师行个礼,然后告诉长辈我现在要到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回来之后也是报告行礼。底下一句: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这是讲吃饭的礼仪,这威仪很重要,它代表一个人的学识、德行。人没有威仪你说他再有学问都很难相信,威仪就是他的学问,他能学到的必须要做到,才能证明他学到。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人说有家教,从哪里看?从这些生活小事上看,他的行为举止是不是真有教养,吃饭的时候在尊长或者是领导面前,有长辈的,那么我们一举一动都要格外谨慎、恭敬,不能够放肆,放肆是没有教养。没有教养在过去讲这是一个很难听的话,为什么?不仅是骂你,骂你的父母,没有教养说你的父母也不行,骂了全家,这人家教不行,你看这是最耻辱的。所以真正孝子处处想到不能够丢父母的脸,不能丢祖宗的脸,所以谨慎小心,威仪具足。吃饭这里讲的『轻嚼缓咽』,这是一种很好的风度,吃饭如果是吃得很猛、很快,狼吞虎咽,好像一个饿了很久的饥民吃饭,人家一看到都没胃口了。所以态度威仪要注意到,很安详的、慢慢的吃,细嚼慢咽,这一看你这举止就高贵,令人赞叹。吃饭不能够嚼食有声,吃出声音来很难听。所以细嚼慢咽,而且不能出声音。吃饭不能掉饭粒,不能掉菜,桌面吃完了还是干干净净的。我们看到净空老法师在出席宴会跟大众吃饭,吃的时候真的很安详,吃饭不讲话,吃完再讲。吃完之后整个桌面那桌布一点染污都没有,证明他吃的时候很小心,更不能够把菜汁溅到衣服上,那是很不文明的表现。底下说:

  【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

  『勿争较多少美恶』,这是吃饭不能挑食,不能够跟别人攀比。特别是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吃着自己碗里的,又看着别人碟里的,这就没有威仪了,还要把它说出来,怎么你吃的东西比我好,我怎么没有?一看这是完全没有教养。真正有德君子,好的要让给别人吃,不好的留给自己吃,这是真正的德行。饮食上都在那里贪、在那里争,你说这人有什么德行?

  【凡侍长者之侧。必正立拱手。有所问。则必诚实对。言不可妄。】

  这是讲到侍奉在尊长身旁格外的恭敬。站立,在尊长面前,《弟子规》上讲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长者坐的时候我们都要站着,岂能够长者站的时候我们坐着,那像什么话!尊长坐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侍立在旁边,这是什么?表现出随时待命,尊长有使唤马上就能够动作。齐足正立,两只脚并拢,不能叉开,更不能够歪三倒四、身体依靠在墙壁上、单脚金鸡独立,那些都不行,齐足正立。手把它提起来,古代拱手,拱手礼其实是很尊敬的礼。为什么用拱手?这是模仿戴着枷锁的奴隶,这是古代奴隶戴的枷锁,我模仿这种动作,表示什么?我愿意做你的奴隶,听你的使唤,这是拱手礼,这是对对方尊敬。我们把手提起来,这手一提起来心也就提起来了,精神专注,尊长不讲话我们绝不讲话,有所问我们才回答。而且讲话诚恳,语言简洁,该说的说了就行了,不要说多余的话,更不能说废话,不能说那些嬉笑、无聊的话。那么尊长给我们的教示、教诲,我们要铭记在心,他讲的话不能忘记,或者是他的嘱咐、他的命令不能忘记,要马上去办,办好了之后回来还要报告,这是事长之道,事亲、事师都是一个道理。底下说:

  【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

  这是《弟子规》里讲的「缓揭帘,勿有声」,开门、关门这是同样的道理。从『揭帘』我们能够引申,做任何的事情都要徐徐办去,不可急躁、不可粗鲁。开门不能砰的一下开了,关门也是砰的一下关了,发出很大的声音,这显示出很粗鲁,心浮气躁,哪里是一个学子?揭帘也是要缓缓的揭,揭开或者是把窗帘拉上都是这样,一举一动都是缓慢的、稳重的,这体现出他的心地是安详的。底下说:

  【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

  这是讲跟大众相处的时候,坐在一起,座椅面积如果不大,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候要紧凑一点,多让给对方,让给别人多一些的空间,所以自己要『敛身』,敛身是收身,把身体收束起来。坐不能够坐正中央,把别人的位置都占了,让别人没有地方坐,应该一起坐的时候,尽量减少自己占的面积,这就是谦让。夫子五德,温良恭俭让,处处都能够谦让,这德行就养得厚,这是讲到一起坐的时候。如果是可以让座当然尽量让座,譬如说在公共汽车上,我们看到比我们年长的人上车立即让位,这是谦让。这里讲到从坐引申到一切的行为,都要先考虑别人再考虑自己,先人后己,甚至是损己利人,用这种做法对治自己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恶习,这些恶习就是《三字经》里讲的「习相远」,它障碍、污染你本性本善,要把它去除。底下说:

  【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

  这也是一种礼,跟着长上出门,我们在路的右边,站立的时候在路的左边,这是什么?方便尊长使唤。这种礼仪我们也要活泼的来用,不能够死守这个成规,要因时因处不同有所变化,精神在什么?在于随时能够以最方便、最容易的方式来侍候尊长。底下说:

  【凡饮酒。不可令至醉。】

  《弟子规》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酒最好能够不饮,为什么?酒能乱性,应当戒除。做父母家人的不要让孩子接触到酒,酒这东西容易上瘾,愈喝愈爱喝,喝到最后他必定有醉的一天。酒也泛指一切让人上瘾的东西,都不能够去使用,譬如说烟,更有甚者毒品,还有一些精神的鸦片,譬如说那些网络游戏、赌博等等,凡是无益的、让少年上瘾的这些事情都要禁止,要珍惜时光努力上进,岂能被这些无益有害的事情污染了身心?底下一句说:

  【凡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

  古人一般穿长衫,那上洗手间就不方便,所以一定要把这个长衫,外衣,把它脱掉。现在人一般很少穿长衫了,所以这方面比较容易做到。上洗手间也要注意,不要让衣服污秽了。另外《弟子规》讲「便溺回,辄净手」,要洗好手,这是卫生。底下说:

  【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

  古代没有电灯,出外要点蜡烛或者提灯笼,这是什么?安全起见,如果走在路上万一跌倒了,或者遇到一些恶兽、毒蛇,甚至是恶人,这都有危险,所以如果没有照明之具就不要出去。现在我们讲到晚上不要到黑暗的地方,不要到不健康的地方,一般到晚上最好是休息,闭门不出。晚上要收,秋收冬藏,一天到了晚间这是秋冬,太阳落山之后我们就不要出门,这是最好的,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凡待婢仆。必端严。勿得与之嬉笑。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

  这是在大家族里面有婢女、有奴仆,对待他们,「待婢仆,身贵端」,身体、行为要端正严肃,不能够跟他们随便嬉笑,这一嬉笑,尊卑的关系就没有了,往往也就家庭的次序会搞乱。我们心里对人都要平等,可是人与人之间这个关系必定是有君臣、上下的关系,不可以乱。「执虚器,如执盈」,这也是《弟子规》所说的,拿着器皿一定要端正、要稳重,不可以怠慢、放肆,就很容易损坏器皿。

  【凡危险。不可近。】

  这是讲凡是有危险的地方不要走近去,譬如说山崖、高楼等等,也包括什么?那些不健康的地方,对于精神也是一种危险。

  【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

  在路上遇到长者,「路遇长,疾趋揖」,马上上前作礼,这是对尊长的恭敬。如果在路上拖拖拉拉,慢慢的走上去,爱理不理的,这是大不敬。

  【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

  这是晚上睡眠要有枕头,这是健康,帮助身体体液、血液循环。睡觉的时候最好是右卧,这叫吉祥卧,睡得安稳。睡之前就不要做很多的工作,特别是思考,这是不利于睡眠,容易很多梦。在睡前要安详,检思检思进入睡眠这种休息的状态。『寝衣』这是讲的睡衣,还有棉被不要盖在头上,不利于正常呼吸,这是健康。

  【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这是讲吃饭动作要安详稳重,拿起勺子的时候把筷子放下,你不能够同时拿两样东西,把筷子拿起来的时候把勺子放下,吃完之后勺子筷子都放下。古代是用勺子和筷子,西方用刀叉,它也有它的礼仪,这都要适时适处遵守这个礼仪,但精神就是安详稳重。这里我们把「杂细事宜第五」也学习完了,后面一段是总结,我们把它通读一遍:

  【杂细事宜。品目甚多。姑举其略。然大概具矣。凡此五篇。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汝曹宜勉之。】

  「杂细事宜第五」品目很多,这里只是举出个大概,但是也基本讲到了,我们要抓住精神。总共「童蒙须知」五篇,我们如果能够遵守而不违犯,就能够称为『谨愿之士』,谨愿之士就是你的行为、举止都能够恭谨。但是能不能够入圣贤君子境界?那你还要继续求学,要入大学。所以要读圣贤书,帮助我们扩大心量,提高志向,进德修业,这样才能够成圣成贤,每个人都能做到。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跟圣人本性都一样的,只是把不良的习性去除掉就能够作圣。孟子所谓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弟子规》最后讲「圣与贤,可驯致」,我们都要勉力行持。这个『汝曹』就是你们,你们都要勉力行之,这是朱夫子劝勉我们努力去落实。今天我们把「童蒙须知」就习讲圆满了,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