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禅就在日常生活中

发布时间:2023-09-12 04:04:12作者:经藏网
禅就在日常生活中 禅就在日常生活中

一、参禅宜观心

禅宗一门,称教外别传,是佛法的精髓。但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不落言诠,照而无住,不要在寻思、拟议中用功;至于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处。六祖慧能从《金刚经》经文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悟出了定慧等学之微旨,“无所住 ”指“定”,“生其心”即“慧”。禅宗的一切思想,皆从此义引申而来。六祖的得法偈说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揭示一物即不中,岂能死执参禅?然而沩山灵祐却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舍一法不成法身,住一法也不成法身。参禅可随取一法作方便,追虑审问参究,以为破参的敲门砖。意即用砖敲门,当破门时,砖也弃舍 ,破门而出。刹那之间,灵光独耀,能所双亡,内外脱然,与虚空浑然一体,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也就是说,当一念观心之极,无念无相,归无所得,即无所得也不可得,这才成就了真参实悟的功夫。在参悟中,首先要坚信自己本来是佛。天真自性 ,人人具足;涅槃妙体,个个圆成,不假他求,直彻心源。《六祖坛经》说:“于自性中, 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又说:“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黄檗《传心法要》说:“直下无心,本体自现。”三祖僧璨《信心铭》产:“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可见参禅宜观心。像上述的无念境界,我们平时也常用的,只是随便忽略过去,顷刻之间又万念 俱生,不曾一把抓住。要知道心念是有生有灭的,既然有生灭,在前念已灭,后念未生这一 刹那间的一段是怎样的?那就需要自己去参悟体验了。《心地观经》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释尊明确指出观心是求得究竟解脱的根本途径。参禅学人要以观心为方便,次第进修,从定慧得到解脱。观心返照,是为了以无念相之心亲证无相的实相。众生自性,本来清净,一切现成,不用求,不用学,无你用心处 ,一有用心,便远之又远。所以当下一念休歇便是,不向一切法求、一切心求,到心法双亡 ,自能独契。

禅宗也称佛心宗,就是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本源为主旨。心的作用,不可思议。延寿《 宗镜录》说:“心能作佛,心作众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心异则千差竞起,心平则法界 坦然,心凡则三毒萦缠,心圣则六道自在。心空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一切唯心造 ,且只在当前一念,如不念念制心,念念透脱,岂能契会真如实相,达到返妄归真,转染为净?《金刚经·无法可得分》中,佛告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 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参禅学人如能会得此意,方知大千世界水中沤,一切贤圣如电拂。无相之心,本来清净,无方圆,无大小,也无长短,乃至无一切形相,无漏无为, 无迷无悟,乃知无人无佛。离此心外,无佛可成。过去诸佛是明心的人;现在诸圣是修心的人;未来学人能依是法,切莫外求。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所以二祖慧可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三祖僧璨《信心铭》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一心不生,万法无咎。”诸法如梦,亦如幻化 ,所以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就是当体本来面 目,也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现代善知识相传的法印。若悟此心,真是不践阶梯,迳登佛 地,步步超三界,归家顿绝疑。

观心的方法,先要将一切万缘放下,善事恶事,过去未来都不思量。直下内观自己心念。只是但见念头憧憧往来,生来不停,不要执着它,只管观照妄念起处,一看就不知去向。但旋 必又起,仍如是观,至念头不起时,仍只看住(这是慧照)。久久纯熟,观一念不生,便证实 空净的境界。此时眼前种种,都是客观的真实(现量),明明了了,非不见闻(非空),但寂然无一念(非有),即此光景正是自性的本来面目。可见明心见性,是当然事,平实无奇。见性不可之后,一切惑、业、苦自然由于慧照的作用,能体知都是因缘和合所生,本是性空,性无住着,妄念就失依据,用功也就得力。有些人贪着境界,停滞不前,那就错了。参禅宜观心, 要不拘时间,于行住坐卧中应用。《六祖坛经》说:“但一切善恶都不思量,自然得入清静心体 ,湛然常寂,妙用恒沙。”“一日,谓众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物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又说:“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悟无念法者, 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何名坐禅?对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为坐,内见自性不动为禅。外离相名禅,内不乱为定。若见诸境不乱者,是真定也。”参禅观心, 主要是息灭妄心,真心自现。初学佛以静坐为基础,绝不可少,但在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 都必须注意息妄功夫。动中得力,静坐时自然相应。永嘉玄觉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把禅与生活打成一片。功夫用得纯熟的人,千圣与来惊不起,万般魔妖不回顾,四威仪中,道必不失,常现在前。

二、禅就在日常生活中

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在他所著《禅与生活》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人一听到谈禅说教总以为是非常抽象的,其实禅是非常具体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经验,无一不是禅机,所以禅不 能离开生活,离开生活就没有禅。

“我们生命本自具有一切使人类获得幸福的活力,只是由于我们的迷妄,才使这种活力受到阻碍,而得不到适当表现的机会。禅的目的就是突破迷妄,使我们隐藏的活力得以自由地发展。”另一日本学者青原惟信的看法是:“未参禅时,见山是山;既参禅后,见山不是山; 可是禅悟之后得个休息处时,见山还是山。”禅就在其中。

参禅的人明了“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物故”的道理后,认识现实世界就是理想世界,理想世界要从现实世界中去求,并不是离开现实世界,另有一个理想世界可得。也就是说,解脱要从现实生活中求,离开现实生活并无解脱可得。铃木大拙认为:“禅是世界上最不合理的,但又是不可思议的东西,这就是以前我为什么认为禅不能加以逻辑分析或理智 处理的缘故。我们身体就象一个藏有神秘力量的电池一样,当我们没有把这个力量加以适当运用时,它不是变为腐朽枯萎,便是被歪曲而以不正常方式表现出来。通常我们不知道自己拥有那许多使自己快乐和互爱所必须的能力。我们在自己周围所看到的一切挣扎都是来自于这种无知。禅希望我们张开‘第三只眼睛’,去看那由于自己无知从未想过的境界。”日本曹洞宗“听禅会”倡行的“椅子坐禅”活动正方兴未艾。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即使对正宗坐禅敬而远之的人也开始学做椅子坐禅,因为这种坐禅在电车中,在办公室都能进行 。现在很多人正在为怎样生活下去而烦恼,所以参加正宗坐禅的人也不断增加。据在日本各 地寺院调查中得知,坐禅会人数比几年前增加二倍。“椅子坐禅”活动能“消除身心疲劳、 提高精神境界”,因此被人们所接受,很快流行。日本禅宗各派都传自中国,由于它适应日本民族和社会的特点,所以持久不衰。日本禅学界曾研究东方的禅道对现代人类有什么意义 ?他们的看法是:西方的文化到今天已进入穷巷,其文化的缺失已使人们感到迷惑,所以现 代人虽大多数仍然过着西方文化孕育出来的生活方式,但西方文化的深处已开始动摇。西方人把自然完全看成与人类相对立的东西,人迷失在自然之中。这是西方文化的危机,也是现 代人生活的危机。而存在主义却是西方文化接通东方文化的桥梁。因为它强调具体生活和禅 家强调的切身经验,颇有相似之处。然而,存在主义在生活中得到的是苦闷。禅悟得到的却是喜悦。禅道在日本的应运兴起,不是偶然的。一一佛法都是适应众生的佛法。在佛法的世 间传布中,禅与净这两个法门持久不衰,绵延至今,就在于这两个法门契理契机,简易可行 。过去的方便不能适应于现今,就要以“取正直舍方便”的精神破旧立新。日本曹 洞宗推行椅子坐禅活动之受人欢迎,就在于贴近生活,在弘传禅道这一意义上说,是值我们深思的。

三、行正即是道

《六祖坛经·般若品》说:“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意思是指身、口、意三业清净, 一切行动正直无邪,就是切实道行。《坛经》又说:“行直何须修禅”、“心地无非自性戒 ”。南宗主张顿悟,重视定慧等持,但仍强调净心持戒是基础,认为人的行为之所以不正, 源自贪嗔痴等烦恼。而烦恼的产生,又由于“非心”,意识中一切妄念和种种邪见,若除“ “非心”,烦恼也就自去,身心净化,得到解脱。所以《坛经》总结说:“但自却非心,打 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就是“行正即是道”的意义。

释尊是现观缘起成佛的。他依缘起说法,弟子们也就依缘起(及四谛)修行而是得解脱。圣道 的内容主要有七类,总名三十七道品,亦称三十七菩提分法,其中根本的是八正道。八正道就是四谛中的道谛,也就是“行正”的具体内容。八天道中正语、正业、正命属戒;正念、正定属定;正见、正思惟属慧;正精进通三无漏学。它以正见为先导,正定为目的。《杂阿含 经》第728经说:“正见是法,乃至正定是法。

”按三业相应,正业、正命是身业方面的正 行;正语是口业方面的正行;正见、正思惟、正念、正定则是意业方面的正行;正精进通于 身、口、意三业。八正道又称八圣道分,意为见道以后的圣者,以无漏慧所起的正见为主体 ,在此正见引导下所起的正思惟乃至正定等道品都以无漏为性,是彻底的正行。初学道或参 禅学人,不必要求过高,只要以圣者无漏慧所起为准则,努力止恶修善,弃邪归正,使身口 意三业清净,诸行契理如法,体现“行正”,虽非无漏圣道,但也是如理正行。

唐白居易曾因向鸟巢禅师请问:“什么是佛法大意?”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 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说:“这话三岁孩童也晓得。”师严肃指出:“八十老翁行不得 。”可见道在平常,不从日常生活规范身心、净化身心,以实现身心的解脱自在,却去向外 求,为讲说而讲说,为坐禅而坐禅,不起正信,不求行正,哪怎能得道。因为诸恶莫作属“ 律仪戒”,众善奉行是菩萨戒中的“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而自净其意从定学上来说 ,它可以包括“世间离欲道”、“出世间离欲道”以及菩萨道中的种种三昧。但它也是 戒学的一部分。因为三业以“意”为根本,意识与其相应的遍行中的想思是造业的主体,所以《 成唯识论》说:“能动身思,说为身业;能发语思,说为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 意故,说为意业。”我们修道参禅,对一些小善小恶,或隐微的一念一想,都要纳入应修应 造的日常生活之中,实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是对“行正即是道”的 真实用功。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心具定力,不向外驰,诸根对境,而不取相,就没有烦恼 恶业的产生。安住正念,觉察其反,由静而明,自有觉照现起,能伏断烦恼。《瑜伽师地论 》说:“由闻思力所摄根律仪,能伏烦恼现行;由修习力所摄根律仪,能断烦恼随眠。”这 里的觉察功夫与禅宗的修无念行“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的功夫相同,也是六祖“但自却非 心,打除烦恼破”的正行,是道的具体实践。

禅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行正即是道,不必向外求,也毋须看得高不可攀,神秘莫测,而离道 较远,因为道在平常,如无信愿行,就相隔十万亿佛土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