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正念的真义

发布时间:2020-08-31 11:51:32作者:经藏网

正念的真义

  译者:梁国雄居士

  版权声明(2)

\

  【译者引言】

  在本文内,斜体字如Pali等是巴利文,正体字如Mindfulness等是英文。自从Mindfulness一字与佛教禅修挂钩后,它的隐含意义越来越多,加上不少创新的定义与解释,其含义益显复杂难解。Mindfulness之中译字眼也有许多 ── 如念(Sati)、念住(Satipahāna)、正念(Sammā-sati)、具念、有念、系念、忆念、念念不忘、明记不忘、专注、留意、留意觉知、静观、内观……等等。本文姑且译之为:正念、明记或牢记。若细心阅读,此文将可为读者澄清Mindfulness一字在佛教禅修内之本义。在此多谢坦尼沙罗比丘,他让自己很多文章免费流通,更容许他人翻译后免费流通。

  ~~~~~~

  正念呼吸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明记呼吸 ── 即一念接一念地,在呼气时记住呼气时的情况,在吸气时记住吸气时的情况。把巴利文 Sati 译为 Mindfulness 的英国学者,可能受到圣公会教派内一句祈祷文所影响:“常念他人之所需”(to be ever mindful of the needs of others),换句话说,即“念念不忘他人的需求”(to always keep their needs in mind)。不过,尽管 Mindful 这个英文字或有基督教的背景,佛陀本人却把 Sati(念) 定义为记忆力,并以四念住(the four Satipahānas)来阐明它在禅修中的作用:

  “什么是念根(3)?是这样的:当圣弟子一丝不苟地牢记、不忘细节,即使久远之前作过的、说过的事亦能回忆起来。(以下是佛经内常见之四念住公式:)他于身体留意观察身体,精进、警觉(正知)、正念(念念不忘),舍弃对世间的贪、忧。他于感受留意观察感受,……。他于心态留意观察心态,……。他于其他心法留意观察心法,精进、警觉(正知)、正念(念念不忘),舍弃对世间的贪、忧。”

  —南传相应部第48:10经(SN 48:10)

  在南传长部第22经(DN 22)中,有关四念住的详细阐释,是以教导念念明记不忘呼吸开始的。现代很多导师们在指导正念的修持时会说:“单纯地注意呼吸”(bring bare attention to the breath)、“接受呼吸”(accept the breath)等等;实际上它们都是其它心理素质的功能,全非正念(Sati)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虽然如此,在适当情况下,你也可采用它们。

  在修习正念时,一个永远适当的心理素质是:保持警惕或警觉(Alert),警觉的巴利文 Sampajaa 也是另一个常被误解的字。它并非指“对当下现象不作选择地觉知”,也不是指“了知当下”。经典中的例子清楚表明:Sampajaa 是指觉知着当下的身心活动。毕竟,若想了解、洞悉自己如何自讨苦吃(为自己制造苦恼),你的首要重点所缘,必须始终放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上。这就是为什么在禅修时,正念与警觉(正知)必须一起出现。

  在《念住经》(Satipahāna Sutta)中,两者还与第三个心理素质 ── 精进 ── 结合在一起。精进是指你正起劲地、热烈地做着当下的事,竭尽所能与善巧地做着。这并非要你不停地使劲与流汗,而是指你正不断地发展着善巧的习惯与舍弃着恶劣的习惯。相信你还记得,在通往涅槃解脱之八圣道上,正念是由正精进所引发的。正精进是要奋力地增进善巧,正念借着对你的不断提醒,可令精进坚持下去,不致失落。

  这三种素质能聚合一起,乃源于佛陀所称之“正当的注意(4)”。请留意:那是“正当的注意”,不是“单纯的注意”(bare attention)。佛陀发现,你注意事物的方式,原来是取决于你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例如:你怀着什么问题来修习、你希望修习能为你解决些什么难题、……等等。没有任何注意动作是单纯的。如果生活中没有任何难题,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可以不作选择地去开放接受;但事实上你所作的每一件事,当中就恰好有个很大的问题 ── 由愚昧行为带来之苦恼。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不告诉你:用初学者的眼睛来观看每一个瞬间。你必须把苦与苦灭此重大议题经常牢记在心。

  否则,不正当的注意就会造成障碍,例如:令你专注于问“我是谁?”、“我有自我么?”等有关存在与本体的问题上。佛陀说,那些问题只会把你引向意见丛林之中,令你卡在荆棘之上;而趋向解脱的那些问题,则只集中在全面了知苦、舍弃苦因与发展灭苦之道;渴望解答这些问题,正是推动你进行下述修习的动力:不断地警觉着自己的身、口、意行为,奋发精进,务求行为善巧。

  所谓正念,正是要你把此正当的注意角度牢记于心。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来,注意(Attention)是以一系列的、独立的瞬间形式出现的。你对某事物的注意只能维持在极为短暂的瞬间,你若想保持注意那一事物,就必须念念不忘地提醒自己返回其上。换句话说,连续的注意 ── 能紧密地随着时间推移来观察的那种 ── 必须把极为短暂的瞬间缝合起来。这就是正念之目的。它把你的注意对象(所缘)与你的注意目的牢记于心。

  可是,有关禅修的通俗读物却为正念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定义、以及很多它要填补的其它职责,数量如此之多,乃至这个字不幸地给扩展得完全变了形。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被定义为觉悟(Awakening),例如这一短句:“正念一刻便是觉悟一刻”── 是佛陀绝不会那么说的,因为正念是有为的(缘起法),而涅槃是无为的(非缘起法)。

  这些都不是挑剔的学者所争议之小事而已,假如你对自己引入禅修中之诸种心理素质,看不清它们之间的差异,它们就会密集成簇,使得真知灼见(内观智)难以生起。假若你已确定,在达致觉悟之道上,觉悟本身为诸种道支之一,那么,就好比走到道路中间,然后就地躺下来睡着一样。你是无法到达终点的,同时,你必会为老、病、死等所辗压不停。因此,你必须端正方向,其中要做的就包括:精确地知道正念是什么、不是什么。

  我曾听过,有人把正念定义为“深情的关注”或“同情的关注”,可是,深情与同情都不是正念,它们与正念无关。假如你把它们引入你的禅修,就要清楚一个事实 ── 它们的作用是附加在正念之上的;因为禅修内之技巧必会包括:分辨出何时如同情之类的素质有助益、何时没有助益。正如佛陀所说,有些时候,深情是苦恼的一个原因,因此你得要小心戒备。

  有时候,正念被定义为欣赏当刻所提供的任何微细喜悦:一粒葡萄干的滋味、一杯茶在手的感觉、……等等。在佛陀的字汇中,这种欣赏被称为满足感。当你经历着肉体上的困苦时,这种满足感是有用的;可是,在心的领域中,它并非经常适用。事实上佛陀有一次就说过,他达致觉悟的秘密是:从不让自己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他会不断地寻求更高的成就,直至再找不到更高的为止。因此,满足感必须知其时间与场合。如果正念不与满足感聚合,则有助明记这一事实。

  有些导师把正念定义为“不作反应”(Non-reactivity)或“完全接受”。你若在佛陀的字汇中寻找这些字眼,就会发现最接近的是舍心(Equanimity)与忍耐。舍心,是指学会放下你的偏爱,好让你能如实地观察到当下发生的事情。忍耐,是指你对不乐之事不起烦恼的能力,在事与愿违的逆境、困境情况下仍能坚持下去的能力。不过,在修习正念时,你忍耐着不乐之事并非只为接受它们,而是为了仔细地观察与了解它们。一旦清楚地看到某个特定的心理素质 ── 如厌恶或情欲 ── 会对心造成伤害时,你便不能处之以忍耐或舍心了,你得作出必需的努力去摆脱它,同时要引入八正道的其它道支:正志(5)(正思维)与正精进,藉此来培育善巧之心理素质(善法)来取而代之。

  归根到底,正念只不过是“正当的注意”绘制出来之大路上的一部分而已,你必须经常牢记更大的地图,以之相关地影响着你做的每一件事。例如:现在你正试图正念呼吸,因为你知道,作为道支的定力是你需要培育的,而正念呼吸是一种良好的培育技巧;呼吸亦是一个良好的立足点(所缘),从那里你可直接观察到心的动态,看到哪些心理素质有效益、那些没有。

  禅修会牵涉到许多心理素质,你必须清楚它们是什么、它们的区别所在、以及每一项素质能够做些什么。那样,当出现不平衡时,你便能判断缺乏什么,然后培养所需之素质来补充。你若感到慌乱与烦扰,可尝试引进一点温和与满足感。当你懒惰时,就要提升自己对不善巧与骄傲自满的危险感。这不仅是一个堆放越来越多正念的问题,你还须增加其它有用的心理素质。首先,你要有足够的正念去缝合许多东西(连续、独立的瞬间注意),明记自己禅修的基本重点与议题,以及观察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的事情。接着,你尝试注意 ── 那是警觉 ── 看看还有什么(素质)可倒入锅内。

  就好比烹饪,当你不喜欢自己煮的汤味时,你不会只懂加盐,有时你也会加点洋葱、大蒜、芳香的牛至叶粉(oregano)、或任何你觉得需要的东西;只需记住,你已有一架子的调味料可供使用之事实。

  你还要记住,烹饪(喻禅修)有一个目的:在正道的地图中,正念并非终点,它应该是导致正定的东西。

  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定境与正念的修习(止禅与观禅)是两种独立不同的禅修形式;然而,佛陀却从未明确地区分二者,在他的教导中,正念的阴影存在于定境之中,而定境则是提升正念的基础。四念处也可以是修定的主题。最高的定境也是发生于正念达至纯净之处。正如泰国林居禅修大师阿姜李曾评说:正念与精进相结合即成为“寻”(vitakka,directed thought)的禅支,那时你在把心意连续不断地集中于一个所缘上。警觉与精进相结合即成为另一个禅支 ── “伺”(vicāra,evaluation)。你在评估呼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呼吸舒适吗?若是的话就继续下去,若不舒适,你能做些什么使它更舒适?试试呼吸长一点、短一点、深一点、浅一点、快一点或慢一点;看看有什么效果。当你找到一种能够滋养精力充沛与清新感的呼吸方式后,可试把那股精力充沛感传遍全身。学习好调节呼吸,令呼吸能滋养起一股良好的能量流遍全身,到时出现的清新感觉,将使你轻易入定。

  也许你曾学过这样的一种观点,认为禅修时绝不可调整你的呼吸,只须顺其自然(take it as it comes)。然而,禅修根本不是一种无判断地活在当下、随遇而安而又无需改变的被动过程。正念会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缝合许多东西(连续、独立的瞬间注意),同时它也记得有正道要发展,以及能令心安然地入定是那正道的一个善巧道支。

  这就是为什么评估(伺) ── 判断出令呼吸达致最适意之最佳途径 ── 是修行的根本要素之原因。换句话说,在培养正念时,切勿抛弃你的诸种判断力;你只不过在训练它们要少些批判、多些审慎与明智的抉择,以期取得实效。

  当呼吸真正令全身感到精力充沛、清新起来时,你可以放下评估(伺),只与呼吸融合为一。这种合一感有时也被称为正念,即英文字mind-fullness(心念-充沛/充满)字面上的意思:一种遍及于整个觉知(意识)范围的融合为一感。你与专注的任何对象融合为一、与你任何所作所为的事融合为一,完全没有一个单独的“你”。像此类型的正念很容易与觉悟(Awakening)混淆不清,因为它实在很类似解脱的感觉,然而,在佛陀的字汇中,它既不是正念也不是觉悟。它是cetaso ekodibhava,即心成一境(心一境性) ── 是定境的因素之一,存在于二禅至识无边处定为止的每一个禅那(jhāna)层次。因此,它尚未可称是定境的终极层次,更何况是觉悟。

  这意味着还有更多东西要进修,这就是正念、警觉与精进三者不断挖掘下去之处。正念提醒你,无论这种合一感何等美妙,你还没有解决苦的问题。警觉试图于那合一状态下留意观察心意仍会做些什么 ── 即为使那合一感继续下去你(心意)在进行着的下意识选择,以及那些选择所导致的细微逼迫之苦 ── 而精进则会努力寻找方法,进一步放下那些细微选择,以消除该逼迫之苦。

  因此,这美妙的合一感,仍只是到更高目标的手段而已。你把心引领到坚实的合一状态,从而可以放下把经验区分为「我」与「非我」的惯常方式,但你不可就此停止,接着,你要让合一感备受正念包含的因素处决;就在那时,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会开始自行分开出来。阿姜李用了矿石中的矿来作比喻。守着这合一感就好比满足于知道你的矿石内有锡、银与金,如果只做到这里,你便永远不能从中得益;不过,你若把那些矿石加热至各金属的熔点,它们就会自动分开出来。

  解脱智慧来自试验与实验,这是我们最初学习了解世界的方式。假如我们并非积极主动的生物,我们对世界根本一无所知;虽然事物在我们身边不断经过,我们也不会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无法影响它们,无法从改变其因缘来观察之后的结果。只因为我们在世间有所行动,这才得以了解世间。

  心也是如此。你不能只管闲坐,希望着某一心理素质 ── 如正念、接受、满足感、或合一感等 ── 便可做完全部工作。你若想了解心的潜力,就必须愿意与自身的感觉与心理素质玩些游戏(6),那时你才会了解何谓因果。

  那就要你发挥自己的全部才智,那不仅是书本才智,它是指你觉察自身行为与其后果的能力、明白如何能渐除苦恼、逼迫等的明智行事方式的能力 ── 也即是圣道(Noble Path)的巧妙智慧。正念让你能看到这些相关性,因为它不停地提醒你要念念不忘这些事,直到你见到它们的效果。不过单靠正念是不能完成整个圣道大业的,就像煮汤时,不能只懂加进越来越多的胡椒粉一样,你得按其所需而加进其它成分。

  这就是为什么对「正念」这个字,最好不要添加过多的涵义、或赋予过多的功能,否则,你便无法识别诸如满足感之类的心理素质何时有用、何时不适宜,何时需要对合一感(定境)添加什么、何时需要把其中的东西分开出来。

  因此,请好好地维持架子上调味料的标记,透过修持,学懂哪种调味料适用于哪种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发展你的潜能,成为一位称职的厨师。

  【中译者简注】

  (1)英文原文:Mindfulness Defined by Thanissaro Bhikkhu

  中译本版权 ?2012 属梁国雄居士所有。流通条件如上述之英文原文版权。

  (3)念根(faculty of Sati):三十七道品中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与慧根)之一。在寻法比丘译之《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二章、节五中,念(Sati)的解释为:巴利文sati的词根意为「忆念」,然而作为心所,它是心于当下能够清楚觉知(其目标),而不是纯粹只是回忆过去。其特相是对目标念念分明而不流失;作用是不迷惑或不忘失;现起是守护或心面对目标的状态;近因是强而有力的想(thirasaa)或四念处(见同书第七章、节廿四)。

  (4)正当的注意:巴利文是Yoniso Manasikāra; 英文是Appropriate Attention、Proper Attention或Wise Reflection(明智的反省)。古译为「如理作意」。

  (5)正志(Right Resolve):又作Right Intention or Right Thought。即八正道中之「正思维」。

  (6)玩些游戏:指做些试验、实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