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注定要死,放生意义何在
发布时间:2021-12-03 10:12:58作者:经藏网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会死,放生又有何意义呢?
你的推论如果成立的话,你生病时也就不用服药了,反正迟早你也是要死的。世间上的众生,当然最终也必会经历死亡,而且还会再有转生。被放生的小动物,最终当然也会面对死亡。但我们修慈悲心的人,本著尽力施予无畏的精神,若能令众生少一点痛苦、多一点福乐,这也是很有意义的。最终来说,我们要发愿成佛,才可以最究竟地协助众生得乐而离苦,但在没有这种究竟利益众生的能力前,我们并不是就什么也不做。能救助一个众生一次,也一样是一种善行,对被放的一方及放生的一方都有益处。施予众生寿命,也就是自己在积聚长寿无病之因。放生时,我们也不是只是买动物回来放走那么简单。我们为它们诵经持咒,令它们得闻佛号及佛咒,在心识中种下一个种子,将来必会成果。我们也回向祈愿它
常见佛门中有放生的善举,请问“放生”实际意义何在?
众生(梵语bahu-jana)最珍重的无过于生命,生命是最可贵的,放生当下即与放生的众生结善缘;放生可解除我们在六道中的恩怨,因果之结打开故;放生的众生,皆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尊重故;放生当下可增长我们的慈悲心,毕竟,六道众生都是同沉沦的同胞,我们应该发起六道众生的同胞爱,不要互相残杀,弱肉强食,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正如此意。(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问:有些人说:我们杀生食肉,是为的救度众生出离畜生恶道受苦,一刀杀了它,免得继续再受苦了,老居士以为这话对吗?(一读者)
答:粪坑中的蛆受苦为最,他肯不肯发慈悲心,多去吃些,救度了它?佛制‘灯必加罩’,‘水须滤绢’,以防伤害物命也。若以杀生为救度,那么世尊之行为,岂非残暴不仁乎?(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