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人生佛法,一切随缘
发布时间:2023-11-19 04:08:18作者:经藏网佛陀出家是因为三件事:一是看到人病,一是看到人老,一是看到人死。 他察觉到,人的身体是无常的,然后他再想到其他能想到的一切,包括荣誉、财富、地位、爱人、朋友,以至于花草树木,包括自己不断迁流的意识,都是无常的。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无常是必然的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造成的呢?无常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佛陀开始拜师学习。如果是现在,他会求教于科学家,求教于哲学家,也会求学于儒家道家,只要能获得他觉得对的答案就好。所以不要认为他出家是为了修道,只是为了解惑而已。 但当时他能拜师的,就是社会普遍认可的智者,这些智者,用的是以现代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不可思议的方式。唯物主义以思维探究世界,但当时的智者,却认为思维是极其有限的,而且散乱,人的六识(眼睛、鼻子等)只能在粗的表象上打转,触及不到本质。而是通过瑜伽禅定、观想,收摄散乱的念头于一处不动的方式,发现了一切的奥义。
涅槃是一种境界,是无我的境界。涅槃重生的意思就是:当佛弟子了知一切因缘法,进入无我境界,之后的生活就是重生,对于一切的理解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受五欲六尘的影响。
五欲六尘里面的五欲是指财、色、名、食、睡。这里的财是指金银珠宝等。色是我们眼睛可见的一切事物。名是名声和荣誉。食是食物。睡就是睡眠。
六尘指的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色尘就是眼睛可见的一切。声尘是耳朵听到的一切声音。香尘是鼻子所能嗅到的一切味道。味尘是舌头所感受到的味道。触尘是身体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感受。
法尘是意识的所缘对境,也叫法界。当我们不再受五欲六尘的影响后,就是重生!先涅槃后重生,先进入无我,也就是涅槃,自然就会重生!
基于现实历史的角度来解(zhao)答(chou)一下吧。什么叫佛,梵文就是参悟了的人的意思,没什么特别的。早期试驾摸泥还是跟婆罗门修行的,包括苦行和瑜伽之类的,那些什么轮回,果报之类的,婆罗门早就有了的,试驾摸泥只是在这个基础上稍作改动而已。时至今日,在试驾摸泥的诞生地尼泊尔,大部分群众都是信印度教(婆罗门发展而来的),并且他们认为,佛教只是印度教的一个分支而已。然后,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东汉才传到中国的,但是在西汉汉武帝之前,民间普遍信仰天人鬼神之道,譬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邹衍,当时名气就比孔子大多了。那么,僧人在这种环境下如何传教呢?入乡随俗,借民间习俗(后来的道教)来改造自身来迎合群众。为什么今天那么多和尚会算命、超度等等,就是改造后的结果,连少林寺著名的易筋经,其实也是明朝某位道人的杰作。但是改造也出现过不少令人恼火的现象,一些狂热分子,胆敢把华夏传统剽窃后归为己有,譬如强行把关公归为护法,譬如把扁鹊归为药师,譬如把春节、清明节、鬼节等节日的来源牵强附会地说成来源于佛教,这就不对了。历史上先说到这里,看官们自行判断。
至于是否无懈可击,确实也存在无法证伪的难题,譬如灵异的东西,按现今的科学理论无法解答,但是不少人都有过灵异经历,包括我自己
佛教,其实是带有更高能量的层面想要传播到地球,促进人类更好发展的理论表现形式。道教也是同样的。两种体系相辅相成,互相弥补了一些对方的理论缺陷,让人们的信仰发展越来越完整。菩萨,神仙,弥勒,三清,很多所谓的神都是被安排,固定存在的。只是不同的人物,能量强度不同,能量的注重体系也不同。在不同的领域协助人类发展,他们所带来的思想理论,也是从更高层面下来的。在人类世界,通过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表达和理解方式,去让不同文明开化程度的人接受。因为人的文明程度和理解能力都是在进化的,所以不同发展时期,思想和能量书面化的版本不一样。对神秘力量的深入和展开,也是把这些思想一点点的叠加,方便人类理解和接受。
佛所带来的思想,即是让所有的灵,都能够团结互爱,以集体和平的存在相互发展。这种能量平和,但是渲染力极其强。既能挖掘出个人灵魂和能量场里,最深层爱的能量,同时也有感化作用。能更大面积的带动人类和所有灵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争吵掠夺的天性在,容易产生暴乱和专政迫害。所以高等的灵同时也不得不去恐吓,去启迪一些民间精神力比较高的人去反抗,并且以压制性的方法去制止。相对来说,佛教是十分柔和的。主旨在于润物细无声。
道教的主题和佛教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偏颇,但是执行的程度会更严格一些。也是由于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受启发者所表达,所以被分为了两个教。道教更讲求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启发者应该是更加会利用环境的,从环境中获取能量补充自己。更多信道的人也是从事偏向于理工和基础的职业,他们大多数的使命感来源于对整个社会一草一木的守护。也是相对非常不争不抢,淡定平和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