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藏网

培育戒定慧

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一节、培育戒定慧应该怎样去除这些烦恼呢?  佛教将断除烦恼的方法叫做修行。  修行,又叫禅修,巴利语bhàvanà。  bhàvanà是什么意思...
培育戒定慧

善学於戒律

善学於戒律戒的性质  「有人以守纪律为苦,我以守纪律为常,盖非如此不能畅所欲为。」 -朱丽安得烈斯  欲持戒者必须先了解戒律的性质,方能如法的受持,那才不致於盲从瞎跟,把...
善学於戒律

宇宙诸法的实相

宇宙诸法的实相——四法印  四法印诸行无常  诸行:指的是法界一切物质现象与一切精神现象  无常:指的是永恒不断地运动变化着.没有丝毫绝对的静止的空性。  在相对世间...
宇宙诸法的实相

佛说三科的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三节 佛说三科的意趣如来说蕴、处、界三科的意趣,如《俱会论》说:“愚根乐三故,说蕴处界三。”众生愚执不同,法有区别,此为如来说的意趣。有愚心执为...
佛说三科的

蕴处界三科

蕴处界三科一、五蕴  (一)五蕴名义  前面所说的五位百法,在大小乘共通的法相名词的蕴、处、界三科里可以摄尽。因此在说了百法之后,说蕴等三科。这里先说五蕴。五蕴即色、受...
蕴处界三科

观如意足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2-4 观如意足诸比丘!比丘若依观修三摩地,获心一境性者,此名为观三摩地。  彼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为令不生……乃至……对已生之善法...
观如意足

经文浅释

业处篇 第四节、经文浅释应当如何修习入出息念呢?  要修习入出息念,就必须依照佛陀的教导。佛陀教导修习入出息念有很明确的次第。这种次第在所有经典里的教导几乎都是一样的。...
经文浅释

愚人经

佛陀如是说 (愚人经)愚人经  (Bàlasuttaü)  本经译自《增支部》第二集第22经。原典无经名,经名为编译者根据经文内容所加。  佛陀说:不知错者以及知错不改者这两种人都叫...
愚人经

离恶止恶业

十八、十九 离恶止恶业「严以责己,宽以责人」是止恶行善的根本概念。学佛之人宜时时作是念:我亦是有诸贪嗔痴,仍有是习气毛病的人;怎可於他看不顺眼?岂能於他诸多挑剔?只要 时时...
离恶止恶业

四个健康的心理因素

四个健康的心理因素(四依四不依)  学习佛法必备的四个健康的心理因素(四依四不依)四依四不依  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1.依法不依人:...
四个健康的心理因素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