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4章 我是谁-无我或真我 自我发展的过程

发布时间:2023-12-27 04:04:39作者:经藏网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4章 我是谁:无我或真我 自我发展的过程

自我发展的过程

修行如何能帮助我们发展健康又完满的自我感呢?我们如何能达到真我?这个历程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了解。正如西方心理学的描述,最初的自我感或正向的自我力量来自早年的发展,天生的气质或业力的倾向会受到童年环境的反馈和镜像的塑造,产生自已是谁的感觉。若我们与父母有良好的联结,受到他们的尊重,就会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感;反之则形成匮乏或负面的自我感。接下来,这种初期的自我感会被老师、学校、社会状态和之后的家庭生活所强化。通过这种重复制约,在早期的童年模式之上再一层层累积,以及用健康或不健康的方式不断重建,就产生了我们熟悉的自我感。如果是不健康的自我感,自我的灵性功课在一开始就是恢复和疗愈的功课,也就是了解并释放匮乏或受伤的自我感,重新唤起失落的能量,与自己有真实的联结。自我恢复到某种程度时,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发展性格、智慧、内在力量、技能与慈悲。佛陀的教导中,把这种发展形容为“善巧特质” 的培养,比如慷慨、耐心、觉察和仁慈。

接下来,自我的发展就会导向更根本的层次:发现真我,也就是发现灵性生命如此努力培养的各种正向特质,其实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真实本性之中。从这种真实本性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会发现并肯定个人的天命,我们的自我在此生有其独特的模式,借此得以觉醒。只有结合自我的发展与发现及对自我空性的认识,我们才能完全了解真我。

在佛陀的修行中,有一段特殊的经验,可以用来说明这个矛盾。佛陀在追寻解脱时,一开始是跟随当时两位伟大的瑜伽士,却发现他们的方法有其局限,于是佛陀进入长达五年的自我否认与禁欲修行,尝试以其人格力量消除或克服所有缺点。先前谈到佛陀的狮子吼曾提到这一段。在那五年的苦行禁欲中,他试图降伏身体、心灵、欲望和恐惧,由此找到解脱之道。佛陀在这条路上走到最后,却无法成功,于是坐下来省思,忽然有了奇妙的体悟,显示出开悟之路。他想起小时候坐在父亲花园的蒲桃树下,在天真的状态中自然出现一种完整而满足的感觉,其实他在儿时就已体验到他所追求的平静、清明、身心自然合一。佛陀忆起这种深邃的完整感之后,彻底改变了修行方式,开始滋养、看重身体和心灵。并了解觉醒绝不是力量的产物,而是由安住的心、敞开的心灵产生的。

在那重要的一刻,佛陀利用了健康的童年回归自然的智慧,也有人说他还运用了累世修行发展出的耐心、勇气和慈悲。大多数修行的人并没有佛陀的健康童年和强健的自我感可资运用,而是带著软弱或不稳固的自我感,即使能暂时超越匮乏的自我,达到开放无我的状态,仍然无法将之整合,也无力在生活中实现这些体悟。

所以对许多学生而言,自我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复原。先前谈过禅修是:一种疗愈的过程,复原时,我们全心全意地了解使自我感软弱、匮乏、阻塞的痛苦处境,开始看见自己的防卫和别人的期望是如何遮蔽我们最深经验的真实基础。我们逐渐能不再认同这些老旧模式,而产生比较健康的自我感。当害怕和匮乏的自我被放下,我们必须像小孩一样重新开始,认识并恢复曾受虐待或与自我分裂的身心。我们要恢复自身的感受,恢复自己的独特观点,说出内心的真话。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当向导,以他们为榜样来学习爱、诚实和接纳,创造健康的自我。

找回迷失的自我是西方灵性旅程的重要部分,在心理学和女性主义的文献中有许多记载。梅.萨顿在诗作《我现在成为自己》中如是表达:

我现在成为自已。这需要

时间、许多年和许多地方,

我曾分解、摇晃,

戴上别人的脸,

疯狂奔跑,好像时间

已然老去,大声警告,

“快一点,在那之前你将死去——”

(什么?在早晨之前?

或看清楚这首诗的结局时?

或在围城中安全地爱?)

现在站著不动,在这里,

感觉自己的重量与密度!……

现在有充足的时间,而时间很年轻。

哦,在我活著的这个小时

整个人完全不动

被追逐的我,曾疯狂奔跑的我,

站著不动,站著不动,命令太阳停止!

也许要耗费多年时间深入处理,才能停止奔胞,发出未发出的声音,说出内心的真话。但这是达到完整与真我的必要过程。

自我发展的下一个部分是性格的发展。佛陀常把灵性修行描述成培养心和性格的各种良好品质,包括自制(限制自己不产生会造成伤害的冲动)、仁慈、坚忍、警觉与悲悯。他劝勉弟子要培养开悟的要素,借著不断努力,强化灵性的能力:能量、稳定、智慧、信心与觉察。佛陀身为开悟的榜样,可说是高贵的战士或熟练的巧匠,通过勤奋的训练发展出整合和智慧的性格。我们也能选择发展自己,以耐心处理心灵和心智的模式,逐渐形成意识的方向。

重复的练习是大多数灵性和禅修道路的基本原则。先前谈过如何专注练习训练小狗,而我们也可以常常重复诵念祷词,借此强化信心。持续禅修能使我们学会善巧地放下可怕和狭隘的身份认同,平息我们的心,倾听而不是反应。我们若能有系统地把注意力放在慈悲的反省上,净化每个行动的动机,就能逐渐改变自已。佛陀说:“就像师傅把箭造得又直又正,有智慧的人也使自己的性格又直又正。”不论用哪一种方法修行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信赖自已,佛陀说:“自我才是真正的避难所。”了解这点,我们就能作出选择,愿意强化自己的勇气、慈爱和悲悯,通过反省、禅修、专注和重复的训练,在内心唤起这些特质。我们也能选择弃绝骄傲、怨恨、惧怕和紧缩,以弹性和开放作为健康发展的基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