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资深记者:俞居士拜佛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3-12-27 04:06:14作者:经藏网
突然,海玉和尚显现了真容
1997年是俞居士第一次上九华山,是去参加海玉菩萨诞辰500周年的活动。释海玉(1497—1623)住九华山山洞一百年,直至一百二十六岁。当年的九月十四日上午,他把自己一百年来所写的历史放在身边,圆寂了。至明朝未崇祯三年,崇祯派兵部尚书王大人来九华山敬香,到东南第一山,当晚山头放光,一道白光照到东南山上的塔墓,东南方山上塔墓也放一道光,两光对照,兵部尚书连夜带人上山,此山无路无庙宇,只寻得一山洞,内有一老人,已经坐化了。遗物都已腐烂,但肉身还是原样,只是干了,接着又发现旁边有海玉用舌尖之血书写的血经和身世自传,方知离坐化时间已经有三年九个月了。明思宗朱由检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敕封无瑕禅师(即海玉菩萨)为“应身菩萨”,并敕建百岁宫,赐无瑕肉身塔为“莲花宝藏”。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8年),百岁宫失火,庙中师父要把无瑕禅师真身请到外面,但搬不动,和尚们就说“你老人家的庙宇不能失于我们之手,你不走,我们也不走!”这时,无瑕禅师显灵了,肉身的双手往上一抬,大火灭了,但他的手却一直没有放下来。我们今天仍能在百岁宫看到他的这个姿势。。
那天去的杭州人非常多,各种大车、小车一共有30多辆。到达后的当晚,有一部分人去百岁宫“看师傅“(之前认的师傅),因为疲倦,她和大部份居士留在了旅馆里。第二天清晨,她和众人上山礼拜海玉肉身菩萨。在她正在礼拜海玉菩萨时,百岁宫敲馨的僧人突然问她们:“你们昨晚为什么没来啊?昨晚为海玉菩萨沐佛时,老人家眼睛睁开啦!”这让昨晚没来的人十分诧异,因为他们不知道昨晚有“沐佛”活动,去的人当时并没有告诉他们,这时的俞女士当然很后悔,由于她昨晚没来,失去了亲眼目睹海玉菩萨显圣的机会,于是她决心跪拜海玉菩萨108次(她是通过拇指拨动挂在手上的佛珠来记数,拜时持佛珠的双手仍是着地的)。但万万没想到,当她拜了没多久时,竟发现眼前原本满身金色、十分瘦小的海玉菩萨肉身突然变了,变得丰满了,变成了当年明朝的真人形象,“方方的脸,相很好”,“连他的双眼皮也能看得非常清楚”。虽然俞女士是第一次见到此情此景,但因为刚听敲馨的僧人讲过海玉菩萨昨晚显圣的事,所以她知道显圣之事再次发生了,而且是在她拜佛时发生的,既惊讶又激动的俞居士当时惟一能做的就是将108拜提高两倍,即324拜。其间,她清楚地听到其他居士们在喊她去吃海玉菩萨生日的面条,但她没有理会,只是一心拜菩萨。当完成礼佛之后,她起身将此现象告诉了那位敲馨的僧人,对方笑着说:“没错,没错,正是海玉当年的真容。”
俞女士回到杭州后,女儿一见到她时竟说“有点不认识你了,你在山上介辛苦,人怎么反而变白,变年轻了。
”第二天邻居们也异口同声地这样说。 贴身出现一双硕大的僧履
第二次去九华山时,俞女士与众居士在上古拜经台时又遇到菩萨显圣。拜经台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而得名,僧人建寺纪念,名为“大愿庵”(佛教称金地藏“大愿菩萨”)。古拜经台内有一块长方形岩石,上有下凹的一双脚印,是金地藏留下的足印。但第一次去九华山的俞居士当时并不了解这些。这天上古拜经台前,她与其他六个居士说好将以三步一大拜(不是信藏传佛教的人那样全身贴地,而是脚、膝、头以及整个手臂贴地)的动作登上拜经台。但走到山脚下时发现山势较陡,老人们的年龄毕竟比较大了,会有危险,于是她们决定不采用这个动作,而是走三步后立定合掌一拜。但奇迹在此之后又出现在俞女士身上,走在最前面的她突然听到一个很响的男性的声音:“怎么说好大拜又不拜了!”(对于这句话的态度及声音,我估计阅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看法,对此我曾反复询问和了解,但我能说的是,这是俞居士听到的真真切切的一句话。)俞女士一楞,下意识地扭头四顾,寻找讲话的人,但发现其他六位居士远远地落在后面,她身边没有任何人。于是,她相信是神灵对她们的出而反而提出告诫了。于是,她立即改变拜佛动作,开始大拜,但没想到的是,眼前突然出现一双很大的脚———一双穿着“山袜”(即僧人穿的高至膝盖的厚袜)的脚,该脚在俞居士的左侧,脚尖向着俞女士,脚的外侧就是山道铁索,也就是说是从山上往下走的一双脚。俞女士说,她当时的第一个感觉是有人在身边,第二感觉是这个人的脚怎么会如此大呢!于是她抬头看,但眼前没有人啊!这时候身后传来其他居士的声音:“俞女士!我们不是说好不大拜的吗,你怎么自己又大拜了呢?”俞女士当时没时间告诉她们实相。见俞女士没有作答,六位居士也三步一大拜了起来。到了山上后,俞女士将曾经出现的此现象告诉了其他人,但这六人都表示,在大拜时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接着,俞女士她们才发现山上的古拜经台果然有金地藏的大脚印。这让大家恍然大悟的同时又惊讶不已。在俞女士回杭州后与其他道友的交流中,一位居士说,她不仅遇到过大脚印显圣的事,一次上九华山时还分别在山下山腰和山顶三次看到前方出现地藏王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