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白话
发布时间:2020-03-18 17:33:51作者:经藏网原经文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
若昔人中,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至心归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罥,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展转常为不饶益事,互相谋害,告召山林树冢等神,杀诸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婆等,书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恶咒术而咒诅之,魇魅蛊道,咒起尸鬼,令断彼命,及坏其身。
是诸有情,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转皆起慈心,利益安乐,无损恼意,及嫌恨心,各各欢悦,于自所受,生于喜足,不相侵陵,互为饶益。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刹帝力、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正,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
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语体文
(五)业因果报往生觉岸
1.离嫉妒诽谤恶
释迦佛再次告曼殊室利说:「如有些人们,贪图别人的富贵荣华,嫉贤忌才,赞扬自己诋毁别人(1),将来就当堕入三恶道中,经历无量千岁,遭受各种惨痛剧苦,受尽了惨痛剧苦的果报以后,他从恶道中死亡,继之再转生人间,成为牛、马、驼、驴等牲畜,常常被人鞭打,忍受饥渴的逼恼,又常肩负重担,沿途奔走。即使轮回为人,也是处于低贱地位,作人奴婢,受人使唤驱役,身心总不得自在。
若是前世为人的时候,曾经听到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由此以前的善因,现在再忆念起来,一心一意地归依(2)药师如来,这时佛以威神之力,慈悲护念,种种痛苦都能解脱;使各种根器(六根)变为聪明伶俐,智慧多闻,终能求取上胜佛法,常遇善信的朋友;永远断除外魔邪见的罥网(罗网),破灭包藏烦恼的愚痴无明的蒙蔽,枯竭妄念流注如河的烦恼(3),解脱一切生、老、病、死的忧愁苦恼。」
2.离斗讼咒诅恶
又对曼殊室利说:「如有些人,好生是非,欢喜离间,甚至互相殴斗、互相诤讼(4),恼乱自己,更恼乱他人,损人不利己,大家痛苦;而身、语、意三业的造作,会增长种种恶业,辗转相互报复,常常做出有害无益的恶事,互相谋害对方,如祷告山林、树木、冢墓间的鬼神,代他报复;或宰杀牛羊猪鸡等众生,用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婆等恶鬼(5),书写仇人名字在草木作成的形象上,用恶毒的咒术咒诅他;或以魇、魅、蛊毒(皆鬼名)等鬼道邪术相害;还有用邪道咒术使尸体活动起来,命令他去伤害仇人的性命,或损坏仇人的身体。
这些人们,如果能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承佛威力,上述六种暗害的恶事,都不会致害,一切都会转化而起慈悲之心,化灾害为祥和,化损伤恼乱为利益安乐;互相不再有损恼之意和嫌恨之心、各各欢悦;由于各自身受到生活中的喜悦满足,不相侵凌而变得互为饶益。」
3.往生净土
世尊又告曼殊室利:「像佛门四众(6):僧、尼、男居士、女居士和其他至诚信佛的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受持八分斋戒(7)的,或常年受持,或每年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受持,在受持学戒之处,由于这个善根,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的净土、听闻佛法而未决定的人,如果听到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而专念持名,到临终时,就有八位大菩萨(8),他们的名号叫: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这八位大菩萨会乘空而来,指引他道路,往生东方琉璃世界,从种种颜色相杂的莲花中自然化生(9)。
4.上升天下
或有因此善根功德,生于天上(10),虽生天上受福报,而本来善根尚未穷尽,不会再堕到三恶道中去。
5.还生人间
当天上寿尽,还能降生人间,福德大的,能当皇帝,统治四洲(11),其威德为万民顺服,自在地使百千万人民,安立在行十善道(12)的国土中;福德差些的,或生人间的王族、婆罗门(13)、居士等大家族里,财宝富饶,仓库丰满,身形相貌也极端正,眷属具全,聪明智慧,勇健威武如大力士。
6.转女成男
如果是女人,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至诚受持的话,以后不再转生女身。」
注释
1.诋毁别人:即原经文中「悭贪嫉妒、自赞毁他」。悭贪嫉妒:吝惜己物是悭,恋求他物是贪;《成实论》说:「悭有五:财悭、法悭、家悭、处悭、赞悭。」害贤为嫉,忌色为妒;这些都是恶业,其中悭贪是身恶业,嫉妒是意恶业,自赞毁他是口恶业。各各都有恶报;嫉妒堕为畜生,恒受鞭挞之报;悭贪受饥渴逼恼之报;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是自赞毁他之报。
2.一心一意地归依:即原经文「至心归依」。归是归投,依是依靠,意思是以至诚恳切之心,把身心性命归向佛陀。佛门弟子首先要做到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佛、法、僧称为三宝;佛的法身、佛像均为佛宝,佛的遗教、经律论三藏为法宝,继承弘传佛法的人,即僧尼为僧宝。
3.枯竭妄念流注如河的烦恼:即原经文「永断魔罥,破无明壳,竭烦恼河」。魔是贪欲为业,以八万四千尘劳,网罗众生,所以叫魔罥(即罗网),如能永断尘劳、无明等恶业,即可转业成道,圆满佛果。无明即愚痴,是生死烦恼的根本,因为愚痴重重包藏着生死烦恼如壳一般,所以叫无明壳。而人的妄心不断流注,欲念此起彼伏,如滔滔江河一般,没有休止,使人在生老病死中受尽愁苦,所以叫烦恼河。惟有断无明,化愚痴为智慧,才能一切皆断,修得涅粲,永离生死苦海。
4.好生是非,欢喜离间,甚至互相殴斗、互相诤讼:即原经文「好喜乖离,更相斗讼」。也即乖离、斗讼、互相谋害:乖意违背、离意间断,好喜乖离是指那些爱找别人岔子、与人格格不入的人,但这还是内心的瞋恶,属意业。斗是殴击,属身业,讼是争辩曲直,吵到执法官方以求判决,属瞋恶的口业。(身、语、意统称三业)这些瞋恶可以升级到互相谋害,恶业更大。上述都是明害,下面种种邪道恶事却属暗害,有:1)告召,2)祭祀,3)咒诅,4)魇祷,5)蛊事,6)起尸等六类暗害妖术。
5.药叉、罗刹婆等恶道:药叉即夜叉,汉译捷疾鬼;罗刹婆汉译可畏,是专吃生人的恶鬼。这些恶鬼也包括魇魅、蛊道。魇与魅、蛊都是鬼名。《楞严经》说:「贪枉为罪,是人罪毕,遇幽为形,叫魇鬼;贪欲为罪,是人罪毕,遇畜为形,叫魅鬼;贪恨为罪,是人罪毕,遇虫为形,叫蛊鬼。」
6.四众:指佛门四众,是苾刍(即比丘,欲称僧)、苾刍尼(即比丘尼,俗称尼姑)、邬波索迦(即优婆塞、男居士,汉译近事男,邬波斯迦(即优婆夷、女居士,汉译近事女),后两者是在家修行者。
7.八分斋戒:即八关斋戒。1)不杀,2)不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着香华鬘、油涂身,不歌舞倡伎及故往观听,7)不坐高广大床,8)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只吃早、中二餐。前七项是戒,后一项是斋,合称为八分斋戒。有的常年受持,有的在一年中的正月、五月、九月受持三个月。
八关斋戒,是释迦佛为在家男女佛教信众(佛弟子)制定的八点戒条,为暂时出家之学处。受持者须一日一夜然离开家庭,赴僧团居住,以学习出家人之生活。能受持八关斋戒,可防止身口意三业之恶行,便可关闭恶道之门。(又称近住律仪)。八戒在五戒外再另加上三条,6)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7)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8)不非时食(过正午不吃饭),前七为戒,后一为斋。(参见《俱舍论》卷十四)此八法释迦佛判定每月六斋日受持。六斋日梵语叫posadha,音译为布萨陀婆,优婆沙陀,和布萨是一义。布萨意译为长净,净住,长养。有清净梵行之意。依佛教仪式有三义:(1)僧尼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卅日)集会一次,专诵戒律,称为说戒,能长养善法。(2)在家信众于每月六斋日实行八关斋戒,亦谓增长善法。(3)信众向别人忏悔所犯罪过,叫做渐增长,意为断恶长善。僧尼半月布萨说戒一次与八关斋戒的半月布萨三次是同出一个原因。
六斋日为什么要选择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卅这六天。又每年要选择正月、五月、九月这三个月呢?!
(一)从科学的依据来分析:这与太阳月亮运转行度和地球人类道德的规则、生理的心理的规则有关联。同时与中国的天文、《易经》象数和过去东方的天文都有联带关系。
(二)从佛教方面来说,据《大般若经》卷十四中说:「六斋日月八日,廿三日、十四日、廿九日、十五日、卅日,诸天众会。」又《四天王经》中说:「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天王即第二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镇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鬼、蜎飞、蚑行、蠕动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廿三日使才复下;廿九日太子复下;卅日四王复自下。」选用每月六日,每年这三个月,受持戒斋,也是一种权巧方便。如要详细研究可参学《大宝积经》。
受持戒斋的目的:是为了种植出世之因,不是为了怕天神来伺察善恶,不是怕疾病凶衰,也不是怕天神嫌毁。
其他的日子也可以受持,一日受持有一日的功德,日日受持,日日皆有功德。
总之,受持关斋戒身心止恶行善,同时一心不乱念药师如来名号,学修「药师法门」,现生能得药如来的感应,所求皆遂。临终往生东方琉璃或西方极乐园,如若愿力和业力不足,功德和戒行不够亦能上生天道。
8.八大菩萨:这八位大菩萨都是位居等觉已近佛位的大菩萨,得大势就是大势至菩萨。
乘空而来:这个「空」字不是天空虚空的空,是指不知内外、中间一下子自然现出来,看到八大菩萨。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含义。
有的本子中用「乘神通来」,如果是想从虚空中这是有相的,就不对,是外道了。
示其道路(示其去处):是指行修持者的神识往那里去,这里指的「道路」是没有形象的(是形容词),那个境界,菩萨即现前,或一笑一摆手,你就懂了,知道如何与佛菩萨相应。学修药师法门或弥陀法门的人,修到一定程度,临命终时仍不断的持念佛号。这边气一断,那边就往生净土了。
即于彼界,是指东方琉璃世界或西方极乐世界。
9.从种种颜色相杂的莲花中自然化生:即原经文「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华即花,宝华是指佛界的莲花,莲花是光明净妙,有色有香,又能结果。《华严经》是把华来作经名,是喻佛在修因之地时,所修的种种功德,经修行而得到佛果的地位。此处指净信修行有果的,临命终时有八位大菩萨引其「神识」到佛界,在宝华中化生,了脱生死,非同凡间的化生,是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或东方琉璃世界。
自然化生出一个你修持者,同莲花生大士一样,自己又得一个身体,这叫「意生身」,不是原来的「中阴身」了。
10.生于天上:三界六道众生,福报最厚的在天道,即指六欲天:1)四天王天,2)忉(d?o刀)利天,3)夜摩天,4)兜(d?u都)率天,5)乐变化,6)他化自在天。
三界是梵文Trilokya的意译,佛陀把世俗世界划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皆处在生死轮回中:是有情众生的三种境界。《俱舍论》卷八中说:「(1)欲界为具有食欲、淫欲的众生所居,包括五道中的地狱、畜生、饿鬼、六欲天和人;以及他们所依存的场所(器世间),如人所居的四洲等。(2)色界,位于欲界之上,为已离食、淫二欲的众生所居………仍离不开物质。包括四静虑处(四禅天)十八种天,称为色界十八天。(3)无色界,更在色界之上,为无形色众生所居,其体非色,立无色名,依众生同分及与命根而得相续。包括四天,称为四无色天。」以上三界系佛教依善恶因果报应理论和禅定修行思想出来的。
总的说来三界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生于天上,然生天还是有漏善因,感有漏的乐果,不是究竟的。在天上享受天乐,然到天福尽时仍要堕落下来。
11.能当皇帝,统治四洲:即原经文「或为轮王,统摄四洲」。指人间的金轮王,统治四洲的是:1)南赡(shan善)部洲,2)东胜神洲,3)西牛货洲,4)北俱卢洲。
12.十善道:十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三身业)、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四口业)、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三意业)。」十善又称十善业。十善可分止、行两种、《法界次第初门》卷上说:「十善有二种,一止一行,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止则息于重倒之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止则息于重倒之恶,行则渐归胜道之善,故止行二种,皆名为善,或加以道名,以能至乐果也。」修此十善道的能升天道。
13.王族(刹帝力)婆罗门:印度古时社会分为四种阶级:1)刹帝力即王族,2)婆罗门即出家和在家的修行者,3)吠舍即商人和手工业者,4)戍(x?虚)陀罗即农民。佛经中这四阶级也叫四姓。
原经文
「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挛、干消、黄热等病,或被魇魅、蛊毒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
时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既入定已,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大陀罗尼曰:
『南无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薜琉璃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耶、阿啰诃谛、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谛、莎诃。』
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
曼殊室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
若有所求、至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
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澡漱清净,以诸香华、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像。
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