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养生观点 心静而长生
发布时间:2022-10-21 08:16:42作者:经藏网
养生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古人老子就提出养生应从无欲和知足开始,老子讲究心静而得长生,人没有欲望,心就会平静,情绪自然乐观随和。同时《黄帝内经》里也有提出养生要做到起居有常,于是养生学家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老子的养生观点 心静而长生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长足矣。”这是老子的话。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公元前571年诞生于春秋时期楚国。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有关老子的生平,真实的历史与神话传说已混为一谈。之所以称他为老子,一是说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另一传说是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他的主要传世著作是《道德经》,又名《老子》或《老子五千文》,相传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时,因尹喜要求而著。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其思想主张是“无为”,引申到养生的主张就是无欲与知足,所谓无欲则刚,知足常乐。在老子看来,罪恶没有比欲望更大,祸害没有比不知足更大,过失没有比贪婪更大。因而满足于知足,能够使你永远满足。如我有位患难之交的老友,今年97岁,他性格温和,情绪乐观,虽然戎马一生,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能理智、勇敢地面对,淡泊名利,他常说,比起牺牲的战友,他能活下来就很知足了。
西方有位哲人说过: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沟壑。在欲望的驱使下,贪官们一贪再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普通人则为欲望之不能满足而痛苦挣扎,或为了蝇头小利日思夜想,甚则废寝忘食,折磨自己。心欲静而求长生,但欲望的渴求却使你无法静下心来,因而与养生背道而驰。养生应从无欲和知足开始。
《黄帝内经》里的养生之道 起居有常
说到起居养生的原则,《黄帝内经》谓之“起居有常”,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起居有常”并不是说每天一定要几点起床,几点睡觉,而是说每天的起卧作息应有一定的规律,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利于身心健康,包括按时作息、保持清洁、及时溲便等。
【按时作息】一天之中,应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安排作息,切不可随意打乱作息的节律,更不能“以妄为常”(即晨昏颠倒)地过日子,特别是人到中年以后,一般每天要保证有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万一因工作或学习等原因开了“夜车”,事后也要适当补偿,不然,就会对人体的健康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轻则精神萎靡不振,工作效率低下,重则免疫力下降,罹患疾病,甚至缩短寿命。这就是中医所谓“生病起于过用”的道理。
另外,中医养生特别强调顺应自然,即根据自然阴阳交替变化的规律来安排作息。一天之中,要保证阴阳盛衰的交替时段(子时、午时)的睡眠,俗称“子午觉”,《灵枢·大惑论》中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灵枢·口问》篇中也指出:“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这都说明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而一年之中,也要顺应一年四季阴阳变化的规律,适当调整起卧时间。正所谓“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那究竟如何做到“顺四时而适寒暑”呢?《素问·四季调神大论》认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容,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也就是说春季是阳气生发、万物生长的季节,可以稍晚一点睡,早一点起床;夏天是阳气旺盛、万物繁茂的季节,也可晚睡早起,静待朝阳,以采阳和阴;而秋天是阴气始旺、万物丰收的季节,每天宜早睡早起,以养阴和阳;冬天是阳气内伏、万物收藏的季节,每天宜早睡晚起,沐浴朝阳,以固密阳气,抵御阴寒。
【讲究卫生】除了做到按时作息外,还应做到每天及时洗漱,勤换衣被,经常打扫卫生,适时开窗透气,以保持个人身体和环境空气的清洁卫生。每天坚持最少早晚两次漱口、洗脸,养成餐前、餐后、下班回家、溲便之后及时洗手的习惯,这对于疏通全身气血,预防疾病感染,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小便的畅通与及时,也非常重要。
十二时辰养生法
养生学家根据古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无病法”。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1、卯时(上午5~7点):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6、7遍;揉搓两耳5、6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枕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然后去室外导引。
2、辰时(上午7~9点):导引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早餐宜吃饱吃好。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3、巳时(上午9~11点):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1点):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饭后不宜饮茶。静坐或午休。
5、未时(午后1~3点):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6、申时(午后3~5点):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或去田间小劳。
7、酉时(午后5~7点):练一段导引;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一小杯。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8、戌时(晚7~9点):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睡时宜“卧如弓”,向右侧,以防压迫心脏,以利胆汁排泄。
9~10、亥、子时(晚9至次日凌晨1点):“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宜屈膝卧,醒时则伸脚舒体,变换姿势,流通气血。环境宜静,安睡宁神以养元气。
11~12、丑、寅时(凌晨1~5点):此时精气发生。人以精气为宝,宜节制房事。
养生,就是养心性。心态越乐观,越随和,遇事想的开,不过分的追求名利,人也就活的简单,没有太多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