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国学网

延寿禅师所作的修持偈

发布时间:2024-05-14 04:08:28作者:学典国学网
延寿禅师所作的修持偈

“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这首偈是延寿禅师所作的修持偈。 延寿禅师起初住雪窦山时,上堂说法云:“雪窦这里,迅瀑千寻,不停纤粟。奇岩万初,无立足处。汝等诸人,向什么处进步?”

灵隐寺

延寿禅师先描绘雪窦山的奇险:千尺瀑布迅疾而下,连纤丝粟粒都无法停留;万丈奇岩直插云霄,人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在这近乎绝境之中,人向何处更进一步呢?

灵隐寺

他是在启示学人:参禅修道要在绝处逢生,在连粟粒都无法停留的瀑布之间涉足,在无立足之地的山岩之间漫步,在无可更高处追求向上一路。

灵隐寺

有僧人问:“雪窦一径,如何履践?”表面上是问雪窦之路如何行走,实际是问修道之路如何行走。延寿禅师答:“步步寒华结,言言彻底冰。”

灵隐寺

“寒花”、“冰”在这里都是本心、佛性的象征,只要悟到即心即佛,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无一不是真心妙道的体现。上述一番对话之后,延寿禅师又作一偈曰:“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五灯会元》)

灵隐寺

“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夜已深,悬挂在峭壁之上的月亮渐渐落了下去,孤独的猿猴发出阵阵哀鸣,昏残残的油灯下,隐逸乡野的游子彻夜苦吟。

灵隐寺

猿的叫声本来是凄凉的,而夜半孤猿的叫声更令人哀伤;羁旅乡野之人本来就是孤独的,而夜伴残灯苦吟的野客更令人感到孤寂。对一般人来说,这是一幅孤独、空寂,甚至有些凄凉的画面,而对参禅修道之人来说,它却别有深意。

灵隐寺

“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此情此景,有谁能领会其中真意?只有那位在深山老林中坐禅的僧人。前两句所描绘的枯痔荒寒的景象,其实是坐禅人冷寂心境的象征。

灵隐寺

猿鸣随落月,苦吟伴残灯,豪华都落尽,惟余一真实。这就是其中之深意。最后一句中,延寿禅师把坐禅僧与白云联系在一起也是别有深意。在禅悟之人眼中,云已不是纯自然之物,而是他们无心、无执、澹泊、宁静、闲适生活态度的表征。

灵隐寺

延寿(904—975)五代宋初僧人。俗家姓王,字仲玄(冲立)。钱塘(现在的浙江杭州)人自幼信佛,七岁能诵《法华经》,戒杀放生。

曾任余杭库吏、华亭镇将。三十多岁时剃度出家,投龙册寺翠岩禅师。

灵隐寺

先在天台山国清寺结坛修《法华经》,又来到金华天柱峰诵《妙法莲华》三年。旋从法眼宗创始人文盖弟子德韶修禅学法。初习禅定,深受德韶器重。定为传法弟子。后周广顺二年到明州(现在的浙江宁波)雪窦山传法,法席昌盛。

灵隐寺

北宋建隆元年受吴越国钱椒之请,主持重修杭州灵隐寺,复建殿堂1300余间,灵隐寺因此得到中兴。第二年又请他主持永明寺(现在浙江杭州西湖净慈寺),历时十五年,从学者约2000人。

灵隐寺

学者参问,以心为宗,以悟为则,强调“万法惟心”,即“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主张禅、教(指禅宗外宗派)一致,即“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

灵隐寺

曾邀请唯识、华严、天台三宗学者,“分居博览,互相质疑”,最后“以心宗之衡以准平之”遂成《宗镜录》。诗、偈、赋、咏凡千万言,以调和各宗旨分歧,宣扬殊途同归之思想。

灵隐寺

时高丽国王见此书,十分赞赏,遣使赠送礼品并派国僧36人前来学法。由此法眼一宗盛行国外,国内则于宋代中叶后渐趋衰微。清雍正皇帝赞其融合禅教宗旨“超出历代诸古德之上”,“六祖以后永明为古今第一大善知识”。

灵隐寺

他还重视净土法,身体力行,融合各宗的思想与实践于一炉。著有《万善同归集》、《唯心诀》及其他诗文若干篇。开宝八年(975),焚香告众,安然圆寂,谧号“智觉禅师”。次年建塔于大慈山,宋太宗赐额“寿宁禅院”。

供灯南无阿弥陀佛

传播佛法,广结善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